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决心 - 毒女难为 - 笑红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毒女难为 >

第118章决心

第118章决心

“鸾儿知道错了。”阮青鸾就俏皮的吐了吐舌头,乖乖的如实说道,“鸾儿心里有个糊涂的想法,总想着今儿过年,就该是热热闹闹的,鸾儿就想着要是能和四妹妹一起伺候祖母,四妹妹安安静静的,一定不会吵着祖母不高兴的。”

稍稍一顿,阮青鸾又故意俏皮的补充了一句,“鸾儿都是为了祖母好,可不是想着偷懒,随便拉一个人来帮忙的。”

听了阮青鸾的话,三姨娘母女脸上立即闪过了一抹热切和感激,阮悠华更是上前了几步,跪倒在了王老夫人的面前,“悠华愿意侍奉老夫人左右,求老夫人成全。”

瞅了瞅笑吟吟的阮青鸾,又看了看一脸仰慕的阮悠华,王老夫人脸上的神色快速的一转,立即就‘嗬嗬嗬’的笑了起来,欢喜的说道,“好,好,好,鸾儿这个主意好,老婆子老了,就喜欢看到你们鲜活的小姑娘在眼前热热闹闹的,华儿也跟着祖母一块回去,咱们今儿好好的乐呵乐呵。来,来,来,别跪着了,都到祖母身边来。”

“谢祖母。”

阮悠华悄悄的出了一口气,欢喜的站了身来,抿着小嘴搀扶起了王老夫人的另一只胳膊,悄悄的递给了阮青鸾一个感激又忐忑的眼神。

阮青鸾喜欢这样懂得进退、识得大局的阮悠华,微微的点头,回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色。

老夫人仿佛没看到一般,依旧是满面的笑容,体贴的吩咐道,“你们姐妹两个今儿陪着祖母,院子里有什么需要料理的赶紧嘱咐了丫头们去做。尤其是鸾儿,你那院子里都是些新挑上来的人,难免手忙脚乱的,你还不赶紧嘱咐几句?”

“祖母不愧是祖母,想的就是周全。”阮青鸾凑趣的说道,“要不是祖母吩咐啊,鸾儿几乎都忘记了梅香苑那一帮子人没有主心骨了呢,这时候不定乱成什么样子呢。”

“这事还的派个得力的丫头回去料理料理,”阮青鸾说着眼神就落在了九曲的身上,扬声吩咐道,“你一向是负责看家的,今儿老夫人提了醒,你就回去吧,看着那些人别把梅香苑的屋顶给掀翻了。”

九曲一直负责什么她自己是最清楚的,更何况在出来之前阮青鸾已经吩咐过该如何做了,现在听了阮青鸾的吩咐,立即心领神会,清脆答应了一声‘是’然后快步的离开了祠堂。

安置了妥当,心满意足的王老夫人带着阮青鸾和阮悠华姐妹两一个离开了阮家祠堂。

直到她们走出去了好远,三姨娘赵氏这才掏出帕子揩了揩眼睛欢喜的眼泪,喃喃的说道,“终于等到了,终于等到了,……”

阮方义的脸上也有了温润的笑容,体贴的拍了拍母亲的手臂,轻声的说道,“母亲在府里隐忍了这么多年,如今终于算是看到了额曙光了。儿子这就去外租家一趟,看如今的情形,那件事情也该启动了呢。”

赵氏一直都知道自己的一双双生的儿女都是聪慧、孝顺的。只不过,严氏强势把持着宁远侯府,为了不被她处处算计,她的儿女们才不得不以一副木木讷讷、唯唯诺诺的样子来自保。

如今,终于被她们母子三人等到了转机,她必须的抓住这个机会,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使出来。

微微一怔忪之后,赵氏也小声的嘱咐,“事不宜迟,你现在就走,告诉你外租,这一次我都看准了,错不了了。不过,你要快去快回,下半晌咱们还有事情要办。”

“是,儿子记住了,您就放心吧。”

阮方义神采奕奕,哪里还有半点的书呆子模样。

阮青鸾自然不知道她们走了之后赵姨娘母子商量了些什么,她一路扮巧讨乖的陪着王老夫人赶回了松鹤堂。

松鹤堂里早就准备好了丰盛的早膳,主子们一回来立即就流水一般的端了出来,一样样的都色香味俱全的,让饿了一个多时辰的人们都忍不住吞咽口水,阮青鸾食五谷杂粮,自然也不例外。

听到了自己肚子里传来的‘咕噜噜’的叫声,尽管已经活了两世见多了各种场面,阮青鸾还是感觉到有些不好意思,王老夫人却不以为杵的哈哈大笑,像是个小孩子一样狡黠的说道,“我就知道你们会这样。怎么样,我松鹤堂小灶上做的东西还不错吧。”

“松鹤堂的东西自然是好的,”阮青鸾适时的露出了羡慕的神色,然后冲着阮悠华眨了眨眼,“我为了能蹭上老夫人这一餐饭可是盼了好久了呢,四妹妹你呢?”

阮悠华也是个聪明的,立即接着说道,“二姐姐都馋老祖宗院子里的饭,就别说妹妹了,妹妹之前实在馋的紧了,就偷偷的跑到松鹤堂外面闻闻味,要是运气好能闻到的话,就能高兴上好几天呢。”

顿时,屋子里众人就都笑了起来。

王老夫人心情舒畅,阮青鸾和阮悠华两个又都是聪明人,一个劲的逗着趣,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

酒足饭饱,小丫头子们麻利的把残羹收拾了下来,很快就捧上了香茗来。

王老夫人摆手挥退了丫头婆子们,只留下了唐嬷嬷在一旁照应着,这才吩咐了唐嬷嬷取了两个暗红色的锦盒子来,分别放在了阮青鸾和阮悠华面前。

“打开吧。”

王老夫人扬了扬下巴,“打开瞅瞅吧,看是不是喜欢。”

阮青鸾和阮悠华相互看了,疑惑的打开了那个暗红色的锦盒子。

顿时,两团金光明晃晃的就晃亮了两人的眼睛。

阮悠华虽然一向谨慎、淡定,但是面对这么一套纯金打造的头面首饰,她还是忍不住的眼角湿润了。

这倒不是阮悠华多么的见钱眼开,而是人穷志短,他们母子三人这些人过的太紧巴了。

因为赵姨娘生的是一对龙凤双胎,生的又比严氏好看一些。严氏这些年来一直把他们母子三人当成眼中钉、肉中刺的。只不过,赵姨娘和她的一双儿女一直都是谨慎小心,几乎不让严氏抓住任何的把柄。

严氏不能明着惩治他们母子三人,就暗中苛责他们,不但月例银子时常拖欠甚至给的不够,就连公中该给他们配置的衣裳、首饰也都是面上光鲜,实则却大多数是不中用的,只能自己另花银子添置。

可是,为了不激怒严氏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他们母子事事忍着。

而且,为了维持基本的体面,他们还得省出银子来打点那些喜欢踩低捧高的奴仆们。

这里里外外的都是需要银子的,可他们的月例银子原本就不高,赵氏的娘家也是清贫的读书人家,他们明里暗里的处处花销,这日子不紧巴才怪呢。

阮悠华自小就懂事,总是想着哥哥是儿子,外面也得需要应酬,花银子的地方更多,她总是尽量的节省、在节省的。

因此,长到这么大别说纯金的头面首饰了,就连镀金的她都不舍得打新的,总是拿着母亲为数不多的首饰冲门面。

现在,面对着这么一套闪花了人眼的纯金首饰,她怎么能抑制住自己的激动呢?

阮青鸾没有阮悠华的这段经历,她面对着这团金灿灿的光芒,她只是微微的眯了一下眼睛就恢复了常态,细细的端详起这套首饰的做工来。

这一细看,阮青鸾立即就发现了这套首饰和皇后娘娘赏赐的那套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便不是出自同一个工匠之手,也是出自同门师兄弟之手。

就在阮悠华激动、阮青鸾细细端详的时候,一旁的唐嬷嬷已经笑着介绍了起来,“这两套纯金的头面首饰都是出自宫廷御制,是咱们的老夫人求了太后娘娘才打了这么两套的呢。”

老夫人笑着继续说道,“明儿是大年初一,是女眷们进宫谢恩的日子。我老婆子琢磨着,这是二丫头头一年进宫,这样的场合没有些压得住的头面是不行的。而她进宫总得有个伴,咱们宁远侯府的小姐走到哪里都不能让人瞧着寒酸,这才舍了老脸求着宫廷御制坊打了这两套头面来。”

王老夫人这话说的婉转,却也明白无误的说了这是给阮青鸾准备的,得了另一套的阮悠华是沾了阮青鸾的光了。

阮悠华是聪明,脸上就适时的表现出了感激来。

阮青鸾则是一把搂住了王老夫人的肩膀,撒着娇说道,“青鸾虽然自小没有了生母,可是又祖母在就什么也不用发愁的,祖母虑事周全,事事都为青鸾打算的这么无微不至的,青鸾真是太感动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