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采珠勿惊龙.2,鲲鹏之变》(28) - 秘宝局中局:绝境探险小说 - 二郎神犬马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二章《采珠勿惊龙.2,鲲鹏之变》(28)

陆桥三山

<1>

弗朗索瓦、我和周喆,三人各扛着一条剥了皮的短矛龙腿,郭美琪走在中间,最终来到山腰上的一处洞穴。走进去之后,发现里面竟然很是通透阔达,中间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石头水池,光线从上面射进来。我不禁抬头望去,这才发现,山顶是空的,而四周则朝外部陷进去,可以遮风挡雨,整个洞穴像极了南方带天井的四合院老宅。

等四人都进来后,弗朗索瓦在洞口旁边开始摇一个轱辘转盘,一道厚实的大铁板便缓缓降下来,将洞口挡住。

我很是惊讶,问:“你这铁板从哪儿弄的?”

“只要待的时间够久,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里什么都有。”他从中间的水池里打来一桶水,开始洗那块短矛龙肉,“上面的沉船,大部分都漂到这里来了,好东西可多得很。”

“上面?”郭美琪问,“哪个上面?”

“地表世界啊,我们来的地方。整个地表与地下的水系全都是相通的,上面的沉船,九成以上最终都会到这里的地下水系里。你只要耐心点,就能捡到好东西。”说着,伸手指向一个箱子,“把它打开。”

我将信将疑地打开箱盖,里面的东西着实令人晃眼,整整一箱子的金币。这时,他已经熟练地开始用铁丝穿肉,抹上些佐料,并架到架子上,开始生火,然后走了过来,用脚将盖子关上,说:“可惜,在这里,金币根本没用。”转头朝向我:“你说想问我些东西,想问什么?”

“你说你是追踪百头鼋龙,才到这里的。那么百头鼋龙到底是什么?”

他坐到火堆旁,开始转着烤肉,说:“从南洋的一个海眼下来之后,你会发现三座小岛。”

郭美琪说:“海眼?你是说蓝洞吗?”

“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称呼,在中国,称作鼋龙海眼。不过我觉得,应该和蓝洞是一回事。海洋上一个深蓝色的洞,不就跟海里的一只眼一样吗?”

周喆说:“又是海眼,又是三座岛,那一定就是我们下来的亚松森蓝洞了。”

“要解释百头鼋龙其实有点复杂,你们可以先在脑袋里想象一下一只巨鳌,这只巨鳌大到像是一座小岛,以至几乎所有经过的人,都把它的壳身当作岛屿。”弗朗索瓦的眉头动了动,“当然了,由于巨鳌几乎不怎么动,所以事实上他的壳身几乎与岛屿无异,上面有泥土,有草甸。”

我们三人面面相觑,郭美琪奇道:“难道,我们登上的那座小岛,竟然是鼋龙的背甲?”

“这没什么奇怪的,这种事情在海洋中太正常了,当年我在追踪kraken时,至少发现三种海怪都能够实现这种伪岛屿的效果。”

我心里一紧,问:“kraken?你追踪过kraken?”

“是啊,我一辈子都在研究海怪,要不然也不会流落到这里了。不过,kraken可不是某一只海妖,而是一类,那一类巨型章鱼都可以称为kraken。”弗朗索瓦给短矛龙肉刷了点油,“接下来,你们再想一下,如果这只巨鳌,有九个脑袋,那是什么情形?”

周喆说:“九头虫?九尾狐?”

“错了,那些是一个脖子或一条尾巴上,长九个。但百头鼋龙,是在壳身上有非常多的窍孔,每个窍孔里都可以钻出一个脖子,一个脑袋。这才叫作百头鼋龙!”

到这里为止,我们总算明白,那个岛上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过了会儿,我问:“你说你在中国好多年,到底为什么?还有,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我年轻时,在法国马赛当警察,后来无意中看到了两本书conchyliologiesystématique,etclassificationméthodiquedecoquilles(《系统贝类学及贝类分类学》)和histoirenaturellegénéraleetparticulièredesmollusques(《软体动物普通与特殊的自然历史》),是由一个名叫pierredenysdemontfort(皮埃尔·德蒙福特,法国软体动物学家)的动物学家、地质学家编写的,里面提到了巨型章鱼,还有插图。不知为何,我一下子就着魔了。但是很可惜,这位作者本来很出名,但就因痴迷于研究海怪,一直被人嘲讽,被科学界打压和排斥,最终像个叫花子一样饿死了。死则死矣,但还是没人相信他一直宣扬的海怪学说,所以,结局真的很悲惨。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很不公平,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决心一定要将他的海怪研究坚持下去,我要告诉全世界,这个世上确实有常人不知的怪物。”

周喆说:“所以你因为追踪这些海怪,最后追到中国来了?”他朝郭美琪指指:“就跟她一样?”

“我不知道她什么情况,我是搭乘基干步兵第101团的船到了越南的西贡,再经过广西进入中国的。为了打听关于鼋龙海眼的事情,在中国一直待到同治七年。”

我连忙打断,说:“等等,等等,你说什么?同治七年?”

“是啊。”

周喆也惊奇道:“你说你在中国待了八年之后,才到了同治七年,然后去了鼋龙海眼,之后一直在这里,生活到现在?”

“大体上,就是这样。”

我的天,如果这人不是疯子,说的不是疯话,那么照这么算来,他已经活了一百三四十年了,可他看起来,即便留着大胡子,也就四十岁上下,还很英俊。

其实如果苏家辉和杜志发在场,拿“大明混一”号做个比较的话,可能大家就不会那么惊讶了,但我们三个人可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震惊之情可以想象。

郭美琪说:“可是,你……你怎么不死?”

“我雇了一条船来海眼,待了几天发现太深,根本没法下到底。就在那时,开始起了风暴,海面形成漩涡,最后船被卷进这里。”

我问:“漩涡?什么漩涡?”

“以鼋龙海眼为中心的一个超级漩涡,相信我,只要见过一次,你这辈子都会做噩梦的。船上的人在漩涡里就死了一半,剩下三个人和我漂到了鼋龙背甲岛,结果在那里,又死了两个,剩下我和小武抱着船的碎片。”

“那小武呢?”郭美琪问。

“他跟我两人在海上漂,中途我们被海浪冲散了,我到了这里,不知道他被冲到了哪儿。这些年我几乎找遍了这块陆地的每个地方,都没发现小武。”

周喆皱眉道:“这么说,你们进来时还不是不死的,但在这里生活的过程中,发生了些什么,令你能够不死。”

弗朗索瓦说:“也许吧。”

我们那时还不明白,任何地表上的人,如果在这里长期生活,都有可能成为不死之人,只要你运气够好,能碰上不死珠产生磁场辐射,尽管这个概率极低。但是,这里的几乎所有物质,都没有不死属性,因为它们是暗能量,而不死珠只对明能量的地表物质有效。所以短矛龙等,无法拥有不死属性,只不过皮糙肉厚,很难被打死而已。

“好了,光顾着讲我,说说你们吧,你们来这里做什么的?”

我说:“这里的地形你熟吗?我们也是探险队的,想去西北方向找一种矿石。”

“西北方向?我们脚下的这片大陆,就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弗朗索瓦用一根烧黑的木棍,在地上画着,指着西北方向尽头,“顶端这里一共有三座山,其中的两座靠在一起,像个朋字,但在海里,不过有一座陆桥跟大陆相连;还有一座山像个半岛一样,伸进海湾里,山体上全是窟窿,我称为万窍山。你们如果要往西北方向走,最终的地方,就是这三座山。”

郭美琪问:“离这里大概有多远?”

“步行的话,差不多要60天。”

“60天?”周喆小声惊道。

“是啊,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但实际上,如果不能像我这样不死,拖上几个月才能到也不是不可能。你们过来看。”弗朗索瓦起身通过一个凿出来的石阶,登到上面一处较高的瞭望口,我们跟上去,透过窗口,下面的景象一览无余——三人最开始进入的那片蒿草地之外,也即大陆的中央部分,是苍黄色的大草原,东北边缘处有连绵的山脉;如同非洲草原的各种狮子、水牛、长颈鹿、大象一样,这里的草原上遍布着短矛龙、掘龙和行地鼋龙。短矛龙自不必提,掘龙比短矛龙还要大一号,身体呈拱形,头颈位较低,浑身无刺,披着坚硬的灰色鳞甲,四肢长度相仿,最为厉害的是四只爪子,据弗朗索瓦说,连火山岩它们都能掘开;行地鼋龙的脖子挺长,身上缀满了突出的盔乳,就像穿着厚实的古代铠甲,单看脖子和脑袋的话,与百头鼋龙十分相似,特点是额头独角,脖子背面一溜倒钩,其实那些倒钩主要是背锋十分锐利,就像一个个刀片,再加上鼋龙的脖子如狂蟒般,可以轻松地运用这些刀锋,割破敌人的身体,同时又可以在缠住敌人时,作为防御,令第三方无法轻易下嘴。但与百头鼋龙不一样的地方是,行地鼋龙的脖子和脑袋上,照样披挂着异常坚硬的鳞片。

看着这一切,我们三人确实被震住了。撇开此行的任务或者恩怨等不谈,这幅画面简直壮丽无比,仿佛回到了史前时代;但如果深入其中,自然也是危险至极。

“你们想穿越这片大陆,就得对付这些家伙。”弗朗索瓦下了台阶,“其实要迅速到达的话,还有个办法。”

我问:“什么办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