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天下湘军第三卷东南带甲》(16)
第十六回王闿运携剑看山李鸿章负气出走话说王闿运救了左宗棠,继续在肃顺幕府当师爷。肃顺不论事情大小,都来问计。王闿运也是竭尽其能,真心辅佐。肃、王两人水乳交融,无话不谈。
俄国自康熙年间即在东北滋事,签订《尼布楚条约》以后,两国相安无事。俄国人知道,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防守严密,就将眼光盯着新疆,引诱伊犁河谷的百姓到俄国垦荒。但伊犁将军识破了他们的诡计,派兵制止,双方关系骤然紧张。
肃顺退朝后,与王闿运讲了这件事。咸丰想派遣一人出使俄国,王闿运向他推荐左宗棠。
肃顺摆摆手说:“左案刚刚完结,朝中很多大臣对结果不服,上书房师傅祁嶲藻因为此事跟潘祖荫闹翻。幸亏皇上也知道潘大人与湘军素无瓜葛,讲的都是实话,现在荐左,还不是时候。”
王闿运不急不躁,仍笑着问:“何不推荐福建何秋清?”
肃顺稍微斟酌了一下,摇摇头说:“何大人一介书生,一口福建话,我们都听不懂,他对俄国人的军事研究,重点放在东北,对西北语焉不详,又没见过大场面,俄国会笑我大清无人。”
王闿运又提了湘阳郭嵩焘、牛鉴、崇实等人,肃顺一一摇头。
“既然朝内朝外无人可派,那我就毛遂自荐吧。”王闿运思前想后,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说。
肃顺知道王闿运没有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又爱惜他的才华,出使俄国可能因为事情办不好而毁了他的声誉,便笑而不答。
陈玉成、李秀成在皖北攻下桐城、舒城、庐州,官军一败涂地,肃顺与王闿运商议。
肃顺开口说道:“长毛、捻匪势力日渐强盛,东南糜烂,皖北丢失,皖南只有徽宁二州还在朝廷手中。倘若被长毛分去苏鄂赣皖四省,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肃顺声音刚落,王闿运已经明白意思,故意问:“肃相如何破解?”
肃顺蹙起眉头说:“这不是在问你嘛!”
王闿运胸有成竹,侃侃而谈:“曾国藩两次出山,八年苦战,是长毛的头号敌人,东翁何不奏请皇上将东南大权授予曾国藩?曾侍郎手下将领如江忠源、刘长佑、彭玉麟等都被朝廷授予督抚之职,一个侍郎怎么还能指挥这么多督抚?”见肃顺在仔细听,王闿运继续说,“曾侍郎在江西时,想调万载团总彭寿颐到军前效力,结果被江西巡抚陈启迈百般阻拦。朝廷要曾侍郎办事,又不给权力,这如何能办好?这两年湘军在长江南北一带转战千里,拒石达开于江西,歼林启容于九江,围叶芸来于安庆,东翁若能将东南大事委于曾国藩,湘军数万将士必然感谢东翁,定会在前线拼命杀敌,再建功勋,唯肃相马首是瞻。”
王闿运思路清晰,分析入微,肃顺听后非常振奋,说道:“湘绮言之有理,待我奏明皇上,请皇上定夺。这事成与不成,暂时不要对外声张。你将奏折写好,我与其他大臣通个声息,联名保荐。”
这天,咸丰阅读军机处呈来的奏折,当他看到丹阳一战,江南大营被攻破,统帅向荣,主将张国梁战死,两江总督何桂清逃往上海租界时,停下朱笔,令太监速传肃顺晋见。
肃顺匆匆赶到,参见完毕,咸丰问:“江南大营被攻破,长毛气焰嚣张,谁可为领兵督战东南?”
肃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奏折,跪下说:“奴才保举一人,可代替何桂清督师东南。”
咸丰接过奏折问:“莫非是湘乡曾国藩?”
“正是!”肃顺伏奏道,“长毛造反以前,哪次打仗没有汉将?后来长毛与朝廷势不两立,朝廷不用汉臣,东南半壁江山拱手让人。洪、杨起兵之初,以赛尚阿、乌兰泰为大将统领军队,都被打得丢盔弃甲。东南军事委托给湘军,中间有几个能征善战的旗将,都在曾国藩、胡林翼两人的统率之下才有所作为。塔齐布是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都兴阿率领楚军才能自立,多隆阿与湘军将领相处日久才有战绩,舒保是胡林翼提拔的。旗人中只有官文的职位最高,胡林翼对他是极其笼络,才对其不加掣肘。”
咸丰经此点拨,豁然明白了,道:“爱卿说的没错!”
肃顺继续说:“后来朝廷让曾国藩掌控湖北,曾国藩上折请辞,故奴才以为,曾国藩并不好大喜功。虽然天下局势一时难以挽回,但重用一个君子,培养几个汉官作为榜样,让汉人有个盼头。”
咸丰自嘲地说:“前段时间,官文保他为四川总督,朕没有同意,只是……”
肃顺怕咸丰变卦,因为上书房师傅祁嶲藻的那句话让皇上记忆犹新。他紧接着说:“其实汉人做总督不是没有先例,先帝在世之时,安化人陶澍就出任过两江总督,林则徐也做过湖广总督。曾侍郎是先帝提拔的肱股大臣,从道光二十七年到咸丰十年还是一个侍郎,他手下的文武已有十来人位至巡抚、提督。曾侍郎出任两江,上符圣意,下合将士之心,奴才和载垣、端华等十八名大臣联名保荐曾国藩总督两江,让他专剿长毛,定期克复安庆、南京。”
咸丰仔细看了看奏折,见折子通篇流畅,一片赤诚,军机处领班大臣联名保奏,于是不再犹豫,说道:“就让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相机收复安庆、金陵。”
肃顺磕头,说道:“皇上圣明!”
不久,朝旨下来,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湘军大营内一片欢腾,湘军将士奔走相告,高呼天子圣明。
胡林翼非常高兴,特写信向曾国藩表示祝贺,说:“涤帅获得两江总督之职,是肃顺推荐的结果,你我尽得其用,手握虎符,亦是肃顺在主持,这一点朝臣都很清楚,彭蕴章焉能不察?陈孚恩、高心夔对于王闿运知之甚深,陈孚恩任山东巡抚期间便与王闿运有交往,王闿运也是依靠陈孚恩的推荐才被肃顺沿请入幕。王闿运身怀三套绝学,其中之一便是帝王学,他经世致用的策略被肃顺引用,在陛下面前屡试不爽,肃顺也圣眷日隆。”胡林翼在信中还说:“用兵得从长远考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湘军在江南一分为三:一路由池州取芜湖;一路由祁门出徽州、宁国;一路专门守广信,防江西。苏州、常州失守以后,湘军可以出两支精兵:一路进攻抚州,应浙江之急而取越地之财养军。令李元度回湖南招募五千人马继续推进,不要拘泥于守广信,抚州有闪失,驻军衢州,抚州能守住,进军湖州,此为平吴之策。另一路由霞仙、季高各募六千人,可以作为进攻皖南、扬州的预备队。也可以用作江西的防守,或随军征剿。可向朝廷奏请沈幼丹为江西藩台,李鸿章、李元度为江苏藩台、浙江藩台,则兵饷一家,大局安危系于一身。官军兵进两地已初定,涤帅当率军前往,与怀远、桐城的湘军会于当涂,湖州的湘军进攻苏州、常州,扬州湘军饮马江浦。”
胡林翼身体脆弱,写到此处已是大汗淋漓。
曾国藩收到胡林翼的来信,读完后精神大振,击掌叫好。
王闿运一番谋划,促成了胡林翼多年想成而没有完成的心愿,为曾国藩谋取了两江总督一职。当他接到曾国藩的感谢信时,心里也非常高兴。龙汝霖、李寿蓉约王闿运到湖广会馆小酌,以示庆贺,王闿运欣然前往。
肃顺虽然保荐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但他对湘军还缺乏真正的了解,遂派王闿运去湘军大营考察一番,为廓清东南做准备。
王闿运要去安徽祁门,肃顺自然要给他挑选几个高级镖师。
前门大栅栏施家胡同开了一家“三义镖局”,镖局门口古树掩映,古朴庄严,大门正中挂着一块黑底鎏金的门匾,百步以外就可以看见。
进入镖局,院子角落放满了三义镖局的镖车和镖箱,院子正中供奉和武圣关公的塑像。案前摆放着水果和香烛,院子两侧摆放着刀枪铲槊,斧钺叉镋等十八种兵器,兵器上的红缨迎风飘扬,武器架上刻满了青蚨。
三义镖局的高镖头是山西人神拳张黑五,王闿运幼时击剑学纵横,来到北京以后,经常到三义镖局看拳,一来二去,跟张黑五比较熟悉。见王闿运亲自来请,张黑五二话没说,一口答应。王闿运从通州出发,经山东德州一路南下。这天,一行人到了沧州。
“镖不喊沧州”是江湖规矩。河北沧州地处水路要冲,镖局兴盛,极具竞争力,必须武艺高强者才能立足。故而沧州最出镖师,高人众多。各地镖局到沧州以后不喊镖,表示对沧州武林的尊重。他们一般都会扯下镖旗,不喊镖号,悄然而过。
沧州人李凤岗,凭借一手“快刀三绝斩”的绝技在沧州崛起,江湖中罕有对手。该刀一招三式,招招致命,李凤岗自幼跟叔父李冠铭学六合拳,十七岁时名扬天津,走南闯北,与人交手多次,从未失镖。他侠肝义胆,专除奸恶。他当年没有到京师参加武林大会,错失与张黑五一较高下的机会。今天获知张黑五秘密过境,岂容错过,马上带领王正谊等几个徒弟来会张黑五。
大运河岸边,李凤岗、景云逸两人开始对切口,李凤岗问:“京师三义镖局总镖头过沧州,不拜码头,不将同行看在眼里,难道欺我沧州不是江湖?”
景云逸摇着纸扇,明知故问:“什么是江湖?”
李凤岗不假思索地说:“江湖是指长江和洞庭湖。”
“非也非也!沧州也是江湖,我们在西北五省,开口为江闭口为湖,全国各地都有江湖。”景云逸一张利嘴说得很快。
李凤岗转移话题,又问:“镖头将去哪里?”
“江南。”景云逸哈哈一笑,上前道,“我给你说说江南,省得你再问,白居易的江南专指苏杭一带,康熙、乾隆爷下江南却是江南省。”
李凤岗知道说他不过,指名道姓让张黑五出来比试大刀。张黑五一笑而出,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的较量后,两人不打不成交,很快成为好朋友。
在李凤岗的邀请下,王闿运在沧州停留一天。
王闿运兴致很高,说:“几位镖头一肚子武林故事,就给我讲一讲‘三义镖局’镖行天下的故事吧。”
张黑五是总镖头,自然先说:“康熙年间,商人之间开始跨区域贸易,为了防止货物被暴徒抢走,发明了镖行。镖行收人钱财,就要派镖师护人财货。”
王闿运看了张黑五一眼,问:“京师最有名的镖局应该不止三义镖局一家吧?”
景云逸接过话头说:“除三义镖局外,还有位于北京前门外大栅栏的会友镖局,老板是宋彦超。此人在京师神机营待过,他的绝技是三皇炮捶门,人称神拳寮迈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