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歆亥一战平二郡,百越出兵犯荆州 - 异世之列国志 - 子复陌清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异世之列国志 >

第53章歆亥一战平二郡,百越出兵犯荆州

且说奕歆亥率众军于路急行,不出五日,已到了江陵城下,郭纯见奕歆亥到,出城相迎。奕歆亥于马上施了一礼,道:“郭将军,前番我已派曹英等四人先行,他们如今在何处?”

郭纯道:“曹英他们已去了乌陵,在那里准备水军。歆亥长途行军到此,且先入城歇息。”

奕歆亥道:“谢郭将军心意,只是如今军令甚紧,不敢有半分懈怠,既然曹英他们已经去了乌陵,那我便直接率军前往。”

郭纯道:“歆亥当真是性急之人,你且放心前去,前番我等都已收到主公传令,让我等好生看守城防,也教我等全听歆亥调遣,若是有需要我的地方,只管调遣。”

奕歆亥拱手称谢,当下即与郭纯告别,向乌陵而去,又行两日,已到乌陵。曹英、周奂、费广、冯奎一齐将奕歆亥接入营中。

奕歆亥问道:“曹英兄弟,一万水军与船只是否备好?”

曹英道:“兄长放心,都已备好。另外,还有两位义士,引荐给兄长。”说罢,曹英向帐外道:“二位兄弟进来吧!”

曹英话音刚落,从帐外走入二人,齐齐拜在奕歆亥面前,奕歆亥定睛看时,却见二人俱都身形纤细,身材瘦小,奕歆亥不解,问曹英道:“兄弟,这二位是?”

曹英道:“兄长,这二位兄弟,一个唤作许旺,一个唤作曾进,是这乌陵水军中人,本事十分了得,也都是爽快的汉子,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故而引荐给兄长。”

奕歆亥扶起二人,道:“我等兄弟最是敬重好汉,二位兄弟快快请起。”

许旺和曾进起身,许旺道:“将军,我与曾进是这乌陵水军中的小头目,我俩家人世代居于此,因此学了一些在水中的本事。前番曹英兄长前来征调水军,我们有幸相识,早就听闻将军大名,如今能拜在将军帐下,当真是三生有幸!”

曹英又对奕歆亥道:“兄长,许旺、曾进二位兄弟素来熟悉此处江河水势,水面气候变化,他们早就有了奇袭江夏之计。”

奕歆亥闻此,心中大喜,道:“我等兄弟多是生于益州,素来不识水战,如今要涉江河袭江夏,还要仰仗各位水中本事了得的兄弟,不知二位有何计策?”

曾进道:“回将军,乌陵之去江夏,水路多有暗礁。将军直接由乌陵发兵从水路进军攻打江夏,战船停靠不易,军士一时难以登岸,那时江夏守军乘机发难,则于将军不利。再者若是夏口水军乘机自水路袭扰,则事态危矣。依卑职愚见,需先取夏口,夏口有不下一万守军驻守,若是硬碰硬,着实需要一番苦战。如今正值秋初,江面时有大雾,将军可趁大雾之时,先派小股水性极好的精锐,乘小船出乌陵,到距夏口不足三五百步处,潜入水中,自水闸下进入港中,解决哨兵,打开水闸,烧毁战船。到时将军与其余兵马,只需乘大船在外等候,见夏口港中火起,一举攻入,夏口唾手可得。得了夏口,便可由水路改为陆路,那时兵锋直指江夏,取江夏则如探囊取物一般。”

奕歆亥道:“此计虽妙,但却是凶险异常,若是稍有不慎,不但弄巧成拙,还枉费了性命。”

许旺道:“将军莫虑,我等都知那夏口守备素来松懈,我与曾进二人愿为前锋,带着我们同乡的军士同往,我们水性都还不错,定保成功。”

曹英道:“岂能让二位兄弟单独涉险?我们兄弟当与你们同往。”

奕歆亥思量一番,道:“既如此,便交于诸位水军兄弟,何时可以出兵?”

许旺道:“将军,我等已经看好,三日后,江面必有大雾,到时便可出兵。”

奕歆亥称善,即命众兄弟率本部军士整顿三日,等待江面大雾之时出兵。

一连过了两日,日日晴空万里,入夜来,一轮皓月将江面照映得有如白昼,奕歆亥见了,不由心中忧虑,召曹英前来,二人立于江畔,奕歆亥问道:“曹英兄弟,许旺、曾进二人曾言三日后江面必然有大雾,如今两日已过,却不见天气任何变化,他二人是否有了差错?”

曹英听了,抱拳道:“兄长,我也是在江河边长大的,论陆上本事,全不济事,但是水中却是我们的天地,我自然识得他们是否有真本事。兄长切莫疑虑,如今许旺、曾进二位兄弟已选出了百十个水下本事了得的军士,只等明晚行事,兄长只管把心放宽。”

奕歆亥道:“如此最好,明日我亲自为诸位兄弟饯行助威。”曹英称谢。

次日,清晨仍是晴空万里,奕歆亥在营中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午时过后,江面起了阵阵微风,天上乌云渐渐聚拢,竟下起雨来,至傍晚时,风雨渐止,江面上升起雾气来。奕歆亥大喜,心中暗道:“曹英果不欺我!”

众军早已整备完毕,如今见大雾起,各个欢喜。曹英、周奂、费广、冯奎、许旺、曾进六人,点起了百十个军士,备好了十余支小船。

奕歆亥命军士取过水酒,给每人斟了一碗,道:“诸位兄弟,今日之战,关系到荆州安危,诸位兄弟为先锋,我自率大军在后跟进,我先敬诸位水酒一碗,待得胜后,我当记诸位首功。”

众人称谢,将手中酒喝尽,奕歆亥抓住许旺、曾进二人的手,道:“此番得二位兄弟相助,我心中甚是欢喜,待攻入江夏,我众兄弟必与二位兄弟好生相聚。”

许旺道:“承蒙将军不弃,我兄弟二人必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言毕,许旺与曾进对奕歆亥拜了三拜,奕歆亥将二人扶起。

曹英一声令下,六兄弟带着军士各自登船,一齐驶出乌陵。奕歆亥也不耽搁,即命众军登大船,驶出乌陵港。行了两三个时辰,已是夜深时分,奕歆亥传令众大船落锚,等候前方传信。

却说曹英等人架小船到了夏口港外一两百步处,隐约可见前方水寨灯火点点,众人将小船停下,曹英一声令下,众人一齐跃入水中,潜在水底,向夏口港水闸游去。这里果然防备松懈,水下并未放置鹿角、渔网等物阻拦,众人轻松潜过水闸,到了水门里,众人才浮出水面。

曹英细看时,却见军营中除了三五队军士来回巡逻,其余军士都在帐中熟睡。那水门上守卫的三五个军士,也各个靠在墙下打瞌睡。

曹英轻声道:“众位兄弟,按计划行事!”

众人得令,分散行事,周奂带着两三个军士,摸到水门上,趁守卫军士睡觉之机,尽数杀死,占了水门。

许旺、曾进带着十余个军士到战船停泊处,结果了一队巡哨士兵,便潜伏下来,只等曹英命令便要放起火来。

曹英、费广、冯奎则带着余下的军士潜入守军营地,将路过巡哨军士尽数杀死,便在营中放起火来,众人一边放火,一边高呼,道:“快跑啊!水门失守了!敌军已将杀进来了!”许旺、曾进见营中火起,也取出火种,烧起船只来。一时间,夏口港中火光冲天。

守军军士正在熟睡中,此番被惊醒,眼前满是冲天大火,再听帐外有人高呼敌军杀进来了,哪里还能分辨真伪,也顾不得衣甲兵械,各个争先恐后奔出大帐,抱头逃命,一时间夏口守军大乱。费广、冯奎带着军士,只寻那发号施令,欲稳住乱军的将校,遇到一个便砍翻一个。

曹英早已带着军士摸到了中军大帐,这守将听闻营中大乱,忙起身,手执兵刃出来,当面正遇到曹英,守将喝道:“什么人?”

曹英应道:“取你性命之人!”说罢,上前一步,将守将踢翻,复一刀将其砍杀。曹英随从军士见了,一齐高呼:“主将死了,快跑啊!”

原本有聪明一些的守军,向中军大帐奔来,只等主将发号施令,如今又听闻主将已死,各个心灰意冷。恰在此时,水门处喊杀声起,众人看时,有许多军士涌入,正是奕歆亥率领兵马赶到。众守军暗暗叫苦,如今已是无处可逃,都跪地乞降。

奕歆亥命军士扑灭大火,收拾降兵,共得大小战船百余,投降军士七千余,除方才在慌乱中死于大火与踩踏者,几乎没有逃脱者。奕歆亥召集降兵,道:“诸位军士,我乃奕歆亥,如今追随州牧赵大人起事,誓要清除朝廷奸佞,还朝廷一片清明。尔等都曾是赵大人麾下,自然知道赵大人贤德,若是愿追随者,我等一齐建功立业,不愿者,便就此离开吧!”

众军士大惊不已,一是面前的兵马竟是赵敷的,二是面前这人便是名满天下的奕歆亥,众军哗然,有带头的军士道:“奕将军,我等谁不知道赵大人的贤德,只是军令难为,是当官的让我们与赵大人为敌,如今我等怎会不愿追随?”此人话音刚落,众军士纷纷附和。

奕歆亥大喜,命曹英将归降军士编入水军,驻守夏口。随即又命马步各军整备,趁夜袭击江夏。众军整备完毕,王辽、文冲、奕元霸三人率百余军士扮作自夏口败退的部众先行,奕歆亥率大军在后远远跟住,一路向江夏而去。

众人一路疾行,将近天明时已到了江夏城下,王辽高声道:“城上守军,速速打开城门!”

江夏城上守军听了,问道:“尔等是何处兵马?”

王辽应道:“我等是夏口守军,叛军兵马突然攻打夏口,如今正在交战,对方兵马势大,我等奉命前来求援。”

城上守军闻此,不敢怠慢,忙去报于执勤将官,执勤将官得报,大吃一惊,忙登城来看,盘问一番,乃命打开城门放行。

众人才走进城门,便一起发作。王辽绰起手中钩镰枪搠倒了城门处几个守军,其余守军见状,连连惊呼,知道中计,连忙上前想关闭城门,奕元霸一声怒喝,手中镔铁杖抡起,早打翻了一片,侥幸未死的见了,各个四散逃窜。

文冲一骑当先,舞起虎头枪,一连挑翻十余守军,带着随从向城墙上杀去,王辽紧随其后,奕元霸则守住城门。

文冲、王辽二人杀到城墙下,翻身下马,登上城墙,杀得守军四散逃窜,执勤将官勉强上前交战,只一合便被王辽一枪挑翻。文冲命随行军士举火为号,军士得令,举起火炬,摇了几摇。

远处奕歆亥看得分明,一声令下,大军一齐向前,冲入江夏城中,城中守军哪里抵挡得住,纷纷后退。江夏守将正在睡梦中,如今听到城中喧闹,连忙起身,正有军士来报,不知何处兵马已打破城池。守将大惊,急忙披挂衣甲,取来兵刃,准备迎战。才出府邸,却见城中守军四处溃散,守将连连喝止,却无丝毫作用,知道大势已去,只得带着随从弃城而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