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天下湘军第三卷东南带甲》(15) - 天下湘军 - 楚天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天下湘军 >

第五十六章《天下湘军第三卷东南带甲》(15)

第十五回蓝大顺起兵川滇骆秉章督师巴蜀

道光年间,西南一带有不少商人将云南、贵州的烟土运到四川贩卖,并且组织人员负责押送。这天,云南商人江孔俊运烟到四川蓬溪县贩卖,见一个汉子在顶着凳子站街,上前问其姓名。那人自称蓝大顺,这次做生意亏得血本无归,不得已去餐馆吃“霸王饭”,被当众责罚。江孔俊觉得不妥,出了饭钱。蓝大顺说:“滴水之恩,他日必涌泉相报!”

蓝大顺,又名蓝朝壁,重庆市潼南人,后来流落到云南昭通牛皮寨安家落户。蓝大顺的祖先是“湖广填四川”时经贵州进入四川的,蓝家世代习武,在云、贵、川一带以贩卖菜油、盐巴、烟土为业。

咸丰四年春正月,四川开始征茶叶税,凡是产茶叶、产盐的州县,以及通往茶山、盐井的关卡,都要估算茶、盐的价值,逢十抽一。

官府又发布文告,说江南、江北大营的军费不够开销,收取茶、盐税来补财政不足,下次再遇水旱灾害时,可抵田税。自此一项,四川一年多收取三百万两银子。但是次年并没有水旱灾害,征收如故,商人百姓十分不满,经常聚在一起抗税。

咸丰九年春,蓝大顺、李永和到宜宾卖烟土,因为逃税被四川宜宾千总赵三元拘捕入狱,知县汪觐光将他们两人判处死刑。

鸦片贩子听说此事,十分气愤,图谋劫狱,聚集一百多人,来势汹汹,周边各县震动。

辅国公有凤任四川总督,派四川提督图海、按察使高清率一千绿营兵前往宜宾抓捕这批鸦片贩子。两人率兵到了宜宾,却不敢轻易进城。

汪觐光见情势危急,称病挂冠而去,城内奸细打开城门,众鸦片贩子一齐入城,冲进监狱,救出蓝、李。

宜宾知府崔始源任命通判李志东代理宜宾县令。李志东走到半路听说宜宾事变,马上退回城内,不敢出来。宜宾事变之初,听说有人造反,高县也发生溃乱。

蓝大顺、李永和逃回云南,剪去长辫,在大关县天星场树起义旗,招兵买马,提出了“诛贪官、靖暴政、打富济贫”“横扫一十七省山河”的口号,大家推举蓝大顺为皇帝,在云南大关县铁山成立“顺天国”,建元顺天,军队称“顺天军”。

李永和因为保留短辫子,被人称为“李短鞑”,颇有亲切之感。当时四川流传着一首民谣:“要想吃得饱、穿得好,跟着李短鞑鞑跑。”

昭通知府夏鉴闻知,派一千团练前往镇压,反被顺天军打败,蓝大顺、李短鞑占领翠华镇大旗山,并以此为根据地。

贵州蓝朝鼎、蓝朝柱等蓝氏兄弟加入顺天军后,跟着蓝大顺后面,称“蓝二顺、蓝三顺、蓝幺顺”等,老百姓忍受不了官府的横征暴敛,纷纷前来归附,顺天军声威大震。

李短鞑进至筠连。筠连团总武功尚一触即溃,望风而逃,顺天军轻松地攻克筠连。李短鞑又令卯德兴、唐友耕、谢华瑶带部分义军到玉壶、温泉岩、大雪山、光明寺等地张榜安民,招兵买马。

蓝大顺又准备攻高县,占庆符。

高县有“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的美誉,顺天军一战拿下高县,庆符知县武来雨召集团勇抵抗,不敌,血书请援未果,上吊而死。

顺天军又分三路长驱宜宾,官军驻扎宜宾西乡,招来不少壮丁助阵,李短鞑两路人马来袭,见官军严阵以待,皆退走。

蓝大顺率一千人横渡金沙江,进攻宜宾,蓝朝柱率顺天军精锐部队驻扎在宜宾长江东岸的吊黄楼。

城里的老百姓见蓝大顺领兵来攻,闭门不出。附近百姓争相来投,队伍迅速增加到了五六千人。

知府崔始源带着叙马营的团勇据城死守,又调各县团勇来援,还向四川总督有凤求援。

有凤感到事态严重,可是省城无兵可派,宜宾不能丢失,便召同僚前来商量对策。

四川布政使尚梦辛说:“自古以来,对付土匪只有两个办法,或剿或抚,大人既然无兵可派,那么就招安吧!只要蓝大顺、李永和接受招安,以后的事就好办了。”

有凤认为有道理,一双金鱼眼盯着尚梦辛,问:“谁去招安?”

尚梦辛不慌不忙地推荐了一个人:“南溪知县唐炯,字鄂生,贵州遵义人。唐树义之子,此人巧舌如簧,口吐莲花,能言善辩,是贵州名公子。”

有凤同意,命唐炯率兵前往说降。

一连几个夜晚,蓝大顺在城外到处放火,并不入城,城中百姓一夜数惊。

第三天天明,城内守军见四川总督有凤的援兵已到,崔始源命令打开城门,迎接官兵入城,城中人心才安定下来。

唐炯率领军队逼近吊黄楼后,单刀匹马入营向蓝朝柱说明利害关系,蓝朝柱愿意归附。

蓝大顺、李短鞑无可奈何,离开宜宾,转攻犍为。

宜宾被围,惊动了朝廷,咸丰任命陕西巡抚曾望颜为四川总督,在湖南湖北征兵,入川剿匪。

蓝大顺到达仙市,仙市不是一座城市,只是一个小镇。川盐入黔衍生仙市,当地居民非常富有。仙市里面的建筑很多,又非常独特,有“三牌坊、四街栈、五座庙、六戏台、九块碑、十土地”的说法。盐商在此显摆斗富,每当节日堂会,六座戏台同时唱戏,五座庙宇风铃叮当,香烟缭绕,热闹非凡。

自贡的守军远远看到蓝大顺人马,开门出降。顺天军到自贡以后,俘获自流盐井役夫数万人。蓝大顺收编官军,让他们打前锋,对外称义军,禁止奸淫抢掠,沿路有不少农民、盐工、煤工、船工加入顺天军队伍,顺天军很快又壮大起来。

四川总督曾望颜号令境内团练自备弓刀,修筑寨墙,以防蓝、李进攻。

顺天军夺取犍为,李短鞑进至乐山,驻扎罗城。

罗城位于乐山东南,全镇南北走向,两边狭窄中间宽敞,如一艘即将起锚的帆船。

其部众驻扎彭山、丹棱、青神,成都南北方圆一百里都是义军。

咸丰十年春,蓝大顺率军到乐山,驻扎五通桥,号称十万大军。宜宾、眉州、井研、青神、资阳等地都为之震动。

萧启江奉命率四千人马往至成都,一路鞍马劳顿,得了急病,不能统兵。四川总督曾望颜奏请朝廷任命萧启江署四川按察使衔,萧启江说无功不受禄,没过多久,他病逝于成都,军中无统帅。

八月六日,顺天军一路势如破竹,占领井研、峨眉,兵临丹棱城下。丹棱知县刘运开信誓旦旦要求坚守县城,团总刘建勋没有怀疑,哪知刘知县一听到炮响,失魂落魄,弃城而逃。刘建勋与典史陈思源父子、团练教习陈炳等守城十日,城破,全部做了顺天军的俘虏,被押到东门外斩首示众。

很快,顺天军人马达到三十余万,四川总督曾望颜,提督占泰和驻藏大臣崇实组织绿营兵阻击“顺天军”,均被击退。

咸丰闻讯大怒,将曾望颜痛骂一顿,听从了曹毓英的建议,改派骆秉章入川。说湖南巡抚骆秉章平时指挥湘军,熟悉湘军将士作战特点,督办四川军务,增派湘军一同入川。

骆秉章又接到圣旨非常为难,派人去湘乡请刘蓉。刘蓉不肯出山,骆秉章非常失望。左宗棠写信劝刘蓉说:“霞仙自称小亮,有卧龙之才,骆中丞入川,好比当年刘先主进入成都,身边怎能没有卧龙辅佐呢?”

骆秉章亲自前来拜见刘蓉说:“现在四川大乱,石达开虎视成都,蓝、李两人在蜀中狼奔犬突,百姓不得安宁,朝廷命我入川平叛,请先生助我!”

刘蓉见骆秉章心诚,说:“四川是天府之国,谁占有蜀地都可以立国,至少做个蜀中王。蓝、李是本地草寇,不足为患,要提防的是石达开。此人若据四川,必效仿公孙述、张献忠之辈,外交捻寇,内修军政,跟洪秀全声息相通,与朝廷鼎足而立,那就不易对付了。如今两湖无战事,中丞应及早入川,先灭蓝、李,然后把石达开扼在川江以南的崇山峻岭,借助当地土司力量,将其消灭在川南、滇北、黔西一带。这样,中丞大人可坐拥四川,由督军而升为总督、大学士。”

骆秉章听后大喜,将其奏署为五品候补知府,一起入川。

刘岳昭一直在湖南江华领军作战,接到命令后,准备随同骆秉章一起入川。刘岳昭军尚未开拔,石达开已经率军出芷江、靖州边境,湖南湖北震动。各地官兵加紧布防,修筑城池。毛鸿宾奏请留下刘岳昭军,保卫湖南。

顺天军又围攻四川雅安、峨眉、潼川,占领青神、眉山、天全、荥经、洪雅、隆昌、荣昌、江油、长宁、兴文等地。蓝大顺每攻一座城池,委派一个头领负责城内大小事情。这些头领四处分兵,乘机扩大队伍,一时间,顺天国人马号称百万。

湘军将领萧庆高、何胜必、胡中和,蜀将唐友耕等往来救援,不能对义军形成有效打击。石达开复出广西,沿湖南、贵州、湖北、重庆交界闯关夺城,各省驻扎地方的绿营兵,都忌惮石达开名声,不敢出战。官文、胡林翼奏请骆秉章在恩施南部的鹤峰防守,湘军到达鹤峰以后,黄淳熙守天星寨、刘岳昭驻五龙山万全洞。

骆秉章任湖南巡抚时,就知道本省军饷不资助外省军队的惯例。湘军无饷,他在鹤峰屏山田氏土司家一带观望徘徊,不敢进兵。屏山有十里地缝、百仞幽峡、千年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