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熟悉的配方
白玉山到达锦州时并没有去攻城,他带领大军避开了锦州城,而是选择了一个名叫帽山的地方扎下营盘,随即命令士兵们紧急抢建一座简易的机场,这里已经距离驿站镇太远了,如果飞机来回添加油料,恐怕就别指望它还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仗着飞机体型娇小,分量又不重,所以所需要的起落条件并不苛刻,只需要把土地平整后夯实,基本就能够满足卓雅他们正常操作,所幸现在还没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辽东的土地多半还在冻期,别说陷不住飞机轮胎,就连装甲车的履带压上去,也只有浅浅的印迹,一点不比水泥地面逊色。几万人同时操作,眨眼之间一座小型简易机场就完工,看到天上飞来的大鸟缓缓落在跑道上,白玉山长长的出了口气,这是他最大的依仗,现在飞机已经到位了,他自然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接下来就是排兵布阵,除了女兵,现在他的手里已经有足足五万人马可以调动,说实在的,小规模的战役白玉山几乎是毫不费力就可以玩的转,这几万人规模的大战役,他操作起来还是感觉力有不逮,于是把咕嘟鲁这个见习教官临时抽调上来做了他的参谋。
指挥所设在帽山上的一处破庙里,那个破庙可能是香火不继,早就是僧去庙空,破败的只有一个屋顶了,为了让大家能够充分理解自己的作战意图,白玉山亲手制做了一个沙盘,在那上面他详细的标出了山川河流,城池村镇,以及险要地势,并一一讲解给几名将领听。
从山海关回盛京城,锦州,清军是绕不过去的,白玉山就把战场设在这里,这个地方得天独厚,面海背山,自己的部队只要照顾好一面即可,反正那些旱鸭子又不会跳海游回去。等多尔衮的人马一过了小凌河,那就别想再返回去了,所以老梁的一路人马负责堵后路,一旦清军过了小凌河立刻封锁小凌河,至于封锁的办法有很多,白玉山会下将一一说给他听。
扎库勒和咕嘟鲁各领一支部队分别在营州左
屯卫(今朝阳一带),广宁后屯卫(今阜新一带)这一线上严防死守,如果清军战败后,很有可能从这里翻山而过,逃窜到蒙古草原上去,万一被他们溜到广袤的大草原上,那他们可以回旋的纵深可就太大了,想要在堵截到他们简直难如登天,而且蒙古部落早就归附满清,他又可以重新凝聚人马,死灰复燃,这种情况绝对不允许发生,白玉山自己领一队人马就在这里截击多尔衮,他要在大小凌河之间消灭满清的有生力量,这里的地形对义勇军来说再也找不出更恰当的地方用来和清军抗衡的了,虽然海拔不算很高,可是山岭起伏连绵不绝,敌人最仰仗的骑兵部队很难发挥他最佳状,一面临海,两面临河,只要他们冲不破那对姐夫小舅子的防线,那就绝无逃出生天的机会,这就是白玉山的整体作战计划,大家各抒己见,把不明白的,模棱两可的地方重新解析了一通,这才算真正领会贯通,各自出去准备去了,咕嘟鲁被白玉山单独留下,这个车轴汉子居然嬉笑着说道:“军长你看你非要弄个什么参谋的名头给我,其实那都用不着,我觉得你自己完全不成问题,看看,这计划简直天衣无缝,多尔衮恐怕想不到他已经在咱们得算计当中了吧?哈哈”
“一个人脑力就算再好,也总会有疏漏的地方,我只是提了一个整体方案,细节方面你们不是都考虑的很好吗?这就是集体的力量,现在还没有条件,等日后这个参谋部是一定要成立的!”白玉山倒了两杯水,递给他一杯。
“坐下谈谈,难道你不想知道我都和大玉儿谈了什么吗?”
咕嘟鲁一愣,似乎没想到白玉山有此一问,他憨笑道“这是你们之间的事儿,干嘛要说给我听?”
白玉山气得踢了他大腿一脚:“是关于你们一家人的。”
一听到是这个,咕嘟鲁立马红了眼睛,白玉山赶紧摆摆手,劝他别激动,想了想该怎么措辞才好,总不能直接说因为你姐姐乱搞,才害得你们一家丢了性命?这事儿不赖大玉儿,这么说了到痛快,可估计他要失去一员战将。
白玉山只好把责任推到那个已经作古的皇太极身上,说什么他喜新厌旧,因一点小事儿迁怒珍妃又祸及家人,传言大玉儿为罪魁祸首是不真实的,希望咕嘟鲁不要因此对那个孝庄皇太后记恨在心,冤有头债有主,等咱们把满清推翻,也算是替你一家枉死之人报了仇。
“对,让他的子孙后代全部沦为平民百姓,再也没有什么三妻四妾!”咕嘟鲁恨恨的说道。这件事就算这么揭过去了。
多尔衮归心似箭,和白玉山一样,他也没有在锦州城逗留,十万大军尘土飞扬的跃过锦州城,一头扎进了白玉山的帽山伏击圈。
五万名士兵,那三路人马各带走一万,留给白玉山只有两万人,其中一万五千人基本上就是平民,别说杀人了,估计平时打过架的都不多,只有那五千镶黄旗算起来是开过仗见过血的老兵,不过白玉山并不担忧,因为这场战斗并不需要士兵赤膊上阵玩白刃战,因为现在这方面还不是义勇军的强项,他的强项自然是科技。
站在帽山顶上,远处尘土飞扬的场面早就落入白玉山的眼里,他立刻下达了战斗的指令,所有义勇军战士按部就班的进入自己的战斗位置。
这是一个绝佳的战场,一面临海,一面向山,只有中间五里左右宽窄的一处平坦的开阔地,官道笔直的延伸到帽山脚下,虽然现在还没有解冻,可是不远处的渤海海面上依然碧波荡漾,海水由于气温冷暖变化产生的白色雾气隐隐升腾,看上去犹如人间仙境,可是此时多尔衮哪有心情欣赏美景,只顾鞭打快马,希望跑的再快一点。
前方的斥候兵突然举起红色令旗,显然是发现情况,大军前进的步伐立刻戛然而止,多尔衮打马上前,之间官道正中间不知道是谁立刻一块木碑,显然是砍了旁边的树木用刀斧削制而成,上面赫然写着:十万大军游榆关,不碰破头誓不还。平辽王爷候多时,亲送尔等上西天。
“简直狂妄至极,给我砍碎它,大军继续前进。”多尔衮大怒,知道附近肯定有了埋伏,可是他这十万大军铺天盖地,怎么会在乎这个!
斥候兵纵马上前,手中的马刀狠狠的向那块木碑劈下,只见那块木碑应声而倒,随即一团火光闪现,然后就是一声巨响,木碑下的地雷轰然炸响,把附近的几个斥候兵炸的人仰马翻,也把多尔衮吓了一跳,这下子,他不用心里再怀疑了,那个所谓的平辽王是何许人也他看到这个地雷就知道是谁了。
“果然是那伙儿贼寇,真是不知死活,恭顺王何在?”多尔衮大声叫道。
孔有德慌忙打马上前,多尔衮指着前路道:“贼寇必是想在此阻拦我们去路,他们火器犀利咱们已经领教过了,让你的火枪兵做好战斗准备,咱们不要再着了他们的道。”
斥候继续前行,可是才走了没多远,又看到一块木碑,上面果然还是有字:春雷一声平地起,枪如林来弹如雨。十万大军难寸步,问声王爷否惊喜?
“别理它,绕过去继续行军”多尔衮下令前行。
“轰隆,轰隆……”一连几声炸响,还是那些斥候倒了霉,也不知道触动了多少地雷,一时间队伍的前方乱成了一锅粥,战马的痛嘶,伤兵的惨叫,听得后面看不到情形的兵将门毛骨肃然,脚下的步伐立时踌躇不前。
见此情景,多尔衮气得脑门上青筋直跳,这简直就是情景再现嘛!这些可恶的贼寇,翻来覆去就会这几手,可是就这几手他也只能干瞪眼没办法,只好命令部队下了官道,在旁边的林地草棵子里行军,可是万万没想到,官道下面埋设的地雷更多,这样的杂草重生的地面埋设起地雷来可要比官道上面更容易,还不易被发觉,一时之间爆炸声此起彼伏,简直就跟三十晚上的鞭炮一样热闹,炸得清军死伤累累,一个个草木皆兵,提起脚来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落下去才好了。
地雷是可以要人命的明晃晃威胁,还有更阴损的小玩意儿也让清军吃尽了苦头,那就是漫山遍野的铁蒺藜,这东西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发明的,简简单单的的三个尖刺,无论你从什么角度扔出去,它都会有一支尖刺朝天竖立,绝对是步兵和战马的克星,无论是古代冷兵器的阵仗,还是现代热兵器横行之时,它从来没有在战场上消失过身影,就因为这个铁蒺藜让人伤透了脑筋,所以它还获得了一个殊荣,被人叫做鬼见愁。十万大军在这宽度五里多的平面铺开前进,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中了招,虽然不能要了人命,可是刺透脚面的人立刻就失去了战斗力,不要说挥刀舞枪了,能够顺顺当当自己走路的都算是坚强的战士了,大多数都需要战友搀扶才不至于掉队。
还未见敌,已经损失不小,这熟悉的配方,熟悉的感觉让多尔衮心生不详之感,也不知道这些贼寇还有什么手段没有使用出来,要不能迅速脱离此地,肯定伤亡还会扩大,到时候军心动摇,那可就不战而败了。
多尔衮故伎重演,又选出千百头体力不好的战马,五十匹用长绳连成一排,然后用枪尖刺痛战马,让它们充当探雷器,给大军趟出一条血路。
该怎么说,这个办法还是很管用的,无数颗地雷就这样被战马踩响,无数的铁蒺藜被战马踩在脚掌之上,眼看着那一千匹都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多尔衮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命令第二批一千骑趟路战马准好准备,踩着用战马换来的平坦之路前进,这十万大军终于向前挪动了二三里路,然后继续放出战马,就这样,当他们到达帽山脚下时,已经有三千匹战马无辜的牺牲在前进的道路上。
这里的地势更加狭窄,已经从五里宽的平面收缩至二里多宽,像一个倒放着的喇叭口,多尔衮行进到这里,心中的不安更为强烈,自己一路急行,竟然忘了这里还有如此险要的地势,那些贼寇也真是无孔不入,竟然跑出这么远来堵截自己,明知道肯定有诈,还要率领队伍往前行,那就是送死,可是不强行通过,恐怕盛京危在旦夕,多尔衮一时之间陷入两难之地。
既然不想走,那就别走了!
多尔衮惊讶的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两个奇形怪状的东西,伸着长长的大爪子,正各自守着一头,不断地挖掘泥土,看那样子,是在挖坑。
那是什么鬼?所有的清军都好奇的看向那里,可是就算他们把眼珠子瞪瞎,也认不得那东西其实就是挖掘机,白玉山的特产。
不好!贼寇这是想要挖坑阻路,不让我们过去的节奏啊!一旦他们封路成功,咱们只能走回头路了,可是那就得绕很大一个圈子才行,夜长梦多,天知道等绕回盛京城,黄花菜是不是都凉透了?多尔衮急了,他一抬手“两万铁骑,直冲过去,不惜代价也要撞开道路。”
两万匹战马越众而出,不待阵型结稳,将官们便打马冲锋,其余随即呼啦啦的紧随其后,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疾驰而去。
那两辆挖掘机压根都没在乎这黑压压的骑兵掩杀而来,依旧不慌不忙的勾着泥土,在骑兵和挖掘机之间的空地上,有一道纵横着的战壕,早就埋伏在里面的五千镶黄旗士兵们听到由远及近的马蹄声,这才不慌不忙的探出头,把手里的半自动步枪搭在战壕边上,闭上一只眼,透过上头的准星锁定了敌人。
这些镶黄旗战士经过盛京城的洗礼,已经获得了绝对信任,面对清军时他们没有丝毫犹豫,这也是他们获得使用义勇军最先进武器的资格,至于淘汰下来的那些燧发枪,平均分配给了新人,白玉山常说一句话,人巧不如家伙妙,好钢自然是要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