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解决空间问题
吃完了午饭,几人休息了一下,就又出门去干活了。
而小侄女则是还有点生他的气,也跟着嫂子一起去干活了。
不过也正好,可以空出时间来好好研究怎么解决空间里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前面说的电力来源问题,这个比较简单。
得益于国家风力发电项目,这个镇子大的地方边缘处,让他找到了十几座建好的可以正常使用的风力发电机。
一座风机发电机,叶片转动一圈,发电量大概是1.5度,也就是说,一座风机发电机就能解决掉猪场供电问题。
而且一台风力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和猪场也差不多,猪场一般也就十到十五年左右,保养好点就是十五到二十多年。
但,问题还有,这次不是出现在发电和供电设备上,而是在用电设备。
前面提到过了,猪场内部采用风机循环通风。
简单理解就是一个个大号的风扇在对外吹风,让外界的自然风通过水帘吸进来,然后又被风机吹走。
那么这个大号风扇有多少呢?
全部统计下来的话,光光是他的这个分场,拥有的风机总数就来到了232个。
他们这的风机的叶片转动,是依靠电机通过皮带传动的,而电机,属于易耗品。
年均损耗率在20%左右,一个月差不多就要坏上三四台。
而他又不是电工师傅,也不是那种全能型主管,还点亮了电机维修技能的……
就算是电工师傅,很多时候也是修不好的,只能送到外面专门维修电机的地方去修。
他在这空间里确实如同天道,可是天道也没听说过会修电机的啊?
你见过哪个小说里天道会维修现代化的东西的……
因此,原来猪场的生产模式需要进行调整一下。
比如……
把原来的窗户全去了,水帘也去掉,风机也去掉。
毕竟,原来猪场用这种猪舍最重要的意义就是防病、控温、控湿,同时带走水泡粪工艺产生的有害气体。
而这些,他都可以代劳,去掉这些,直接上他操控的纯净自然风。
嗯,还得把猪场周边的蚊子、苍蝇、小飞蛾、小强、老鼠等通通灭掉。
这样就能保证猪场还拥有着比原来更强的防控能力了,也不需要再担心传染病的危害,疫苗也就不用再打了。
唯一剩下的就是小猪崽崽容易腹泻的问题,不过这个难度也不高了,操控水流把产床洗干净点就是了。
连泡沫清洗剂或者烧碱都不需要,污水处理难度直接降低了一个层次。
不对,还搞个屁的污水处理,直接干湿分离堆肥发酵不更快更好。
用猪粪、猪尿发酵成的农家肥,就能直接解决掉没有化肥的问题了。
有农家肥,就不至于让农作物产量降低得太多,而农作物收获后又可以喂猪,这样,空间中的基本循环就完成了。
而接下来,就是需要控制一下空间中的猪群繁衍速度就行,现在还没到能大批量出手猪肉的时候。
不仅是繁衍速度,还需要维持猪种的纯度,长白和大白猪都还好,就是没有杜洛克母猪……
这就比较尴尬了,因为大多数的商品猪杂交生产出来,杜洛克公猪是终端父本,也就是最后一个参与进来的,因此国内大多猪场也就没有引进杜洛克母猪的必要。
他猪场里的杜洛克公猪,省着点用的话,应该还能用个六七年。
到时候再看看国内引进了没有吧,实在不行,就直接采用国内本土公猪与长白、大白两个猪种母猪杂交。
反正这年代也不怕猪肥肉率高,最多就是生长速度慢了点而已。
或者用长白公猪做为父本,与国内本土母猪进行杂交,一样也能进行品种改良生产。
纯白或者棕白的猪少见,但是本土猪里黑白的还是有不少的。
和纯白的长白或者大白杂交,这个基本就看不出来什么问题了,就算有问题,他也能随便扯点别的理由就是了。
“呼……好累……”刚退出空间,张长生就感觉像是被掏空了一样。
“原来意念还会被消耗的啊……也对,不然就太逆天了……”张长生自言自语的说。
主要就是刚才的一系列操作下来以后,他的意念或者说是精神,被消耗掉了大半。
但才刚午睡过,现在的感觉是又困又睡不着……
就很难受。
不过也不亏,起码空间能开始稳定生产了,等休息好了,再把原来的水泥路给拼接起来,弄出一块地来养断奶后的小猪仔。
反正空间中的水稻也快成熟了,过些天就可以用来替代饲料了,到时候再多种点玉米,混合着来。
就是南方的土壤导致玉米酸性要比北方的玉米高,不能像原来的饲料那样,玉米的占比达到60%到65%。
长期饲养需要削减一下玉米的占比,混合其他的粮食,让猪体内能够自主调节就行了。
鸡鸭鹅的繁殖也要搞起来,好像空间中的鸡鸭鹅都是本土品种,比国外引进的快大型鸡鸭种好吃太多了,下的蛋也好吃。
说起这个,还有鱼,光是猪场的范围里就有两个水库,而水库还大多是在半山腰上,一路向下流去还形成了许多阶梯式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