第27章巧妙说不:拒绝他人也是一门艺术(2) - 沟通,就是好好说话 - 章然编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7章巧妙说不:拒绝他人也是一门艺术(2)

第27章巧妙说不:拒绝他人也是一门艺术(2)

讲究说“不”的策略

说话讲究策略,说“不”更要有策略,否则“拒绝”二字将给你的生活增添不少麻烦。有一个乐师,被熟人邀请到某夜总会乐队工作。乐师嫌薪水低,打算立即拒绝,但想起以往受过对方照顾,不便断然拒绝,便心生一计,先说些笑话,然后一本正经地说:“如果能使夜总会生意兴隆,即使奉献生命,在下也在所不辞。”

此时,夜总会老板自然是一副笑脸,乐师抓住机会立刻板起面孔说:

“你觉得什么地方好笑?我知道你笑我。你看扁我,不尊重我,这次协议不用再提了,再见。”这样,乐师假装生气,转身便走,老板却不知该如何待他,虽生悔意,但为时已晚。

在生活中,面对不喜欢的对象,要出其不意地敲他一下,以便打退对方。若缺乏机会,不妨参照上例,自己制造机会,先使对方兴高采烈,然后趁对方缺乏心理准备,脸仍在笑嘻嘻时,找到借口及时退出,达到拒绝的目的。

日本成功学大师多湖辉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在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的学运中,某大学的教室里正在上课时,一群学运积极分子闯了进来,使上课的教授手足无措。当着班上学生的面,教授想显示一点宽容和善解人意的风度,就决定先听一下学生讲些什么之后再去说服他们。结果,与他的善良想法完全相反,学生们乘势向他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把课堂搅得一团糟,再也上不成课了。并且,这之后,只要他上课就有激进派的学生出现在课堂上,而这样的情况竟持续了一年。

从这一教训中,教授悟到一条法则,即,若无意接受对方,最好别想去说服对方,对方一开口就应该阻止:“你们这是妨碍教学,赶快从教室里出去!与课堂无关的事,我们课后再说!”假如再发生一次同样的事,教授能否应付呢?就算他显示出了拒绝的态度,学生也会毫不理会地攻击他;如果一点儿也不去听学生的质问,一开始就踩住话头,至少不会给对方以可乘之机,也不会弄得一年时间都上不好课。

一位名叫金六郎的青年去拜访本田宗一郎,想将一块地产卖给他。本田宗一郎很认真地听着金六郎的讲话,暂时没有发言。本田宗一郎听完金六郎的陈述后,并没有做出“买”或者“不买”的直接回答,而是在桌子上拿起一些类似纤维的东西给金六郎看,并说:“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不知道。”金六郎回答。

“这是一种新发现的材料,我想用它来做本田宗一郎汽车的外壳。”本田宗一郎详详细细地向金六郎讲述了一遍,共讲了十五分钟之久。他谈论了这种新型汽车制造材料的来历和好处,又诚诚恳恳地讲了他的汽车明年将有何种新的设计。这些内容使得金六郎摸不着头脑,但感到十分愉快。

在本田宗一郎送走金六郎时,才顺便说了一句,他不想买他的那块地。

如果本田宗一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金六郎,金六郎一定会问个究竟,并想方设法劝说本田宗一郎,让他买下这块地。本田宗一郎不直接言明的理由正是如此,他不想与金六郎为此争辩什么。拒绝对方的提议时,最好采用毫不触及话题具体内容的抽象说法。

拒绝他人时要注意的禁忌

1.忌说话绵软无力

拒绝别人时若说话绵软无力甚至哼哼唧唧半天讲不清楚,会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厌恶感,认为你不是帮不了他,而是根本不想帮他。因为,一般而言,只有心虚的人才会如此吞吞吐吐。

2.忌热情过头

既是拒绝别人就认真说出理由,之后无论表示惋惜也好、无奈也好,别人再不乐意,也不能对你的拒绝妄加指责。但你若为了弥补对方,一个劲儿地说着“可惜可惜”“下次下次”“一定一定”,则未免有些虚伪。

3.忌触动感情

据心理学家研究,“触动”是很容易产生共同感受的,故想说“不”时应注意避免。给人以“敬而远之”的态度,比较容易把“不”说出来,并且效果较好。或者,当对方试图与你套近乎时,你要保持头脑清醒,以免做了感情俘虏,给对方以可乘之机。一般说来,见一次面就能记住别人名字的人,常容易与人接近,因此,在交谈中不断称呼别人名字,并冠之以“兄”“先生”等常能产生亲近感。那么,反过来你想说“不”时,便应杜绝这种亲密的表示,即对方的名字一概不提,这样可加大和对方的心理距离,容易说“不”。还有,谈话时尽量距离对方远些,使其不容易做出拍、拉等触动性的亲密动作。另外,最好也不要触摸对方递过来的东西。东西也和人一样,一经“触摸”就会产生“亲密感”,想要拒绝就不容易了。

4.忌借口不当

有些人不想直接说“不”,便随便找些不值一驳的理由来暂时搪塞对方,以求得一时的解脱。这个方法并不好,因为对方仍可以找理由跟你纠缠下去,直到你答应为止。比如,你不想答应帮某人做事,推说:“今天没有时间。”他就会说:“没关系,你明天再帮我做好了,事情就拜托你了。”又如,你要拒绝对方想转让给你的一件衣服,你推说:“钱不够。”那么对方会说:“钱够了再说好了。”或者,你不愿意和对方跳舞,推说:“我跳不好。”那么他一定会说:“没关系,我慢慢带着你跳好了。”因为这些都是小小的谎言,一经反驳,你定会有些慌乱,“不”的意志便很难贯彻了。所以,对付这种情况,你倒不如直截了当地用较单纯的理由明确地告诉对方:“你托办的这件事办不到,请原谅。”“这件衣服的颜色我不喜欢,很抱歉。”“我已经另约了舞伴,不能跟你跳,对不起。”这样说虽显得生硬些,但理由单纯明快,不会给对方可乘之机,可以免除后患。

五种技巧教你谢绝他人

1.非个人原因的谢绝

对人说“不”时,最困难的就是在不便说出真实的原因时又找不到可信而合理的借口。那么,不妨在别人身上动动脑筋,比如,以你家人方面的原因为借口。

一位生活惬意的家庭主妇自称她的生活之所以能如此安宁,就是因为她能巧妙地谢绝某些麻烦。

当一个推销员敲她家门时,她的态度礼貌而坚定:“谢谢你的好意,可我丈夫不让我在家门前买任何东西,而不是因为我不愿意掏腰包。”

这样一来,推销员既不会因为她没买他的东西而怨恨她,同时也感到再说下去也是白费口舌,因为问题不在于她,而在于那个他并未晤面的丈夫,于是,他只好作罢。

2.情非得已的谢绝

当有人真心请求你的帮助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该尽量给予帮助。但碰上实在无能为力的事,你无法给予对方帮助时,也不要急于把“不”字说出口,不要使对方感觉到你丝毫没有帮助他解决困难的诚意,否则,你在别人眼中就成了一个自私而缺乏同情心的人。

保险公司的小李是处理协调客户赔偿要求事务的,小李的工作性质决定他要经常地拒绝客户的要求。然而,他总是对客户的要求表示同情,并解释说,从道义上讲他同意对方的要求,可自己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拒绝得法,小李的工作做得很出色。

因此,当别人有求于你而你又无能为力时,先不要拒绝他,而要耐心地倾听他的陈述,对他所处的困境表示同情,甚至可以给他提些建议,最后告诉他,你实在无法帮他。如此一来,对方绝不会因此而生气,反而会被你的诚意所感动。

3.通过诱导对方来谢绝

诱导对方即当别人向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不要简单地拒绝,而应该让他明白他的要求是多么不合适,从而自愿放弃它。

一位业绩卓著的室内设计师声称,对于用户的不合实际的设想,他从不直截了当地说“不行”,而是竭力引导他们同意他希望他们做的事情。

一位妇女想要用一种不合适的花布料做窗帘,这位设计师提议道:“你真是给了我们一种新的设计思维,不过,让我们来看看你希望的窗帘布置会达到什么效果。”接着,他大谈什么样的布料做窗帘才能与现代装饰达成和谐,很快,那位妇女便把自己的花布料忘了。

4.谢绝后指明方向

这一点对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尤其重要。比如,你的下属向你提出的要求被你拒绝后,你不妨告诉你的下属他的努力方向,使他能始终看到希望,与此相比,你的拒绝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这样做不仅不会挫伤他的自尊心,也不会伤害你与下属之间的感情了。

《成功的人际关系》一书的作者、美国的威廉·雷利博士在谈及怎样处理下属希望晋职而他本身的条件又不够的情况时,曾这样建议企业主管:

“是的,乔治,我理解你希望得到提升的心情。可是,要得到提升,你必须先使自己变得对公司更重要。现在,我们来看看对此你还要多做点什么……”

5.不假思索地谢绝

一位热情奔放的老妇人决定与年轻的女邻居交朋友,于是她发出邀请:

“欣迪,你明天上午到我家来玩,好吗?”

欣迪脸上露出温和宽厚的笑容,说:“谢谢了,但不行啊,因为明天我还有事呢。”她的拒绝既友好又温情,但态度又是那么坚决,老妇人只好作罢。

所以,当别人的请求你无法满足时,就应迅速做出反应,友善、真诚地谢绝他,不留任何回旋的余地。

巧妙地进行推辞

在阿富汗民间故事里有一则《谨慎的智者》的小故事。

有一天,帕夏把智者召来,对他说:

“智者,你的智慧,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任命你担任本城的法官。”

这个智者对这个差事不感兴趣,就回答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