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天下湘军第三卷东南带甲》(6) - 天下湘军 - 楚天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天下湘军 >

第四十七章《天下湘军第三卷东南带甲》(6)

第六回曾国荃攻占吉安李鸿章投师建昌李续宾、曾国华全军覆灭,湘军死亡七千人,全军笼罩在一片悲壮的气氛之中。胡林翼、曾国藩勠力同心,上慰朝廷,下抚将士,力挽狂澜,才稳住大局。

曾国藩已经失去一个弟弟了,另外一个弟弟无论如何也不能出什么差池,那个人就是老九曾国荃,此时正在围攻吉安。

曾国藩驻兵南城,身上的牛皮癣又发作起来,痒得难受。大营蚊蝇又多,营内不少士兵得了传染病,无药可治。

刘长佑爱护士卒,经常前去察看,亲自给士兵端汤喂药,一不小心自己也得了传染病,不能下床。

新宁楚勇十之八九都得了此病,人人自危。曾国藩知道病情比军情还凶,派人将刘长佑送回新宁老家治病,生病将士一律遣散回家。如此一来,湘军战斗力大打折扣。曾国藩将此事告诉官文,官文让其自保,不必与石达开在闽、赣边境作战。

耆龄闻讯,让邓仁堃送来不少草药、粮饷。

曾国藩心中稍安,防疫祛病自救。

曾贞幹走后,曾国藩密切关注太平军的动向,湘军经常截获石达开跟傅忠信的军事情报。傅忠信防守吉安,如同九江的林启容宁死不降。曾国藩想起当年坐困星子,谍报人员十出九亡的仇恨,传令一旦抓到长毛的探子,搜出信件的马上斩首!当然他也不忘搞一点假情报,让投降的长毛探子送出。

太平军在湖口的战船都被湘军焚烧得干干净净,三年积愤,一朝雪耻,彭玉麟从此游弋在烟波浩渺的鄱阳湖。

这天,亲兵曾正八、曾有十自吉安来告诉曾国藩说:“成大吉率领老湘营到了三曲滩,九帅想前往迎接。”

曾国藩说:“老九做事不要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读书的时候就好好读书,不要去想如何考中举人、进士的事,带兵打仗,更不要去想将来如何知州、知县的事情。凡事千头万绪,纷纷扰扰,以免到头来一事无成,悔之晚矣!”

曾国荃听进了大哥的话,跟黄冕一起一心一意攻打吉安。

镇江、瓜洲被湘军同时攻克,杨载福任福建提督,可以专折奏事。吉安、建昌收复以后,江西局面就可以稳住,成大吉率领老湘营来到三曲滩,协助老九围攻吉安。

杨辅清、杨宜清从江西宁都、新城来援,成大吉到水东拦截太平军。傅忠信见湘军分兵,命令部将李雅凤弃守万安,率军前来袭击吉字营。李雅凤将太平军分成若干小队,不断进行骚扰,让曾国荃得不到片刻安宁。

吉字营拼命攻打吉安,赵焕联佐攻,两人一起围城,轮流攻打东门。每次湘军前来,傅忠信便传令各军多备石头、灰瓶、礌石、弓弩。只要湘军攻城,便用这些东西来招呼。湘军死伤不少,时间一长,太平军弓箭用尽。

这天晚上,太平军扎了两千多个稻草人,穿上太平军衣服,从城上将他们放下来。湘军流动哨发觉,以为太平军前来劫营,发出警报。曾国荃不敢出营,命士兵用弓箭射杀,不少太平军中箭倒下。直至天亮,倒下的太平军都站起来爬上城去,吉字营士卒大惊失色,以为太平军是神兵。

曾国荃不相信,亲自下城观看,没有发现太平军的尸首。

曾国荃在壕上架起数座浮桥,喊道:“吉安守将傅忠信前来答话。”

副将翟明海站在城墙上说:“清妖曾国荃没有资格见主将。”曾国荃大怒,让刘连捷用箭射他。刘连捷箭法高超,领命后拈弓搭箭,将那张弓扯得如一轮满月。那支箭如同长了眼睛,正中敌将命门。翟明海站在城楼上不动,刘连捷又连发两箭,两箭皆中,翟明海仍然不动。曾国荃怀疑射中的是木偶人,吩咐湘军撤退。

隔一日,傅忠信故技重演,曾国荃不理,却派人暗中观察。傅忠信派太平军出城,分别扑向湘军大营,曾国荃早有防备,一整乱箭射向太平军。太平军见吉字营已有防备,一齐扑向周凤山的凤字营。

周凤山驻军螺冈,傅忠信屡扑凤字营,周凤山疲于奔命。傅忠信又密令副将翟明海、先锋李雅凤各率五千人马出城,自己率大军一起夹攻周凤山。周凤山身负重伤,凤字营抵挡不住,人马大溃,逃往泰和、安福、固江等地。周凤山不能再战,逃回南昌。

傅忠信乘胜追击,收复吉水、阜田,进据峡江。不久,太平军在瑞州、临江作战失败。石达开的岳父黄玉昆战死,湘军重新包围吉安。

曾国荃围攻吉安已经两年多了,周凤山被太平军打败以后,曾国荃收编溃卒,共计六千多人。吉字营也死伤不少,奇怪的是曾国荃毫发无损。黄冕说:“老九是福将,你看他的面相,下巴向前翘。”

其实曾国荃也没有别的本事,只是战壕挖得深,工事筑得好,反应速度快。

曾国荃认为每晚都要防止太平军前来偷袭不是长久之计,对黄冕说:“长毛在江西势力太大,说不定哪天就有援兵过来,与城内人马联合起来攻打我军。知府大人应该征调各县民团来吉安助攻,挖长壕,引赣江之水围困吉安。”黄冕认为老九说得有理,便发出公文征调民团到吉安,准备加挖两条长壕围困吉安城内的太平军。

不久,汪海洋出兵新余,增援吉安,走到分宜防里,有一百多人前来投军。汪海洋抬头一看,见一少年黄巾黄袍,马脖子上还挂一颗人头,便问:“你是何人?”

那少年弃枪下马,伏拜于地说:“我是吉水人谭富,字元化。因为乱世流落江湖,聚集两百人在一起,以抢劫为生。”汪海洋大喜,将他们全部收编。

防里位于江西分宜南端,是明朝宰相严嵩的故乡,被称为“权相之乡”。

汪海洋可不管这些,他要的是粮草。汪海洋援助吉安城,险些攻破了长壕,但均被曾国荃打退。后来李世贤来攻,破了第一条长壕,在第二条长壕面前一筹莫展。城内太平军出城来攻,即使是两面夹击,也没有成功。曾国荃苦撑数日,终于击退两面来攻之敌。为此,胡林翼对他青眼有加。

黄冕去职,大哥丁忧回家,吉字营受了福兴不少冤枉气,但是曾国荃挺住了。他将围困吉安的壕沟由两道壕增添至四道,连鸟儿都不能飞进飞出。虽然他围住了吉安,却攻不进去。

大哥重新出山,老九便铁了心要将吉安拿下来,给大哥当作见面礼。

咸丰八年十月,吉安之战即将打响,曾国荃指使妓女阿香前往吉安,尤其是见到太平军东门守将吴卓涛时必须唱出《王三打鸟》,必有妙用。

阿香接到曾国荃指令,与一个老湘军士卒化装成父女前往吉安。阿香到了吉安,自称是吴卓涛的亲妹妹,用一口流利的南宁白话骗过了守城门的太平军。

在吴卓涛的大营外,阿香唱了一段《王三打鸟》,然后背了四句:“今天的天气好,王三我起得早,去到那山前山后,打鸟走一程,哎呀咿子哟……”

吴卓涛听到熟悉的歌声,大吃一惊,为防止隐私外露,急忙现身将阿香接入,并叮嘱阿香此事不得对外张扬,然后两人进了内帐。

阿香见吴卓涛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转过身便施展出勾魂伎俩,吴卓涛心神激荡,对阿香这个送上门的女子岂有不收之理。

为了给自己留一个投靠朝廷的机会,吴卓涛对阿香信誓旦旦地说要效忠朝廷,为了表示诚意,吴卓涛拿出一张吉安城防守图给阿香“父亲”。

在阿香的百般引诱下,吴卓涛彻底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终于下定决心要改换门庭。

金屋藏娇的日子过得很快活,为了躲避城内太平军的搜查,吴卓涛痴情地对阿香说:“你要乔装打扮一番,否则傅忠信查营时将你搜出,难逃一死。”

阿香自然同意打扮成太平军,随时出入吴卓涛的营帐。

吉安城内,太平军被围困两年多,弹尽粮绝,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将翟明海、副将吴大发等十几个将领想投降湘军,去找主将傅忠信商量,傅忠信假装同意。

第二天,傅忠信大宴诸将,让李雅凤设下伏兵,在军账上挂着天王旗,领大家做礼拜。李雅凤率兵突至,将翟明海、吴大发等抓住,将他们全部处斩。从此,吉安守军无人敢降。

傅忠信一次处死了十几个高级将领。有人不服,当天晚上将信绑在箭杆上射向湘军阵地,约湘军前来攻城。

曾国荃半信半疑,想了一个晚上,一觉醒来便传令攻城。江西水师将领刘于淳亦到吉安城外助战。

当一万杀红了眼的湘军士兵冲进吉安城的时候,曾国荃心花怒放,没有加以约束。

傅忠信听到湘军战鼓咚咚直响,身穿铠甲登城迎敌。城内叛军在吴卓涛的率领下,穿上铁甲,手持刀枪,前来围攻,傅忠信逃出吉安。叛军打开城门,放湘军入城。

吉安被围两年,一朝被曾国荃攻破。湘军进城以后,洗劫三天,见人就杀,见财就抢,吉安变成了一座空城。湘军却是人人抢足了私货,个个发了横财,当官的坐地分赃,曾国荃自然是最大赢家。他决定这次要好好地孝敬一下大哥,然而拿什么去孝敬大哥呢?曾国荃想了很久,打听到吉安欧阳修的后人有一本宋版《欧阳文忠公文集》,马上有了主意。

曾国荃离开吉安,前往永丰,一路上见到不少青翠欲滴的竹子,巍巍五百里井冈山,山峦起伏,陡崖深涧,到处都有青青翠竹。这些竹子无处不在,肆意生长,从山脚到山腰,从山脊到山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郁郁葱葱。微风一吹,如大海的波涛一样在崇山峻岭之间翻滚盘旋,汹涌澎湃。面对井冈翠竹,秀才出身的曾国荃没有兴趣,他的心里装着另一件大事。

他来到欧阳修故居的祠堂,凶神恶煞地对欧阳修的后人说:“据可靠情报,官军围攻吉安期间,欧阳家族有人私通长毛,还给长毛送钱送物、送米送菜,今天不交出通敌之人,全族问斩!”

族长欧阳胜启颤颤巍巍地说:“曾大人,我们欧阳氏一族自宋朝以来,世代居住于此,一直都是良民,哪里有人通敌?就是长毛路过此地,全族也没有一个人与长毛接触,就更别说通敌、资敌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