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培养专注力 - 新的一年,告别拖懒慢 - 蓝狮子财经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章培养专注力

第5章培养专注力专注力指的是能够针对一个目标,持续性地与之互动,像是在开会时,心无旁骛地聆听发言者说的话,妥善处理这些信息,并且做出意见反馈。然而,日常生活的外在诱惑太多,难以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人们比比皆是,有时更因此而焦虑不堪。

要将精神专注在眼前,必须先觉察到自己正在分心。

关切眼前事物

乔·卡巴金(jonkabat-zinn)博士认为培养专注力重在7点:

1.非评价(non-judging):摆脱好恶杂念

如果把专注比喻成指南针里的磁针,杂念就是散落在周围,不断吸引磁针偏离的小磁铁。而杂念的产生,来自于我们不断去评价身边的事物所致。

每一天,我们都会以自己的价值和偏好为基准,对周遭人事物冒出相应的评价和分类,导致心上经常盘据着纷杂的评论,无法敏锐洞察正在发生的事。

因此,集中注意力的第一要务,就是觉察这种自动评价的习惯。当心中升起对事物的好恶,立刻要意识到这就是评价,提醒自己先搁置这些评论,保持不偏不倚的观察。

2.耐心(patience):欲速则不达

每当工作多到做不完,内心紧张、焦虑、害怕时,都会让人失去耐性,无法专注。卡巴金举例,如果为了让蝴蝶早些从蛹里飞出,便动手把蛹打开,只会拔苗助长,造成毁坏。因此,我们对待自己应犹如对待蝴蝶的蛹,不要为了某些所谓“更好的”未来,而催促现在。

3.初心(beginner'smind):摆脱自以为是

初心,指的是面对任何人事物时,都像是第一次接触。这能使我们不被过去经验所衍生的期待或恐惧影响,集中心神于正在进行的事物上,容纳各种可能性。

初心在日常生活就能培养。看到熟人时,问自己,你是客观的来看他这个人,还是只看到你心中所认定的他。

4.信任(trust):做最好的自己

卡巴金认为,人生到头来还是得自己过生活,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另一个人,只能期待未来成为更好的人。想从摆荡中稳定下来,试着练习负起做自己的责任,学习倾听与信任自身。越培养对自己的信心,越能信任别人,避免无谓的纷扰分心。

5.非用力追求(non-striving):摆脱得失心

一般来说,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目的。然而,过于重视目标,会导致得失心太重,无法专注当下发生的事。

为了不让患得患失的心态侵蚀专注力,你只要关注当下发生的一切就行了。如果你正在批判自己,就观察你的心是怎么评断。你很快会发现,达到目标最好的方式,就是别用力追求你所渴望的结果。

6.接纳(acceptance):顺应既定现实

面对不如意,我们常常急于否认、挣扎,消耗很多力气来抗拒已经发生的事实。卡巴金指出,这只会制造更多的紧张与压力,不如顺应既定事实。

接纳,代表你愿意看到人事物的真实样貌,不受自己的评价、欲望、恐惧或偏见所障蔽,提醒自己对于感受到、想到与看到的一切,都抱持开放的态度,如此才能采取更适切的行动。

7.放下(lettinggo):顺其自然

你一定有过被某些事情盘据心头,吃不好也睡不着的经验。这些困扰,正是让我们分心的来源。

我们对放下并不陌生,每晚睡觉时,我们都是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躺下,把灯熄掉,放下身心入眠,如果无法放下,就睡不着了。当发现自己正在评价事物时,切记不要随之起舞,任由评价升起、存在与消逝,来练习放下评价。

如果你还能入睡,就表示你能够放下自己的身心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把这种能力延伸到醒来之后。

从小习惯开始改变

如果你做事有拖拉的习惯

待办清单上列着:向公关确认活动细节、整理陈经理要的报表……算下来,今天得完成七、八项快要到期的工作,但是你却一点也提不起劲处理时,传来陈经理的声音:“我要的报表做好了没?”惨!一个字都还没动!拖延病缠身,怎么是好?

1.把大型工作切成小任务:工作量很大、内容很复杂时,一想到就觉得压力很大,忍不住逃避。其实,只要设法降低心理负担,想拖延的心情就不会这么强烈。

以做演讲报告来说,可以把工作细分成找资料、整理资料、把资料放入ppt、调整动画和版面等项目。如果还是有些懒得动手,就再把每项工作切分得更细,好比把整理资料分成整理前言、数据、分析报告、市场现况等。

2.为所有任务设定期限:没有被要求期限的任务,因为没有急迫感,很容易就被归为“待会再做”的名单里。为手上一切的工作都设定死线(deadline),激发自己非准时完成不可的动力。

如果你做事容易分心

手上正忙着输入客户的名片资料,突然想到还没和朋友确定晚餐的时间,于是花了5分钟和朋友小聊几句。回头正要继续工作时,又觉得音乐不好听,打开音乐播放器搜索新歌,不知不觉就找了30分钟。工作容易分心,该做的事都没做,该怎么办?

1.复诵文章段落:复诵能使心情平静下来,以便投入工作。心里不断冒出杂念,无法专心时,反覆背诵像是唐诗、古文等文章的简单段落。就算不知道文章意思也没关系,如果知道意思,就要选择有正面含义的内容。

2.专心呼吸:外界诱惑这么多,容易分心是人之常情。通过简单的呼吸练习来养成专注吧!每天花2分钟,在位子上坐直,闭上双眼,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感觉空气从鼻孔进出,不断重复。只要一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开始飘到别的事情上,就重新拉回到呼吸上。长期练习,会强化脑部把注意力拉回来的连结。

如果你做事容易出错

要处理的工作好多,死线很紧。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压力又很大,常常工作时都感觉头脑不清,反应也迟钝。交出去的报告和报表也错误连连,不是日期打错,就是数字整栏输入到另一行……

做事容易出错,该怎么克服?

1.默数数字:尽量快速地在3分钟内,从1数到100,重复6次,可以默念,也可以小声地数。注意不要跳过数字,要清楚地数。借由专心默数数字,可以让脑袋快速运转,找回散失的专注力。

2.快速写字:觉得注意力无法集中时,放下手边工作,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用最快速度仔细抄写,不要思考文章的意义与内容,一直往下写,帮助自己集中精神。

3.快走:上班途中、中午休息时间或是外出洽公时,只要有机会走路,就尽量快步走,速度要快到几乎无法思考其他事物,不只会让人感觉通体舒畅,也能找回注意力。

如果你总觉得自己坐不住

要处理的文件堆得像一座小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坐不住,一下子倒水,一下打开文档,坐下来打不到几行字,就烦得打不下去。“啊,大家想买饮料吗?我可以帮大家去跑腿。”无论如何都无法安安静静把一件事情做完,心里浮躁不已,该怎么解决?

1.数息:觉得躁动坐不住时,试着挺腰坐在椅子上或躺下来,闭起眼睛,双手手掌交叠在下腹部。小腹突起时,算一次呼吸,从1数到10,再回到1继续数。注意,数息时要放松肩膀,两眉和眼睛都要放松进而舒缓紧张的全身肌肉。以这个方式数着数着,就能平静下来。

2.想象自己用脚呼吸:坐着或站着都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脚底。吸气时,想象气从脚底进入身体,经过两脚到达下腹部;吐气时,想象下腹部的气通过两脚和脚掌,从脚趾离开身体。也可以想象自己的下半身是透明的瓶子,气像是海水,在瓶中进进出出,像是潮汐一般的规律节奏。

他山之石

卡巴金:专注,从觉察当下开始

“每个时刻都在工作,整个城市都是我的办公室。”这是许多工作者面对科技进步、网络发达的困扰与痛苦。每个人都想问:“为什么很难专注?”

人们很容易分心,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就在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的办公室,写下这段话:

“可以主动地一次次把自己分散的注意力拉回来的能力,是判断力、品格和意志的根源所在。如果缺乏这项能力,没有人能成为自己的主人。能够改善这种能力的学习,才是卓越的学习。然而,相较于界定这个理想境界,要给予实际的操作引导,以达到这个理想,却难多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