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手段
七皇子对亲娘的这种操作心里面很不情愿。他其实心里面有喜欢的人,那就是他姨妈家的表姐。但很无奈的是,他的姨父却是一个六品小官。这样的家世贤妃娘娘当然会看不上。他给儿子挑的王妃,父亲不是二品就是三品,并且在很早的时候就早早的放出话,心动的人家不是没有,拒绝的人家也不在少数。经过了这几年的挑挑拣拣,贤妃对那种高门大户的闺秀都了如指掌。
她之所以这几天一直很失态的原因就是听说有人在给九皇子张罗婚事。九皇子要比七皇子小上两三岁。但是他这个年纪,定亲也说得过去,而且皇宫里面传言,说皇上对去世的贵妃念念不忘,对贵妃留下的九皇子更是上心,再从御前伺候的一些太监嘴里传出来的只言片语,传得有鼻子有眼,说皇上已经和贾侯商议九皇子的婚事了。
这一切由不得贤妃不着急,她的策略很简单,如果我得不到的,我也不让你们得到。那些和七皇子传出绯闻的女孩子想嫁九皇子会非常艰难,就是九皇子不介意,皇上不介意,难道宗人府的老王爷们不介意吗?在这个想要拼命挽回皇家名声的时候,宗室们不会同意皇子们胡来的。
只能说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也太复杂了。这种招数有点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贤妃这一辈子觉得成就最大的事情就是和皇后斗了一个旗鼓相当。实际上皇后并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只是皇后落魄了几年,在当时别人看来下场太过于凄惨。所以贤妃的眼里,皇后是那个苦守冷宫的皇后,加上她心里一门心思的认为自己的儿子是长子,所以有的时候在宫里会跋扈一些。这些都是小事,皇后自然不会和她计较,她现在想计较的是太后和太上皇的事情。在早些时候太后回避了太上皇的锋芒,等传出来皇帝南巡的消息之后,太后一反常态,在宫里活跃了起来。
这个时候安阳长公主进宫,劝她和皇帝一起南巡,中间也可以散散心。太后笑眯眯的拒绝了,只要皇帝一走,皇宫才是一个巨大的战场,她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知道该怎样和一个乍然间被宠爱的宫妃进行一番争斗。并且嘱咐安阳长公主要是没事,这段时间别往宫里来,老老实实的在公主府里面呆着,“你也这把年纪了,孙子都有几个了,在你的公主府里面含饴弄孙,岂不也是一桩美事?”
安阳长公主完全笑不出来“我年纪算是一把了,但您的年纪比我更大,晚年间还经历这种事情,想到这里女儿就替你难受。”
“难受什么?我这一辈子是要和你还有你哥哥在一起的,我已经下定决心和那老东西撕扯开,他有他的美人,我有我的儿女,要不是因为你还在,我和他早就撕破脸了。彼此能相安到这个时候也是祖宗保佑了,你不用管我,这段时间你不要进宫就可以”。
没过几天,皇宫里面就安静了下来。皇帝走了,带走了两个儿子和几个年纪大一点的女儿。宫妃里面把德妃和容妃带走了。他带着儿子的原因是想让他们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带着女儿是想看一下江南有没有才子,如果能把女儿嫁在江南,也是一桩美事,带的宫妃是要接待各地的诰命。
这一趟出行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是要看一下江南,他继位这么久还从没去过江南。一方面也是把两个孩子放在大臣们面前,能想象到不久的将来,很多人聚集在他们两个的麾下,到时候又是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皇帝觉得这种事情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经过厮杀的帝王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帝王,而不是一个傀儡,有的时候帝王的心是非常冷硬的,他们的经历仿佛宿命一般,自己经历过的,让儿子们再经历一遍。九皇子骑在马上,回头看着宫墙,贾故站在城墙上,拱了拱手。
皇帝走了之后不仅皇宫里面,就连京城里面也带了几分闲散。哪怕太上皇让诰命们进宫朝拜,告病的人越来越多,很明显,窦美人有些后劲不足,她的手段翻来覆去,只有那些,靠着的也不过是太上皇的宠爱,她自己本身没有太大的本事,佟夫人听说,只一个回合,她就败于太后手下,现在天天躲在宫里养胎。而在宗人府的大牢里面,听说病死了两位公主。
高门大户的闲话大家都特别爱听,如果牵涉到皇家,虽然不会在街面上公开的议论,但是见了面挤眉弄眼的说几句隐晦含糊不清的话,那还是可以的。这段时间街上都在流传公主们去世的消息。有些消息灵通的,自然知道怎么回事,消息不灵通的平民百姓终于拍手称快,“就说养这样的女儿,早晚是会被浸了猪笼,公主怎么了?公主也是人呢,也是要吃饭,睡觉喝水的,做了这下作事,婆家被连累了,娘家也被连累了,孩子也被连累了。”
市面上公认的一个消息,那就是这些公主们被秘密处决了,消息其实不算假,确实是有两个公主被赏赐了毒酒,做这事儿的就是皇后娘娘。
太监们把公主们的尸体抬走,没有参与进来的公主们缩在墙角里面,怎么看怎么可怜,皇后盯着他们看了一圈,看到里面有个公主坐得非常端正,不由的对她的身份好奇。
“这几年本宫也不操心宫里面的事情,也没有跟你们常见面,谁是谁本宫已经记不清楚了,坐在旁边这个是哪位公主?”
“臣妹封号淮河。”
“哦,原来是你。”皇后也是听说过她的名声的“这些日子,本宫和公里的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家说话,都说淮河公主小的时候就是女中诸葛,胆大心细,又算无遗策。听说进到这里面也是被连累进来的,是吗?”
淮河公主端端正正磕了一个头,并没有说话。
皇后也不想跟她说话,她出了牢房,和看守的婆子们说了几句。
“平日都是谁来探望公主们?”
“回娘娘的话,都是一些宫里的嬷嬷们,和公主们的乳母,再有就是他们的一些管家管事。”
“哪位驸马派人来探望了?”
“腾阳公主的驸马家里面派人来探望了。”
“都说了些什么?可送来了什么东西?”
“送了些胭脂进来,还有一些换洗的衣衫,他们家的小爷也跟着进来看了几次,听说因为是女牢,驸马不便进来,但每次都在门口等着”。
皇后在心里回想了一下哪位是腾阳公主?就对看守的婆子们说“跟老王爷说这是本宫的意思,让腾阳公主收拾一下出去吧”。
婆子答应了一声“是否让驸马来接?”
“自然该让驸马来接,难不成让公主自己回去,等一会儿你替本宫把话传给腾阳公主,虽然免了她的罪,但不能不罚,具体罚些什么,稍后会有内监去传旨。让她以后好自为之,也好好的过日子,没事儿别出来晃悠了。”
这个消息传到监牢里面,腾阳公主激动的大哭。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呆下去,她喊着婆子们,把大牢打开,她要去外边儿等。
其他公主们顿时闹了起来。
“凭什么让她走了?我们为什么还在这儿?”
“皇后娘娘呢?我要见皇后娘娘。”
“腾阳姐姐替我给母妃传话,让她在父皇面前给我求情”。
“那婆子你过来,皇后娘娘是怎么说的?只让腾阳一个人出去吗?”淮河公主非常激动,她摇晃了几下门,在这里她的罪过是最轻的。要是也许出去的一个人,也应该是她。
尽管在大牢里面,龙子凤孙也是龙子凤孙,婆子们不敢慢待她们,恭恭敬敬的跟淮河公主说“娘娘只许腾阳公主一个人走,其他的公主们,娘娘没说话,奴才们也不敢放您出来。”
淮河公主非常的失望,怏怏不乐的坐回去。她实在不明白,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好处怎么能让腾阳得了去呢?想到在外边的儿子,不知道过的什么样的日子,她此刻觉得心如刀割,但是,这个时候不能乱,千万不能乱。
她静下心想了一下,把一个婆子叫过来,“麻烦你转告老王爷,就说我想和贾候的夫人说话。”
婆子只能答应了一声,过了一会儿来见她。“老王爷说,这事儿得让娘娘发话。”
淮河公主闭了眼睛,蔫蔫儿的说“知道了。”
皇帝走了以后,谷云也非常开心,一到下衙门的时候,自己飞速的收拾东西离开衙门,家里面还有两个小孩子,特别是刚出生的小家伙,养了几天胖乎乎的,他忍不住抱着亲了又亲,这小家伙长的特别可人意。他哥哥谷雨私下里觉得,这孩子就不该姓林,“就该是咱们家的孩子,你回去和林氏商量一下,你们再生一胎,下一个再姓林。”
谷云白了他一眼,“要是下一个你也爱,什么时候才有一个孩子是林家的。”
谷雨觉得弟弟当初答应有一个孩子姓林的时候就该拦着的,多好的孩子呀,又白又胖,逗逗他笑的多开心,自己做伯伯的抱着他不哭不闹,这么乖的孩子打着灯笼难找,怎么就成了林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