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意外火了
凭借着27单的蛋炒饭订单,林同一举冲到了站点送餐排行榜的第一名。刚送完两餐的老王不淡定了,他今天送的比较勤奋,已经送了17单,刚才还以3单的优势暂时排在第一名。
结果送了两单,自己达到19单的时候,竟然掉到了第二名。
再一看,第一名的林同竟然已经送了33单!
这个速度!有点恐怖。
他赶忙在群里艾特林同,林同此时正好在等红灯,直接发了个语音。
大伙一听,害,原来是这样的单子。
也只能夸林同运气好,不过听到林同还帮忙炒饭,也不禁想了想,要是自己炒饭做的不好吃,是不是要拿个差评?
送完炒饭这一餐,林同又送了几单顺路单,将自己的订单优势继续拉大。
目前,林同送了39单,排在第二的送25单,已经有了14单的领先。
温度也已经到了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林同也没回住的地方。
小爱同学很贴心,给林同只派发了一个订单:佛跳墙的订单,制作过程需要1个小时,但订单价格高达500元。
佛跳墙隔壁就有个盖浇饭的店,林同去隔壁吃了个盖浇饭,又回来店里等餐。
店里虽然没什么人了,但冷气开的很足。
林同打开手机,发现骑手群里消息发了好多条,全是在讨论他的。
这一看,不打紧,竟然是他炒饭的过程被人拍到了抖音。
本来群里还有些质疑他帮忙炒饭说法的人,此刻都服了。
视频里,林同眼神专注,围裙下的黄马甲证明了他的身份。
配合着魔性的音乐,他抡大锅娴熟的手法以及炒饭上下翻腾的视觉冲击,硬是让他帮店家救急的炒饭操作变得有些热血。
再搭配上最后一碗他炒的葱油炒饭被吃的干干净净的画面,这个视频就这么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虽然拍摄的人是偷拍,画面看上去很不专业,但用一口大锅炒饭的冲击还是很有效的。
视频底下的评论也很搞笑:
“这个炒饭的手法很垃圾,远不如我做的炒饭。我家狗尝了我做的炒饭,当场给我做了四菜一汤。这个外卖小哥能做到这样?”
“这口锅我见过,当初女娲用来煮七彩石补天的。古代著名诗人萧碧斋治曾这样形容这口锅:
鲲之大,一锅煮得下。”
“本来想以普通的人身份和你们相处,没想到换来的竟然都是隔阂和冷漠。摊牌了,我送外卖,是怕你们做餐饮都失业,我真正的身份其实是国家级炒饭御厨。”
没有人刻意去关注这个外卖小哥是谁,就像没人注意他的饭到底好不好吃,只是大伙儿都在惊叹外卖小哥的跨界,但一份炒饭再好吃,那也只是炒饭而已。
拍摄这个视频的就是吃了葱油炒饭的那位小姐姐,她在林同做炒饭的时候就拍个视频发给自己的同事看。
而等到自己跟翠花抢完最后一口葱油炒饭后,小姐姐觉得自己要发个抖音。
于是,在跨界的狂欢中,这个视频火了。
更有人拿林同做饭的手法来跟国外的一位小哥对比。
那位小哥也是靠炒饭爆火,一大锅饭在他的手下形成了半月形的层次感,他此时还有闲情雅致看向镜头。
在有心人的讨论中,这个视频也被推荐给更多的人。
林同的老爹也看到了这个视频,只不过镜头模糊,他一扫而过,就接着去看下一个视频了。
就这样,林同逃过了送外卖被父母发现的可能。
而在海河大学的实验室里,张飞一拍大腿,指着手机视频里的林同说:
“二狗,快来看!这是不是给你送外卖的那个小哥?”
二狗凑过来一看,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太清楚,而实验室里的女生听到了这个消息,反而过来瞅了一眼,当即指出就是这个外卖小哥,侧脸相似度极高。
来不及惊叹这个女生的认人能力,张飞激动道:“我知道外卖送黄焖鸡到底好不好吃的关键了!”
张飞看到李二狗的黄焖鸡跟店里没什么区别,自己也点了一份。
可外卖送到的时候,口感极差,鸡肉很软烂,但和店里吃的那个感觉要差好多,完全不像李二狗那份鸡肉还有刚出锅的软嫩。
作为自身黄焖鸡爱好者,以及海河大学的理科生,张飞顿时开始建立实验组进行对照。
对照李二狗的这份外卖,进行“外卖黄焖鸡如何好吃”的实验。
又点了两份外卖,在确定配送时间、辣度这些都不是影响外卖黄焖鸡口感的关键后,张飞有点难受。
这里没有长坂坡,也没有他的大哥二哥,他甚至对着这份黄焖鸡,也没法说出那句经典的台词:
“俺也一样!”
因为,他的黄焖鸡味道和李二狗吃的不一样!
但现在他好像发现了整个实验的变量还有一个,那就是外卖小哥。
会不会是这个外卖小哥?他既然帮店家做炒饭,是不是也能帮忙做黄焖鸡?
张飞心里痒痒,想要让李二狗联系一下外卖小哥,可一想,人家现在估摸着还在送餐,即使不送餐也在吃饭,突然打扰人家,恐怕也不太好。
张飞和李二狗这么一合计,大费周章弄一个黄焖鸡外卖的实验好像有点对不起他们严重拖后进度的实验了,既然外卖小哥能来送一次,那肯定也能来送第二次,不如咱们晚上再点一次,看看是不是那个外卖小哥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