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你来断后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26章你来断后

谁也没有想到,对峙了这么久的僵持局面会在一夜之间打破。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局面的逆转并非是因为官军的战败,因为根本就没有发生足以改变局面的大决战。完全就是因为一场大火,把整个局面彻底翻转过来。

对于那些懵懂而又茫然的百姓而言,他们并不清楚眼下的局势是什么样子,只是知道叛军已经打到城里来了。

叛军已经进了城,这就意味着大势已去。

五花八门的不靠谱谣言好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的街知巷闻,而且越传越离谱。

有人说就在昨夜,叛军派遣了一支奇兵,突袭了官军的仓房重地,不仅斩杀了成千上万的官军,还放起了一把大火,将官军的粮草付之一炬,并且点燃的火药库,引发了惊天动地的爆炸。

也有人说,是叛军突然发起夜袭,因为疏于防范,苏长岳吃醉了酒,在睡梦当中被叛军砍下了脑袋……

虽然全都是些捕风捉影的谣传,但铁一般的事实就摆在眼前:官军真的出现了大规模的溃败,叛军真的已经杀进来了。

对于这些升斗小民而言,官军到底是怎么败的,叛军又的怎么杀进来的,等等这些最关键的问题根本就无关紧要,他们只需要知道叛军真的杀进来了就已经足够。

每逢太平盛世,这天子脚下的京城就是首善之地,最是繁华富庶,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要搬到京城里来。若是遭逢战乱年景,京城就是全天下最危险的地方。

叛军攻破城池的消息顿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百姓们纷纷收拾起了家当,拖儿带女扶老携幼的离开了家门,汇集成一股滚滚洪流朝着南边撤退,希望可以到乡下的亲戚家或者更往南的地方躲避战乱。

无论是谁在打谁,最终受害的一定是老百姓,这是万古不亘的真理,是无数次战争总结出来的生存经验。

不要理会谁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也不在乎谁能坐上那把龙椅,总之就是赶紧逃走,尽可能的离这满是刀兵血火的战乱之地更远一点。

和惶惶不可终日的民间百姓相比,朝堂之上也没有好多少。

那些所谓的肱股重臣全都神色肃穆表情沉重,甚至还有人在半真半假的哭泣,只有朱允熥的声音在空空荡荡的大殿中回响:“怎么回事?局势为何崩坏至此?你们赶紧想个办法呀……”

想办法?

已经到了这步田地,无论什么样的办法都于事无补了。

叛军已经杀了京城,还能有什么办法?

“调兵,赶紧调兵,调京营的兵,调都督府的兵,调巡防营的兵……”

朱允熥焦躁而又气恼的吼叫声在大殿中激荡起阵阵回响,但却无人应答。

整个京城的防御体系,看似严密整齐滴水不漏,但却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没有安排足够的防御纵深。

整个防御体系,都是围绕外围进行,几乎所有的兵力都部署在了外围和叛军对峙。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鸡蛋壳,虽然确实坚固而且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这层蛋壳一旦被打破,就再也收拾不起来了。

现如今的局面就是,再也没有多余的兵力了。

“朕还有许多内卫和宫廷卫,朕要亲自上阵杀敌。”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陛下。”听到这句话,常森赶紧劝阻:“叛军已经攻破了城池,再也无险可守,唯今之计,只有撤离京城,以图东山再起。”

自古以来,只要城池被攻破,就罕有能够守住的先例。

像朱允熥说的那样,组织起残兵败将和叛军打一场巷战,虽然听起来确实很英勇也很有骨气,但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当战争进行到巷战阶段,其实胜负已经分出来了。无论巷战本身进行的多么血腥惨烈,除了证明自己的英勇和不屈之外,从来就没什么实际的作用,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战争形势。

作为京城保卫战的总指挥,常森第一个说出了放弃京城的言论。

按照常森的说法,这江南本就是大明王朝的财赋之地,还有很大一部分在朝廷的掌控之中,没有必要为了区区的一座京城就去冒险。

最恰当的做法就直接放弃京城,带着整个朝廷向南撤退。只要保住朱允熥本人,就算是保住了大明王朝,完全可以再次纠集人马卷土重来。

“兴国侯言之有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陛下万金之体,不可犯险呀。”

“当年太祖洪武高皇帝,就是先扫到京城外围,然后才直取中心,一举奠定我大明千古基业。万岁可效仿之……”

“只要保住了陛下的万金之体,就是保住了大明正朔,只要竖起大旗必然会有万千奋勇之士群起响应,万不可逞一时血气之勇……”

这些社稷重臣,一个个说的慷慨激昂有理有据,归根到底只有一句话:赶紧跑。

叛军都已经杀到城里来了,要是再不跑的话,恐怕就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这些饱学之士不会直接说出“逃跑”这么难听的字眼,而是说成“暂时隐忍”“以图再起”之类冠冕堂皇的话语。

毕竟这些人都“允熥党”,要是不赶紧溜之大吉,叛军肯定会先把他们砍个稀里哗啦。哪怕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老命,也得赶紧跑了。

眼下的局面确实太过于凶险,但朱允熥毕竟是大明天子,要是连京城都不要了直接跑路,这面子上真的过不去呀。

当他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常森的时候,作为京城保卫战的总指挥,常森顿时就明白了他的心意:“此时撤离,并非弃了京城之地,也不是置完全百姓与大明基业于不顾,而是为了避敌锋芒以图再起。可以留下一些忠诚敢战之士继续与敌周旋……”

文武群臣已经铁了心的要撤离京城了,但这句话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只能换了一个比较委婉的说法,叫做“与敌周旋”。

所谓的“与敌周旋”其实就是为朝廷断后的意思。

这种事情,当然要由忠诚而且有担当的人来做,常森本人就是最佳人选。

毕竟他是京城保卫战的总指挥嘛。

但是此时此刻的常森显然没有留下来断后的意思,毕竟那基本上就意味着自己要“为朝廷尽忠”了。

所以,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常森推荐了吴子山:“吴子山者,素来忠诚,臣举荐他为京城留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