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九十八)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00章(九十八)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九十八)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戊戌变法后,清政府更加腐败和反动。它对外进一步勾结帝国主义,大借外债,引狼入室
;对内加重剥削和搜刮。巨额的战争赔款、繁重的苛捐杂税,以及天灾人祸,使劳动者特别
是广大农民陷入悲惨的境地,激化了社会矛盾。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人民群众反对外
国教会的
斗争不断涌现,此起彼伏、烽火不熄,到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高涨的趋势,并逐步汇
合成一股反帝斗争的洪流,即震撼世界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是以义和拳将为主的民间习武结社,1897年德国占胶州湾、英国居威海卫以后,义和
拳在
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和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运动结合起来,迅速出现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反帝爱
国运动。
1898年,冠县义和拳在阎书勤、赵三多的领导下,竖起“助清灭洋”旗帜,焚毁教堂,揭开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新篇章。1899年9月,朱红灯领导的平原起义,吹响了义和拳大规模
反抗斗争的号角,义和团在鲁西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斗争。
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引起帝国主义的惊慌,责成清政府严厉镇压。12月,清政府屈从帝国主
义的压力派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袁世凯决心投靠帝国主义,力主严剿义和团,在山东推行
血腥的屠杀政策。从此,山东各地义和团反帝斗争暂时转入低潮。这时义和团的活动中心渐
渐由山东转移到了直隶,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帝风暴。
直隶是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中心,也是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最集中的一个地区。到1900年春夏,
义和团的组织几乎遍及直隶所有州县。直隶总督裕禄派重兵镇压,被义和团在涞水和涿州击
败,裕禄又派出用洋枪洋炮装备起来的聂士成武卫军前往镇压,同样没有成功。
义和团在畿辅地区的迅猛发展,引起清廷的极大恐惧和震动。在“剿”与“抚”二者中慈禧
后很快倾向于主抚,下令停止军事镇压,同时派刚毅、赵舒翘等大员到涿州一带去宣布朝廷
“德意”,以示安抚,聚集在京郊各地的义和团趁势涌入北京城内。
与此同时,义和团在天津的活动也高涨起来。周围的义和团大批涌入城内,义和团在天津市
声威大震。
义和团运动在天津、北京的蓬勃发展,威震全国,激起了强烈的反响,1900年春夏间,人民
反帝斗争的怒火迅速燃遍中国大地。山东义和团再一次掀起反帝斗争的新浪潮;在遭受沙俄
酷蹂躏的东北三省,义和团的斗争形成了很大声势;山西省的义和团也十分活跃,猛烈打击
了帝国主义势力;蒙族人民的反抗斗争遍及了整个草原;河南省在山东、直隶等地义和团斗
争浪潮的影响下,人民群众也迅速地掀起了反帝斗争的风暴。当义和团爱国运动横扫中国北
地区的时候,中南、东南、西南等地的广大人民群众也纷纷响应,绝大多数省份都发生了以
打击教会为标志的群众反帝斗争。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后不久,就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当清政府的招抚政策日占上风的
时候,“扶清灭洋”四字就被广泛地写在义和团的旗帜上。
当帝国主义列强看到形势的发展已严重威胁到他们在中国的半殖民地统治,损害他们利益的
时候,就改变了过去威迫或依靠清政府镇压义和团的做法,决定直接出兵镇压义和团,并妄
图乘机瓜分中国,从而发动了一场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又
一场殊死斗争开始了。
1900年5月28日,各国驻华公使举行会议,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
6月10日,英、法、美、俄、日、意、德、奥八国组成了一支2300人的联军,在英国海军司
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在沿途处处遭到义和团的英勇阻击,花了
4天时间才走完全程的一半。当侵略军到达廊坊时,义和团和董福祥所部清军阴击,他们重
创八国联军,粉碎了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地打击了八国联军的嚣张气焰。
当西摩尔联军遭到惨败时,帝国主义者又策划了一场更大规模的侵略活动,夺取了大沽炮台
,进犯天津、北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在八国联军大举进犯,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已与侵略军进行殊死搏斗的形势下,清朝统治者
部在“和”与“战”的问题上仍在进行激烈的争论。一些大臣力主要把义和团当作乱民镇
压下去,这样才能巩固政权,并使洋人满意,不再派兵入京。这代表了洋务派官僚的立场。
时有力的封疆大臣如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以及光绪皇帝都是支持这种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