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将不仁不义进行到底 - 奇迹帝国 - 醉人的好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奇迹帝国 >

第74章将不仁不义进行到底

对于孔有德这个卖国贼,宫慧是恨得牙痒痒,这厮三番两次的从自己手底下逃脱,甚至还令她差点闹出一个杀良冒功的笑话,这更是成了宫慧心头挥之不去的惦念。其实她之所以不惜一切要结果了孔有德,倒不是她真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国仇虽然义不容辞,但那毕竟还是属于高远的层次,其实之所以让这兄妹二人不惜亲身赴险,想要手刃此贼的真正原因是为报家仇。当年孔有德因为同袍薪饷而杀掉自己的恩人孙元化,这才被逼的走投无路后投奔满清,那个登州巡抚孙元化却正是宫氏兄妹的姨丈,可怜他一家人都惨遭毒手死于非命,其中正有从小和宫慧玩大的表妹,所以这种恨意那是不死不休的。

家仇国恨编织在一起,这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复仇力量,如果孔有德龟缩在他的老窝里不动,宫慧还真没有办法再次混到他身边,不过这次大军南征,十万之众浩浩荡荡,其中又有不少明朝投降过来的将士,想那孔有德绝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认得,宫慧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她说服了白玉山,尾随多尔衮大军其后,终于还是找到机会混了进去,并且成功的和她手下的暗探联络在一起。

至于大战之时宫慧究竟是怎样躲避地雷飞机之类袭击的,那可就再简单不过了,冲锋陷阵的是八旗子弟,孔有德的降兵部队几乎都在后面打酱油,往前冲的事轮不到他们,自然危险性大大减少,至于她是如何给白玉山传递情报的也好解决,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只需要找个借口躲在一旁,然后把情报绑在箭矢上,再射向义勇军的方向,自然会有人捡到送给白玉山,其实知道宫慧就在多尔衮的大军里潜伏,白玉山怎么能不命令手下留意宫慧的动向呢?

多尔衮从山海关归来,在锦州帽山下,宫慧就已经同白玉山取得了联系,当天夜里还没等清军开拔,已经得到消息的宫慧就把多尔衮向朝阳转移的情报射出了城外,义勇军在城外侦查的战士立刻飞报给白玉山,这才有了星夜之下,两支部队脚前脚后都奔向朝阳的那一幕。

不过白玉山为什么不在锦州城下困死多尔衮,却要大费周章的转道朝阳设伏,这不是多此一举嘛?其实这是经过白玉山仔细考虑过的决定,清军在锦州附近虽然吃了大亏,折损了不少人马,可是他们真正的精锐损耗的并不多,而且吃亏吃在义勇军的突然袭击和自身的毫无戒备,等他们躲进锦州城后,那已经是犹如困兽,这时候再把他们逼进墙角,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五六万大军只能背水一战,常言说得好,哀兵必胜。白玉山怎么会去触这个霉头?何况他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合同清军硬碰硬,刮风下雨不知道,自己多大屁股,能穿多大裤衩子他还是心里有数的。

五千镶黄旗几乎就是他的王牌了,剩下那一万五千名新战士根本没上过战场,他们如果打个顺风仗应该不成问题,可是真要是让他们面对几倍于己的满清铁骑,动起真格的时候,能坦然面对数以万计奔雷般滚滚冲过来的八旗铁蹄面不改色,不转身而逃的人有多少,白玉山想都不敢想,所以他不敢同多尔衮玩什么决战的把戏,以己之弱扛敌之强,那是傻瓜才干的事情,在运动中歼敌,在歼敌中运动,拖垮敌人,追疲敌人,这是后世游击战的精髓,白玉山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他要做一把木梳,每一次向敌人梳去,都要生生刮掉他的一层头皮,直至跪地求饶。

先期到达朝阳的咕嘟鲁在同白玉山汇合后,被他一句话又折腾去了北票一带设防,这里还是由白玉山来扛多尔衮,他不怕多尔衮不过河,不过去那么清军只能在大小凌河之间来回周旋,能容他们辗转腾挪的空间一共就这么大,你就算在蹦跶还能蹦跶个什么花样出来?迟早会被一点一点吃掉。

想必多尔衮肯定也是心里清楚,只有跃过大凌河,那才是海阔天空,既能深入蒙古腹地,也能迂回盛京,无论往哪里走都是自己的根据地,可是他能顺利的过河吗?当然那是他一厢情愿,就在多尔衮满以为那支火器犀利的队伍已经被自己远远的抛在了锦州,自己暂告安全的时候,白玉山已经命令部队采取行动。

三天后,见到没有一处蒙古部族前来相聚,多尔衮心中恼恨不已,这些玩意儿没一个守信之人,难不成是想落井下石看自己的笑话?去他娘的,老子不等了。他确实不敢再等了,生怕那支平辽王的人马尾随而来,到那时候想走也走不了了,军令传下去,大军直奔凤凰山下。

渡口早就被斥候们占领,几千名兵丁昨天就开始伐木扎排,岸边密密麻麻的挤满了坚固的木排,又被粗韧的麻绳牢牢捆住,一块挨一块,有会水的士兵灌了几口老酒,赤条条的跳下水去,带着绳索向对岸游去,然后将那一长溜的木排扯直,豁然就是一座坚固牢靠的浮桥。

这大凌河倒不是很宽,两岸相距不过三里左右,这个渡口又是最窄的一段,只有二里不到,水道在这里形成漫圆,所以此处的水面并不像别处那样川流磅礴,平静的犹如一面镜子,悄然无声的快速流淌下去,辽东的冬天滴水成冰,江河大多都会封冻结冰,可是由于水流湍急,又或是地理气候到这里突然变异,总之大凌河百年难得一见冰冻三尺,所以也因此成为一道天堑,令古往今来多少游牧民族不得不在此驻足立马静看中原。

等到清军士兵将那座浮桥又层层加固之后,一支试行小队打马走了上去,战马谨慎的迈着四蹄,小心翼翼的向对岸走去,一直看到人马安全通过,多尔衮这才露出一丝笑意,终于可以跳出这个该死的圈子了,他大手一挥,五六万人马便排着队走上浮桥,向对岸行去。

自然是老规矩,汉八旗和那些降兵降将们依旧是排在最后,虽然大家都知道早一步踏上对岸,那就早一步到了安全地带,可是心中虽急,却也没有人敢擅自越位加塞儿,要知道摄政王治军的手段那是极其苛刻的,尤其是行军打仗的时候,更是容不得一丝瑕疵,所以没有人敢当出头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过河。

在这些人里,只有孔有德丝毫没有着急的意思,这家伙眯缝着眼睛,静静的看着水面,似乎是在发呆,又似乎是在考虑什么,总之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异常神态。

正当先行的清军眼瞅着就要上岸了,突然上游的河面上远远的飘来一片黑乎乎的东西,乍看上去就和一片人头差不多,顺着水流晃晃悠悠的就飘下来,木排上的清军都发现了异常,一个个瞪大了眼珠子想要看清河面上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多尔衮见到木排上的兵丁停止前进,气得大骂,喝令加速前进,不得停留,可是他自己的眼睛也被河面上的东西吸引过去,心里疑惑不解,那是什么鬼?

终于,就在第一名清军连人带马踏上对岸的同时,那些顺流而下的东西也飘到了木排跟前,却原来是一只只大肚瓷坛子,啪的一声撞在木排上,随即就是一阵轰然炸响,岸上的多尔衮一听到这熟悉的火药爆炸声,当时就气得一头从马背上栽下来,幸好身旁的护卫手疾眼快将他扶住,才没有摔得鼻青脸肿。

“快,快让他们撤回来!”可是那哪里还来得及,随着一只只瓷坛在木排上撞碎,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连响起,一根根原木带着人尸马骸腾空升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遮天蔽日,水花四溅,将远在岸上的多尔衮衣服全部打湿,落水的清军大声呼救,随即就被水流冲的远去,几个扑棱之后便沉入河底不见了踪迹。

凤凰山顶,一道绿色的信号弹以是腾空而起,随即布置在半山腰的十几门山炮全速开火,嗵嗵的炮弹带着呼哨砸向河面岸边,登时又是一阵血雨腥风,清军顿时大乱,多尔衮见势不妙,赶紧指挥人马顺着河道向下撤离,那些还在河水里苦苦挣扎的兵丁也顾不上抢救了,一众人马蜂拥逃窜。

义勇军打了几发炮弹后就停了,白玉山一马当先,率领人马尾随在清军屁股后,一路追击下去,离得远了就放炮,离得近了就是一阵排枪,那些掉了队的倒霉清军稀里糊涂的就成了枉死鬼,再也回不去家乡了。这一路追赶,把清军撵得是狼狈不堪,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起,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有战马可骑的士兵自然暂时没事儿,只可怜那些没了战马的兵丁,哪里还能跟得上开了全速的大队,于是三一伙儿,五个一串的最后都成了义勇军的俘虏。

在第一声水雷爆炸的时候,孔有德就露出了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显然这个老贼并不看好多尔衮的过河计划,他直觉告诉自己,那支明军绝对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说不定等下儿突然就出现在你面前,当清军踏上浮桥的那一刻,孔有德的不安感越发强烈,随即就被他料中,果然还是中了人家的圈套,一路随着多尔衮狂奔,孔有德的心里也在高速运作,他暗暗琢磨,现在这支明军已经盯牢了多尔衮,看样子是不消灭他不罢休啊!自己要是继续跟着他跑下去,也不知道能跑出个什么花样来?在这支战斗力这么彪悍刁钻的对手面前,真的还能保住这点残余部队吗?孔有德心里真的不看好,十万之众的时候都拿人家没办法,这越打越少,想要扳回败局恐怕是痴人说梦。

他一路跑一路迷糊,这一瞬间自己的半生过往尽在脑海里回闪,本以为投奔大清朝便可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打发完后半辈子,可是目前看来即将都成为镜花水月,如果多尔衮此次不幸战死,恐怕那个大清朝将不复存在了也说不定,就算大清朝还在,能不能还有我孔有德一席之地就难说了。

唉!先跑出一条命再想别的吧!跑?突然孔有德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办法,要说此人不亏是逃跑专家,这时候他不思精诚团结,帮助主子脱离困境,竟然自私自利的想要独善其身,多尔衮现在大势已去,又被明军盯死,他现在就像一面摇摇欲坠的危墙,君子不立围墙之下,那可是老祖宗的警世训诫啊!此时不能优柔寡断了,须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孔有德主意打定,再不犹豫,喊过贴身侍卫,让他将乌真超哈所有人马的脚步刻意放缓,不知不觉中脱离清军的视线范畴,继续往前跑了几十里路,在一个三岔路口,孔有德率领他的乌真超哈部队脱离清军大部,转道奔了分支,自此,这个小人又一次行了背信弃义之事,无耻的选择了对主子的背弃。

孔有德率部打马狂奔,竟然前出七八十里碰到了一座城池,疲惫之下不管不顾,一头扎了进去,守城的衙役自然认得乌真超哈的大旗,哪里敢阻拦他们,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大军涌入城里。

这个城池名叫义州(后世的义县),城里只有衙门公差维持日常,并不驻军,所以孔有德一进来,立刻就成了这里最高指挥官,那个掌管义州的小官他连理都没理,直接命人接管城防,全城戒备,他不相信自己这么大一支部队转道而行会瞒天过海,一定会有追兵前来的。

其实在那个路口,白玉山还真是犹豫了一阵子,两条路口都有大队人马行走的痕迹,他到一时不知该向哪里追下去才正确,生怕中了多尔衮的疑兵之计,直到一个义勇军战士在路边捡到一支断箭,上面用刀子刻写着一个小小的宫字,他这才笑了起来,看来多尔衮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境地了,他略一寻思,便指挥人马奔着孔有德的行走轨迹追了下来,多尔衮的前面还有两道阻拦,一时半会儿的也跑不远,这个孔有德却绝不能让他再次逃脱,要知道他带领的可是满清最重要的一支部队——乌真超哈啊!解决了这支部队,多尔衮也就彻底没有可以叫地主的底牌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