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地主的问题 - 奇迹帝国 - 醉人的好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奇迹帝国 >

第100章地主的问题

吴三桂率领一众部下紧追慢赶,终于是在距离蓟州五十里处搭住了李自成的身影,此时前面的大顺军早就发现了身后尾随而来的追兵,奔跑的速度越发快了起来,后方尘土飞扬,想来兵马不少,他们这三千多人哪敢停下来阻击?只恨不得变出一对翅膀飞得越远越好,好在前面不远就是蓟州关防,那里还有自己的兵马驻守,只要坚持到那里,立马便可转危为安。蓟州这个地方值得一说,如果说山海关是北京城的外围屏障,那么这个蓟州就是京师的卧室大门,无论是想要死灰复燃的元朝余党还是更北的建州满清,他们只要能过得了山海关,再拿下这个蓟州城,那就可以登堂入室,纵马江南再无阻碍了。

斥候不断传回信息,追兵不急不缓的尾坠在后,目测距离大概有不到百里,李自成望着隐约可见的蓟州城墙长舒了一口气,总算天佑我也!只要进了蓟州城,再无忧虑。

远远的就看到蓟州城上旌旗招展,一排排士兵的盔甲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城门洞开,一彪人马快速冲出城门,向着大顺残军迎了过来,李自成搭起凉棚一看,只见当先一员战将身材魁梧,一身黑盔黑甲,身后竖着一杆大旗,上面一个大大的田字清晰可见,李自成这时才真正放下心来,这员战将是他的得力手下,名字唤作田建秀,是从米脂一路跟随过来的老人。

双方见过面,李自成进了蓟州城,然后城门紧闭,田建秀安排人员给他们预备饭菜马匹,然后便返回城头布置兵马阻击追兵去了。李自成一伙人这一路跑得人困马乏,早就是强弩之末了,此时得了休息立时软倒下来,半分也动弹不得,从山海关到蓟州城三百多里路他们是脚都没敢停留片刻,怎会不累?

很快热乎乎的饭菜端了上来,闯王及其部下立即开动,连汤带水吃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可惜还没等他们把肚皮吃圆,就听得外面是战鼓嗵鸣,吴三桂的追兵上来了,李自成再无心思吃饭了,扔下碗筷出门上城,只见外面黑压压的几万明军刀枪耀眼,正在砍伐树木搭制攻城用的云梯,显然是想一举拿下蓟州城。

远远的还有不少士兵正在清理一块地皮,拖着沉重的石头碾子来回奔跑,也不知道他们打算干什么用?田建秀跑过来说道:“这里有末将坐镇即可,闯王还是回去歇息吧!这伙儿明军远道而来本就疲乏至极,又没有携带火炮石机之类的攻城利器,蓟州定可安然不失。”

“这吴三桂奸诈的很,田将军万万不可大意,咱们兵马加起来恐怕也没有他们多,在人数上不占优势啊!派快马去京师搬兵了没有?”

田建秀一愣,摇摇头:“那倒没有!如果闯王不放心,我现在就派人去?”

李自成考虑了一会摆摆手“算了,不必了,看情况再说吧!”其实他的心里已经做好了另外的打算。“你给我守住蓟州,将吴三桂拖死在这里,我立刻领兵回京师,然后派大军前来支援你,咱们来他一个前后夹击,好歹也要让吴贼有来无回。”李自成面露凶光,咬牙切齿道。

闯王要走,田建秀自然不敢挽留,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三千兵马连饭都没有吃完就重新跳上战马,打着精神开了另一侧城门扬长而去,只剩下他一个人站在城头闪烁着复杂的眼光远送闯王的背影。

李自成多精明的一个人?十万大军都可以轻易舍弃,况且一个蓟州守备部队,充其量不过万八千的人马。哪里也不如京师安稳,所以他毅然决然选择尽早离开,只有回到京师才真正安全,要知道京师还留有大量主力部队,那都是他的底气啊。

吴三桂在蓟州城下秣兵厉马,准备着攻城,白玉山却在山海关外轻点俘虏,两支部队虽然已经远隔了三百多里,可是由于有了对讲机这么先进的东西,两支部队之间到也没断了联系,依照老办法,百八十里的留有通信兵,一段一段的将命令和情报向两边传递,要比快马飞报来得便利太多。卓雅的飞机编队已经被白玉山派往蓟州城区支援吴三桂,地面随行的还有一支拉满飞机燃油的卡车部队,这就是为什么吴三桂的部下要在蓟州城外平整土地的原因,他们是在抢建机场。

清点俘虏的工作并不轻松,十万多人不是一个小数目,白玉山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这方面,他命人将俘虏赶进山海关,一万人为一个单位,画出生活区,暂时将他们安置在这里,城头架上机枪火炮,留下一部分义勇军战士充当看守,其余的部队整装集结,然后全员出发,长长的卡车部队一路风驰电掣的向蓟州进发。

这是义勇军第一次进关,只要过了燕山就算是踏马中原了,白玉山一路审视着饱经战乱,千疮百孔的山川民生,一颗心显得格外沉重,这一刻起,他对自己出手剿灭李自成的所谓义军那种负疚感终于平息下来。或许是后世对李自成的正面宣传作用影响了自己的判断,一直以来他都在患得患失里煎熬,此时看到民间的满目疮痍后,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没错,就算再来一次自己依然后如此选择。

由于大兵过境,沿途几十里的村庄乡镇大多都是人去屋空,百姓们不是被抓了壮丁就是远远的躲了起来,只留下一些看破了生死的耄耋老者和实在行动不便的伤残人士。一间间土坯草房,无论是屋里还是屋外都被乱兵翻得乱七八糟,处处透着一股颓败的死气,不过倒还是有那么一些高门大院并没有受到兵祸牵连,依然静静的矗立在乡村之中,大门紧闭,房顶上竟然还有炊烟袅袅升起。

能在贪婪的大顺军队手下保持囫囵之身,也不知道那些人家用了什么手段,白玉山很好奇,经过一户门楼时他停下了脚步,告诉部队继续前行,自己带着几名战士前去敲门。

不用问白玉山也能看出来,凡是拥有这样高大阔气的门楼的人家,在城里那肯定非富即贵,不是普通人,在这鸟不拉屎的乡下,当然就只有一种人家有这样的排场,那就是地主。

地主这个词儿其实原本不具备褒义和贬义的词性,它只是一个简单的名词而已,就好像你叫张三,他叫李四那么随意,这是后世的人为操作,硬生生的将地主二字铁烙上了一个人见人恨的贬义属性。

白玉山不是一个白丁,自然知道地主之所以存在于近代多少辈子,那就一定有他存在的道理,大明朝这个时代,已经具备了资本主义雏形,地主集团相对来说就是资本私有制的一种,主义不主义的白玉山不去想,他也是在摸索前进,只要能够让民众生活的安稳,他并不介意具体实行方式方法。

院门被战士轻轻敲打了几下,门内似乎有人影闪动,可是片刻也不见有人过来开门,白玉山只好朗声说道:“主人家不要误会,我们虽然也是大军过境,可是同先前的所有军队不同,我们一不纳粮,二不勒索钱财,只是有些事情想请教一番。”他说完之后又等了一会,见到门还没开,战士们有点火大了,抡起枪托就要开砸,被白玉山一瞪眼给制止了。

终于还是有人过来,开始噼里啪啦的卸门栓,随后咿呀呀的沉重的院门被缓缓拉开,白玉山望过去,只见门里站着十七八个壮年汉子,一个个手持木棒怒目而视,一个五六十岁的精瘦老头当先而出,边点头陪着笑脸,边抱拳说道:“各位军爷辛苦,小老儿多有怠慢,还望见谅,大军远道奔波一定辛苦至极,我们备下了一份孝敬,还望笑纳,只望各位军爷能手下留情,不要进去骚扰内宅可好?”

白玉山无语了,感情人家还是拿他们当打秋风的流寇了,这也怪不得别人,这年头谁敢相信会有不盘剥百姓的军队呢?粮食物资不从民间搜刮,难道天上会掉下来?

“主人家误会了!咱们不是打秋风来的,你看看,我们和以往的军队不一样,这是为百姓打天下的队伍,不扰民那可是写进军纪里面的,所以大家不要惊慌害怕。”白玉山用手指着街上川流不息而过的部队说道。

“为百姓打天下?”不但那个老头蒙了,院子里的那些汉子们也都难以理解,一个个莫名其妙的打量着街上的队伍和自己面前的军人,这一看,还是被他们发现了不同之处。

没有高头大马,没有耀武扬威的军兵,更没有凶神恶煞般的眼光瞟过来,这可稀了奇了?这是一帮子什么兵啊?一个个黑衣黑裳,一水儿的短打,鲜艳的领章帽徽把人衬托得格外精神,骑马的不多,坐在战车上的不少,那些稀奇古怪的装甲车,卡车,山炮之类的玩意儿他们是一个也认识不得,看起来愣是与众不同,他们自然对白玉山的话信了几分。

白玉山笑道:“李自成穷兵黩武,连年征战,把好端端的一个天下弄得破败不堪,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就是为了还天下人一个太平,所以才追击到此,见得所过村镇无不十室九空,可是似你等这般的大户人家到不曾受了兵灾,何以在蝗虫过境般的乱军之后依然能独善其身?这可是让我着实不解!老人家可否为我解读一二?”

那老人听到白玉山这番说辞之后,不由面露苦笑,连连摇手道:“军爷其实想歪了,哪有什么独善其身的妙计?只不过是我们这些稍稍有些家财之人割肉喂虎而已,实在不值一提。”

“割肉喂虎?”

“说白了就是贿赂军官,让他约束手下不敢骚扰我们就是了!你想啊,我们拿出丰厚的钱财一次就填满那些军官的胃口,虽然花费不少,可毕竟那只是一个人的胃口啊!要是舍不得这些钱财,等乱兵一哄而上,我们恐怕连张炕席都剩不下!至于家眷更是不敢想象,那些大顺军兵真不是人啊!个个狠毒之态胜过虎狼。”老头儿咬牙切齿的说道。

白玉山叹了口气,心情很复杂,看来他还是高估了李自成集团,原本他看到地主大户没有受到兵灾祸害,还以为是李自成颇有点治国之道,懂得利用地主大户平衡经济,掌控劳动力的先见之明,没想到事情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为了自保,这些地主大户也真是不容易,他们家大业大,没有办法像腿肚子上贴灶王爷的平民那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的旅游。被逼无奈的只能留在原地等待盘剥,几年,甚至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家底在一次次的搜刮之下散了个精光。以至于兵灾过后,那些跑回来继续生活的村民们前去讨口稀粥维持活命都难以接济,更多时候他们自己也是朝不保夕。苛政猛于虎,兵灾甚于虎啊!乱世下的百姓何其艰难?

“如果天下太平了,再不会有战乱,到那个时候,如果有人让你们把土地拿出来给其他村民们共同耕种,不知道老人家你愿意不?”白玉山想到了日后。

老头儿愣了一下,不过随即便坚定的说道:“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是愿意的,就算免费赠与村邻那也不是不可以的,只愿天下太平,再无征战才好。”

白玉山没想到老头的观念居然如此豁达,不由对他另眼相看,含笑道:“老人家高风亮节,相信好人会有好报的!还没请教您怎么称呼?”

老头一抱拳道:“军爷客气了!小老儿姓高,名升,屯里人都唤我一声老高头!”

“那好,高爷们儿,咱们就此别过吧!等我平定了天下之后,再来叨扰你,到时候你可别忘了今日对我说的那番话哦!”白玉山心中的疑惑尽去,当下不在逗留,眼见得部队就要过完,冲老高头儿一抱拳扭身追了过去。

“军爷,等等军爷!”老高头儿在后面赶忙喊道。白玉山回头看去,却见老头身后好几个汉子把那些装满了金银珠宝,粮食布锦的担子都撂在门外的官道旁,他明白对方的意思,边走便抬起一只胳膊,头也不回的摇晃着,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