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第一个客户
当吴子山知道有人要订制一台蒸汽机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光棍娶媳妇一般;总算是有人看到了蒸汽机的优势,只要这东西开始商用,必然可以展现出恐怖的产能,甚至有可能因此就拉开工业革命的序幕……完全是出于对蒸汽机的重视,吴子山亲自出马,准备制造出第一台具备商用价值的蒸汽机。
订制蒸汽机的这个人约莫五十来岁的样子,生的瘦小干枯,却穿了一件过分肥大的棉布长袍,颌下几缕稀稀拉拉的胡须和那几颗大龅牙,让这个人的模样像极了某种最害怕猫的啮齿类小动物。
“鄙人姓魏,名无病。”当这个打算订制蒸汽机的客户朝着吴子山拱手客气的时候,露出了戴在手指上的那一枚宝石戒指——这枚戒指绝对价值不菲,充分说明这是一个有钱人:“鄙人是做猪鬃生意的。”
在相当漫长的历史当中,除了丝绸、茶叶等传统的物品之外,猪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出口品类。尤其是在造船行业当中,猪鬃更是不可或缺之物。
从北方的登州到南方的泉州、福州等地,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鬃毛加工作坊,毕竟猪鬃本身就是一个传统的工业产品。
“我想用这个……这个……这个机子叫什么名堂来着?”
当这个客户问起之时,吴子山赶紧笑道:“这叫傀儡机,又叫蒸汽机。”
“蒸汽机比傀儡机好听,就叫蒸汽机吧。”猪鬃生产商魏无病开始认认真真的描述自己的需求:“我想用这个蒸汽机去打猪鬃……”
猪鬃行业是典型的人员密集型产业,人工的开支本身就很大,要是能够用机械代替人工,必然可以极大的押送成本。
打猪鬃就是猪鬃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流程。
刚刚收上来的猪鬃良莠不齐长短不一,需要按照不同的尺寸和规格进行挑选和整理,这个工作非常非常的吃人工。
按照魏无病的设想,只要在蒸汽机上加装一个大型的“理鬃梳”,就可以利用持续不断的动力输出,对猪鬃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拣。
“钱大哥,魏老板说的这个事情,你们能做到吗?”
对于钱六一这个“蒸汽机研发主任”来说,这么简单的改装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他毫不犹豫的点头说道:“没有问题,绝对没有问题。”
既然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那就只剩下最后的一个问题了:价格问题。
蒸汽机的价格,就是这位魏老板最关心的问题了:“我想要的那种蒸汽机,要是弄好了,得多少银子?”
吴子山下意识的把目光转向了钱六一。
钱六一稍微估算了一下,给出了一个准确的报价:“按照您家所说的那种,一台机子怎么也得四五百两银子,要是再算上改装费……”
还不等钱六一把话说完,这位魏老板调头就走。
“魏老板别走啊,就算是价钱不合适,咱们还可以再商量嘛。”吴子山赶紧拽住了他。
做生意讲究的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讨价还价本就是常态,若是一听价格不对就走人,那这生意还怎么做哦?
好歹你也可以砍一砍价的嘛。
但是,这位魏无病魏老板连砍价的心思都没有了,他苦着脸说道:“四五百两银子?你们可真敢狮子大开口啊!我那个猪鬃作坊总共才二十几个人,一年的工钱开支也不过百十两银子,这么一个东西你们就要四五百两,简直就是在说笑。”
“若真有那么多钱,我还不如多雇佣些人手哩,谁还买这个东西?”
作为作坊主,最在意的就是成本。四五百两银子已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这么大的开销真心不如使用人工更划算。
技术革新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是需要支付成本的,对于魏无病这样的小作坊主而言,四五百两银子的成本明显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
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人们不想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更新,而是因为成本他过于高昂,他们真的无力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
“价钱不合适可以慢慢商量。”吴子山笑道:“钱大哥,咱们的蒸汽机价格还能不能再压一压?那就便宜点吧。”
“最少也得三百六十两……”
魏无病再次调头欲走。
这一次吴子山已经有了经验,一把就将他拽住:“魏老板,我不是说过了嘛,价钱不合适还可以商量,你要是真心想定制蒸汽机,咱们就好好的商量商量价格,你总是一言不和就要走人,这生意就真的没法做了!”
“三百六十两……你们的价格也高的不像话了。”
“那你说,多少钱合适?”
魏无病的眼睛本就不大,眯缝起来的时候就好像完全没有了眼睛似的,他掐着手指头算了好半天,终于给出了一个他可以接受的价格:“我也不少给你们,六十两银子……”
这一次,终于轮到钱六一不干了:“你说多少?”
“我说六十两……”
“那你还是赶紧走吧。”钱六一毫不客气的对第一个客户下了逐客令:“六十两?亏你说的出口!我造的蒸汽机,不是街边的碎砖头烂瓦片,按照你说的那个尺寸,六十两银子别说是造蒸汽机了,连储气罐都造不出来。储气罐和加热管都是铜的,就算是砸烂了当做废铜烂铁卖掉,都不仅仅只是这么点钱。你赶紧走吧,有多远走多远……”
这个时代的蒸汽机,很多部件都是“铁胎铜胆”结构,需要用到很多的铜,而铜本身就是硬通货呀,价值当然不便宜。
“要是六十两不行的话,我可以再添一添价码,八十两怎么样?”
“想也不要想。”钱六一绝对是个优秀的工匠,但他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尤其是这种价钱谈不拢就要赶走主顾的行为,真心不时候做生意:“一口价,三百两,要是行你就掏定金,好是不行就干脆一拍两散。”
“一百二十两,再都一个铜钱都不给了。”和不适合做生意的钱六一相比,魏无病绝对是个生意场的老手,他的眼睛里闪耀着精明和市侩的目光:“这是我最后的出价了,我只能出这么多……”
“我说一句。”吴子山笑眯眯的看着魏无病:“魏老板啊,你杀价杀的太狠了,一百二十两真心不行,一百五十两怎么样?”
“好吧,一百五就一百五。”
虽然客户已经答应了这个价格,钱六一却还在大声反对着:“一百五十两?这绝对不行,老爷啊,这点钱还不够咱们的成本呢……”
“钱大哥,不用说了,就一百五十两,我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