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天下湘军第二卷鼓响衡岳》(18)
第十八回李元度陈兵赣南毕金科战死瓷都刘长佑收萍乡,萧启江复万载,湘鄂两省援赣大军胜利会师。曾国华又取了宜丰、上富,顺锦江而下,准备攻打上高,赣西北形势一片大好。
曾国藩这几天心情好得很,他获知援赣湘军节节胜利,一扫往日的萎靡不振,亲自去找文俊要粮要饷。文俊却不买他的账,有意让曾国藩吃了闭门羹。曾国藩非常恼火,又去找江西粮储道邓仁堃。邓仁堃私下对他说:“文中丞讲过,湘军偏安南康,只知道找巡抚衙门索要粮草,有本事找太平军要去。仗也打不赢,城又守不住,不如回湖南。”
“这是什么话?”曾国藩气得拍桌子,“湘军出人力,江西出粮饷,这是朝廷定好了的事,文俊凭什么一句话就改了规矩。这个庸官,我要参他一本!”
看着曾国藩气冲冲离去的背影,邓仁堃摇头叹息,自言自语说道:“国事艰难,世风不古啊!”
曾国藩回到船上,叫彭寿颐过来,让他起草奏折弹劾文俊,又召众将到船上议事。
曾国藩将去找文俊要粮要饷的事对众将说了一遍,众将一听炸了锅,大骂道:“文俊他娘的不是东西,湘军到江西征战,五月天还穿着冬天的衣服,还欠了半年的粮饷。”
“涤帅,邓大人说得对,求人不如求己,我们去长毛手中夺粮夺饷,总比找江西藩司强。”说话的是毕金科。毕金科原是塔齐布手下悍将,使一杆钩镰枪,其枪法深得到塔齐布真传,天下独步,加上身材魁梧,黑脸短髯臂健,上马如飞,太平军都非常害怕他。自从跟了周凤山,老是打败仗,总想像李元度一样自立门户。
“我愿领本部人马前往抚州前线虎口夺粮,没有江西粮饷,湘军还怕活不下去?”黄虎臣也站起来请命。
“末将愿往!”毕金科也不甘落后。
“好!本帅同意你俩取道抚州,进攻上饶。毕金科率本部一千人马先行,黄虎臣率五百人马到达抚州以后,由李元度调拨一千五百平江勇前去攻打南城。所获粮草全部充作各部军饷,不必解往粮台,报个数目就行。”曾国藩当场拍板。
其他将领也想出战,曾国藩概不允许。两将兴高采烈,领命而去。
隔一日,两将一起离开南昌,曾国藩亲自送行。到赣江码头上船后,毕金科、黄虎臣拜别而去。
先说毕金科坐船沿信江东走,然后溯江东行,一路进至抚州。抚州周围有数座城门,城高地壮,堑壕深阔。抚州守将黄文金是太平军“五虎上将”,他闻湘军只有一千人马,却敢深入太平军腹地,笑对左右说道:“又一个送死的过来了,看我如何消灭它!”
黄文金在茅家岭设伏。茅家岭南接武夷山,北临信江,山势高峻,黄文金又在信江上游的江村设下木栅栏,阻止湘军船只前进。
毕金科过了铅山,被阻于江村。他弃船上岸,铅山太平军从背后来袭,被毕金科杀退,撤到铅山城内不再出战。毕金科百般叫骂,太平军不理。毕金科感觉无趣,沿信江东进,准备攻打抚州。
毕金科行至石溪,被一队太平军拦住,为首的是土官副三将军俸金辉。毕金科前来迎战,俸金辉一触即溃,往茅家岭方向逃跑。毕金科挥刀掩杀,追到茅家岭。前方一声炮响,太平军伏兵齐出,杀向湘军。
俸金辉回身再战,两军来攻,毕金科大呼道:“我等前来抚州,战也是死,逃也是死,何不死战?”
众将士一听有理,齐声高呼说:“愿意死战!”
湘军背倚信江,摆了一个新月阵,任凭太平军冲杀。战至傍晚,太平军退去,毕金科命令湘军将士换上太平军号衣,众人不解。毕金科说:“这是我军打了胜仗的标志,倘若我们趁黑夜撤退,暂时可以脱离危险境地,但是撤退后能去哪里呢?”
将士都不吭声,毕金科令随军营官将几百两银子全部取出,说:“有愿意撤退者支取路费,不愿意离开者今晚随我死战。”说完,毕金科环视众军,见无一人愿意离开。他将银子抛入信江,让士卒吃饱饭,然后砸碎铁锅,拿着兵器半夜三更出发,袭击茅家岭太平军营寨。
太平军的营寨还没有扎好,湘军来袭,仓皇而逃,人马自相踩踏,死伤无数。毕金科追到抚州,见人就杀,太平军前脚进城,湘军随后紧跟。守门的士卒来不及关闭城门,也分不清哪是湘军哪是太平军。湘军进城以后,首先杀掉守门的士卒,城内太平军闻变前来查看,被湘军一顿乱杀,不少人稀里糊涂做了无头鬼。
战至天亮,湘军已经控制了抚州四门,黄文金在内城死守。毕金科令人放火,黄金亮见势头危急,率数百人拼命冲出内城。毕金科张弓搭箭,一箭射中黄文金左肩。黄文金不敢应战,负痛逃往玉山,抚州城内的太平军一起放下兵器投降。
毕金科大获全胜,取了抚州,将城内所得钱物全部装船送到南康,曾国藩大喜,重赏毕金科。
毕金科率一千人马进至上饶,上饶由辅王杨辅清镇守。杨辅清力大无穷,勇冠三军,副将容启甲使一口八十斤重宣铁斧,有万夫不挡之勇。
杨辅清这日在大营与众将议事,探马来报,说湘将毕金科率一千人马来上饶挑战。杨辅清听了哈哈大笑,说:“曾国藩无兵可派,毕金科只有一千人就想来取上饶,他娘的简直是在白日做梦。众将随我出阵,先擒斩此将,然后发兵攻打南康,将曾剃头碎尸万段。”
容启甲很冷静地说:“湘军势颓,还敢出兵攻打上饶,必有诡计,不如坚守不战。”
杨辅清大声说:“湘军已兵临城下,我等不战,显得胆怯。江西战场,我军一直处于攻势,不能让敌人占了先机。”
容启甲认为有理,上前请战说:“既然如此,末将愿领三千人马出战,擒那清妖。”杨辅清点头答应了。
容启甲率三千人马出战,双方战了十合,毕金科诈败,容启甲冲入敌阵,毕金科指挥兵将将他困住,容启甲左冲右突,不能杀出重围。杨辅清在城上望见,持刀上马,率数百精骑杀入阵中,将容启甲救了出来。
湘军哨官龙攀云前来拦截,被杨辅清一刀斩于马下。双方混杀一阵,湘军往东北方向后退,到四十里街下寨。
湘军在赣东北作战不利,朝廷准备在赣东南开辟战场,对太平军进行南北夹击。诏命福建提督张从龙,副将陈上国出兵福州,经南平、武夷山进攻建昌府,同时令湘军从北边进攻,将太平军诱入闽西山地围歼。曾国藩接到朝廷命令,派勇将黄虎臣率一千精兵奇袭建昌府。
太平军建昌守将管俊萧,广西田东人。弓马娴熟,使一口三尖两刃刀。黄虎臣率军刚到岳口,管俊萧便在游家滨摆好了阵势,单等湘军来攻。
黄虎臣率一千人马进至游家滨,唤管俊萧前来答话,两将互通姓名,放马来战。黄虎臣一杆长枪神出鬼没,不及十合管俊萧就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身中数枪,大败而走。黄虎臣长枪一招,大军掩杀过来,太平军抵挡不住,逃回建昌。建昌是府治,城池坚固,壕沟又宽又深,黄虎臣人马不多,急切之间也不能得手。
管俊萧败了一阵,自思不是黄虎臣的对手,向杨辅清求救。杨辅清令容启甲死守上饶,自率大军前来建昌。
建昌被围半月,城内柴草已经烧完,太平军开始闹饥荒,管俊萧打开城门放百姓出城砍柴。黄虎臣一见,计上心来,一连几日,建昌城百姓进出城非常自由。
这天傍晚,建昌百姓正在进城时,黄虎臣来攻,管俊萧慌忙下令紧闭城门,百姓争相进城,柴草又多,急切之间城门关不上。正在危急之时,杨辅清率大军赶到,将湘军围住。城上太平军士气大振,发炮轰击湘军,黄虎臣扑倒在地,浑身是血。杨辅清骑马赶上,一刀砍了首级。湘军主将战死,余众分头突围,败兵逃回南康,归李元度指挥。
杨辅清一走,上饶兵力空虚。容启甲认为毕金科用兵使诈,不算英雄,令人到四十里堡下战书,要跟毕金科单挑。毕金科跟容启甲交过手,知道对方实力,欣然应战。
咸丰六年六月初六,卯正。湘军、太平军在上饶城外摆开阵势,容启甲立于城门外,见湘军人人精悍,个个英雄,又见毕金科豹眼虎须,熊腰猿臂,持一杆钩镰枪,十分勇猛,不禁有点后悔。正在思量,毕金科已破口大骂:“长毛容启甲背叛朝廷,罪不容诛,占据州县,还敢约战,与我单挑,我今天特来擒你。”
双方斗了五十回合,毕金科却是愈斗愈勇,枪枪致命。容启甲气喘吁吁,刀法渐乱,已露败象。只听毕金科大喝一声,奋起神威,一枪将容启甲挑于马下,复一枪正中咽喉,登时取了他的性命。太平军见主将阵亡,四处逃散,毕金科乘机掩杀,取了上饶。
却说李元度率五千人马出兵南康,派耿光宣为先锋,林源恩一路为后援,进攻宜黄、崇仁。
宜黄守将琚远球,广西大新人。颇有谋略,得知湘军将至,传令将士严阵以待,准备迎敌,又令副将苏大雳防守谭坊。
苏大雳,广西藤县人。将太平军分为谭坊、二都、棠阴、凤冈四个营寨,靠近宜黄的谭坊有守军两千人。耿光宣、林源恩包围了苏大雳,其他各营前来救援,李元度在各个交通要道设下伏兵,各寨太平军见湘军有埋伏,退回驻地,耿、林两将也悄悄退出宜黄。城内太平军听说李元度来到宜黄,怕遭围歼,天亮时撤出谭坊,逃往宜黄。
李元度进入谭坊,将太平军的营寨一一烧毁,所获粮草器械全部运走。
苏大雳逃到宜黄,对琚远球说:“湘军势大,李元度用兵如神,谭坊四寨尽失,要小心对付才是!”
琚远球听后皱起眉头,说道:“李元度善于打夜战、野战,我等以静制动,高垒勿战,一如林启容守九江。清妖敢攻打宜黄,我就集中炮火专轰李元度,将这只四眼狗炸死!”
苏大雳听罢,摩拳擦掌,叫嚷道:“如此最好!”
宜黄团总吴明涵接到李元度将令,带一千多名团丁从大王山出发,乘一百多只木船顺崇仁河进至巴山镇。船上装满干柴枯草,船队靠近太平军水寨,众团丁一齐放火烧寨。
琚远球不敢出城,怕中李元度诡计,眼巴巴地看着战船尽毁。大火又延至岸边,祸及陆师。吴明涵率团丁坐在船上幸灾乐祸,骂琚远球、苏大雳都是缩头乌龟,不敢迎战。
苏大雳闻言大怒,骂道:“清妖前来倒还罢了,一伙团丁也敢在我军面前耀武扬威?”不顾众人劝阻,率两千精兵出城。
吴明涵驾船回走,苏大雳命士卒绑上火箭射向团丁,不少团丁中箭落水。耿光宣、林源恩见太平军中计,一起来攻,苏大雳想回城时已经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