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采珠勿惊龙.2,鲲鹏之变》(7) - 秘宝局中局:绝境探险小说 - 二郎神犬马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四十一章《采珠勿惊龙.2,鲲鹏之变》(7)

赫尔比亚

不管怎么说,无论内幕真相如何,简清明都已从“鱼鹰”监狱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再加上那个匿名的“戍者”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发来的线索——维文珠宝,这令我们陷入极度疑虑中,特别是我。我回忆起简清明被遣送回美国时,在机场的那鬼魅一笑,以及一声“再见”,顿觉寒从脊发,莫非,那时他就已料到,监狱是关不住他的吗?

在将这件事通报给梁丕、赵金生以及杜志发后,阿发不用说,他不会也不愿往深层次考虑;赵金生爱莫能助,因为简清明是美国人,而且人也在美国,他管不了。

我将最后的希望留给了梁丕,因为老梁在我心中,是一种超然的存在。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起死回生,而且身上闪耀着超凡脱俗的智者光芒,尽管他是生意人,尽管头发日渐稀疏。

与麦思贤相比,在某种程度上,我更信任梁丕。而麦思贤教授,就像一个黑洞,没有光可以穿透他,始终笼罩在一片阴影当中,令人捉摸不透的同时,又让人觉得可怕。

那天老梁跟我约在他的乡间盆景园见面。我进去时,他手里正拿着把修枝剪,给一盆对节白蜡盆景修枝。

因为事情棘手,焦躁心烦,所以我走过去,直接开门见山地说:“老梁,这事儿你怎么看?”

梁丕回头看看我,笑了下,说:“看你急的。”然后拿着剪刀走到一个石质茶几边,坐下后点起一根雪茄,跷起二郎腿,说:“这事儿很明显,前四次的地震,绝对不是自然条件下发生的。”

“地震难道真能人为导向?”

“美国有个科学家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你听说过吗?跟爱迪生一个时期的。”

我摇摇头,说:“没有。”

梁丕竖起手指,点着说:“这个特斯拉,曾经就研究过人造地震。他可是1900年前后的人啊,那个时候就有这种想法了,并且据说还研究成功了。不管真假,现在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什么不可能发生?”他吸了口雪茄,“而且这次的事情是明摆着的,你不怀疑都不行。”

“但ie总是跟我抬杠,说也存在巧合的可能。”

梁丕笑笑,说:“你都说了是抬杠咯,呵呵。”顿了一下之后,“美琪这姑娘,就是脾气倔,不肯轻易认输,要她改变自己的想法,承认自己错了,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不用理会。再说了,她为什么能相信你可以呼风唤雨,可以水下呼吸,却不相信有人能制造地震呢?”

“我……毕竟是她亲眼看到的嘛。”

“是咯,有些人就是必须亲眼见到才信。其他,不管事实有多明显,只要与其先前的理念不同,她就选择不信。但如果等她真亲眼见到时,通常为时已晚。”他盯着我努了一下嘴,“这就是普通人与聪明人的区别。”

我点点头,咂了下嘴,说:“不过水下呼吸,只在我小时候撞晕在水里时,发生过一次,至今再没有过。我试过无数次了,就是不行。”

“这个不急。”梁丕朝远处看了看,继续道,“最近第五次的‘鱼鹰’监狱地震,虽然与前四次不同,但同样是非自然的,所以简清明一定不是失踪,而是被人救走了。”

我问:“为什么这次地震没有波及维文珠宝?”

“你想象一下,有没有这种可能——某人,姑且定为简清明的营救者,他从东海岸城市开始,向西海岸的加州进发,因某种我们现在不知道的原因,一路通过地震,将沿途各州的维文大楼摧毁,也许目标是钻石,也许是别的;最终到了加州后,开始通过制造这次地震,营救简清明。所以前四次的目的是维文珠宝和钻石,第五次的目的是救人,路径是从东海岸出发,到西海岸而止。这不就很合理了吗?”

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说:“啊,是啊,你这么一说倒真是有点像。麦教授怎么没分析出来呢?他一直把目光聚焦在从地下飞出来的龙身上。”

梁丕低头笑了笑,说:“他建立九渊,就是为了研究龙的嘛,不像我,什么都研究。除龙和异珠以外的事情,没有什么可以占据他的大脑的。”他朝我看看,“现在,你有点明白为什么我不会跟他合作了吧?”

我眨眨眼,回味着他说的话,问:“那……那个匿名的叫‘戍者’的人呢?他提醒我维文珠宝是线索的目的何在?”

“目的简单,他就是想让你知道,简清明是被人或者将被人救走,并且如果你想寻找简清明及其营救者的话,得从维文珠宝入手调查。这就是他的直接目的。至于隐藏在直接目的后面的深层次意图,我现在也没法知道,但凭直觉,我认为背后水极深。”

我左思右想,点上根烟,抽了几口,最后攥起拳头砸了下石几台面,说:“我得去美国,查查这个维文,然后揪出简清明。”

梁丕喝了口茶,道:“我知道劝你不去是没用的,但无论如何,都要万分小心。因为如此一来,你就遂了那个‘戍者’的愿,而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我沉重地嗯了一声,过了会儿,问:“你知道关于地龙的情况吗?”

“地龙?”梁丕斜着看了我一眼,“我当然知道,中国境内研究地龙的第一人,可是你爷爷。不过这些资料,我全扔给麦思贤了。”

“那你说,为什么‘鱼鹰’监狱地裂时,会有地龙飞出?”

“这个很好理解,西方传说中,那些居于地下岩穴、山洞里的,会喷火、带翅膀的龙,就是地龙。那么等地表开裂时,它们就可能会出来。”

“会喷火?”

“这个,喷不喷火,我没有实证。不过我对传说的态度是,传说都是基于当时的事实流传下来的,只不过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产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讹传,但大体上应该都是对的。所以既然西方广为流传,地下恶龙会喷火,那我倾向于认可这点。尽管这次‘鱼鹰’监狱事件中,那些龙只是翼龙,会飞,但似乎没有出现喷火的现象。”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梁丕想了想,又继续说:“不过这也不能证明什么,我们中国的海龙,分为螭龙、蛟龙、虬龙、应龙和龙王,那么地龙想必也不止一种,这次的那些翼龙,可能只是其中一类而已。”

“其他你还知道什么?”

梁丕换了个姿势,开始不由自主地抖起腿来,磨蹭了一会儿,说:“看在咱们生死之交的分上,告诉你个秘密,麦思贤都不知道的。”

我惊讶地盯着他,说:“好。”

梁丕凑近了些,神神道道地说:“水精为珠,地精为玉,珠联、璧合!”

“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最珍贵的,一是珍珠,二是宝玉,合起来就叫珠玉。珠联璧合、珠玉在侧、琳琅珠玉……所以,珍珠和宝玉,天生一对。而海龙有异珠,那么,地龙便有奇玉。”

听到这里,我不禁瞪大了眼睛,半晌后问道:“真的假的?”

梁丕将身子往后靠回椅子,重新拿起茶盏,说:“地龙在中国知道的人甚少,也极为罕见,不知为何,西方却与我们恰恰相反,地龙常见。在我们中国的传说中,海龙大部分都是好的,帮助人类的,四海龙王司掌雨水,保民风调雨顺;而西方传说中的地下恶龙,都是邪恶的,喷火的,吃人的,却极少见我们的海龙。你不觉得奇怪吗?”

“麦思贤也提到过这个,说感觉郯城大地震那次,是中国的地龙集体出逃。”

“得加个形容词,中国最后一批地龙,集体出逃。按照你爷爷和我当年的研究,地龙从中国出逃已经很久了,可不是康熙年间才有的事情。”

“我x。”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如同在听天书,“照老梁你的意思,地龙和海龙千百年来,一直都在争斗不休,但地龙不敌,全逃往了西方,留在东方的,都是海龙,也就是十狱阎殿青龙那样的?”

“推测,这一切都是我和杨老师的推测,因为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撑我们的观点,只是根据现象加以推测的。但是奇玉,可不是我的推测,那是有证据的。想看吗?”

“当然。”

梁丕站起身,朝屋里走去,我随后跟上。来到一间专门的藏书室,那间屋子是特意为收藏古籍而建的,温度、湿度和光线,全都是智能调控。为什么藏书?因为梁丕曾经多次跟我提过,他之所以号称图灵——古墓线索全知道、秘境通道都知晓、奇花异木寻得着、神兽宝藏躲不了,很大一部分都归功于古籍上的线索,有时哪怕只是一句话。所以,大规模的藏书,尤其是收集古籍和罕见的图书,是梁丕最为热衷的一件事情。

不但收藏中国的,每年他从海外购进的外国珍籍和稀有图书的费用,都在一百万美元左右。

梁丕带着我来到其中一处,说:“你面前的这几列架子上的书,全都是西方关于地龙的研究著作,当然,‘地龙’是我和你爷爷起的名字,西方直接就叫作dragon,同时也把我们的龙翻译成dragon,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我们的龙跟他们的龙,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生物。”说着,他戴上手套,走到中间一列书架前,抽出一本薄薄的泛黄的册子,翻到一页,递到我面前,指着其中一段文字:“你看这里。”

我凑过去,看了看,说:“我英语不好,看不太明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