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与朋友说话→真诚策略(1)
第10章与朋友说话→真诚策略(1)
只有对于朋友,你才可以尽情倾诉你的忧愁与欢乐,恐惧与希望,猜忌与劝慰。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谁要是算计朋友,等于自己欺骗自己。
结交朋友真挚关切
结交朋友时,除了要表现出你真挚的欣赏和关切外,语言也要真挚动人,具有感染力。运用有利于对方感情上容易接受的语言文字,多用陈述性语句,避免或尽量少用评论性、挑战性语句。
查尔斯·伊里特博士从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五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他经常以对待朋友的口吻来与学生攀谈交流。
有一天,一名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克兰顿到校长室去借50美元的学生贷款,这笔贷款获准了。克兰顿自己叙述说:
“我在拿到学生贷款时,我感激万分地致谢一番,当我正要离去的时候,伊里特校长让我再坐会儿。然后他令我惊奇地对我说:‘听说你在自己的房间里亲手做饭吃。我并不认为这件事坏到哪里去,如果你所吃的食物是适当的,而且分量足够的话。我在念大学的时候,也这样做过。你做过肉狮子头没有?如果牛肉煮得够烂的话,就是一道很好的菜,因为一点也不会浪费。当年我就是这么煮的。’接着,他告诉我如何选择牛肉,如何用文火去煮,然后如何切碎,用器具压成一团,放冷再吃。”
心理要诀:
事例中的伊里特校长在了解到克兰顿的困难后,以亲切的话语对克兰顿表现出真挚的关切,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使克兰顿十分感激。这样在克兰顿的心里,认为伊里特校长非常平易近人。
把这个道理放到交友识朋上来,也同样适用。如果你真的想结交知心的朋友,你首先要表示出你对他们的关切与欣赏。这跟其他的人际关系一样,必须是真挚的。只有在朋友真正感受到你的关注与欣赏的目光时,你才能真正打动朋友的心。而要想让朋友知道这一点,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言语的表达。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而动机又是随着人们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人们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他人那里寻找自身的存在价值,其内心深处都有被重视、被肯定、被尊敬、被欣赏的渴望。当这种渴望实现时,人们的许多潜能和真善美的情感便会被奇迹般地激发出来。我们都渴望得到朋友的欣赏,同样,每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朋友。
沟通情感互诉衷肠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进行情感沟通的,但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个体的性质、气质、态度、情绪、见解等的差别,都会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
因此,建立沟通关系的关键就是“寻找与对方有什么是可以共同体验的”,如果彼此有共同关心的事,共同的爱好那样最好的,如果没有也不需要去装模作样。很多书或文章都批判“建立沟通关系”是一种操纵他人感情的工具。就是因为它们大量鼓吹“假装接受对方的兴趣爱好”这种手段所造成的。
如果没有共同关注的事,那么就使用共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人们在表现自己的人生经验时,常常有反复使用对他来说极为重要的特殊词语的倾向。只要和对方以同样的方式交谈,也可以使交流顺利进行。
北宋时期苏轼和黄庭坚是以诗文闻名于世的一对好友。有一次他们一起讨论书法,苏轼说:“您近来的字虽愈来愈清劲,不过有的地方却显得太瘦硬了,几乎像树梢绕蛇啊!”说罢大笑。黄庭坚说:“师兄批评一语中的,令人心折。不过,师兄的字……”苏轼忙说:“你干嘛吞吞吐吐,怕我承受不了吗?”黄庭坚于是大胆言道:“师兄的字,铁画银钩,遒劲有力,然而,有时写得就像是石头压的蛤蟆。”话音一落,俩人都笑得前仰后合。
心理要诀:
古代艺术大师们这种互相磨砺的批评精神,达到了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目的。
要想达到与人良好的情感沟通,就要注意对方的心理。当对方对某一事物表露出一种情感倾向时,你就要对所说的这件事表达同样的感受,这样,你们就能很容易谈到一起了。
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沟通,是交往得以维持并向更为密切方向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内心体验。情感沟通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共鸣”,即对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具有相仿的态度及相仿的内心体验;二是“振荡”,即由于“共鸣”而双方情绪相互影响,以至达到一种比较强烈的程度。前者是找到共同语言,后者是掏出心来,心心相印。
谈笑之间赢得尊重
有一种沟通方式多半见于朋友之间,有点儿不打不相识的味道,就是因为彼此太熟了,所以也就不必文绉绉、有模有样地说话了,好像不这样,就显得彼此的交情不够。这种沟通也有好处,不容易有心结,心里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像是撒把胡椒粉,虽然让人“哈啾!”一声打个喷嚏,但是“喷”完了,也就没事了。
萧伯纳和丘吉尔两人,虽然一个在文坛,一个在政界,但却是相知的好朋友。两个人的关系,由他们之间信函往来的内容就看得出来。
萧伯纳有一场新剧要在伦敦首演。他特别送了两张入场券给丘吉尔,还附上一张写着寥寥数语的便信。
“附上拙作演出入场券两张,一张给你,一张给你的朋友——如果你还有朋友的话。”
在政界一向饱受竞争者攻击的丘吉尔看了哈哈大笑,随即回了一封也只写了几句话的便条。
“很抱歉,我今晚没空,但是我会和朋友明晚去观赏——如果你那场戏明晚还能继续上演的话。”
有着高明的“说笑”技巧的说话高手,在人群里一向都会是最受欢迎的人物。
有一回宰相王安石骑马游极宁寺,马儿由马夫牵着,王安石坐在马上放眼浏览四周的景致,心情十分愉快。
没想到,马夫一个疏忽,竟然让马儿受惊,马失前蹄,王安石由马背上摔了下来,这下大伙儿可紧张了,尤其是马夫紧张得手足无措。
众人赶快扶起王安石,幸好他毫发无伤。王安石看了看趴在地上吓得直打哆嗦的马夫,一言不发地跨上马背,然后用马鞭指着马夫说:“幸亏我的名字叫做王安石,要是叫王安瓦,这下可要摔得粉碎了!”
一句话说罢,他用鞭子轻打了一下马屁股,继续向前行进,一句妙语让四周的人哈哈一笑,解除了紧张的场面。马夫擦了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松了一口气。
心理要诀:
在这个事例中,王安石以平常说笑的方式化解了尴尬气氛,使他周围的人哈哈一笑解除了紧张。
这种说笑方式在朋友之间也是一样可行的。在朋友之间,懂得如何说笑的人最受人欢迎,但是一般人需要心理上的调整,才能够培养这份能力。
聪明的人总是能用谈笑的口吻大大提高自己的人气和威信,赢得朋友们一致的尊重和爱戴。其实朋友之间说话时最好用一些说笑来活跃气愤,否则就不像是朋友之间的言语交流了。说笑的时候大可放心,因为伤不了人,所以一旦遇到有什么状况发生,心胸宽大地拿自己来嘲笑一番,最能掳获人心。让人哈哈一笑,不但化解了尴尬,也放松了大家的紧张情绪,使彼此相处愉快!
勇于道歉友谊常青
与人交往难免不说错话,不做错事。倘若你发现自己错了,能真诚、主动道歉,远比那些千方百计地找理由给自己辩护的人更能得到谅解甚至是尊敬,因为对方能从你的道歉中看到你人品中的正直和坦荡。
关于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美国一位社会交往学家说:“向别人道歉是件比较容易的事,只要你向别人真诚地道歉,那么同样可以运用交际口才,得到朋友的信赖和他人的尊重。”
大家所熟知的刎颈之交的故事,便说明了朋友之间的道歉是很重要的。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秦、齐、楚、燕、韩、赵、魏,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封他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拼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见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