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天下湘军第一卷风云际会》(12) - 天下湘军 - 楚天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天下湘军 >

第十二章《天下湘军第一卷风云际会》(12)

第十一回城隍菩萨守南门新宁楚勇战长沙左宗棠站了起来,一脸不高兴地问:“陶公子呢?”

“陶公子在衙门后花园歇着呢。”张亮基吩咐差役道,“有请陶公子!”

左宗棠听到陶桄在后花园歇着,口气缓和了许多:“陶家大小事都由我做主,中丞大人有事尽管冲着我来。陶桄年轻,身体不好,受不住惊吓。”

张亮基不无感慨地说:“我一生久慕陶文毅公,在江苏治理运河时,我就跟随林则徐大人。后来林大人总督云贵,我跟着林大人做官。林大人处处以陶文毅公为榜样,以身作则,又对我多有提携,胡林翼多次给我来信息,说季高兄是当今诸葛,凭这种关系,我能把陶家怎么样?陶公子我要爱护都来不及,岂有伤害之理?”

张亮基如此一说,左宗棠的火气消了一大半。张亮基请他到签押房说话,左宗棠也不客气。宾主重新就座,衙役献上一杯上好的铁观音,左宗棠接过呷了一口说:“中丞大人,陶文毅公为官清廉,陶家家产全部变卖也不值一万两银子,你让陶家拿出十万两银子,陶家怎么拿得出?”

正说着,押房进来两人,左宗棠抬头一看是江忠源和陶桄。

左宗棠惊喜地问:“原来岷樵也在此?”

江忠源“哈哈”笑了,说:“为了陶公子,我连一千新宁楚勇都没带了,天天逗公子开心。”陶桄连忙过来参见左宗棠,见礼完毕,乖巧地站在左宗棠身后。左宗棠见女婿无事方才放心。

左宗棠还为银子之事耿耿于怀,又对江忠源说:“岷樵评评理,张大人让陶家捐十万两银子,陶家拿不出,你看此事怎么办?”

“不要错怪中丞大人,此事是我的主意。”江忠源扶左宗棠坐下,“季高兄,如今太平军围攻长沙,张大人新任湖南巡抚,久仰仁兄大名,请你出山辅佐。你隐居湘阴东山,以谢安自勉,常恨无恒温相邀,报国无门,空有张良之才,诸葛之智。如今张大人求贤若渴,是我向中丞献计让陶家捐银子,请陶公子来长沙,小岑兄去东山和你谈诗,促成你来湖南巡抚衙门。”

“只是你不该用这连环计赚我来长沙,让家人饱受惊吓!”左宗棠仍是不依不饶,但口气缓和多了。

江忠源赔笑道:“在下给仁兄赔礼道歉了,陶公子这边张大人已经给他解释过了,嫂夫人那里我一定找机会赔罪。季高若不来,我们去哪里寻你,你又怎么会出山呢?”

左宗棠见江忠源说得合情合理,态度又诚恳,陶桄并没有受到委屈,便问张亮基道:“不知中丞要我干什么?”

“愿请先生出山保全长沙百姓。”张亮基态度十分恭敬。

左宗棠也谦虚起来,说:“我乃一介布衣,湖南文武如洞庭之鲤,随便找一个人都比左某强,左某怎能登堂做事?”

“先生大才,胡润芝在贵州时就赞不绝口。说湘阴左季高,虽一介举人,然而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胸中有百万甲兵,天下山川河流、关隘要塞了如指掌,精熟兵法,古今战事说起来是如数家珍,天下无人出其右。我问润芝:湘阴左季高与你比如何?润芝说:我哪能跟他比?左季高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之计,天下第一。他还引用徐庶走马荐诸葛的话:我若与湘乡左季高相比,好比是驽马比骐骥,寒鸦配凤凰。后来江忠源也说了类似的话,不由我不信。先生乃绝代奇才,连林则徐大人都为之倾倒,我还有什么话说。长沙文武虽多,加起来都不及先生,请先生不要推辞,出山助我。”张亮基说得非常坦诚。

左宗棠心里感动,他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像孔明一样出山,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以前跟张亮基没有交往,怕有始无终,便说:“承蒙中丞青眼相看,左某志大才疏,又是个骡子脾气,遇事独断专行,一事不合便会拂袖而去,只怕日后冷了中丞的心。”

张亮基宽慰地说:“湖南巡抚衙门大小事全由先生做主,我不牵制。先生拍板后我画圈就行,藩司有意见,让他们找我,绝不为难先生。先生去留随意,薪酬与我一样,家属明日就来长沙,住在抚衙,如何?”

左宗棠起身,双手一揖,说:“承蒙中丞如此信任,就依大人。长沙兵凶战危,家属暂居乡下,我在乡间住惯了,在巡抚衙门待一段时间,若与同僚相处不好,随时回家种田,到时大人不要见怪。”

张亮基知道左宗棠脾气古怪,对他这番表白并不意外,满口答应:“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将你盼来了,你到了长沙,长沙百姓就有救了,我这个巡抚也睡得安稳。”

左宗棠也就不客套了,急忙说:“前些天我去了一趟长毛大营。”

张亮基吓了一跳,吃惊地看着他。

左宗棠开始进入角色,对张亮基说:“长毛势大,石达开如今屯兵朱亭,我在长毛营帐见过石达开,这个后生青年俊秀,兵法战阵无所不精,将来可能是我等的主要对手。长毛作战勇敢,湘南一带有不少矿工、农民都参加了长毛。这些人善于挖坑道搞爆破,他们进攻长沙,可能会用这些方法,不知大人对此次保卫长沙有何安排?”

张亮基“哦”了一声,道:“长沙守城之军主要由绿营、平江勇、邵阳勇和当地百姓组成,人数虽多却无作战经验,但可以虚张声势。”

左宗棠知道他有难言之隐,道:“明天看一下城防情况再说。”

“如此最好!”张亮基说完,吩咐衙役为左先生接风洗尘,摆酒庆贺。

左宗棠来到巡抚衙门办公,地点是张亮基的签押房,张亮基到后院另寻一处办公场所。左宗棠花了一天时间将巡抚的文案全部处理完毕,尤其是长沙守城之事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大小事都安排妥当。

张亮基看后十分满意,有这样的师爷帮助,他省心多了。

次日,张亮基和左宗棠在一群亲兵的保护下从北门开始巡城。北门城高池深,有浏阳河、湘江环绕,太平军不至于从北面进攻。

小吴门一带,市民出入较多,太平军已经占领浏阳,极有可能从东门发动攻击。

南门外面不远处就是黄土岭、妙高峰,那里便于大军攻城。

西门是湘江码头,太平军没有水师。进攻可能性最大的是南门和东门,左宗棠建议将主力放在南门和东门方向,鉴于东门和南门火炮口径小,射程不足,如有射程远的大炮则可以安置在小吴门和天心阁。

这天,左宗棠在江忠源的陪同下,来到军械库清点军械,意外发现五门五千斤的无敌大将军铜炮,库吏解释,说这是吴三桂留下来的,有二百年了,一直没有使用。

左宗棠命令库吏将铜炮擦拭一遍,铜炮表面的铜绿被擦干净以后还有光亮,左宗棠问:“铜炮还能不能用?”

江忠源仔细看了看说:“没问题。”

左宗棠命人将铜炮抬出,装上几斤炸药对着城墙点燃引线。只听到“砰”的一声,火药出膛,在墙砖击出了不少麻点。左宗棠大喜,又令库吏疏通炮膛,将火炮加油重新擦拭,然后将炮膛晾干,分别抬到小吴门、浏阳门、天心阁安装。尤其是天心阁城隍老爷两边添置了两门五千斤的大铜炮,大家信心十足,私下议论,下次长毛再攻南门,用“神威无敌大将军”轰死他们的头目。

看到火炮,张亮基想起军械库里还有十门大炮。左宗棠得知大喜,命人将这十门大炮运出,天心阁和小吴门各置五门。

这批大炮火力猛、射程远、口径大,一次可装一二百斤炸药,射程可达五百米远。大炮安置好后,左宗棠令炮手亲自调试,直到熟练为止。

当天晚上,潘铎心情郁闷地来找张亮基报告说:“中丞大人,藩库的银子已经用完了,朝廷的饷银不知何时才能到账。下官发动长沙官绅商民捐款,响应的没有几个。几天下来才凑齐几千两银子,杯水车薪,请问中丞如何打算?”

张亮基也没有办法,便请教左宗棠。

左宗棠沉吟半晌说:“长沙城内大户不愿捐,我们就找他们借,待太平军撤走以后再还。”

张亮基一听有门,说:“可以借,但不知道找谁借?请左师爷点拨。”

左宗棠胸有成竹地说:“长沙富户首推黄冕、依次是贺瑷、孙观臣、欧阳兆熊等人,只要这几个人带头,马上可以凑个十几万两银子,以解守城军士两个月军饷。”

张亮基苦笑着说:“好!就依先生。”

左宗棠看出了张亮基的无奈,给他支招说:“今晚我就给十名富户写上请柬,明日一早让衙役分头去请。三天后下午在巡抚衙门设宴,欧阳兆熊这边我今晚就去请,只要此人一到,这借款的事准成。”

却说长沙酱香园是欧阳兆熊的一个落脚点,他在长沙开了几家分店,专门经营酱油,生抽等调味品,生意不错。他刚从湘阴梓木洞郭嵩焘家归来,就被左宗棠逮个正着。左宗棠踏进酱香园,马上扭住他的臂膀说:“小岑跑得真快,你敢跟岷樵一起设计赚我。”

欧阳兆熊已知左宗棠做了师爷,笑嘻嘻的一点也不恼,说:“不赚你赚谁?你现在都掌管半个巡抚衙门了,快进屋说话。”

左宗棠跟他一起进屋,家人摆下酒菜,两人慢喝细聊。左宗棠说明来意,欧阳兆熊当即表态可以借一万两,如果巡抚衙门不还,就当认捐。左宗棠很高兴,两人又商量三天以后宴会的具体细节。欧阳兆熊认为必须解决黄冕、贺瑗、孙观臣等几个人,两人还聊了一些其他事情,直到深夜,左宗棠方才离去。

黄冕,字服周,号南坡,湖南长沙人。住在肇嘉坪,出身官宦人家,其父黄博在四川岷州任过知州。黄冕颇具干才,在陶澍任江苏巡抚期间做过江都、上元知县,陶澍担任两江总督以后,又被提拔为常州、镇江知府。他与左宗棠在江宁时就认识,也算故交。英军攻打镇江,裕谦殉国,黄冕逃跑后被朝廷议处,发配新疆伊犁,在新疆又因佐助林则徐兴修水利有功,三年后回到湖南,从此以后不再涉足官场。凭两代积累,他在长沙八角亭一带开了一家永泰金店,每年获利七八万两。

贺瑗,字学遽,号啸楼,湖南望城人。是贺熙龄的二公子,长沙贺长龄、贺熙龄两兄弟是名人显官,贺公子一向注重养生,在八角亭开了一家养生堂,专门经营南北名贵中草药,每年获利颇丰。养生堂与永泰金号对门,生意一直不错,两家财力都在伯仲之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