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太夸张了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28章太夸张了

“痛歼来犯之敌一千一百余……我说吴节使,你是不是写的太少了点?”乔本利嘿嘿的笑着对吴子山说道:“吴节使是朝廷钦命的宣慰使,率领五部联军……再加上我们昌连升拼死作战,才歼敌一千多,真是太寒酸了,我看不如凑个整数,写成歼敌三千。”歼敌三千?

这不是胡扯么?

这一战当中,瓦剌骑兵的总兵力都不到两千,仅仅只是干掉了他们几百个骑兵而已,虽然夸大军功是常有的事情,但“歼敌三千”这个数字也太夸张了些吧?

“一点都不夸张,前番在腋河一战当中,咱们还杀了奴兵呢。反正朝廷远在江南,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精锐的骑兵还是奴兵……”

就算是加上格杀的瓦剌奴兵,也凑不够“歼敌三千”这个数字哦。

“各部人马拼死一战,大家提着脑袋和瓦剌人死拼,打的多么激烈全都有目共睹,咱这绝对不是冒功领赏。”明明就是夸大军功冒功领赏的事儿,却被乔本利这个生意人说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此乃新朝第一战功,咱们把歼敌数字报的大一点,也是为了给朝廷挣点面子。”

这个时代的战功,斩首数字是一个很重要的硬标准,正常情况下都会核实“斩首数量”,然后才能确定功劳的大小。

不过此地距离朝廷几千里,朝廷不大可能真的派人来核查。就算是真的来了也不要紧,反正天气炎热,完全可以说成为了避免爆发可怕的“尸瘟”提前把尸体火化掉了,反正也是死无对证的事,谁也查不出什么来。

在历朝历代的战争当中,获胜的一方都会习惯性的夸大军功,朝廷通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事一点都不稀奇。

“歼敌三千?这肯定不行!”作为吴子山的副手,翁和珍捻着花白的胡须侃侃而谈:“连番血战,歼敌数字怎么可能整整齐齐的刚好三千呢?不如报三千六百二十四人,其中精骑一千五百另有十二人,步卒九百二十一,奴兵并辅兵若干,另有缴获战马、甲胄、兵器、车仗等物,也得拟一个具体的数字出来,要不然就显得太假了……”

当翁和珍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吴子山顿时惊的目瞪口呆:一直以来,他都认为翁和珍是个过于迂腐的老夫子形象,他能够默认“夸大军功”的行为就已经很给面子了。想不到这个翁老头竟然在原有的数字上又加了两成,而且还弄的有零有整,甚至把所有的缴获都说的一清二楚。

这份夸大军功的本事,真是太专业了!

素来“刚正不阿”的翁和珍主动帮助吴子山“夸大军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必须这么做。

如果是正常的两军对垒,翁和珍肯定不会这么干,但这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战争”。

这一战之所以能够险胜,最主要的功劳当然应该归功于那几个部落和昌连升,毕竟他们是真的卖了力气,是硬生生拿人命换来的功劳。就算是朝廷颁下赏赐,肯定也会让他们拿大头。

所谓的“宣慰使团”,既无官署又没有军队,朝廷的那些赏赐被几个部落分过之后,还要给昌连升留出一部分来,到时候也就不剩下多少赏赐了。

宣慰使团的功劳,肯定要先给吴子山拿走一大部分,作为副使的翁和珍还能捞到多少?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功劳说的大一点,自己才能有可能多吃一口好处。

但他毕竟是学官出身,还要讲究些文人的体面和矜持,不好意思把话说的太直白。

关擒虎可不一样。

同为副使的关擒虎说的相当直接:“我看翁副使之举甚好,毕竟咱们使团也是拼过命的,还死了好几个人。若是不想想方设法的都捞些赏赐,如何能对得起那几个战死的署员?我这绝对不是为了给自己捞功劳……”

说起这句话的时候,关擒虎故意抹了抹额头的伤口:“虽然我也在战阵之中负伤挂彩,但我毕竟是朝廷命官,为朝廷办事是份内的职责,赏赐不赏赐的也不要紧,但咱们这个宣慰使团有百十人,大家总不好白白的冒死拼杀一场吧?”

关擒虎确实受伤了,但他额头上的伤口根本就不在厮杀之时的刀枪红伤,而是在逃跑的时候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跌破的伤口,却故意说成是“与敌厮杀之伤”。虽然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整个宣慰使团争取应有的赏赐,其实还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毕竟他是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武官,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个“实打实的战功”,当然不会放过如此宝贵的机会。

反正是天高皇帝远的事,草原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朝廷根本就不知道,完全就是宣慰使团说什么就是什么。既然两个副手都极力赞成把军功“稍微夸大”一下,吴子山当然不会反对。

就这样,翁和珍拿起笔来,洋洋洒洒写好了一篇奏疏。

翁和珍本就是学官出身,写文章是他的看家本事,堪称是笔笔龙蛇字字珠玑。

翁和珍翁老头拿起这片花团锦簇的奏疏,吹干了墨迹之后,恭恭敬敬的递给了吴子山:“奏疏已然拟就,是用节使大人的口吻写的,请节使大人,若是没有什么疏漏,咱们三个就联合署个名吧。”

吴子山是宣慰使,这篇奏疏当然要用他的口吻和名义。

看了这篇奏疏之后,吴子山忍不住的拍案叫绝:写的太好了,真是太精彩了,比小说还要精彩。

在这篇奏疏当中,翁和珍详细描述了战斗的全过程:在宣慰使吴子山的率领下,在所有使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各个部落团结在大明朝的旗帜之下。为了抗击悍然入侵的瓦剌大军,众人齐心合力连番血战,吴子山本人更是披坚执锐不避弓矢,亲自披挂上阵指挥战斗,亲手斩杀了两个敌方重要将领……

“雨夜战瓦剌”的事迹经过翁和珍的润色和“艺术加工”,写的精彩纷呈险象环生,经过两天两夜的“艰苦战斗之后”,最终还是“仰赖万岁齐天洪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既然这份奏疏是出自翁和珍的手笔,他当然要提一下自己的功劳:“副使翁、关并一众人等,皆拼死效命,实有殊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