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王志山的站台
新服装厂施工已经接近两个月,随着时间的推进,陈芸和周娜的服装厂初具规模。厂房的主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办公室和仓库也已然成型,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封顶工作。眼看再有一个多月,这座崭新的服装厂就能正式投入生产,陈芸心中满是期待。然而,尽管看似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接下来的这一个月将是最为关键,也是她们最为忙碌的阶段。
员工的招聘迫在眉睫。周娜负责全力推进这一工作,工地施工的这段时间,她不仅每天都去工地一趟,查看施工进度,顺便帮帮忙,而且有时间她就穿梭在镇上的各个角落,把裕丰服装厂的核心员工基本都拜访了一遍,跟他们一对一谈心,确保他们能够知晓新厂的待遇和福利,同时周娜也和王志山约定好了,准备开一个招工大会,时间就定在3天后。
通过宣传,整个镇上都对招聘会颇为关注,招聘会当天,镇文化礼堂前人头攒动。礼堂内部已经被简单布置了一番,王志山站在礼堂的主席台上,眼神扫过底下黑压压的人群。尽管周娜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达了消息,但亲眼看到差不多有一百多人来到现场,仍让她有些出乎意料。
来的人们大多是原裕丰的老员工,他们中不少人脸上带着隐约的焦虑与不安,毕竟新厂的运作情况对他们来说还是未知数。然而,周娜之前做的大量谈话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许多人对高工资和奖金的待遇感到动心,哪怕心中仍有疑虑,也决定先过来听听情况再做决定。
礼堂里的气氛稍显沉闷,王志山轻咳一声,走到麦克风前,开始发表讲话。“各位父老乡亲,今天很高兴大家能来参加这次招工大会。”他的语气沉稳中带着亲切感,立刻引来了台下一阵轻微的窃窃私语。
“大家也都知道,裕丰服装厂停产后,咱们镇上的不少家庭受到了影响。我知道大家这些日子过得不容易,但国家现在正在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咱们镇政府也一直在寻找机会,尽可能给大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台下有些人点头,有些则交头接耳地低语,小声议论着什么。
“今天的这个新服装厂,是镇上陈芸同志和周娜同志共同创办的。大家可能有点疑惑,觉得她们太年轻,能不能搞好这个厂子。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证,这不是空中楼阁。镇政府会全力支持这个项目,这不仅是为你们创造就业机会,也是为了镇上的未来。”
他特意停顿了一下,观察台下的反应。部分工人面带怀疑,但更多的人眼里露出了期盼的神情。工人们的家庭现阶段没有其他额外收入,更多的是依赖工资的发放,如果新厂能提供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当然愿意回到工厂里工作。
“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可能是:如果裕丰服装厂重新开工了怎么办?”王志山扫视了一圈,抓住了人们的心思。“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新厂不会强迫任何人。如果裕丰重新开工,你们完全可以回去,镇政府会为你们的权益做担保。”
这话一出,台下顿时爆发出一阵低声的议论,原本那些犹豫不决的工人们眼神里终于多了几分坚定。一些人低声跟邻座讨论:“既然能自由选择,那不妨试试,反正没什么损失。”
王志山接着道:“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新厂不仅会给大家提供稳定的工作,待遇也远高于原来的工资。接下来,我们请新厂的创办人之一周娜同志来说说具体的招聘计划。”
周娜走上台,微笑着看向台下的工人们,心里默默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开始详细讲解:“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我们新厂的招聘是分岗位进行的,目前的需求是工人、技术人员、仓库管理等不同的岗位,第一批总计招聘人数为50人,优先裕丰服装厂的老员工。如果裕丰的员工没有招满,我们才会将面向全镇进行招聘,但如果裕丰员工已经招满,就不再继续招人。”
周娜继续说道:“我们新厂的工资起步是每月150元,这比裕丰的工资高了一倍。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根据大家的工作表现,设置产量提成和额外的奖金。只要大家肯干,收入绝对不会低。”她环视了一圈,看到不少人已经眼神变得炯炯有神。
“当然,工资高,工作强度也会增加,但我们会为大家提供最好的设备。我们还会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舒适。”
周娜的讲话渐渐打消了台下工人的疑虑,特别是提到工资和奖金时,许多人脸上已经露出了满意的神情。她看到不少人开始互相交流,显然对新厂的前景感兴趣。
“好了,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新厂一定会为大家提供稳定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周娜的话音刚落,台下已经有几个人急不可耐地站起来,准备报名。
现场气氛逐渐活跃起来,不少工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挤到报名处,想要抢先报名。有人焦急地问道:“周老板,什么时候能确定名单?我们能不能现在就签合同?”
周娜笑着回答:“大家不用急,今天我们会先登记报名,随后我们会根据岗位的需求进行面试,并在三天内通知大家入选情况。”
报名台前瞬间拥挤了起来,工人们争先恐后地递交自己的报名表,生怕错过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周娜忙着接待工人,登记信息,而王志山则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与此同时,来自美国的新设备也陆续抵达了厂区。这批设备包括高端的工业缝纫机、自动裁剪机等,都是当前世界领先的制衣设备。陈芸对此充满期待,这些设备的高效生产能力和精确的裁剪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新厂的生产效率。设备的到来标志着服装厂的建设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
然而,当她收到设备说明书时,厚厚的一叠英文材料让她感到头疼。这些说明书上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操作说明,即便是陈芸的英语水平,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去消化。正当她头疼翻译时,一份已经全部翻译成中文的说明书送到了她的面前。
陈芸打开包装,发现是江宇凡已经提前将所有的说明书找人翻译成了简洁易懂的中文版本,并随设备一同寄了过来。看到这些贴心的安排,陈芸心中一阵暖意。她知道江宇凡始终在默默支持她,但他这次的帮助让她感动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复杂的情感。
陈芸静静地看着这厚厚的中文说明书,心里一时感慨万分。她知道自己欠江宇凡的已经够多了,国库券的生意算是借了他的东风,现在设备问题又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算了,先不想这些问题,陈芸摇了摇头。
心绪稍稍平复后,陈芸便把所有的资料都转交给了周娜,周娜目前负责招聘面试事宜,可以利用新设备来进行技术师傅的考察,尽快上手新设备,具有学习能力的人才是她们目前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