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藏地嘉绒下》(2) - 藏地嘉绒 - 嘉绒云灯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藏地嘉绒 >

第十一章《藏地嘉绒下》(2)

第二节《十三战神》1.白利拉姆的恐惧

一年一度的若木尼节,对于巴拉斯底的上层统治者们来说,既是一次尽情享乐、放纵的绝好季节,又是展示他们高高在上权威的绝佳时机。

在村寨住得久了,眼前的田园风光看腻了,除了连片的青稞地,就是胡豆地、豌豆地,虽然它们要比任何一年都长得茁壮,预示着丰收,但丝毫激不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兴趣。

高大宏伟的琼日官寨,除了对住在里面的白利拉姆和益西拉买的敬畏,每日散发着柏枝异香的桑烟,也不过是过眼的云烟。那在官寨后面护卫着的百姓、娃子们的房屋,又矮又小,毫无生气,苍白得碍眼。

而那在田间地头,在官寨里里外外,在他们的寨楼里劳作的百姓、娃子和下人们,就像是同样能够使唤的狗马牛或鹦鹉,丝毫不能算作盛夏风景的一部分。倒是,那些会说人话的鹦鹉,反倒比百姓、娃子和下人们讨他们的喜欢。

他们想来一次远行,离开这些令他们厌烦的事物;他们想象着牧场的清凉,难以忍受寨子里的闷热;他们想念那漫无边际的花海,让他们迷醉其间;他们享受百姓、娃子和下人为他们进行歌舞表演,让他们能够充分享受高人一等的乐趣。

确实,他们年复一年地住在他们的寨楼里,住在他们的土地上,除了部分的土舍、头人和管家,偶尔能够代表他们的甲尔布,走出巴拉斯底,到邻近的甲尔布参加一些诸如婚礼、新的官寨或寺庙落成、协约的签订等大型活动外,他们就那样,日日地在那个空间,过着锦衣玉食、高枕无忧的日子。

他们不想走得太远,更不愿出去冒险,因为他们怕失去他们的世袭官职,他们怕失去他们的世袭土地和娃子。所以,他们就像百姓、娃子和下人们所说,他们只不过住在宏伟华丽的棺材里,过着衣食无忧的死人生活。

高高在上的他们,确实也有高高在上的烦闷和忧愁。

今年的若木尼节,对白利拉姆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动机。

去年的旱灾,在她的心里,在所有巴拉斯底人的心里,都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他们前所未有地领略到了上天和神灵的惊人力量。

大地山川龟裂,草木庄稼干枯,河水止流,生灵窒息,尸横遍野,鸟兽绝迹,形如地狱。她第一次发现,在她的头上,在她的周围,有着比他们这些至高无上的甲尔布,无比强大的力量,他们是无论如何无法战胜的。那就是在她平常看来,只不过是像她哥哥益西拉买一样,手里挥舞着千奇百怪的法器,嘴里念诵着无人能懂的咒语;戴着鬼怪鹿头的骇人面具,跳着庄严神圣的舞步,这些不过是骗那些百姓、娃子和下人的把戏,对她没有丝毫的威慑。况且,宗教本来就是他们的统治工具,是用来奴役和麻痹百姓、娃子和下人们的思想枷锁。他们的那些政令,就是通过所谓的神灵意旨,发布给那虔诚地信仰神灵的人们,因为是神灵的意旨,就是要百姓、娃子和下人们舍弃生命,他们也在所不惜。

作为一个嘉绒娃,她对苯布的神灵有过敬畏。小时候常常跟随着阿爸、阿妈去寺庙烧香拜佛,看着那些肃穆威严、怒目可怖的一尊尊佛像,直吓得她躲在父母身后,不敢睁眼;每日清晨,看着阿爸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洁净双手,拿着净水、柏枝、酥油、鲜果等供品走进经堂,听着他在经堂里抑扬顿挫的诵经声,感受到每一天都是那样地神圣和庄严。

长大后,特别是做了巴拉斯底实际的统治者后,她觉得那些威严神秘的佛像,那些此起彼伏的诵经声,只不过是摆设而已,很多神灵的意旨,都是她的想法和行为,她几乎凌驾在了神灵之上,没有了公德,没有了人性,没有了畏惧,没有了忌惮,忘乎所以,为所欲为。

但是去年的旱灾,让她有了畏惧,让她见识了上天的威力,无所不在的神灵的威力。她确信,天空中火球似的达灯旺布(太阳),就是七匹天界的神马拉着的万物主宰,差点就把她,她的官寨,她的巴拉斯底烧成了灰。灾害过后,所有的巴拉斯底百姓、娃子和下人,包括向来听她话的土舍、头人、管家和寨首都在说:若木尼节是祭祀神山的神圣节日,但是朗松益西拉买却在若木尼节上,在巴玛克神山下,害死了甲业常古的女儿斯满香,致多吉扎西下落不明,是朗松益西拉买触怒了巴玛克神山,巴玛克神山为了惩罚巴拉斯底,降下了如此巨大的天灾。

她也确信,自她到巴拉斯底的几十年,从来没有发生如此巨大的灾害,如果不是上天和神灵的惩罚,哪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因此,在内心深处,她也首次开始评价自己的行为,有哪些做得过分了,有哪些可能触犯上天和神灵,会受到上天和神灵的惩罚。说到底,关键之处在于,她真正认识到了上天和神灵的存在,她惧怕受到上天和神灵的惩罚。如果在她身上发生地动山摇,或是山崩地裂;山洪溃崩,或是地陷山塌;电闪雷劈,或是雪雹掩埋,她这个凡体肉身,都是无法承受的。

于是,她对今年的若木尼节安排,主要以祭祀神山为主,节目上除锅庄、藏戏外,以《且索》(《十三战神》)表演为主。

同时,她的另一个初衷也与惧怕上天和神灵有关,也是需要对神灵进行祭祀和祈祷。那就是,她的大儿子丹增汪青与克罗斯甲尔布之女绰斯甲色姆结婚已有一年多,但至今没有生子,也没有怀胎的迹象。这也让她着急,从巴拉斯底大计出发,她不可能一直有精力掌管甲尔布事务,最终还是要交给她的儿子或孙子,作为甲尔布的正统继承人。在继承甲尔布的人选方面,她是这样考虑的:按照嘉绒地区的传统,甲尔布有两子,一人继承甲尔布位行使地方统领权力,一人学习苯布教法做朗松管理地方宗教事务。大儿子丹增汪青作为长子,而且已经结婚,适合继承巴拉斯底甲尔布位;小儿子多灯旺青热衷苯布教法,对权力、地位毫无心思,做巴拉斯底朗松。

但是,大儿子丹增汪青至今无子,令她非常担忧,有时候,特别是去年的旱灾发生后,她甚至把自己在巴拉斯底的过分行为,与大儿子无子联系起来。是不是我在巴拉斯底的一些作为,引起了上天和神灵的不满,上天和神灵的惩罚落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这件事想来,尤其令她后怕。

因为这些缘故,今年若木尼节上的主要节目《且索》,从一开始准备,便显得与以往不同。

因为《且索》属祭祀性宗教仪式,由巴拉斯底的宗教最高统领,朗松益西拉买负总责,管家拉斯白崩金、大少爷丹增汪青具体负责,全巴拉斯底土舍、头人、寨首,一律听从调遣,服从朗松、管家和大少爷组织安排。

这是在今年的若木尼节筹备会上,白利拉姆亲自作的安排。这个会议规格,跟去年大少爷丹增汪青成亲的筹备会议规格相当,白利拉姆、益西拉买、四大土舍、管家、十二个大头人和十三个小头人、十六个寨首,全巴拉斯底的统治者们全部参加,专门就《且索》演出的重要性,演出要达到的效果,演出的组织机构,演员的选拔和节目的编排,服装器乐的更新制作等方面,作了既全面又详细的安排。

只要是知识渊博的学者,自然会有人会集在你周围;只要是香气四溢的鲜花,自然会有成群的蜜蜂飞来。为了达到演出的最好效果,消除神山和神灵对巴拉斯底的怨怒,祈求神山和神灵保佑巴拉斯底平安昌盛,白利拉姆甚至不惜降低身份,要求管家和大少爷多向关在大牢里的德嘎姆卡布绒请教。那些巴拉斯底的统治者,对此也没有任何异议。毕竟,在巴拉斯底,没有第二个人比德嘎姆卡布绒博学多识,尤其是在苯布教义上,没有第二个人比德嘎姆卡布绒精深娴熟。

《且索》作为巴拉斯底重大节庆的必备节目,不管是新年也好,若木尼节也好,官寨婚庆或是寺庙开光盛典、官寨落成庆典等,都是必不可缺的节目之一。但像今年,白利拉姆如此重视它的演出,还是第一次。

因此,管家拉斯白崩金和大少爷丹增汪青丝毫不敢大意。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藏区各大神山,为统一归向和领导权的问题,发起一次天下群神集会,目的是排座次,分划隶属关系。原则上以藏王所在的喜马拉雅山为中心,向四面分东西南北每方有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大神山,都要选一定数量的代表出席会议,去商讨群神归向和册封立位。会议决定以讲经说法,比试武艺定高低,夺魁者确立为群山首领。

集会开始,各方山神陆续来到会场,坐到指定的席位上,会场上方空着一把龙头扶手玉石雕花椅子,参加会议的山神们心里明白,那将是通过比试选出的首领的法座。

喜马拉雅山神是会议的主持者和发起者,见群神聚齐,会场中座无虚席,当即宣布会议开始。突然从东方飞来一位山神,昂首走进会场,见场中除上方有一空席,别无坐处。他向四周低声询问,见无人理睬他,于是自行直登首席座位,顿时场中哗然,引起众多不满,纷纷对他进行指责。他不慌不忙地说:“讲经说法排座次,比武强弱分高低,佛言佛语为依据,何方获胜归何方,为何场中我无座席?想必是大家推我登此座位。”说着他拱手作谢,向四方群神再三致意。群神气极,纷纷愤怒不服,提出要与他辩经说法,比试武艺。谁知这位山神佛法造诣极深,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讲经答辩,把群神一个个击败,夺得了第一战役的胜利。

紧接着第二战役比武开始,又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激战,还是他获得胜利,这下群神不得不服,只好让他登首席为头。当他登位摘帽向众神致意时,大家发现他是秃顶,而且熠熠有光,群神不约而同地惊呼:“墨尔多!墨尔多!”为什么大家知道他叫墨尔多呢?原来是佛祖敦巴辛饶曾在世界之顶察看天下时,发现东方有一处天地一片金光闪耀,佛祖定睛一看,那里山河秀丽,物产丰富,人们勤劳善良,勇敢忠厚,佛就预言苯布教法会在那里得以传播和发扬光大。所以,墨尔多既被称为“雍忠崩资神山”,是藏地的年神,苯教大神山,又在梵文中写成“秃顶闪光”之含义,今天见墨尔多就在会场中,而且在辩经和比武中都取得胜利,群神从内心折服,并投以尊敬的目光。

墨尔多山神夺魁归来时,一位从西方赶会来迟的山神夺尔基(金刚神)不服,跟踪追至墨尔多山前,提出要比武争高低。墨尔多同意了,并让他先动手。夺尔基挥动神剑砍向墨尔多,每砍一剑,墨尔多总是微笑着往空中腾跳一下,脚下的岩壁被砍留下一道深深的剑印,就这样,夺尔基一连进攻一百零八剑,墨尔多向山头跃了一百零八步,从山脚至山顶留下一百零八道剑砍印梯,至今从山脚墨尔多庙到山顶,共有一百零八级阶梯留在悬崖险峻处,供人们登攀。

墨尔多跃至山顶,无处再跳跃,就说:“该我还击了吧?”取下肩挎的神弓,“嗖”地射出一箭,将夺尔基头上毡帽射落在地,吓得他惊出一身冷汗,低头向墨尔多认输折服。至今在墨尔多神山北面有一雄峰,状如向墨尔多神山躬身哈腰似的,就是夺尔基神山。在它的左背面,有一小山峰,状如一顶毡帽,当地藏语称“梁”,其意是毡帽。这次比武后,四周群山臣服于墨尔多,他就将周围的神山统统册封排位。

在它周围有护卫着它的三座生神神山、四部厉妖神山和六十五座大山,山中有修行圣地一百零八个。三座生神神山是鄂克什生神神山、汗牛生神神山和折多生神神山;四部厉妖神山是肖沃念青山、萨沃念青山、宇朱念青山和托沃念青山。

墨尔多神山是藏地的年神,苯教大神山,苯布圣地,伏藏四地之一,是我们嘉绒的中心,嘉绒十八甲尔布分布在它的周围。它的全名叫嘉莫墨尔多雍忠崩资,雍忠即苯布教符,象征坚不可摧和永恒常在,崩资是堆积的高峰之意。又有斯巴嘉尔莫墨尔多、严基嘎多、仁钦奔比、夏瓦日确杰布、西嘎雍绒等名称,每个名称都寓意深长。斯巴嘉尔莫墨尔多,斯巴为主宰之意,整个意思就是主宰嘉绒的墨尔多神山;严基嘎多,有凶神藏胜之地的意思,凶神即指“年神”;仁钦奔比,无论是神山的峰峦沟壑,还是阴山、阳山的长势,一眼望去都显得十分奇特,就像无数宝贝堆砌,故称其“宝垒山”;夏瓦日确杰布,象雄苯教大师郑巴朗卡父子在桑耶钦普岩洞初转八大经教法轮,并进行密宗修炼时,看到墨尔多地方白天有恶龙凶煞化为野鹿前来骚扰,夜间显出神鬼面目袭扰村寨,残害生灵,给此地的人们带来苦难和瘟疫,世居其间的人们近一半被他们吞噬,父子在禅定中看到这一切,瞬间化为龙、鹏、狮三身,登上一晶莹透明的白石岩顶,发出惊天动地的龙吟、鹏鸣、狮吼,恶龙凶煞心惊胆战,化为一只梅花鹿逃走,为此称此山为“夏瓦日”即野鹿山;西嘎雍绒,西嘎是指这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异白石岩,即“墨尔多”(云母),雍是指这里伏藏的雍忠苯教《续部》,绒是指山谷,晶玉透白的雍忠《续部》之山谷,即“晶玉雍忠谷”。

以上,是管家拉斯白崩金和大少爷丹增汪青为了组织好《且索》演出,向关在琼日官寨大牢里的德嘎姆卡布绒请教时,德嘎姆卡布绒向他俩讲解的关于墨尔多神山的传说,以及墨尔多神山在藏区,在嘉绒,以及在苯布的地位。

“去年,我陪小少爷朝圣墨尔多神山,围绕神山转大经时,我们亲历墨尔多神山的圣迹,我对每一处圣迹的传说、历史和由来,都对小少爷作了详细的讲解。小少爷佛缘慧根深厚,我与他一同见证了墨尔多神山的神圣,特别是在神仙洞和自生塔两处圣地,我俩从世间形成、史前神话、佛祖敦巴辛饶降世传法、象雄产生、吐蕃第一个甲尔布聂尺赞普登位、苯布教法与佛教的争斗、吐蕃各个甲尔布的更替、吐蕃灭亡、西藏各个朝代的演变、现世的西藏与我们的嘉绒、未来的世间景象,从史前到未来,看到了世间的神奇幻象。可谓收获殊胜,功德圆满,一生足矣!”

“啊啧啧!只听说具备佛性慧根的人才能有幸观瞻墨尔多神山的机密,真是羡慕你俩,我们也是随甲尔布朝拜过多次墨尔多神山,但是凡体肉眼什么都没有看到。”听德嘎姆卡布绒自豪地说起他与小少爷多灯旺青朝圣墨尔多神山的感受,直让管家拉斯白崩金和大少爷丹增汪青羡慕不已。

这也是德嘎姆卡布绒难得的一次,向别人夸耀他的成就,他向来对自己的弟兄和孩子,都不会说自己的好话。

“我们苯布认为,高大山峰均有神主,幸福来自天神,灾难来自山神,需要时时祭祀。我们嘉绒山峰林立,每个寨子都有一座神山,都有一个山神保佑,就像我们琼日和隆斯库寨子的山神是巴玛克山神,二基坪的是年仁基武尔极山神;巴旺甲尔布境内的必尔多山神、嘎穆内山神、巴拉都瓦山神、萨蒲山神,章谷东本辖区的夏穆乔山神、蒋茹卜拉极山神,柯穆萨山神等等。嘉绒大大小小的山神,以墨尔多山神为大,其他山神都是他的护卫和兵将,就连沃日甲尔布的鄂克什生神山神、赞拉甲尔布的汗牛生神山神和交拉甲尔布的折多生神山神,都是他的三大生神护卫;肖沃念青山、萨沃念青山、宇朱念青山和托沃念青山,都是他的四大厉妖山神。他不但是我们嘉绒十八甲尔布的山神,之前已经说过,他还是藏地的年神,苯布教的大山神。我们在祭祀自己的山神的时候,首先应该祭祀我们的大山神墨尔多神山。”

德嘎姆卡布绒给管家拉斯白崩金和大少爷丹增汪青的建议:我们不论在盛大节日的祭祀仪式上,还是平日的煨桑、祈祷、念诵经文,都首先要向墨尔多山神敬献贡品,首先要向墨尔多山神祈祷,在《且索》的编排里,要把向墨尔多山神祈祷放在节目的起始部分。

最重要的原因,《且索》在嘉绒语里就是祭祀神灵的意思,在编创之初,就是为了祭祀我们嘉绒的大山神——嘉绒墨尔多。

这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随着时间日渐久远,能够知晓的人也在随时减少,到了巴拉斯底的这个时代,如果德嘎姆卡布绒不作解说,人们只知道《且索》的外在表演形式,诸如服饰好不好看,舞步精不精彩,对于它的内在文化和历史,已经无人知晓了。包括那些参与《且索》表演的演员们,也是在完成他的动作,掌握着什么时候应该跳跃,什么时候应该击杀,而对于那些跳跃和击杀的动机和原因,却不知晓。就连为什么要演出《且索》,大多数人都以为,只不过是供甲尔布和上层统治者们娱乐罢了。

这样的现象,不只表现在《且索》上,还表现在一个地域的历史、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那些珍贵的历史、宗教、文化、习俗等,没有人重视它的价值,没有人去传承和弘扬,没有人去保护和发掘。天长日久,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渐渐地消失在时空里,就像掩埋在地下的宝物,不被人知晓;只是它的外形,权且作为一种躯壳,在无知的人们眼里,仅仅局限于一定的色彩、形态和动作,苍白空洞,毫无生机。

又是七月,巴玛克神山下的牧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五颜六色的鲜花像宽大无比的地毯,覆盖在每一片草地和山梁上;煨桑的烟火,还在白塔旁的桑烟台上燃烧和飘荡,柏枝、酥油、糌粑和青稞等祭品的气味,和着种种鲜花的香味,随风传入每一个人的鼻孔,令人神清气爽。

黑脸黑甲豹眼圆睁,跨骑膘肥体壮,油光闪亮的黑骡,头戴黑毡帽,身披黑毪子大氅,右手高擎战旗,左手持将妖魔卡巴洛绒两手绑缚的绳索,两员侍将一左一右,左面侍将牵黑骡缰绳,右面侍将手持大刀。帐篷围绕着的草地中央,一根笔直的柏木杆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墨尔多山神唐卡画像。

墨尔多山神威猛骇人,凛然不能直视,与他藏地的年神、苯布教的大山神、嘉绒的大山神,名副其实。

神像前摆放一个柏木雕刻吉祥八宝的祭坛,上面用锃亮的金银铜器盛放着五供,苯布的各种法器,苯布的古老经文。祭坛两边是两只红铜香炉,里面哔哔啵啵地燃烧着,猛烈地升腾着浓密的桑烟。

近三十名雍忠达吉岭寺和琼日庙的苯布高僧大德,面向墨尔多山神,整齐地盘坐在祭坛前,十余个吹奏法器的僧人排列左右两旁。诵经声浑厚、清晰、婉转、刚劲,四组蟒筒轰隆震彻、两组萨拉子婉转悠扬、一组法鼓击打得人的五脏六腑随之嗵嗵震动、一组铃口向上的铜铃发出摄人心魄的丁零零、一组左旋法螺发出呜呜罕见的破空之声、一组钹的碰撞锵啷啷震颤心弦。

祭祀山神的经文念诵完毕,高僧大德们回到上首的帐篷休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