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临别那只手颤颤巍巍,“福临,你在哪…… - 清穿之公主吃瓜日常 - 天行有道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7章临别那只手颤颤巍巍,“福临,你在哪……

第47章临别那只手颤颤巍巍,“福临,你在哪……

光阴荏苒,转瞬已经过去两年,格格们在王贵人的教导下长进不少,俱学得文静娴雅起来——虽说大部分不过是表象,但至少很有淑女的派头了。

珊瑚么,人后管自是个人来疯,人前却是规规矩矩的,以至于王贵人每每前来夸赞时,宜妃跟郭贵人都二脸懵逼:哈宜瑚真有这般出色?她们怎不觉得。

实在珊瑚的成绩只能排到中等,一共四位格格,她只比据最末的二格格略好些,依着珊瑚的意思,还需再低调些才好,无奈二格格实在太懒散了,自诩得她皇阿玛宠爱,功课差些也没什么,往好处想,她越不求上进,说不定皇阿玛也就放弃叫她和亲蒙古了,那蒙古也不是烂菜缸,什么臭鱼烂虾都要呢。

但输给小六岁的妹妹多少有些丢脸,二格格只得来央求珊瑚,让她再放点水,好歹面子上好看些,作弊二格格是万万不敢想的,旁的王贵人还能睁只眼闭只眼,可一旦关系到原则问题,那是誓死不从,万一告到荣妃处,二格格八辈子的老脸都丢干净了。

珊瑚很无奈,她还不够“善良”吗?每次期末测验,几乎一半的答案都是闭眼写上去的,二格格这都超不过她,真该找找自己的问题了。

其实王贵人未必看不出她在“藏拙”,但很默契地帮她保守秘密,身为贵人之女,在宫里还是别大放异彩的好,那些娘娘们虽说气量宽宏,保不齐也会善妒呢。

这方面,三格格纱达利就实在太掐尖要强了,她不止要胜过这几个亲生姊妹,连寄居宫中的养女大格格都不放过,非得事事压她一头才好。

大格格自是分外难过,她不比别个,跟康熙有血脉之亲,蒙圣上恩典召到宫中来,自是不想让家中丢脸,何况,她的确是最为居长的一个。

纱达利这时便笑容满面过去安慰,“大姐姐,胜败乃兵家常事,何须放在心上?没得显出小家子气。”

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初第一次测验,纱达利垫底,那脸色可是黑得跟锅盖似的。

系统吭哧吭哧道:【说得轻巧,又不是靠真材实料,赢了也没意思。】

三格格勃然变色,“哈宜瑚,你说什么?”

珊瑚面不改色,她早就习惯系统时不时冒出几句惊人之语,若非心中有鬼,也没什么好在意的,没看旁人都无动于衷么?

珊瑚从从容容,“我何曾说过什么,三姐姐,你莫不是幻听了?”

纱达利面色惊疑不定,她素知这四妹有些古怪,从那次落水开始就跟换了个人般,暗含针砭不说,说话也跟夹枪带棒似的,若非哈宜瑚性子厉害,依着纱达利的脾气,自己被她害得这样凄惨,少不得报复回去,然而究竟不敢轻举妄动。

好不容易借着功课换回皇阿玛些许垂怜,断不能功亏一篑。

三格格定定神,怀疑她作弊又如何,拿不出证据就是污蔑,她就不信哈宜瑚敢冒这个险。当下冷冷道:“某些人自甘堕落也就罢了,还不许旁人上进,当真夏虫不可语冰。”

珊瑚依旧笑眯眯的,“三姐姐说的很是,读书只为充实自身,又不是为应付考试,难道还能装一辈子不成?早晚得见分晓。”

宫里还能买通宫女太监获得考卷,可等嫁去了蒙古便没这般便利,三格格这才女名声造得越出众,到时候露馅只会越难堪。

纱达利脸上阵红阵白,恨不得拿针线把她嘴给缝上,就她能说会道?

珊瑚懒得跟她耍嘴皮子,兀自安慰大格格去了,大格格去年底刚行完及笄礼,蒙古那边也派了人来相问,估摸着婚事不久就要落定了,比起课业,她要操心的冗杂琐碎还多得多呢。

见自己被人干晾着,纱达利愈发气恨,暗道下次大比定得见真章,真以为她得靠小聪明才能成事?她就不信,以她的容貌智慧,当真会被人比下去。

可惜三格格终没等来证实自己的机会,入秋之后,太皇太后染了风寒,病势一日比一日沉重,太医都说,恐怕是撑不过今年了,这也难怪,到底是年近八旬的老人了。

嫔妃们都前往慈宁宫中侍疾,王贵人虽说位份低微不得近前,但也在账外端茶递水什么的,公主们的课业自然得暂时搁置。

大格格既喜且忧,喜的是太后崩逝,她便得守孝三年(严格来说是二十七个月),蒙古那边自然不便上门提亲;忧的是也有热孝成婚的说法,即在百日内出阁,那倒成催促了。

恭亲王常宁探听清楚情况,也便悄悄着人打点起来,须防不测,此外,便是流水般地往宫里送各种珍贵药材——他自然是真心希望老太太病好的,大格格好歹在太皇太后膝下养过一阵子,老人家遭此磨难,自是舍不得她骤然出嫁,到时或者可以多留两年。

看着恭亲王夫妇殷勤备至,宜妃分外不悦,八竿子打不着的都来讨好,岂非衬得她们这些嫔妃不够孝心?遂也加紧服侍身旁,她舍不得往慈宁宫掏钱,那就多出些力吧,横竖德妃怀着身孕不能过来,干脆连她的份也一起包了。

珊瑚觉得姨母真是可爱。

郭贵人则每日备好煎炒烹炸蒸各色小吃,装在食盒里带去给宜妃,太皇太后病中水米不进,其他人自然不敢大鱼大肉,加之慈宁宫多为蒙古侍女,一向以草原风味为主,那些个奶饽饽酥油茶,吃得宜妃都快淡出鸟来了。

自然得改善一下口味,至于旁人会否埋怨她不够孝心——她若是因饮食不调病倒了,谁能伺候老太太?她日日守在这里不就是最大的孝心吗。

但这日,宜妃忽然放话叫珊瑚过去,郭贵人很困惑,哈宜瑚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能抵得什么用?再说,她跟太皇太后就没见过几次面。

珊瑚倒是有所预感,安抚好母亲,便跟着秋菊冬梅直往慈宁宫去。

可巧康熙爷下朝回来也正往此处赶,比起往日那个意气风发的皇阿玛,这位中年大叔脸上结结实实多了几分沧桑之感。

他见到珊瑚也是一怔,听说是宜妃召她来的,却颔首道:“去罢。”

珊瑚心情复杂,这些人还以为她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呢,其实她不过是个普通人,若真那么厉害,也不用借这具躯壳,直接就物归原主了。

大殿内嘤嘤啜泣的嫔妃瞧见她这个五短身材的孩子大步迈入,俱收起半真半假的眼泪,愣在原地。

佟皇贵妃恼道:“谁叫你过来的?出去,这里不是你小孩子玩耍的地方。”

话音方落,就见一只纤纤玉手拉起珠帘,“姐姐还请喜怒,要召见哈宜瑚是太后娘娘的意思。”

佟佳氏暗暗气恨,这个宜妃当真该死,自己作秀不算,还把个懵懂无知的幼童也召来争宠,天底下竟有这般贪得无厌之人!

可恨自己膝下空空,便是想效仿都无从学起。

珊瑚原以为宜妃不过拿太后娘娘当托辞来压压佟佳氏,哪知进门一瞧,却发现这头发花白的老人家正坐在床畔,朝她轻轻点头。

太后脸上有明显的悲伤,皇帝并非她亲生,虽事她至孝,到底隔了一层,而太皇太后却是她至亲至敬的姑奶奶,入宫之后蒙她庇护至今,若太皇太后仙去,往后她真不知该依靠谁好了。

然而再难她也得挨下去,太医都说药石无效,此刻,她只想让姑奶奶走得安安心心的。

太后用蒙古话对珊瑚道:“好孩子,有劳你了。”

宜妃暗暗诧异,她不知太后为何对哈宜瑚这样客气——自然是因为南巡途中,珊瑚曾扮作先帝爷的口吻帮皇太后纾解心结的缘故。

但这段故事就不必让宜妃知道了,珊瑚平静上前,用不着过多沟通,她已明白皇太后需要她做点什么。

此时此刻,她只觉自己是位引路人,帮孝庄驱散幽冥泉上的昏暗。

但,这位老人家最在意的是什么呢?

珊瑚试着让系统模拟皇太极的口吻,到底是她丈夫,可能也会怀着愚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