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六)春秋五霸(二)
第7章(六)春秋五霸(二)
(六)春秋五霸(二)秦穆公
秦穆公名任好,嬴姓,秦德公少子,秦成公弟,公元前659年~前621年在位,长达39年,
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
等地,秦国开始崛起。
秦国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肃张家川)周围的一个嬴姓部落。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
有功,封为诸侯,赐给岐以西地,正式建国。经文、宁、武、德、宣诸公,秦的疆
土不断东移,到穆公继位时,已占有大半个关中。
秦穆公即位后,胸怀大志,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良臣,推行富国
兵的政策,依靠他们修明政治,发展军事,奖励生产,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秦穆公选拔
人才,能够打破尊卑贵贱界限,选拔贵族以外的人,选用别国前来投奔的人,比如百里奚曾
是个奴仆,他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换了回来。当七十余岁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国时,
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桎梏,与他商谈国是。穆公又在百里奚的推荐下将蹇叔请来秦国,任命
他为上大夫。秦穆公广纳贤才的做法充分表明他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国君。
人才有了,要完成霸业,还一定要得到民心。秦穆公很重视民心的向背,所以实行了一
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减轻百姓的负担。他强调取信于民。晋国闹饥荒,向秦国求援,他不
计过去的恩怨,把大批粮食运到了晋国,说不能让百姓受罪。晋国臣民都称颂他的大德,
他的威信大大提高。这使他深受下层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有了争霸的基础。在外交上,秦
穆公也很有谋略。为了打开通道,争霸中原,他利用联姻与晋国结成同盟,以与中原诸强
抗衡。他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做夫人,又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晋文公,并帮助晋文公
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国。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时机已到,想取代晋成为霸主。为稳定
后方,他全力进攻西戎。西戎泛指秦国西边散布于广大地区的戎族国家。
他通过投奔来的由余了解了西戎各国的山川形势、兵力部署,采用离间计、美人计等策略
,突出奇兵,发动全面攻击,征服了这些国家,扩地千里。这样,东从陕西、山西交界的
黄河起,一直到遥远的西方,都为秦国所控制,秦穆公终于成为西方的霸主。这对中国社
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加速了民族融合,发展了秦国经济。秦穆公开创的霸业,为战
国末年秦统一整个中国打下了基础。
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而死的有一
百七十
七人,其中包括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国人对此
悲痛万分,赋《黄鸟》之诗,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意思
是,青天呵,怎么将这么善良的人给殉葬了?如果可以赎命,我们宁愿出一百条命将他们
换回来!
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前496年在位。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下游的一个国家,原本是楚
的属国,吴君寿梦时吴国开始崛起。晋国为与楚国争霸,采取联吴制楚之策,派楚国亡臣巫
臣带着一队战车来到吴国,教吴人乘车、御射、列阵,吴军由此学会了车战。此外,吴国
与晋国交好后,经济、文化也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大起来。于是,吴君寿梦慢慢萌生了
走出国门的意图,自号吴王,欲与南方大国楚国在疆场上一试身手。公元前584年,吴军新
编水陆大军齐出,一举攻下楚国淮河重镇州来。此后近70年间,双方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
模的战争,几成世仇。在这十次战争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
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称吴王阖闾。阖闾即位后,立志称霸天下。
具有政治胆识的阖闾大力搜罗人才,采纳良策,听取民声。他任用了楚国亡臣伍子胥,听
其振兴吴国的建议。他修建城郭,设置守备,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作准备。
经过几年的努力,吴国不断发展壮大,百姓丰衣足食,乐于为国家而献身。为了给楚国点
颜色看,他一举灭亡了楚的附庸徐国,楚国对此也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徐国称王
具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阖闾开始整军经武,把重点转向军事上的发展。他任用伍子胥
帮他训练吴国的士卒,以适应与中原诸侯国作战的需要。又重用军事家孙武,提高战术素
养;加紧制作锋利的宝剑,以供战争之用。一切准备就绪,阖闾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强大的
楚国。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唐、蔡两国,对楚国大举进攻,楚军瓦解败退,主帅令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