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冬歇
时间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十一月中旬,我们终于和冬天里的第一场雪不期而遇了。听项目上的老员工说,今年这场雪比往年晚了快半个月。
作为一个南方人,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雪,心中带着些许兴奋,所以一大早,我来到了工地上,欣赏着茫茫的雪景。眼前的工地像是被大自然按下了暂停键,平日里的喧嚣和忙碌被一片静谧所取代。
雪后的路基工地,仿若一幅色调清冷的油画。连绵的路基袒露在皑皑白雪之间,像是大地蜿蜒出的一条银白绸带,原本黄褐色的土石,被雪温柔覆盖,只偶尔在坡沿、洼处露出星星点点的原色,恰似这幅素白画卷不经意间洒落的几笔墨痕。
各式工程机械静默矗立,装载机的大铲子高高擎起,斗里兜满了雪,像是大自然即兴创作,给这钢铁巨兽添了个造型别致的“奶油帽”;起重机的长臂横亘半空,雪在臂杆上堆积,勾勒出流畅又奇幻的曲线,每一寸钢铁都覆着晶莹,于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工地上的材料堆也改了模样,成捆的钢筋像是刚从雪窖里捞出,裹着一层冰壳,寒光凛凛;沙堆被雪压实,圆润又光洁,好似巨大的雪蘑菇。不远处,简易工棚的顶上,雪沉甸甸地耷拉着,有几处不堪重负,雪块滑落,“噗通”一声掉进旁边的雪窝。
几个工人的身影穿梭其中,踩出深深浅浅的脚印,他们哈着白气,正清扫设备上的积雪,手中的铁铲与冰凌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在空旷的工地间回荡,打破了雪后的寂静,雪花飘落在安全帽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一首宁静的交响曲。
而工地旁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平日里肆虐的狂风似乎也被初雪的到来平息了几分。雪花纷纷扬扬地从铅灰色的天空飘落,像是一群轻盈的仙子,迫不及待地要给这片单调的黄褐色大地披上一层洁白的盛装。
远处的沙丘和戈壁石,原本毫无生机的它们,在雪的覆盖下像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高低起伏间仿佛变成了一片银色的波涛海洋。而那些顽强生长在戈壁滩上的骆驼刺和红柳,此时也被雪温柔地包裹着,像是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在风中微微摇曳,似乎在向这片雪的世界展示着它们坚韧的生命力。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这片雪景中拉回了现实。
我掏出手机一看,是张部长打来的。
“喂,张哥,我在工地呢……现场没什么事情,我就是出来看看,不是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嘛,嘿嘿。……哦,开会吗?好的,我马上回来。”我接通电话说道。
我来到会议室后,看见工程部其他的同事们都在了,随即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张部长首先开口说道:“大家人到齐了,我就先说了。今天正好利用下雪的时间,我们部门开个会。现在这场雪一下,意味着工地的冬歇就要来了。”
“冬歇?”我和林宇轩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疑惑。
张部长看出了我们两个的不解,随即说道:“林青和林宇轩,你们两个是今年刚来的,不知道什么是冬歇也是正常的。所谓的冬歇,就是在北方施工时,因为冬天气温太低,不适合进行施工,工程暂停,待天气回暖,气温回升之后,再重新组织施工。”
“不是有冬季施工措施吗?”我不解地问道。
“是有冬季施工措施,但就目前我们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说,也只有关键线路上的那两座隧道才采用,其他工程基本都不用。”霍晓光说道。
接着,张部长又解释道:“冬季施工涉及到的问题很多,影响的关键点就是进度和成本。因为采用冬季施工措施,首先是混凝土原材料需要加热,搅拌要用热水,还需要增添外加剂,比如早强剂、防冻剂、减水剂这些。另外,混凝土运输车辆需要保温,浇筑混凝土过程需要防护,浇筑完成后覆盖,可能还涉及到要搭暖棚,用暖风机、火炉等等,这只仅仅是混凝土一项。其他的比如还涉及到钢筋的、模板的、甚至土石方的,要采取的措施就太多了。这对项目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成本支出。况且,这还涉及到质量方面的风险,比如低温会干扰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凝结硬化,易致使结构强度不足、出现裂缝;冻土的开挖回填难度大,处理不好后续会产生沉降隐患。安全方面因为低温造成手脚僵硬,加上厚重保暖衣物束缚,工人在高处作业、操作机械时灵活性变差,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也会上升。所以,在项目工期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大量采取冬季施工的措施。”
我恍然大悟,原来冬季施工措施这么麻烦啊。
“那我们不是没事干了?”林宇轩问道。
“这就是要今天召集大家开会的原因,要安排一下后面的工作。”张部长说道。
大家随即正了正身子,认真听起了张部长的安排。
“从今天会后,大家就立即着手完善自己管段的内业资料,看看自己的施工日志是否跟紧了、检验批和施工记录是否完善了,给大家一个星期时间查漏补缺,胡敏负责一个星期后收资料。”张部长说道。
胡敏回答道:“好的。”
接着张部长又说:“除了吴鹏和马星以外,其他人也抓紧联系其他业务部门,尽快完成对施工队伍的材料盘点和验工计价,这个事情25日之前完成。霍晓光负责盯着这个事情。”
“收到。”霍晓光说。
然后张部长又望了望坐在旁边的吴鹏和角落里的马星,说道:“你们两个管的隧道,暂定的还是要继续施工,你们要盯着一定要把冬施措施落实到位,不要留下什么隐患。”
“明白。”吴鹏和马星点了点头。
最后张部长又环视了一下全场,对大家说道:“各位,大家就各自抓紧时间完善自己的工作,争取大家在月底的时候能够开始自己的假期,早点回家过年。就这样,散会。”
回到宿舍,林宇轩问我:“林青,这就要放假了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没有说现在放啊,等我们把这些事情弄完,不就到12月了嘛。”我回答道。
“那离过年也还有差不多两个月啊,怎么早回去干啊?”林宇轩有点无奈道。
我看了看他,说道:“我们上班也快五个月没有回家了,我其实也蛮想早点回家去转转的,早点放假也好。”
“我看你是想你女朋友了吧?说什么想回家去转转,我看都是假的。”林宇轩愤愤道。
“难道你不想放假吗?”我问他。
“不是不想放假,只是不想放这么早。我父母都在外面打工,我现在回去家里连个人都没有,而且现在村里外出打工的人都还没有回去,现在回去也没什么玩的。而且冬歇不干活,工资也没有多少,我还等着攒钱付首付呢”林宇轩说道。
我突然有点明白他的感受了,说道:“那你可以申请春节留守项目,在这看家,听说还有过节费呢,这样不是离你攒钱的目标更近了吗?”
林宇轩连忙摆摆手,说道:“不不不,我才不留守呢。今年刚上班,毕竟自己能挣钱了,还是想回家去过个年,给父母买点东西,让他们也看看,这么些年还是没有白养我,是吧?”
我又说:“没想到你还挺孝顺。那要不明年你考虑考虑去南方的项目呢,那边没有冬歇,甚至有可能过年都不放假,让你一直挣钱呢。”
林宇轩想了一想,说:“算了那扯太远了,我看我还是去找找吴哥,等我这边把我自己的事情弄完了,让他同意我去他管的隧道里面帮忙,一来我可以学习学习隧道施工,二来我就可以晚一点回家了。”
对于他这个想法,我还是比较赞同的,于是我说道:“我看行。”
而我自己,我则想的是尽快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是真的想早点回去了。
晚上躺在床上,我开始盘算着,规划起了我的假期来。首先肯定是先回老家,去看我的爷爷奶奶,然后看看父母什么时候放假,如果晚的话,我就去他们的项目上转转,顺便学习学习。当然女朋友肯定是要去看的,但她现在学校也快到期末了,教学任务应该比较繁重,所以稍微坚持一下,就等她放假了再去找她吧。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回家的日子。
在跟项目上的同事告别后,我和另外三个同事作为第一批回家“先遣军”首先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首先是经过两个小时的汽车的颠簸,然后到县城再转火车,再一路向南,往着家的方向奔去。
火车轰然启动,一路向南奔去。刚出站台,窗外是一片肃杀的白。原野被厚雪严实地捂着,偶有几棵枯树直挺挺地戳在雪地里,像是大地冻僵时竖起的寒刺,天地茫茫,望不见多少生气。
车厢里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弥漫着热闹又复杂的氛围,孩童的嬉笑、归人的低语相互交织。我望着手中那张车票,它像是一把钥匙,能开启记忆里那扇温暖又熟悉的家门。想着家中长辈备好的热饭菜,还有那桌怎么也唠不完的家常,紧张被熨平,继而被期待填满。每一声车轮与铁轨的碰撞,都似在把我朝思念的原点狠狠拉扯,恨不得下一秒就投身进故乡那暖烘烘的怀抱,旅途的疲惫在这炽热的盼头下,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
越往南,雪渐渐薄了,色调开始有了层次。原本白茫茫的山峦,露出了青黑的脊梁,残雪沿着山褶蜿蜒,像是给大山披上了破褛的银裳。阳光也不再那般苍白无力,暖黄的光渗进车厢,心情似被悄悄烘暖,有了一丝对未知旅途的期待,仿若蛰伏的希望正缓缓苏醒。
故乡,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