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天下湘军第一卷风云际会》(7) - 天下湘军 - 楚天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天下湘军 >

第七章《天下湘军第一卷风云际会》(7)

第六回咸丰帝励精图治杜受田临危受命英国人知道要使清政府投降,就不能只在南方敲敲打打,而要北上将清政府的命脉掐住。命脉在哪里,那就是大运河。只要控制住大运河的一个点,大清王朝就会瘫痪。因此,英国海军司令懿律将目标指向了江苏镇江。

而此刻,道光还在乾清宫中召见大臣时问:“英吉利距大清多远?要经过哪几个国家?克什米尔距英吉利有多少里?是否有水路相通?”众臣工头垂得低低的,一声不吭。

“听说英吉利君主是个女的,今年二十二岁。不知这么年轻的女娃子怎么当上了一国之主,女王是否婚配?也不知道其夫姓甚名谁,家居何方?”道光一连串问话,众臣工都感到好笑,老皇帝怎么突然关心起英国女王的婚事来了?

道光见下面一片沉寂,就转了话题:“英国专门制造鸦片卖给大清,他们到底是敛财还是另有图谋?”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众臣议论纷纷。大多数人说是贪图钱财,也有人认为是图谋不轨,洋人居心叵测。

经历了鸦片战争的道光,精神已经懈怠。六十多岁的他跟其他老人一样,越来越胆小怕事,尤其是害怕洋人。洋人几条战舰往南京江面一开,朝廷就乖乖割地赔款。这在大清两百年以来,是从没有过的事。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择立储君的事情不能再拖了。道光决定在诸皇子中选一位担任储君,然后在“正大光明”匾额背后秘密建储。

清军入关以后,康熙对皇太子胤礽两废两立,用心良苦。嫡长子继承皇位失败,大学士明珠、余国柱等相继被罢黜。康熙决定择贤而立,秘密建储。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继位以后,将年号改为雍正,意思是雍亲王做皇帝来路正。雍正继位以后,将秘密立储的圣旨写好后封在密匣里,将其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让王公大臣都知道皇上已经秘密立储。乾隆将这一制度当作祖制确定下来,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按秘密建储的方式被立为新君。于是,道光传旨军机处让军机大臣穆彰阿、潘世恩、文庆等前来商议。

自雍正八年(1730年)设立军机处以来,朝中只有军机处的几位大臣最有权势,又受皇帝信任。军机处又只有领班大臣地位最高,掌握实权。皇上召见时,军机大臣依次跪下。领班大臣离皇上最近,皇帝发问,他都应该首先回答。最末的那位称卷帘军机,有时连皇上说什么都没听清楚。若非皇上点名提问,其他军机大臣不得开口接话,否则是坏了规矩。

领班军机大臣一般由满人担任。道光年间,军机大臣王鼎上奏,说要重新任用林则徐。遭到领班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坚决反对,屡争不胜,愤而自杀。汉人升为军机大臣,不需要有什么治国本领,只是个摆设,让外人看来,体现满汉一体而已。只有一些不通晓人情世故,遇事不能模棱两可,又不会察言观色的汉人,虽入职军机,不久也会开缺。

军机大臣曹振镛,在嘉、道两朝干了十五六年,说话做事模棱两可,一生没有波折。皇上召见,君臣奏对他从来都是称颂皇上,满嘴阿谀献媚之词,晚年圣眷正隆,门生问其故。曹振镛回答,凡事多磕头少说话。后来有人作诗四首来反映当时的情况——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

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

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

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八方无事岁月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

大家赞襄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

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

流芳身后更无穷,不谥文忠,也谥文恭。

曹振镛误国,后人多切齿痛恨,以致洪秀全金田起义,朝廷无能为力。曹振镛之后,便是穆彰阿出任领班军机大臣,穆彰阿一如既往,更加世故圆滑。

众人在穆彰阿的带领下,匆匆进来,向道光行了三跪九叩大礼。道光赐座,然后问:“朕想在诸皇子中选储君,大家看看立谁最好?

众臣目目相觑,不敢回答,因为明珠、余国柱等人便是前车之鉴。皇权至高无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说的话就是圣旨,臣民都必须无条件服从。穆彰阿小心地试探着说:“皇上春秋鼎盛,这件事还是过些日子再说吧。况且有祖制在,不用臣等操心,皇上自有主张。”潘世恩马上附和,其他大臣也点头称是!

道光非常满意,让他们退下。

道光一共有九个儿子,长子奕纬在二十三岁去世,次子三子早殇,后面三个年纪又太小,皇七子七岁,八子三岁,九子两岁。只有皇四子奕詝,皇六子奕訢,正值青春少年。皇四子奕詝十六岁,九岁丧母,其母是钮祜禄氏孝全成皇后,道光将其托付给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抚养。静贵妃生有一子,叫奕訢,十五岁,为皇六子。皇五子奕誴,被道光过继给亲弟弟惇亲王绵恺。此时只有皇四子,皇六子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

皇四子奕詝老成持重,老师是杜受田。

皇六子奕訢天资聪颖,老师是卓秉恬。

静贵妃将奕詝视为己出,奕詝、奕訢哥俩从小一起长大,同食同寝,感情很好。道光也经常去看他们,兄弟俩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哥哥总是让着弟弟。道光认为,奕詝有教养。岂不知静贵妃护犊,奕詝害怕继母才处处让着弟弟。

奕訢聪明,日习千言,卓老师教几遍他就可以背诵了,奕詝却做不到。当时四阿哥和六阿哥为争太子之位,暗中较劲。平时功课由两个不同的上书房师傅辅导,两位皇子的老师都是汉人,都是满腹经纶的当世大儒。他们知道这两位皇子是将来皇太子的人选,作为老师都希望在皇子成为皇太子,登上皇位以后成为“帝王师”,“帝王师”是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的梦想。

朝廷有围猎的传统,分为春围、秋围、冬围。满族人的祖先以狩渔打猎为生,四季常出猎打围,时间长短不一。两三日谓“打小围”,秋天“打野鸡围”,还捕取鹿茸。清代的宁古塔地区包括黑龙江南部的牡丹江、鸡西、七台河以及吉林东部一带。长白山脉东部的老爷岭、那丹哈达岭、牡丹岭等茫茫的林海雪原都属宁古塔地区。这里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遮天蔽日,虎狼横行。由于人烟稀少,獐狍、野鹿、野鸡等飞禽走兽根本不怕人,白天经常到人类居住的地方觅食,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说法。

宁古塔与吉林将军等各级衙门官员,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大批珍贵皮毛,鹿茸、虎骨和熊胆等,又因在春秋冬三季进贡数量较多,必须进行大规模捕猎。

每年冬天长围,八旗兵依次排列,每旗五百人,一共有四千人以上。八旗迎风飘扬,士兵穿好甲胄,背负弓箭,腰悬刀剑,鼓角吹起,战马嘶鸣,军阵出动,无异于两军交战。八旗士兵从八个方向往围场中心前进,将猎物赶到围场中心以后,站在高处的将军一声号令,霎时角号响起,数千名八旗兵挥舞长矛刀剑冲向野兽,收获满满。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春,道光命各位皇子一起去南苑打猎。众阿哥接到口谕后,都在积极准备。

四阿哥奕詝平时做事优柔寡断,一有难决之事,便去找杜老师,因此总是稳操胜券。这天接到口谕后,他又去书房向杜受田问计:“杜师傅,皇阿玛命我明天去南苑打猎,我将如何应对?”

杜受田坐在太师椅子上沉思良久,说:“四阿哥明天到达南苑猎场后,只管去看其他皇子围猎,你不要发一箭,还要严厉约束身边的人,不与其他兄弟们比试弓马,不准他们捕杀任何鸟兽。”

“杜师傅,这却是为何?”奕詝不解,不禁朝杜师傅脸上多瞟了一眼。

“问得好!”杜受田脸色严峻,从太师椅上站起来说,“到时候皇上也会这么问你,你知道怎样回答吗?”

奕詝诚恳地回答说:“不知道,请杜师傅指教。”

杜受田含笑说:“你就说春天快到啦,是鸟兽孕育繁殖的季节。我不忍心屠杀生灵,使天地万物不能和谐发展,也不想因为善于骑射,跟兄弟们一争高低。”奕詝点头答应。

次日,南苑猎场,彩旗飘飘。各位皇子盘马弯弓,尽展马上功夫。六阿哥奕訢按卓师傅的计策,一到场上就跃马扬鞭,射杀的猎物最多。奕詝却根据杜受田的计策,不发一箭,空手而归。狩猎结束,奕訢回顾四周,用后肘碰了一下奕詝。然后双眼眯着,嘴角含着微笑故意问:“四哥怎么没有抓到一只猎物?”

奕詝轻声地回答道:“今日身体不舒服,不能跟各位兄弟驰骋猎场。”

六阿哥聪明但善良、单纯,见四阿哥面前无一猎物,便说:“我将猎物分一点给四哥如何?”

奕詝装着病恹恹的样子,摆手说道:“不必了。”

这时天色已晚,御前侍卫吹起号角,催促各位皇子回营。六阿哥和四阿哥一起回营复命,众侍卫清点猎物。六阿哥拔得头筹,得到道光的嘉奖。

见奕詝两手空空,道光非常奇怪,问奕詝:“你今天为何两手空空?”

奕詝感到尴尬,将杜师傅的话复述了一遍,道光听后十分高兴,脱口说道:“奕詝谦恭温良,忠厚仁德,这才是君主的度量啊!”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道光病重,卧床不起,他知道所剩时日不多了,决定在临死前再考察一次四阿哥、六阿哥,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谁。

六阿哥临走前,上书房师傅卓秉恬对六阿哥奕訢交代说:“皇上问到治国安邦大计时,六阿哥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四阿哥临走前,杜受田则对四阿哥奕詝交代说:“若皇上问到治国方法时,你不要议论。论口才,论机智,你都比不过六阿哥。”

奕詝低声问:“师傅,那我要怎么回答才是?”

杜受田淡淡地一笑,说:“如果皇上说自己得病,将不久于人世时,你只管伏地流泪,诚惶诚恐,表达儿子对父亲的一片忠诚之心。”奕詝答应了,杜受田这才放心离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