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 重生农家种田忙 - 钱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23章

第323章卫缺看了她一眼,不甚关心地道:“陛下尚在。”提醒她皇帝还在金銮殿上坐着,她在底下议论天启帝死后谁继承大统,委实太过逾矩了。

罗天都自知失言,冲着卫缺做了个鬼脸,继续做甜点。

她忘了,虽然皇帝对卫缺的疼爱也许只有三分,但是卫缺对皇帝却是有十分的忠诚。

从罗天都说要做烤饼干开始,罗子衿便不安分了,书也读不进,字也写不好,屁股上像燃了支蜡一般,多坐一会就仿佛会烧起来一般,罗白宿看他心思难定,也懒得说他,加上罗天都出嫁之后,虽然都住在上京城,其实往来也并不频繁,便索性放了罗子衿半天假,落下的功课晚上补上。

罗子衿欢呼一声,冲到院子,蹲在罗天都身边,道:“二姐,你今天会住在家里吧?”

罗天都哼了一声,道:“晚上我回家。”

罗子衿不解地眨眨眼:“这里就是你家啊。”为什么还要回家?

罗天都看着罗子衿不解世事的眼光,突然觉得很忧愁,罗白宿和方氏半世穷苦,因此对这个小儿子宠得实在太过份了,都这么大的孩子了,还什么也不懂,她可真发愁。

“我回的是我和你姐夫两个人的家。”罗天都摸了摸他的小脑袋,道,“子衿想不想去学堂和丁五哥哥一起念书?”

罗子衿皱着眉头,认真地想起来,觉得上学就能有许多小伙伴一起玩耍,比自己一个人在家更有趣,可是上了学每天都要早起,学堂的夫了又好严厉,像丁五哥哥那样,每天都要念书写字背诗文,又觉得太辛苦,一时难以决断。

“等下我就跟爹说,让你进学堂念书罢。”罗天都替他做了决定,男孩子嘛就该早早地开始接受教育,训练他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再不济跟着外头的野孩子爬树下水也比成天呆在内宅里跟着女人脚边打转要强。

她前几年攒的钱,差不多都给罗名都置了嫁妆,其他的都置了田地,现在罗白宿夫妇名下也有几十亩良田,加上每年江夏养蜂也能得几百两银子,加上罗白宿一年的俸禄,俭省一些,一辈子的吃喝是不用愁了,两口子现在唯一的负担就是罗子衿,她也做了安排,培养了丁五这个小管家,今后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罗家平平安安地过上几十年还是可以的。

罗白宿对这个提议倒是十分赞同:“我也正想着这事,我平日里忙,照顾不到他,正担心他在家里被你娘和你姐宠坏了,提了几次,你娘总是担心,这才耽误了下来,哪天空闲时我领了他去书塾,见一见先生吧。”

方氏道:“我也是担心他这么小,到了学堂里怕被人欺负。”

“学堂里不是还有丁五在吗?有他照顾着正好,再说了子衿是男孩子,总有一天会成为能够为罗家遮风挡雨的顶梁柱,老是躲在家人的庇护下如何成长?温室里只能长出漂亮不中用的花朵,是出不了参天大树的。”罗天都也觉得罗子衿似乎太娇养得太厉害了。

方氏见家里最说得上话的两人意见一致,也不说什么反对的话了,算是同意了这个决定。

正说着,付太医给罗名都看完了脉,出来写方子,方氏也跟了出来。

“付太医,我姐现在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了?”罗天都问。

付太医捻了捻胡子,笑道:“卫夫人,令姐这几年调养得很好,我今天重新开张方子,将以前用的药略做调整,再细心调养两年,令姐的身体便能完全恢复了。”

罗天都一听,高兴地道:“真的?”

付太医给罗名都看过几回病了,因为卫缺的缘故,对罗名都的情况倒是一直放在心上,罗名都到夷县那么个又穷又破的地方呆了几年,身体不但没有被拖垮,反而变得比以前健康多了,可见罗家对这个与夫家义绝的女儿是相当放在心上的,照顾起来也十分用心,因此对罗家人的观感倒是好了不少,不说别的,罗白宿两夫妇对孩子倒是真心疼爱的。

方氏也喜道:“真的?名都的身体能完全养好?那她将来生养……”这才是方氏最担心的地方。

付太医笑道:“若是大娘子能够像这样细心多调养几年,将来再生养也不是不可能的。”

罗天都这才是是真正喜形于色,一个劲地对着付太医道谢,她在夷县的时候,就让尤大夫替罗名都诊断过了,现在听付太医也这样说,心里更加有底气了,忙将早准备好的一封银子递到付太医手里,当作答谢的礼钱。

付太医本想推辞,后来不知道想到什么,还是收下了,自去外面写方子。

方氏反倒是有些不敢置信:“小都,这是真的吗?你姐她……”

“娘,当然是真的,付太医是太医院医术最好的医正,他都这样说了,难道还能有假?”罗天都笑道。

方氏放下了心里的一颗大石头,双手合十,喜得眼泪都流下来了:“真是菩萨保佑,你大姐今后也能有好日子过了。”

她担心罗名都,主要就是担心罗名都不能生养,将来就算嫁了人膝下没个一儿半女,仍旧是一辈子孤苦的命,想想姚氏,不就是因为嫁进罗家好几年没有生养,最后罗老头才找外人借肚子生了个孩子,然后才生出那么多糟心的事来。

罗天都听得有些心酸,这年代的女人,一辈子都只能依附男人生活。在家里做闺女时,她们依赖父兄,父兄有出息,她们的少女时代才能过得轻松;出嫁后,盼着男人勤奋能搏出个好前程,男人有出息,她们才能跟着夫荣妻贵;然而,这还不够,最好还要生上三两个儿子,儿子越多越好,才能在婆家站住脚,日后老了也能有个指望。若是哪个女人不能生养,几乎就是个晚景凄凉的下场了。方氏为了罗名都的事,不知道在多少个晚上辗转难眠,现在知道罗名都以后还有希望,怎么能不高兴。

“乡下清静,我过几天,就收拾东西,和名都回乡下去。”方氏立刻打定了主意,要带罗名都回乡下住着,一来给她好生调养身体,二来也想趁早在乡下给罗名都挑个老实本份的人嫁了。

她早想明白了,上京这地方的人实在太可怕了,罗天都嫁给卫缺是没法子,而且卫缺看样子对罗天都也确实好,但是这样的好运气毕竟不是谁都能碰得上的,罗名都受了那么多的苦,她再不想让这孩子受什么委屈,在乡下寻个合适的好人家,只要人老实本份,对罗名都好,就是家里穷点都没关系,她可以多贴嫁妆。

“那爹和子衿呢?”罗天都吃了一惊,问。明明刚才她和罗白宿提议让罗子衿去学堂念书,方氏还有些不情愿的。

“你爹不是说了,要把子衿送到学堂去,白天在学堂里有丁五照顾他,晚上子书再领他回来,有你爹照看,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方氏是被这回的事吓破胆了,恨不得把罗名都藏起来,才能放心。

“家里本来人手就不充足,你和大姐回乡下,爹一个人白天要去衙署,晚上回来还要处理内务,他哪里忙得过来?子衿就算去学堂了,但是他还是要你照顾啊,爹一个大男人哪里照料得来?”罗天都不赞同地道。

罗白宿把眼光转向一直不说话的罗名都,问她:“名都,你自己的意思呢?是留在上京还是回秋水镇去?”出了这事,其实他也赞成让罗名都离开上京一段时间,等这事风头过了,别人都忘记这回事了再回来,只是罗家人手不足,方氏和罗名都一走,罗天都又出嫁了,到时家里连一个帮着料理内务的人都没有了。

罗名都知道方氏这是为了她打算,笑道:“爹,娘,子衿还小,爹又太忙,你还是留在家里照顾他们的好,我一个人回去就可以了。”

罗天都道:“好好的,你一个人回乡下做什么?乡下虽然清静,但是到底是个小地方,衣食住行都不如上京方便,要调养在上京也是一样的。”她见方氏还要说什么,打断她接着道,“娘,我知道你是担心外人说些不中听的,大姐听了难受,可是回到了秋水镇,不也一样不清静。那齐家就在秋水镇没有搬走,齐锦一直没有补到官,如今也回到了齐家,大姐回了罗家村,难道村子里的人就不说三道四了?”

“更何况这回的事说到底不是咱们的错,咱们行得正,坐得直,管别人说什么?再说了,上京这么热闹,每天都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发生,过不了两天,外人的眼光自然就放在别的新鲜事上头,谁有那个闲情会把目光一直盯在咱们身上?”

说到这里,她看着罗名都,语气认真地道:“大姐,你没有错,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只要问心无愧就成了,该觉得羞愧的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才是……”

向兰匆匆跑了进来,打断了罗天都的话,道:“大爷,夫人……外头有位小将军,说是宫里来了消息,陛下急召,让卫大人即刻进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