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林榛去了世安院后,孟氏又教导了两个女儿一些管家的事项,这才说道:“今儿收到你们大伯母的信了,你们大堂姐定亲了。原是不该和你们说这样的话的,只是我们家只有你们兄妹三人,我和你们父亲都想着你们事事顺心才好,多知道一点总是好的,特别是姑娘家的以后总是要嫁出去。”
“娘,是不是兰姐姐的婚事有什么不妥当?”林清璇说道。
如果林清兰的婚事没什么问题的话,孟氏应该是替林清兰高兴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虽然三房这些年一直外放,但到底和大房是嫡亲的,况且孟氏和大伯母蒋氏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就是林清兰也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姑娘。
“你们大伯母说,兰姐儿原本已经在相看了,谁知道突然就来了圣旨,把兰姐儿赐给了二皇子。”
“二皇子?”林清璇又重复了一次,“是良妃娘娘所生的二皇子吗?”
林清璇离开京城的时候已经八九岁了,很多事情都还记得,更何况当时二皇子跌下马那件事可是闹得沸沸扬扬。
“就是良妃娘娘所生的二皇子,只是可怜了兰姐儿。”皇室媳妇哪有那么好当的,更别说是二皇子那样身有残疾的了。
“娘,二皇子虽然行动是有些不方便,但是终究还是皇子,这件事祖母和大伯怎么说?”
“已经下了圣旨赐婚了,还能怎么办?”孟氏说道。原本像侯府这样世袭罔替的人家,如果不是有什么想法的话,一般都不会在这样特殊时期与皇子结亲,一个不好站错了队就满盘皆输。
“其实依女儿说,兰姐姐这门亲事还是非常不错的。”林清璇想了想,斟酌地说道,“首先,听说二皇子是个谦逊有礼的人,长得也好,也没听说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和兰姐姐很相配的。其次,良妃娘娘听说也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以后又不住在王府,内院可不就是兰姐姐做主了。”当然这些前提还要是传言不假,要不然真的不是一门好亲事。
“你们这一说这么亲事倒也还过得去。”孟氏一听女儿也这么说也觉得还不错,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话可不是白说的,即使婆婆再慈爱,哪里有自己当家作主自在。
“还有一点才是最重要的,二皇子从马上摔了下来,腿脚变得不方便了。那么以后不管发生了什么,二皇子都是安全的了。”林清璇又接着说道。不管哪个皇子坐上了那个位置,有这样一个身有残疾又无心朝政的兄弟在,对名声总是好的。只要不傻,一个亲王总是有的。
“看来我们璇姐儿是真的长大了,苏家究竟没这福气。”
林清玉这才知道原来蒋氏来信不止说了林清兰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孟氏托了她查一查苏铭武的事情。却原来这苏铭武看着温文尔雅但是却是个喜欢美色的,虽然被家里长辈压制着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是院子里伺候的丫鬟就有四五个是开了脸的。
这样的人,孟氏和林榛自然是不会把自己的掌上明珠托付给他的,因此在姐妹俩来之前,孟氏特意回了信拒绝苏夫人要带着苏铭武上门的请帖。
“只是不知道便宜了哪个臭小子。”孟氏有几分感慨道,虽然知道丈夫一直在教几个孩子这些东西,但是没想到璇姐儿竟然想得这么通透,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娘。”林清璇这样被感慨,似乎觉得松了一口气,又想到了什么,倒有些不好意思,这一声就露出了几分小女儿姿态。
殊不知,被孟氏叨念的臭小子此时正有些束手无策呢?
世安院内,刚从正院出来的林榛正和沈重凌下棋,而名义上在温书的林允泽则站在一旁观战。
沈重凌看着原本已经落定的黑棋又被换了地方,觉得有些哭笑不得,难怪林大人说要下棋的时候,林允泽非要让自己下,不过半刻钟已经毁了十几回棋了。
“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明天杨老夫人过寿,到时候委屈沈少爷随着犬子过去,三天之后就是杨大人就要带兵出城巡视的日子。”林榛趁着悔棋的时候说道。
沈重凌点了点头,这样安排自然是没什么不妥当的,难怪来福州之前父亲要自己万一有什么事情就联系林榛,要是光凭自己只怕要出这福州城都要再折腾一番,就是这小小的一个林府也是藏龙卧虎,居然挡住了好几回刺杀。
到了第二天,林府果然全家出动去参加杨老夫人的寿宴,谁也没有注意到林允泽身边常用的小厮观言比平时高了一点,就是脸也蜡黄一些,要不是林清璇多看了两眼,林清玉也没有注意到。
顺利到达杨府后,林榛和林允泽自然是去了外院招待男宾的地方,孟氏和姐妹俩则被引去了内宅。
这时候的寿宴无非就是给主人家拜了寿之后,夫人们坐在那里喝茶聊天,顺便搞一搞夫人外交,聊一聊谁家的儿女需要相看了,至于姑娘们则三五好友一起被招待着游园子或者下棋作诗之类的,等到吃了寿宴也就各回各家了。
当然,如果宴会途中出了什么事情那又另当别论了。
就像现在原本林清玉和苏家两姐妹以及几个相熟的小姑娘正在池边钓鱼,却不想旁边突然听到一个小姑娘的尖叫声,等到大家看过去的时候,那个姑娘却已经晕过去了。
林清璇只看到一只手伸出了湖面就被一群尖叫声包围了,然后就被丫鬟婆子们引到了孟氏的身边,被揽在了怀里安抚着。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出了这样晦气的事情,宴会自然很快就散了,杨家也注定很长一段时间要成为整个福州府的笑话了。
杨府寿宴那一天的事情,林清玉听到的就不止一个版本,有说那是杨大人的姨娘,因为颇得杨大人的宠爱而被杨夫人害死的,也有说那是杨夫人的陪房丫鬟,因为勾搭上了杨大人而被迫害的,更有甚者说那是寄养在杨家的远房姑娘,因为被染指了而自杀的……各种各样的版本传得沸沸扬扬,但不管哪一种都足以让杨夫人在杨府和世家夫人面前都直不起腰来了。
更有传言说,杨大人终于受不了杨夫人的善妒,而在出城巡查回来之后,连着在那飘香楼住了好几天,更是替飘香楼的芙月姑娘赎了身。
在杨府的事情满城飞的时候,江大夫带来了陈娘子家的消息,陈娘子的丈夫还是没有熬过这次风寒,已经去了。
虽然孟氏已经派了管家去吊慰了一番,但是林清玉和姐姐商量了一番,准备等到发丧之后亲自去看看陈娘子,毕竟陈娘子这几年教导得尽心尽力,也算是两姐妹的授业恩师。
匆匆半个月就过去了,因着朝廷派来特使的缘故,整个福州城人心惶惶,已经有十几家官员或多或少都遭到了贬职或惩罚,这还是轻的,最严重的是杜巡抚手下的一个下属被满门抄斩。
不过外面再是纷纷扰扰,也没有影响到林家内宅,林清玉依然是过着顺风顺水的小日子。
这日上午,得到孟氏的首肯,林家姐妹俩带着丫鬟婆子和几个侍卫去了城东陈娘子的家中,在花厅等了好一会儿才见下人领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穿着素色衣裙的年轻妇人过来,正是陈娘子继子的妻子,也是商户出身的陈家少奶奶。
“两位姑娘光临,有失远迎,实在是不好意思。”陈少奶奶笑得有些过于灿烂了,以至于这话听得有几分谄媚,说完又让丫鬟上茶点果盘,“因着在孝期,只能备些粗茶招待两位姑娘了,还请不要见怪。”
眼见着陈少奶奶丝毫没有提到陈娘子,也假装不知道她们的来意,只顾着拉扯着一些话题随意说着。
林清玉端起茶杯,放在手里停了停,就看到林清璇已经把杯子放到了一旁,说道:“陈少奶奶,我和妹妹来府上是想看看陈娘子的,不知道方便与否?”
“能劳烦两位姑娘特意过来,自然是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只是……”陈少奶奶还没说完就停了下来,忍不住叹了口气,“只是自从公公过世之后,婆婆忧思过度,睡得一直不好,今儿好不容易吃了大夫开的药只怕睡着了,这会儿恐怕不方便见两位姑娘?”
“既然陈娘子正休息,那我们姐妹明天上午再过来看陈娘子,希望陈少奶奶代为转告,以免陈娘子又不方便。”
这样阻拦必定是有什么问题的,要知道姐妹俩昨天可是下了帖子的,没理由收了帖子却不见客。联想起平日里偶尔从陈娘子只言片语当中提到陈少奶奶的为人,越加觉得这里面怕是有什么事情。
既然今天不让见,那明天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