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李来福的坚持
陈芸走进裕丰服装厂的厂长办公室时,眼前的一切让她意识到,这里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曾经忙碌的工厂如今安静得可怕,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脚步声显得格外空荡。
李来福坐在他那简陋的办公桌后,桌面上堆着一摞文件,仿佛在等待一个难以处理的决策。他五十多岁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鬓角已有些灰白。看到陈芸进来,他抬头微微一笑,但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
“陈芸,你来了,坐吧。”李来福招呼道,尽管他的语气礼貌,但听得出他内心的沉重。
陈芸礼貌地坐下,环顾了一下周围的办公室。窗外透进来的光线有些暗淡,仿佛这个曾经为镇上几百人提供生计的厂子,如今已经被时光和经济现实逐渐遗忘。
“李叔叔,我今天来,主要是想跟您聊聊裕丰厂的情况。”陈芸开口道,语气平和。
李来福叹了口气,随手翻动着桌上的文件,似乎对陈芸的话早有预感:“裕丰厂的情况你父亲应该跟你说过,能维持到现在已经是奇迹。设备老旧,订单锐减,工人们也越来越没了信心。再加上上面的政策限制,厂子已经没有办法继续运转下去了。”
他放下文件,疲惫地看了陈芸一眼,“我能看得出来,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救这个厂子恐怕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镇上这么多人指望着裕丰厂,但现实是,我们的时代变了。”
陈芸点了点头,脸上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情绪,她一直在思索着如何向李来福说明自己的想法。她知道,李来福是个有责任心的人,而这正是她今天来这里的目的。
“李叔叔,我确实不是来救裕丰厂的。”她直视李来福,言辞恳切,“我想在镇上另起炉灶,开一家新的私营服装厂。我知道,现在镇上的人需要的是工作和出路,而不是一个无法继续维持的旧厂。”
李来福显然有些意外,微微皱眉,略显迟疑:“新开一家服装厂?你知道这有多难吗?资金、设备、技术、工人……这些都不是轻而易举能解决的问题。你一个年轻女孩,有这个打算我很佩服,但这是件大事,不是随随便便能做的。”
陈芸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我明白,新厂需要一切从头开始,但是,您和我不一样,您有经验,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您对镇上的工人负有责任。镇上的人信任您,如果您愿意加入,我想让您当新厂的副厂长,管理各项事务。”
李来福怔住了,眼神中透出一丝惊讶和困惑。他显然没料到陈芸会提出这样一个大胆的建议。
“让我当副厂长?”李来福放下手中的文件,沉思片刻,声音低沉而严肃,“你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吗?我在国营企业干了几十年,从来没想过要去私企。即便现在裕丰厂再难,我也觉得不能轻易放弃。”
陈芸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看向他:“李叔叔,您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厂长,我知道您对工人的关心和对厂子的责任。但我们要面对现实,裕丰厂的路已经走到尽头。新的时代带来新的挑战和机会。与其让工人们陷入无望的等待,倒不如我们一起干出一片新天地。”
李来福陷入了沉思。他对眼前这个年轻女孩的自信感到震撼,仿佛她早已看透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他轻轻叹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但私企毕竟不是国企,工人们的稳定性怎么保证?镇上的人,尤其是那些技术骨干,愿意跟着你走吗?”
陈芸微笑着点了点头:“李叔叔,这就是我要拜托您的地方了。您在镇上的工人中有威信,如果由您出面号召工人,我相信许多人会愿意跟随您走。至于稳定性,我会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确保工人的生活和工资都能得到保障。”
李来福依旧有些迟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私企的风险太大,工人们担心的是未来的稳定。”
“我理解他们的顾虑。”陈芸认真说道,“所以我来向您展示我的资金实力,证明我有能力维持这个厂子的运转。”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份详细的财务计划和资金证明,递给了李来福。
李来福接过文件,仔细翻阅着,眉头渐渐舒展。陈芸的资金充足,不仅足够启动工厂的初期运作,还预留了充足的流动资金应对突发情况。她不仅有钱,而且有明确的规划和发展路线。
“除此之外,我计划引入新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模式,特别是瞄准国内外的定制市场。”陈芸继续解释道,“我们不仅要生产大批量的服装,还要专注于高端定制市场,满足那些追求个性化、质量和设计感的客户需求。这是一个新的市场机会,也是一条与国企不同的出路。”
陈芸话音刚落,李来福的眉头微微皱起,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显然在认真思考。沉默片刻后,李来福缓缓开口:“小陈,你的想法很有前瞻性,我不得不承认,我从没听说过这样运作的方式。特别是定制市场这一块,确实是未来的方向。”
他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动摇,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不过,裕丰厂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我在这里干了几十年,亲眼看着它从无到有,从兴盛到如今的困境。工人们也一直跟着我走过来,我不能这么轻易说放手。”
陈芸早有预料,李来福对厂子有深厚的感情,不会轻易被她的方案所打动。她静静地听着,不急着反驳,而是认真观察着李来福的态度。
李来福继续说道:“我理解你的好意,你愿意另起炉灶、重新开办一家私企,对你来说是个新的开始。但对我和裕丰的工人们来说,放弃这个厂子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最后的希望。我作为厂长,责任重大,我不能轻易让这些跟着我几十年的工人失业。”
陈芸微微点头,知道眼前的这位厂长不是轻易动摇的人。“李叔叔,我理解您的责任感,也敬佩您对工人的照顾。您在镇上的威望是我无法比拟的,也正是因为您这样的领导,工人才会对这个厂有信心。”
李来福有些感慨地点了点头,仿佛她的话说中了他的心事。
“不过,李叔叔,我想请您考虑一下现实。”陈芸接着说道,语气依然坚定,但又不失柔和,“裕丰厂的问题不仅仅是资金和设备老旧,更多的是时代在变。我们不能一直抱着过去的模式不放。国营企业的模式已经落后了,只有适应市场变化,才能真正带领工人们走出困境。”
李来福抬眼看了看她,深吸了一口气:“你说得对,小陈。裕丰厂的情况我也心知肚明,但我仍然觉得,至少得再尝试一次。我不能就这么放弃。镇上的人都靠着这个厂子吃饭,如果厂子真的倒了,我怎么面对这些工人?”
陈芸没有急于反驳,内心明白李来福的顾虑。他身上背负的不仅是厂子的命运,还有无数家庭的生计。
“李叔叔,我不会强迫您做出决定,我知道这种事急不来。”陈芸放轻了语气,温和地说道,“回去我就会着手新服装厂的筹备工作,并尽快落地。我相信,等到那时,您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李来福沉默了一会儿,神情复杂。他的目光从陈芸身上移向窗外,外面是裕丰厂老旧的设备和荒废的厂区。这一切都是他多年努力的结果,但如今却已走到尽头。他看得出,陈芸的思路远比自己要超前,但他心中的责任感却让他难以轻易放下。
“裕丰厂还不会倒闭。”李来福终于说道,语气里透出的却是无奈。“我想再试试,看能不能找到一条活路。如果到时候真的无路可走,我会考虑你的建议。”
陈芸微微一笑,知道自己暂时还无法彻底说服李来福,但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开端。她站起身来,诚恳地说道:“李叔叔,我尊重您的决定。希望有一天我们能一起合作,共同让镇上的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李来福点了点头,疲惫的眼神里多了一丝感动。
陈芸没有继续劝说李来福,她深知再多的言辞不如行动来得有力。她的想法再完善,计划再周全,如果没有实际的进展,依然是纸上谈兵。要让李来福真正相信她,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新厂动起来,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再来找他合作,效果会更好。
她告别了李来福,走出裕丰服装厂,心里更加明确接下来的方向。她必须马上着手筹备新厂,尽快将构想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