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天下湘军第三卷东南带甲》(2)
第二回福兴损兵折将去彭郎夺得小姑回吉水太平军北掠峡江,西出宜春,切断临江湘军后路,骚扰湖南边界,湘军连失刘腾鸿、王錱两员大将,抚州、建昌、吉安太平军气焰复张。
上高援军奉调协助刘长佑攻临江,任命普承尧为大将。普承尧跟随塔齐布、刘腾鸿一起作战,立了不少战功。湘军前锋进至峡江,遭遇太平军,马上退回罗坊。普承尧到达罗坊以后,正准备修筑营垒,太平军已经掩杀过来了。普承尧往北撤走,刘长佑派出的三营湘军一起溃退,普承尧往北逃至鹦哥岭才止住脚步,三营湘军驻临江。
刘长佑围攻临江,太平军眼见粮草将尽,到处求援。李世贤命令唐文煜率军支援临江、峡江,普承尧到峡江拒敌,很快被唐文煜所败。
耆龄令湘军将领杨虎臣进军新余,以保宜春。张运兰、王开化出兵分宜,郭炳坤守安福,准备夹击太平军。军队尚未行动,唐文煜已兵至太平墟,进窥湘军。临江城内太平军一起掘土填壕,准备与援军一起夹击湘军。
萧启江驻扎太平墟,刘长佑与杨虎臣声息相通,萧启江遣部将刘岳昭帮助杨虎臣阻挡罗坊方向的太平军。
萧启江作为前部,刘长佑率两千五百人守外壕。太平援军数倍于己,萧、刘两部将士人人自危。张运兰、王开化已取峡江、分宜,也不敢来援,要视萧、刘胜败情况而定。
数日以后,刘长佑抓获一名太平军探子,获悉太平军已有数万人马进入太平墟,与峡江太平军相约一起进攻官军。临江城内的太平军已将垒前的鹿角、木桩等障碍物清除干净,严阵以待。
刘长佑考虑到湘军已腹背受敌,时间一久,必然坐以待毙。
这天晚上,鸡刚叫头遍,湘军去七留三,带足粮草弹药,弓上弦刀出鞘,人衔枚马摘铃,与主将一起夜袭太平军。在这之前,刘长佑已经与萧启江、田兴恕约定尽起大军,天亮时会于太平墟。
天明时分,三军会于太平墟。
太平军见湘军来袭,列队出战。趁太平军的火药尚未上膛,刘长佑命令李明惠、江忠义马上进攻。两将闻命即行,率军出击。太平军大溃,被烧毁的营垒有四十七座,被俘两千人,损失营帐八百九十顶。张运兰听说刘长佑已经与太平军开战,从新余出兵进攻罗坊,太平军退保富田。
两个月以后,富田的太平军又退回吉水。部分士卒准备投降湘军,被守将宁继元获知,没有成功。
宁继元准备突围,半夜时分,西门大开。太平军冲出,众将以为刘长佑会派兵围剿。刘长佑认为穷寇勿追,便对部下说:“我从军多年,凡是溃围出走的士卒有如洪水猛兽,是不能去堵截的。若堵截,长毛必然奋力死战,况且他们人多,我军必败无疑。立那些无用之功,不是智者做的事。”
刘长佑放开缺口,太平军西走上高,在半路上逃走了一大半。刘长佑大获全胜,遂取临江。
张运兰在丰城、吉水不战而胜,迅速坐上江西水师战船,绕道抚州前往建昌,将建昌包围起来。
建昌守将周雯奇知道当地老百姓恨他。见湘军前来围城,借口粮食紧张,命令当地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幼无条件守城一日。不少老百姓受不了,相继逃出建昌。
张运兰给百姓让出一条大路,故意留下几十匹老牛病马在路上。周雯奇不知是计,率领一群太平军士兵化装成老百姓前来牵牛赶马。张运兰乘机发动攻击,太平军一个也没有走脱,周雯奇也做了俘虏,张运兰乘机夺了建昌。
话说王錱死后,杨辅清、李世贤、汪海洋非常高兴,心里轻松大半,一心一意对付张运兰。
太平军大举反攻,张运兰、王开化抵挡不住,一路后撤。王开化退到吉水,张运兰退到新余,刘长佑的人马也被冲散,幸亏萧启江来援,才撤至新余。
石达开调大军将分宜团团围住,刘长佑、萧启江、张运兰、江忠义、田兴恕等困守分宜,一筹莫展。
汪海洋、李世贤率十万大军攻打新余,张运兰、田兴恕率军从下水道中冲出,突入太平军背后,斩杀两千多人。刘长佑、萧启江等乘机出城,冲进太平军营中。汪海洋、李世贤分兵来迎,列出梅花阵。湘军知道此阵厉害,一齐向分宜方向逃走。汪海洋率军追击,大破湘军,李世贤则填平新余城外壕沟,占领新余。次日,李世贤也率军来到分宜,将分宜围了起来。
李世贤为人机警,颇有谋略;汪海洋作战勇猛,豪侠仗义。天王十分看重汪、李两将。
李世贤对汪海洋说:“今日包围分宜,湘军如同瓮中之鳖,我们要趁士气旺盛拿下分宜才是!”
汪海洋认为有理,召集众将置酒。席间,汪海洋说:“分宜城中粮草堆积如山,将士们想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就要到分宜城中去取。湘军已成惊弓之鸟,我军从乐安追敌千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谁能和我一起去攻分宜?”
诸将异口同声说:“末将愿往!”
次日,汪海洋率大军至分宜东门布下阵式,派军帅吴炎生率一千精兵前往挑战。湘军坚守不出,汪海洋问:“援绝城孤,何不献城?”
田兴恕说道:“你若赢得了我手中钢刀,我便献城!”
汪海洋见田兴恕威风凛凛,没有吭声。
刘长佑、萧启江召集诸将说:“长毛围城,我军不能坐以待毙,要分头突围。城内只留一军死守,否则大军扎堆城中,粮草很快用尽,谁愿意留守分宜?”
众将默不作声。
刘长佑叹了一口气说:“既然大家不愿留守分宜,我是主将,由我来防守。”
话音刚落,张运兰站起来说:“是我将长毛引到分宜来的,分宜由老湘营来守。”张运兰手下将领刘松山等都表示愿守分宜。
刘长佑转忧为喜,说道:“既然如此,由新宁楚勇、老湘营留守分宜,其余各军回营后准备突围。待到分宜城外后,各营相继占据有利地形,攻击长毛。”众将齐声说好。
僧人慧静是分宜城内昌山寺的和尚、天地会首领,跟太平军有秘密往来。汪、李领兵攻打分宜时,他派人四处秘密联络,准备择日引太平军入城。
这天晚上,慧静叫上几名弟子,带上经幡上了城墙。他将经幡垂到城下,引太平军爬入城中。
萧启江、田兴恕、江忠义等突出重围,从城南而走。汪海洋率军进入城内,刘长佑、张运兰且战且退,撤至分宜城西二十里的彬江镇,据袁水而守,太平军水官副一将军石建明寻机进攻。
这天,刘长佑命令士兵隐入山林摇旗呐喊。自带一营人马绕到太平军背后,准备前后夹攻。石建明追了半天,见前方有树林并无敌军,便令士兵坐在大路边休息。
刚坐下来,亲兵来报,说前方密林有伏兵。
石建明并不在意,轻描淡写地说:“这是敌人的疑兵之计,不用管他。”
亲兵得令,三三两两地躺在路边休息起来。突然林中号角骤起,石建明仓促上马,准备前往厮杀。不料背后驰来一员敌将,手起刀落,将石建明斩于马下。田兴恕大喝:“你等都有父母妻子,被逼从贼,今斩首恶,愿降愿走悉听尊便。”太平军士卒听后,一齐逃走。
刘长佑困守分宜,福兴不发救兵还对他大加申责。刘长佑大怒,对部下说:“自大帅回湖南以后,我等在江西苦战,福兴坐享其成,有功便是他的,有战事都是我等的,没有粮饷,没有救兵。刘拔元死于龙泉,刘腾鸿死于上高,王錱病逝于乐安,帅远燡战死于东乡,都与福兴有关。这仗要是继续打下去,我等都会死在江西。”于是他给胡林翼写了一封信,说明原因,将兵权交给刘坤一,也不跟福兴打招呼,称病回了湖南。
福兴见刘长佑等湘军将领不把他放在眼里,决定要借长毛之手收拾这群骄兵悍将。于是令周凤山出兵分宜,与萧启江一起进攻抚州。命张运兰在丰城、积水一带寻机进攻李世贤,李元度到贵溪拒敌。
李元度率军好不容易收复抚州,福兴一纸军令将他调到贵溪。汪海洋乘虚而入,占了抚州,还搭上宜黄、崇仁,让他前功尽弃。见刘长佑回湖南,他将福兴的军令丢到一边,对邓辅纶说:“自军兴以来,我只听曾大帅的,什么陈巡抚、文巡抚、福大帅,见鬼去吧,老子统统不听。楚军都是我从平江招的,一声命令我就让他们全部回湖南,看福兴能奈我何!”
邓辅纶非常赞同李元度的话,说:“我与李大人一同进退。”
刘坤一、萧启江、张运兰等见李元度态度明确,一齐向福兴索要粮饷,福兴自然拿不出。
湘军见福兴没有动静,一个个转向胡林翼诉苦,将毕金科之死,赵焕联兵败,黄冕被夺官,钟世桢败于进贤等账统统算在福兴头上,他们说:“江西有此人统领湘军,湘军将士性命迟早都会坏在此人手上。我们留江西就是在帮助润帅,既然润帅不管,涤帅已经离开江西,我等再在江西作战也毫无意义,不如散伙回家。”
胡林翼在武昌收到了湘军将领来信,也接到了耆龄的告急文书。
原来太平军已越过东乡、鹰潭、贵溪直扑上饶。福兴一退上饶,再退铅山,与沈葆桢在一起守广信。但沈葆桢也对福兴不满,要求辞职回福建。
刘长佑、李元度、沈葆桢等跟福兴不和,使得胡林翼更加思念曾国藩,希望他重新出山,再领湘军。
胡林翼联合骆秉章、官文一起向朝廷上折,建议朝廷起用曾国藩,他在奏折上说:“朝廷在鄂皖赣三省没有一个统帅,大军都害怕出境作战。福兴、和春、胜保三人相互制衡,为战不力,唯有曾国藩可任统兵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