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潜龙在渊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1章潜龙在渊

“杏儿姑娘……哦,不,杏儿妹妹,”钱夫人已经改换了一个更加亲近的称呼:“你说的这个医学院的事啥时候能成?”“我听老爷说,好像是今年的秋天或者是冬天,最迟不会超过明年春天。”

“那好,那好,到时候你……您一定要关照一下我家的娃儿,一定要帮他报个名。”

“好说,好说,”在杏儿的想象当中,这根本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钱家大嫂就把这事交给我好了,等到老爷要办医学院的时候,我必然第一个给你家娃儿报名。”

“这筐鸡蛋给杏儿妹妹补身体。”

钱夫人拼命把那一大筐鸡蛋往杏儿的手里塞,杏儿却不肯收。

在钱夫人的心目当中,只要在吴子山办的医学院随随便便混几年,就一定可以混个一官半职,这么好的美事必然会有无数人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加,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为了一个名额抢破头,她必须为儿子先死死的占据一个名额才行。

只要杏儿收了自己的这一筐鸡蛋,这事基本就算是成了。

如果钱夫人送的礼物不是一筐鸡蛋,而是一斤糖炒栗子或者别的什么零食,杏儿说不准也就收了。

她对鸡蛋真心没有啥兴趣啊。

“好了,钱家大嫂,你的心思我明白,就算不收你的东西,我事我也保证办的妥妥当当,你就放心吧。”

有了杏儿的这句话,钱夫人算是真的放心了。

其实,不管是杏儿还是钱夫人,都是在瞎胡闹,她们想的这个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钱六一的儿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怎么可能成为医学院的学生?

无论是杏儿还是钱夫人,对于“医学院”严重缺乏最起码的认知:她们完全混淆了“学生”和“学徒”的概念。

她们还天真的以为,医学院会采用传统的“师徒模式”,吴子山这个师傅一定会手把手的教导每一个学徒。

医学院根本就不可能采用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进行教学,而一定是“师生传承”。

虽仅仅只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其本质就是一种人身依附的关系,“学徒”必须百分之百的对“师傅”保持绝对的忠诚,否则就是“背叛师门”“欺师灭祖”,那是绝对会被传统道德所唾弃的。

当然,只要“学徒”始终对“师傅”保持忠诚,拿出“师徒如父子”的精神,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师傅,师傅也肯定会倾囊相授,同时还要对徒弟的未来和前程负责。

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钱六一的儿子像伺候自己亲爹一样伺候吴子山这个师傅,吴子山就理所当然的要给他一个好前程。

现如今的吴子山就是太医院的一把手,到时候肯定会把自己的徒弟安排进太医院做太医,这根本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儿。

虽然吴子山想要建立的医学院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但钱六一的老婆和杏儿全都往这个方向去想了……

“行,行,行,”钱六一的老婆没口子的答应着:“我家这娃儿虽然笨嘴拙舌,心眼儿却最实在,比他爹都实在。只要做了吴老爷的弟子,生是吴老爷的人死是吴老爷的鬼,但凡他要是敢做出半点对不住吴老爷的事,我亲手打断他的腿脚!”

徒弟效忠师傅,就好像儿子孝敬父亲一样,根本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那……这事情就拜托杏儿妹妹了。”

“钱大嫂你就放心吧。”

既然杏儿已把这事大包大揽下来,钱六一的老婆就真的放心了。

“等等,钱嫂子,我还不晓得你叫娃儿叫什么名字呢?”

孩子的名字,报名的时候肯定要用啊,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狗剩儿,我家娃儿叫钱狗剩。”

一般老百姓家的孩子,通常都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往往会遵循着“取个歪名好养活”的民间传统,故意给孩子取个歪瓜裂枣的名字。

“狗剩”这个名字,是当时最常见到的男孩用名。在大街上随便喊一声“狗剩”,必然会有很多人应答。

“好了,这事就包在我身上。”

在千恩万谢的同时,钱六一的老婆把儿子拽到了身前:“你一辈子的饭碗和前程,全都是杏儿妹妹给的,以后要是发达了,切莫忘记杏儿妹妹的恩德。”

钱六一的儿子本就不善言辞,只是一个劲嘿嘿的傻笑。

“你这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钱六一的老婆小声提醒了儿子一句:“杏儿妹妹帮了这么大的忙,也不晓得说一声谢谢。”

那虎头虎脑的钱狗剩赶紧顺着母亲的意思说道:“谢谢杏儿了……”

“你个夯货。”重重的一巴掌拍在儿子的脑袋上,钱夫人气急败坏的大叫着:“杏儿也是你叫的么?你得喊杏姨,或者是杏姑姑也行。这孩子真是不晓事理,杏儿妹妹莫要和他一般见识。”

“行了,行了,我才不会挑小孩子的理呢。”对于杏儿来说,眼前这个半大不小的少年根本就是个孩子,她笑嘻嘻的说道:“什么姨啊姑姑的,平白把我喊老了,其实我也比你大不了几岁,以后你叫我杏儿姊姊就行。”

“好的,杏儿姊姊。”

“真真就是不开窍的憨包,杏儿妹妹是和你客气,你还真的就敢拿大了?”

钱狗剩满脸委屈的样子,逗的杏儿哈哈大笑,因为他母亲说的很对:这孩子就是个憨包,他实在是太憨了,比他爹钱六一还要憨厚老实,甚至还有点“缺心眼”的傻样儿。

像钱狗剩这种憨厚的有些过分的少年,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的“文盲”,永远都不可能成为治病救人的医学生,至于进太医院吃皇粮……根本想也不要想。

想方设法让儿子吃皇粮的举动,因为杏儿的“热心帮忙”似乎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却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这个被杏儿认为有点“缺心眼”的少年,却因为这次阴差阳错的小小误会,他那平缓且又波澜不惊的人生轨迹,才会划出一个陡峭而又昂扬的锐角,成为大明苍穹之上那颗最耀眼的星辰!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的钱狗剩仅仅只是个有点“缺心眼”的憨厚少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