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被害案【3】 - 心蚀 - 思如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心蚀 >

乡村教师被害案【3】

乡村教师被害案【3】

徐亮往往不喜欢来农村查案,尤其是最近几年。现如今,即将迈入新世纪,城里人往往警惕心、素质比较高,对于案发现场,也懂得保护,破起案来、查起证来,相对来说容易一些。而在农村,凑热闹的心理战胜了一切,对于死亡,他们往往首先寄托与鬼神,对于外人,尤其是警察,往往是不信任,甚至是充满警惕、充满敌意的。这样一来,他们有意无意的故意隐瞒,经常给破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走在村间小道,初冬的寒意让徐亮裹了裹衣服,环视四周,几乎很多墙壁上都写满了彩字:“培养一个知识人,全家小康不再远。读书才能致富,无知只能贫穷。只要有文化,男女都一样……”

“这都是吴老师写的,亲手写的。”

听到声音,徐亮有些诧异,回头看向走在身边的年轻人。

吴汉点点头,继续下去:“吴老师以前是怎么回事,我不知道。听老辈人说,他是我们这里第一个走出去的人,好像是刚解放,应该是十几岁吧。我们这里来了一个什么什么技术人员,看他好学,就带他离开了。据说是进了城,还上了大学。文革开始以后,他被下放,可能是当初那个人有关系吧,他又回来了,在这里娶妻生子,都是亲戚朋友,也没有人难为他。那时候我已经五岁了,我们这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读书是什么,父母在地里干活,我们就知道打架打鸟,是他把我们召集起来,教我们读书写字。我能有今天,多亏了他,要不是他,我现在说不定还在地里干活呢。”

吴汉说到这里,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文革结束以后,大学生返城,他没有回去。理由是妻儿在这里,但我相信更多的可能是为了我们这些学生。”吴汉苦叹一声,擡头望天,眉宇间充满了对恩师的感激,“我们这里没有老师,只有他一个,他好像是什么都会,语文、数学、英语,有时候还给我们讲讲外面的世界。为了让我们出去读书,他磨破了嘴皮,想方设法让父母掏出钱,送我们去省城读书,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有好几个同学考上了大学,现在已经是我们村里的骄傲。”

“八十年代末吧,我们这里来了一个港商,办起了希望小学,我们村里的孩子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上学了。可最近几年,镇上流行打工热,他们说谁谁谁初中没有毕业,就成为了大老板,成了万元户,谁谁谁,小学没有上完,在外面打工,月入上千。村里的家长一个个蠢蠢欲动开了,想让孩子辍学,为了打消了他们的念头,吴老师就写了这些标语。”

吴汉说罢,走到一个墙边,轻轻地抚摸着上边的文字,眼神里充满了温柔,仿佛是在倾听老师的教诲。

徐亮不得不承认,吴家系成为省级十佳教师,也算是名至实归。如果没有他,眼前这个小村庄恐怕还是一个贫穷落后、思想保守的原始地带。因为有了他,这里的孩子才可以一代代地走出家门,走向广阔天地。这个人可谓是这个村里的文化带头人。

就是这样一个一心为了教育、为了孩子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人,居然被人杀害,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此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前天表彰大会上他得到的五千块钱奖金?

通过侦查现场,那五千块钱并没有被偷,虽然是藏在枕头里,可如果仔细翻找,不难发现。何况,当事人必死无疑,留给凶手的时间非常充足,他完全有时间把钱找到,可他放弃了。只拿走了衣柜里包着手绢的五百块钱。是因为杀了人、慌不择路、没有细看?

凶手可以进入房间,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给被害人下药,这就说明,凶手应该是他亲近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排查范围就大了,毕竟村里住着的不是亲戚,就是邻居,任何人都有嫌疑;昨天的表彰大会,电视上早有转播,这个村子虽然闭塞,广播还是有的,这就说明受害人得到五千块钱奖金的事人尽皆知。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凶手肯定是村里的人,见钱眼开的人也不少。五千块钱在这个时代里也是算一笔巨款。

犯罪现场被破坏,死亡原因也只是一个结论,虽然还没有结果,但他觉得十有八九,并且毒鼠强应该是吴家系买的,犯罪嫌疑人没必要把毒药扔在现场,引人注意。可如果杀人凶手是一个惯犯,他应该知道警方很容易查出死亡原因,留下所谓的证据,干扰别人的视线。

刚才应该问问那个吴元君,毒鼠强的事,犯了个错误,徐亮懊恼不已,自己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离开吴家前,徐亮还简单地检查了一下旁边的砖房,那是吴家系的房间,从外表看来,并无破坏的痕迹。应该和中毒案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徐亮只是简单地看了一眼,便作罢了。

站在徐亮面前的是一个小女孩,看模样,和吴元君差不多大,十一二岁的年纪。看到这般,徐亮似乎也明白了吴汉刚才阻止吴寡妇说下去的原因。这么可爱的小女孩,怎么可能是杀人凶手。不过对于警方,不管是什么样的证人,自己都要展开询问,小孩也不例外。

和那个吴元君一样,第一次看到自己,小女孩显得非常紧张。自己进来的时候,她正趴在猪圈旁边的石桌上下作业,可能是听见声音,仿佛是受惊的小鹿,她猛地站起身来,迅速转过头,怯怯地看着自己,目光中充满了警惕与害怕,“啪嗒”一声,手里的圆珠笔芯掉落在地,她慌忙弯下腰去,似乎是想捡起来,但碰上徐亮的目光,她又有些害怕。腰弯着,似起非起。

徐亮主动走过去,来到她身边,捡起圆珠笔芯,轻轻地递到她手里,柔声问道:“你是陈香妹吗?”

小女孩更是紧张,似乎是不知所措,擡头望了一眼吴汉,或许是看到他的脸色,才冲着徐亮轻轻点点头,却没有说话。

小女孩面对陌生人可没有男孩子那么容易开口,这么多年的办案经验,徐亮对此非常清楚。他知道这个时候只能自己开口:“吴家系老师是你的班主任,你经常去他们家补课,对不对?”

小女孩仍然是首先看向吴汉,然后才点头认可。

“昨天晚上也去了么?”徐亮再问。对方仍然是点头,“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这一次,小女孩没有说话,紧抿着唇,神情紧张地看着徐亮,但就是不开口。徐亮有些着急,手在下面微微握拳,不过他并没有催促,他明白循序渐进。为了鼓励小女孩开口,他回头看了一眼吴汉,使了个眼色。

吴汉明白他的意思,弯下腰,把手放在小女孩肩膀上,温言道:“香妹是个诚实的好孩子,在警察叔叔面前,一定会有什么说什么的,是不是啊?”

小女孩再次轻轻点点头,这一动作,让徐亮看到了希望,他甚至可以看见小女孩嘴巴微张,马上就要把话说出来了。而就在这个时候,小女孩却突然转移了目光,落在自己身后。

“妈妈。”

待徐亮缓过神来,小女孩已经绕过了自己。他站起身来,回头看去,在自己t的身后不远处,一个消瘦的中年妇女紧紧地抱住了自己的女儿,同她的女儿一样,在她的目光中,徐亮也看到了警惕。

“你……你们想干什么?”母亲的天性让她护住了女儿,并把她瘦小的身体挪到了身后,看她的样子,似乎想独自面对此时的灾难。

“陈大嫂,你不要紧张,不要误会。这不是吴老师家里出了事吗,这位徐同志想过来问问。”吴汉走上前,安抚母女二人,并且给了一个解释。

“过来问我们?”小女孩的妈妈还是有点紧张,顺着吴汉的目光,回头看着徐亮。

徐亮这时候也走上前,面对着母女二人,点头解释道:“我听说陈香妹同学经常去吴老师家补习功课,昨天晚上也去了,我就是想问问她,她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说罢,低头看着小女孩,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这个母亲脸上写满了茫然:“这件事和你们有什么关系么?”

吴汉刚要说话,就被徐亮按住了:“也许有关,也许无关。例行公事,希望你理解吧。”

那母亲眉头微蹙,神情略有些犹豫。转头看了眼缩在自己身后的女儿,又回头面对徐亮:“我不知道。”她回答,“我没看钟,她平日里都是九点半左右回来,我想昨天晚上可能也是。”说出答案,她的声音越来越低,可能是不确定吧。随后,默默地低下了头。

和那个吴寡妇说的差不多。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吴家系在九点半左右还活着?目光转向那个女孩,她目光中充满畏惧。“小姑娘,能不能让我看看昨天晚上吴老师给你补习的功课?”

小女孩看来仍是不相信他,擡头望了一眼妈妈,又看向吴汉,然后小心翼翼走到石桌边,拿起有些发黄的课本,再次来到徐亮面前,小心翼翼地递给他。

“谢谢。”徐亮道了一声谢,接过课本,简单的翻了翻,一眼就可以看出上面是两个人的字迹,一个字迹清秀稚嫩,另一个则刚劲有力,非常漂亮,一看就是出自男人之手。一个乡村教师,写出来的字如此漂亮,作为粗人,徐亮又佩服又羡慕。笔记非常认真,可见吴家系态度认真。如今,就是在城市里,这样认真负责的老师已经不多了,更何况是个偏僻之地?还是那句话,这么优秀的一个人,一个老人,怎么会有人和他结怨?

合上课本,正准备归还,目光却在不经意间落在了小女孩手里那只已经被她握的弯曲变形的圆珠笔芯上。徐亮想了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不锈钢圆珠笔,夹在课本里,笑着递给小姑娘:“还给你。”

小女孩双手捧过课本,小心翼翼地拿出里面的圆珠笔,放在手心里,擡头看向徐亮,目光中尽是疑惑。

“把笔芯装在里面,好用,不会折,送给你了。”徐亮笑着解释。那女孩看了他一眼,似乎相信了,低头把玩着那个精致的圆珠笔,阳光下,不锈钢散发着绕眼的光泽,她显然是没见过的,爱不释手。徐亮看她玩得高兴,也就收回了目光,再次擡头看向女孩的母亲,“我们先走了,如果你们想起什么,就来找我。”

女孩和她的母亲似乎有点惊讶,纷纷擡头望向他,过了好一会,两个人才不情愿般地点点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