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四十四)隋灭唐继
第45章(四十四)隋灭唐继(四十四)隋灭唐继
隋朝末年,统治残暴,民不聊生。
公元611年,长白山起义首先爆发,其领导人是号称“知世郎”的王薄,它掀起了全国起义
的序幕。
同年,较有名的起义是孙安祖、窦建德在高鸡泊,张金称在邻县,高士达在莜县,刘霸道
在惠民等地发难。翟让与单雄信、徐州勋雄踞瓦岗,王伯当及许多不知名者纷纷起义。公元
613
年,孟海公据济阳周桥,郭万预在北海,郝孝德在平原相继起义。这时的礼部尚书,乘炀帝
二征高丽之机,起兵反隋,在杜伏威、辅公祏领导下发动了江南、西北农
民起义。
几年的斗争,逐渐形成了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起义军,翟让、李容领导的瓦岗军,杜伏威、
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等几支强大的农民起义队伍。他们分割了长安、洛阳、江
都的联系,将隋统治集团包围了。
窦建德智勇双全,他打败了隋将邹绚的精锐部队,后又收编了战败的张金称和高士达的残部
,进行整顿,发展到十余万人,声势浩大。
这年,大业十三年的6月以后,炀帝一面派王世亮去东都伐瓦岗军,一面派薛世雄率三万精
兵镇压河北农民军。窦建德布下精兵近万人。乘大雾之机向薛世雄发动猛攻。歼敌万人,俘
获万余,这次战役之后,窦建德已占领了河北大部。618年,窦建德改国号为夏,改元五凤
。
这年,宇文化及在江都缢死炀帝,在江淮成立独立政权。他进攻李密失败。用金帛收买
了王
薄,得以进驻聊城。619年,唐将李神通打败宇文化及。窦建德抓住战机,围攻宇文化及,
迫其退据聊城,集力攻城。王薄迎接窦建德进城,窦建德将宇文化及斩首。
公元620年,李世民进攻王世充。王世充求援于窦建德。窦建德率十万军队增援,结果在荥
阳以北地区中了唐军埋伏,溃败,窦建德也被俘。唐军消灭了这支起义力量。
窦建德起义后第二年,杜伏威、辅公祏在长白山举起义旗。杜伏威当时年仅16岁
,但作战中“出则居前、入则殿后”,成了领袖人物。
617年,杜伏威打败了隋将的精锐部队万人,合并了不少小股起义军。杜伏威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就成了江淮一带力量最大的革命队伍了。
在江淮一带,与杜伏威领导的起义军密切相关的还有李子通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及其他一些地
主武装割据势力。
李渊建唐后,影响愈来愈大。杜伏威于619年请降。正式成为了唐朝的地方官。又派王雄诞
进攻李子通,将其送到长安,后被杀。
杜伏威的起义军内部,三位主要将领之间也矛盾重重。杜伏威赴长安后,辅公祏利
用王雄诞的病期,于623年,夺其兵权,发动了反唐的起义。
这次声势浩大的起义最终也被唐统治者平定。
唐镇压了辅公祏起义后,长江下游和东南一带,都为唐所统一了。
几乎与窦建德同时,611年,滑县法曹翟让,被判刑下狱。后被狱吏放走,逃至瓦岗寨,恰
好那里酝酿起义。曾参与杨玄感反隋的李密,也投奔了翟让,这样一支强大的农民革命队伍
形成了。
616年,瓦岗军从金堤关出发,连续进攻到荥阳,威震中原。617年,夺取了最大的粮仓洛口
仓。又招降了隋将裴仁基。
617年2月,瓦岗军正式建立统一的政权,威踞中原。
但617年,李密摆下“鸿门宴”杀掉翟让使瓦岗军发生了分裂,势力渐衰。在与宇文化及、
窦建德争夺中原之战不利后,李密只好改投势力壮大的李渊了。
李渊利用李密为其牵制关东隋军,以便顺利攻取长安,当他改朝换代基本胜利完成时,李渊
设计杀害了李密。
炀帝进攻高丽时,李渊就有取隋而代之的打算。617年初,李渊任太原留守之时,由于对突
厥作战失败,炀帝要对其问罪,这便成了李渊起兵的导火索了。
当获知炀帝要赦免时,李渊便指使刘文静假造诏令,打着皇帝的旗号,说要“伐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