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四十五)唐朝与突厥
第46章(四十五)唐朝与突厥(四十五)唐朝与突厥
《辞海》中这样描述突厥“中国古族名。广义包括突厥、铁勒各部落,狭义专指突厥。公
六世纪时,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带。首领姓阿史那。金山形似古代战盔,俗称‘突
厥’,因以名其部落。初属柔然,为锻工。公元546年,首领土门击败铁勒,收其众五万余
落。公元552年破柔然,建政权于鄂尔浑河流域。疆域最广时,东至辽海,西达西海,南到
阿姆河,北过贝加尔湖。有文字、官制、刑法、税法等。北朝的统治者与之通婚。隋开皇二
年(公元582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6世纪末7世纪初期,突厥的分布图如下:
突厥起源地在叶尼塞河上游,以狼为图腾的一个部落,据《周书·突厥传》中记载,传说
厥人的祖先与狼结合后,生下十男,十男长大后,各娶妻生子,各自为一姓,阿史那就是其
中之一。后来迁移到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北山(今博格多山)。公元五世纪中叶,突厥
人成为柔然的种族奴隶,被迫迁居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为柔然奴隶主锻铁,被称之
为“锻奴”。从五世纪后叶起,柔然被奴役的部落不断进行逃亡和反抗,敕勒各部最为激烈
。突厥人也逐步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
公元546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和合并了铁勒各部五万余落,开始
展壮大起来。他们一方面与柔然断绝关系,另一方面,向西魏求婚。公元551年,西魏把长
乐公主嫁给土门首领。公元552年,土门发兵大败柔然。土门遂以漠北为中心,建立起突厥
政权——突厥汗国。此后不久,土门弟点密,统领大军十万人,攻占了西域各地,自立为可
,建汗庭于鹰娑川(今新疆车县西北的小裕勒都斯河),后又在今中亚楚河西岸设立夏都,
在突厥西部形成一个半独立的势力。
公元553年,土门死,土门弟木杆可汗即位。突厥灭柔然,东走契丹及奚,北并契骨
势力日渐强盛。突厥政权辖境辽阔,东自辽水,西至里海,南达阿姆河,北抵贝加尔湖。汗
庭设在都斤山(今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之北山)。
隋朝初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阿波可汗居住在都斤山(今新疆境内阿尔泰山)
以西,称西突厥;沙钵略可汗居住在都斤山以东,称东突厥。隋朝末年,中原混战不休,
人民纷纷到突厥避乱。东突厥始毕可汗在位时,部族逐渐强盛,不断派兵南下。中原封
建地主阶级各集团为消灭异己势力,纷纷向突厥请兵,引兵入寇,如李渊借突厥兵兴唐,
刘武周、梁师都借突厥兵进攻李唐。唐朝建立以后,突厥居功自傲,经常南下劫掠。高
祖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突厥始毕可汗率兵渡过黄河进攻夏州(今宁夏银川市)。
八月,突厥入侵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次年九月,突厥莫贺咄设入侵凉州(今甘肃武
威市),劫掠男女数千人。始毕死后,其子什钵号突利可汗,而突厥人立隋时归顺中
原的启民可汗之子莫贺咄设为颉利可汗。颉利天资过人,兵马强壮,常有南下中原之意。
武德四年(621年),颉利出兵入侵汾阴(今山西万荣县)、石州(今山西离石
县)、雁门(今山西代县北)、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代州(今山西代县)、原州
(今宁夏固原县)、恒(今河北正定县)、定(今河北定州市)、幽(今北京市)、易
(今河北易县),他州也屡遭侵扰。武德五年(622年),突厥攻打代州,杀唐朝总管
定襄王李大恩,八月,颉利率兵侵廉州(今内蒙古境内),精兵数十万,漫山遍野,绵
延数百里。
唐朝由于中原没有平定,一方面卑词厚礼,贿赂颉利,答应和亲请求;一方面派太
子李建成出豳州道,秦王李世民出泰州道抵御突厥。
武德八年(625年),唐朝设置十二军,准备大举反攻突厥,派遣燕郡王李艺屯兵
华亭,安州大都督李靖出潞州道,行军总管任环屯兵太行山,秦王李世民屯兵蒲州(今
山西永济县),防备突厥。八月,颉利可汗率兵10万大掠朔州,唐将张瑾全军覆没。突厥
兵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被任城王李宗道击败,颉利请和撤兵。武德九年(626
年),突厥又进犯原州、灵州、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秦州(今甘肃天水市)、陇
州(今陕西陇县)、渭州(今甘肃陇西县西南)。四月,唐将李靖与颉利可汗在灵州激
战,突厥兵退走。七月,霍公柴绍又在秦州大破突厥兵,斩特勒1人,杀士卒1000余人
,突
厥遣使请和。八月,颉利、突利合兵10万犯泾州,进兵到武功,唐京城戒严。唐将尉迟敬德
在泾阳打败突厥,斩首1000余级,抓获突厥俟斤阿史那乌没啜。颉利可汗在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