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搞定常森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41章搞定常森

“鄂国公上了些年纪,可不敢着了风寒。”文纵云名人把那个很大的炉子搬进了常森的房间,又带来一床很厚的铺盖,十分殷勤的亲手整理床铺:“这套被褥专门添加了羊绒,暖和的很呢。”常森哈哈大笑道:“虽说我这一身老骨头早已不堪大用,好歹我也是行伍出身,风刀霜剑早已不知经历过多少次了,不在乎区区这么点风寒。不过你也是一番好意,老夫心领盛情。”

这个时候已经很晚了,在弄好了这一切之后,按说文纵云就应该告退离去,但他却没有走,只是顾左右而言他,不停的说着一些有的没的话语,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常森扯些没有用的话题。

历经宦海的常森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刻就知道这个文纵云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而且常森又是一副直来直去的性格,索性直接把话题挑明了:“你过来怕不管是给送炉子添被褥吧?是不是还有什么话想对我说?”

“这个……”文纵云故意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犹犹豫豫从怀里摸出一个手本,又迟疑了好半天在终于恭恭敬敬的把这个手本递给了常森。

《奏请设四水府事疏》!

这是一份给朱允熥本人的奏事疏,行文的格式和语气依足了臣子的规矩。

一般情况下,这种给皇帝本人的“奏事疏”都是言简意赅,有事说事而已。

但文纵云拿出来的这份奏疏,却洋洋洒洒好大一篇,基本都是些抒情的语句,用了很大的篇幅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意,基本就是在说:想当初我们起兵造反,是一个天大的错误。但朝廷却能格外开恩饶恕我们的罪行,并没有将我们夷灭满门而让我们来到新世界,这份恩德天高地厚如同再造。现如今我们已经知道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到底有多么深重,并且深以为悔。奈何大错已经铸成,再怎么后悔也没有用了。只希望以后可以尽忠陛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而已。

在这片奏事疏的最后,还专门提到了一件很要紧的事情:恳请在这里设立四水府。

这绝对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在万里之外的新大陆上设立朝廷官署,就表示大明王朝在正式在这里建立起了统治,等同于把这一片区域纳入到了大明版图之内。

若是真的这么做了,绝不仅仅只是意味着大明王朝又多了一块领土,还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法理宣称:有了这个先例,就可以把这里作为立足点,进一步的开疆拓土。而且文纵云和成虎臣已经主动接受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就等于是树立了一个榜样,散布于新大陆上的其他各方势力会不会效仿之?

想当初,吴子山劝说乌鲁部归附大明,虽然只有一点点象征意义,但却具有非常重大的政治意义。现如今文纵云和成虎臣联名上疏,恳请大明王朝在这里设立“四水府”,其意义和影响远远超过当年的乌鲁部。

在万里之外的新大陆开疆拓土,这是何等的功劳?

虽然常森心中暗暗欢喜,但他终究不是方孝孺那样的迂腐之人,立刻就知道这里头肯定有事儿,要不然的话成虎臣也文纵云根本就没有必要主动接受大明王朝的统治。

“这个时候上这样的奏疏,固然是忠心可嘉……”常森笑眯眯的看着文纵云,似乎已经看透了他的内心:“但我估计肯定没有这么简单,必然是有求我吧??”

“鄂国公法眼如炬,纵云不敢隐瞒。”文纵云做出一副老老实实的样子,说的真诚无比:“想必鄂国公已大致了解了这边的情形,晋王……哦,不,前伪晋王就在我这四水之地以北,他们倚仗人数众多兵强马壮,时常欺凌于我,大有将我一口吞并之心。且……小人于虎臣将军本就是其部曲,无论实力还是名义,都远不如彼,只有将这四水之地归入大明版图,才可以有震慑之效。”

按照文纵云的说法,北边的晋王已经开拓出很大一片地盘。那晋王兵强马壮,已经对这里构成了强大的威胁,并且时时刻刻想要吞并他们。

而且文纵云和成虎臣本就晋王的部下,对于野心勃勃的晋王实在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请求把自己归入大明版图,这样晋王就不敢轻举妄动,否则的话就是在事实上侵犯大明王朝。文文纵云说的这些……基本都是真的,只是在一两个关键节点上撒了谎……其实也不算是完全扯谎,最多也就是夸大其词而已。

北边的晋王确实地盘广阔兵强马壮,也确实对成虎臣和文纵云他们构成了威胁,并且爆发过冲突和摩擦,但远远没有他说的这么严重。

晋王仅仅只是能对他们构成很大程度上的威胁而已,却绝没有把他们一口吞并的可能。

也就是说,文纵云和成虎臣,并没有归入大明版图的迫切需要。

最完美的谎言就是九句真话当中掺杂一句假话。

虽然常森已经大致了解了这边的情形,但也仅仅只是走马观花而已,很多细节他根本就不知道。

所以,他就相信了文纵云的这一番说辞,说的更准确一点,是他愿意相信而已。

“归入大明版图,在此地开府设衙,原本就是一件好事,你为何不对方孝孺……方宣慰提起?又何必专门来找我呢?”

“因为鄂国公代表着是陛下本人,而方宣慰则是代表朝廷。”

这句话实在是太微妙了。

但常森却很清楚的知道他在说什么。

现在的朝廷和皇帝根本就是两码事儿。

“我等本是大明叛逆,若是将此奏疏交给朝廷,必然节外生枝横生出许多事端。若是直接交给万岁,只要万岁允许即可以成事。”

想当初,在是否允许宽宏对待叛军这个问题上,朝廷内部就有严重的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向朝廷上疏,必然会有很多人旧事重提,还不如直接上达天听,直接交给朱允熥本人进行裁决,来的更加爽利,还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代表皇帝本人的常森而言,文纵云这么做绝对是对的。

现在的皇帝早已有名无实,但海外的大明子民依旧愿意向朝廷本人效忠,这就给早已荡然无存的皇权增添了一抹亮色,让朱允熥更具法理意义,至少有了一桩能够拿得出手的功绩。

其实,常森很清楚的知道,就算真的在这里设置了官府衙门,就算真的派遣了官员过来,也不过是一个象征意义而已。这里的地盘和人口全都是文纵云和成虎臣的,仅仅只派几个官员过来能有什么用?

充其量不过是一点点象征意义而已,真正说话算数的还不是成虎臣和文纵云嘛!

但这一点点象征意义正是朱允熥最需要的东西,他需要想朝野内外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文纵云和成虎臣的这份奏疏刚好就提供了这个机会。

“我会向万岁提起的。”

虽然常森仅仅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文纵云就很清楚的知道这事已经办成了。

朝廷在这里设立衙门和官署,还会派遣官员过来,这就是法理意义上的开疆拓土,到时候肯定会源源不断的资材送过来。

对于文纵云来说,这里到底是不是大明王朝的疆土,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趁机向大明王朝索要更多好处。

文纵云才不在乎什么大明不大明,他在乎的只是本地的发展,他在乎的只有一个字:利。

一份奏疏,就搞定了常森,也就等于是搞定了朱允熥。

接下来,就的去搞定吴子山了。

吴子山和常森、方孝孺之流完全不同,必须得拿出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