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勘破1 - 缘来清梦 - 安喜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缘来清梦 >

第343章勘破1

第343章勘破1

雍王府的下午茶时间变得频繁起来,因为大家有种破案后的快乐。不管大大小小的案件,或者已经结案的事情,只要是有趣,大家都会拿出来聊聊,分析其中的细节,也供下一次破案时积累经验。于是,虽然参与的人还是这些,但明显大家都觉得有趣,彼此之间话痨的人也开始多了。小汤圆似懂非懂地听着,有时候看到他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深深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远比读圣贤书有用多了。不过,四爷依然逼着他念古文,生怕过年后去宫里念书落下功课,被其他皇子笑话。所幸小汤圆也是真心聪明,这一点一定是随了他爹,大致念三遍就能背下来,真真是太赞了。

这一日,十三带来的并不是一件案子,而是一个鬼怪的故事,匪夷所思,无从下手。就连他讲的时候,都想了想才开口。

逐鹿县有个叫吴维世的男子,做了点小本的杂货生意,每日早出晚归就为能多挣点钱。不仅要计较毫厘,甚至还要占点小便宜,但人性不坏,邻里间也算和睦。渐渐攒了一笔小钱,日子也宽裕许多。

每日里看着这些碎银子越积越多,终究不是办法。吴维世就想了个办法,留了一部分银子作为生意上的周转,其余的留下,等存到一百两的时候,就熔铸成一个大银锭,用一捆红线绳将银锭紧紧缠绕住,然后挂在自己的床头枕边,每晚都拿出来摩挲一番再入睡。天长地久,终于攒下了八个银锭。

吴维世有四个儿子,在他七十岁这天为他办了祝寿酒宴。吴维世看着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各自娶妻生子,生活也都算过得去,不由得心生欢喜,跟孩子们说:“我平日里省吃俭用,虽然一生劳碌,但得到老天护佑,也算是挣了点钱。这八百两银子就放在了枕边,用红绒线细细包裹好了,等以后挑个日子,分给你们,一人两锭,也算是为爹这辈子给你们留下的宝贝。”四个儿子一听,都十分高兴,立刻磕头谢了爹爹的心意。

酒宴过后几日,吴维世和同县的好友又多喝了两杯,被伙计架回了家。他自觉只是微醉,就让伙计们先回了家,自己开门,点灯,上床睡觉。睡眼朦胧之际,还不忘看一眼枕头边上被红绒线缠绕好的八锭银子,整整齐齐。他伸手摸了摸,感觉到了重量和真实感,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不过这一夜睡得似乎并不安稳,总觉得房间里有人在走动,还渐渐走到他的床边了。吴维世不免心里一惊,但不敢贸然睁眼,生怕惊扰了贼人。但是,侧耳细听,似乎几名贼人正在床帐外面小声争吵着什么。

于是,他大着胆子掀开了床帐,只见微光处有八个腰系红带身穿白衣的大汉站在那里,面目虽然不狰狞,但看起来与普通人还是有区别,具体哪里有不一样,一时间又说不上来,似乎眼睛的颜色是灰色的。这些人见到他露面也并未惊慌,其中一人还上前一步,弯腰行礼,说道:“我们八个兄弟是上天派到你家来保护你的,如今承蒙照顾,我们已经功德圆满,不会再为人所驱使,可以离开了。可这么多年,我们得到你的珍重,心怀感激。本想在你归天之后再自行离去。但如今听说你要将我们几个拆分开送给你的儿子,但是,我们与你的儿子们并没有缘分,也没有保护的义务。因此,我们几人商议,就此与你告别。不日将前往隔壁的柳林县王姓人家暂居,但你与我们的缘分还未断绝,日后或许还能再见上一面。”话音落地,这八个大汉转身快速离去。

吴维世一听,心里慌张,便急急翻身下床,来不及穿鞋,光脚就追了出去。这八人走得极快,根本就追不上。吴维世脚下不稳,直接摔到在门槛上,一时头晕眼花。等再次醒过来时,发觉似乎只是南柯一梦,他还躺在床上。

缓了缓神,这才翻身坐起,又想起这梦过于真实,赶忙去摸枕边的银锭,却完全不见了踪影,不由得心中惊恐,细细回忆起这个梦来,心下不断感叹:“我苦苦积攒一辈子,却没能留给儿子们,怎么就便宜了别人呢。如今只能等天亮之后,按照那八人说的王姓人家找过去,再寻觅银子的下落了。”

天光大亮后,儿子们来看望吴维世,他便将昨夜的怪事讲给儿子们听。大儿子很是惊恐:“原本就不是我们的东西,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事情。那八个白衣大汉只是您的保护神吧。”小儿子却不相信这种故事,反而很生气,觉得这是父亲出尔反尔,不想把银子给他,所以才编了这样的故事。吴维世感觉百口莫辩,想要验证自己的说法,就是带儿子们去柳林县找找那户王姓人家。

晚膳时分,在柳林县果然发现了一户王姓人家。叩开那家的门,却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跳。这户人家的正屋点着明晃晃的蜡烛,还摆了很多贡品,似乎正在做法事?看来了陌生人,这户人家也很谨慎,户主直接出来相询:“这位老丈,可是有事情?”

吴维世也很直接地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户主很客气地回答:“这个事情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不知老丈为何而来呢?”

一来二往,大家都有不知道从何说起。吴维世的大儿子走上前来,“日前家父做了一个梦,可能与贵府相关,因此来打探消息。正好遇到你正在做法事,就更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王姓主人回答道:“倒不是什么法事,就算是祭拜神仙和祖先吧。这事情,说起来也挺奇怪的,前些日子,我妻子患病,就请了位先生给算上了一卦。先生说,只需要静卧几天就好了,当然,这几日应该是有护家神更换,因此对女主人的健康有所影响。这事情,我们本也没有太在意,就只是安静静养了。

一晚妻子在梦中恍惚见到了八个白衣大汉,腰间都系着红腰带,站在她的床头。她本想尖叫,叫醒身边人,但无奈发不出任何声音。其中一个大汉看了看她,才说道:我们是你家的新家仙,虽不说法力有多高深,但至少还是能够护佑子孙的。原本我们是在逐鹿县吴家待着,但缘分已尽,才来新的地方投身。说完之后,这八名大汉齐齐消失在床下。把妻子吓得惊出一身冷汗,这才喊出声来。谁知这一发汗,身体反而好了。

今早收拾房间,打算把被褥拿出去晒晒,却在褥子下面发现了八个银锭,不知道是哪里冒出来的。也因为有些惊慌,也不敢声张,因此才买了点贡品,想着晚上张灯时分上柱香,表达对家仙和神仙们的敬意。不成想,你们来敲门了。前因后果,就是如此。”

情绪已经平稳下来的吴维世说:“这些银子是我一生的积累,前几日也是做了个梦之后,银两就不见了。梦里有人提及你家,我便过来找找。原来果然是天意使然,我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只是想再看看它们而已。”

听闻至此,王姓户主让下人把八块银锭用托盘装了出来,果然每一块上面都用红线捆好,正是吴维世不见的那八块。见到银锭,吴维世不仅老泪纵横,但银子已经是别人的,家仙都离开他了,也没有要回去的道理。真是越想越难过,不禁又嚎啕大哭起来。后来,他摸了摸那些银锭,只是感觉自己福薄,消受不起。

王户人家心下不忍,就拿出了三两纹银送给吴维世,也算作是回程的路费。吴维世推辞道:“我自己家的东西我尚且消受不起,更何况是别人家的银两,我更是不敢收了。但王户人家硬是将钱塞进了他的袖子,互相拉扯推辞了几次,吴维世这才离开。

回家之后,吴维世又感叹了一番,想把那三两银子拿出来,却没有了。细细找了一圈才发现,袖子里衬的口袋丝线断开了,银子早已经遗落在王户人家的门口了。后来,这王户人家的下人打扫卫生的时候,捡到了这三两银子,还给了王姓老爷。

只道是原本不该是自己的东西,不要说八百两,就是三两也留不住。原本就是自己的东西,就连三两也给不了别人,并不由人计较,只能放宽心,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这故事就结束了?”我问道。

“嗯,结束了。”十三答道。

“没有告官?没有厮打?就这么默认八块银锭就给了别人?他是有钱,还是缺心眼啊?”我有点哭笑不得。

“这个故事还是我从茶楼里听到的,因为人家没告官,我们也不好管。”十三道,“不过这事情太过匪夷所思了,鬼神之说我也能相信,但这样的还是头一次见。”

“重点是这个事情似乎破绽很多,但又没有人证物证,就连吴维世都自认倒霉而已,官府也不太好管。”四爷补充道。

“这何止是破绽,简直就是明抢,这个人还蠢到相信了……这是有多蠢啊!”我都想骂人了。

“莫气莫气。”四爷赶紧拉住我的手,安抚道。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但都觉得这事情似乎没发下手,很奇怪。

“算了,倒不如我们找一日去两家都看看,也算是过节之前大采购一下吧。”我提议道,大家也觉得可行,日子就定在两日后了。

小汤圆自然是不能带在身边,婉贞和庆嬷嬷照顾。我带着多杰弟弟,林太医,四爷带着十三、十七和阿林保几个侍卫,人不算多,也不少,驾着马车就直奔了逐鹿县。因为就是京畿之地的外围,因此很快也就到了。我们也没有表露身份,只是说串亲戚过路,天太冷了,寻个地方歇歇脚讨杯热水喝。

京畿郊外一带,每户之间住的都挺远,所以也经常有上门讨水喝的行脚商人。吴维世也没有怀疑过多,只是年纪大了,佝偻着身子帮我们去拿热水。他的几个儿子正在后院理货,等待开春之后继续做买卖。

“老丈,你可是卖杂货的?我与夫人出京就是要采买一些年货的,不妨让我们先挑挑货品?”四爷拉着我直接走进了后院,看看他们的杂货。品种很丰富,桌椅板凳瓷器锅具,几乎什么都有,但也都是小本生意,都是蝇头小利。那么,日积月累才挣下的那八块银锭,真的是一辈子的辛苦钱了。

“贵人随便看看,现在是我几个儿子在打理,还有什么想要的,不妨跟他们说。春暖花开之后,我们还有可能往南方走一趟,进一些新奇的货物,也好多挣点。”

“您随便看,随便选。”吴维世的小儿子腾出手来招呼我们,他几个哥哥还在理货。这几人的相貌都算周正朴实,不是那种奸猾之辈。

雍王府里有用品的礼制要求,所以我也不敢买什么东西。最后看了一圈,把那几大挂腊肉买了下来,炒腊肉的味道还是不错的。“你这是又馋了?”四爷小声问我,我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想吃这一口,回头我亲自下厨给您炒一盘,您就知道到底有多好吃了!”

“既然娘子都这么说了,那我必然都买下来了,以后娘子天天给我炒菜吃。”四爷眉开眼笑。我们几个人又分头在院子的四处看了看,也没发现什么。也没有和吴维世多说话,就结算完就拉着腊肉走了。我大致算了算,价格非常公道,也就是说,吴维世从我们这一单生意中也就是赚了个过路手续费,大约百分之二十,按照市场价格来说,不高,也不低,是刚刚好。而这腊肉的品质也不错,口感更好。从这一点来判断,吴维世做生意虽然抠门爱占便宜,但就如传闻中所说的,人品不坏,不会看人下菜碟。不会因为我们是大商户,就漫天要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