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如何打动对方→情绪定律(3)
第31章如何打动对方→情绪定律(3)
心理要诀:为人处事难免遇到诸如张之洞与谭继询那样的对峙之时,双方都不肯在言语上让步进而导致现场气氛的不和谐,这个时刻就需要我们像陈树屏那样,及时开动脑筋,用几句话解开彼此的冲突。
人情练达皆之重,人与人的关系是很敏感的,你不能保证你想的都对,说的都对,而且听话人的接受能力也不同,但是不分青红皂白、不讲究方式方法的直言快语,往往带来不良后果,轻则使人下不了台,重则造成隔阂。这时候如果你能“旁观者清”,在别人失言的时候,保持冷静,察言观色,巧妙地给他们圆圆场,则会有效地缓解冲突,甚至促进他人恢复良好的情绪。
投其所好予人所需
聪明人办事如鱼得水,跟他善于抓住对方弱点,并进而投其所好的心计和手腕是分不开的。
胡雪岩的精明之处,在于他善于抓住不同的人的特点,区别对待,也即是通常说的“投其所好”。
在胡雪岩的那个时代,要经营势力,离不开银子的作用。胡雪岩深谙此道,自然也从不吝惜银子,甚至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
比如在当时任浙江藩司麟桂调署江宁藩司,临走时在浙江亏空的两万多两银子需要填补,又一时筹不到这笔款项,便找到胡雪岩请他帮助代垫,胡雪岩二话没说便爽快地应承下来,以至麟桂派去和胡雪岩相商的亲信也“激动”不已,称胡雪岩实在是“有肝胆”、“够朋友”,要他一定不要客气,乘麟桂此时还没有卸任,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反正惠而不费,他一定肯帮忙。
胡雪岩做的实在“漂亮”,他没有提出任何索取回报的具体要求,只是希望麟桂到任之后,有江宁方面与浙江方面的公款往来,能够指定由阜康代理。这一点点要求,对于掌管一方财政的藩司来说,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
事实证明,胡雪岩的投资是有眼光的,最终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但是,送钱并不是惟一的解决办法,也有人爱金钱更爱美女的。胡雪岩认准这一点,忍痛割爱亦在所不惜。
当初,浙江巡抚黄宗汉露出口风要动一动了,就得考虑一下浙江巡抚的位置谁来接替最为合适。
为自己的利益计,这个位子由何桂清接任最合适,为此,胡雪岩专门去了一趟苏州,游说何桂清早日进京活动。至于费用,可以由胡雪岩放款(其实也就是代垫了)。
没想到光是金钱难以驱动何桂清,何桂清年少得意,在情、色上免不了看不开,居然迷上胡雪岩的宠姬阿巧。这使胡雪岩非常意外。
对于阿巧,胡雪岩自相遇之日,便有“西南北东,永远相随无别离”的属意。现在要做“断臂赠腕”的举动,这个决心委实难下。
最终,他还是做了“退一步想”的打算,忍痛割爱,将阿巧让给了何桂清。何桂清见胡雪岩竟然以美相让,万分感动,当即带阿巧上京打点,不多日便补了黄宗汉的缺。从那之后,他对胡雪岩非同一般,一直到死,都是胡雪岩生意场的坚强后盾。
赠金、赠美,对以一品顶戴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使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又都失去作用了。起初,由于杭州被太平军占领期间的谣言,此时的左宗棠对胡雪岩既早闻其名,也早有戒备,他甚至接到许多状告胡雪岩的禀帖,决定一律查办,指名严参。这位素有“湖南骡子”之称的总督,在胡雪岩前去拜见时,甚至都不给他让座,很是“凉”了他一把。而胡雪岩最终还是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甚至被引为知己,左宗棠由此成为胡雪岩在官场比王有龄更有力量的靠山。后来也就是因为左宗棠的大力举荐,胡雪岩才得到朝廷特赐的红顶子。
胡雪岩取得左宗棠的信任,其实只做了两件事:
第一,献米献钱。胡雪岩回杭州,带到杭州去的有1万石大米和10万银子。本来这1万石大米有一个名目,那就是当初杭州被围时,胡雪岩与王有龄商量,由胡雪岩冒死出城到上海采购大米以救杭州粮绝之急。胡雪岩购得大米1万石运往杭州但无法进城,只得将米转道宁波,现在杭州收复,胡雪岩将这1万石大米又运至杭州,且将当初购米款两万银子面交左宗棠,等于是他既回复了公事,以此证明自己并非携款逃命,而又另外无偿献给左宗棠l万石大米。那10万两银子则是胡雪岩为了敦促攻下杭州的官军自我约束,不要扰民,而自愿捐赠的犒军饷银。清军打仗,为鼓励士气,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攻城部队只要攻下一座城池,三日之内可以不遵守禁止抢劫奸淫的军规。胡雪岩献出10万两银子,是要换个秋毫无犯。
第二,主动承担筹饷重担。左宗棠几十万兵马东征镇压太平军,每月需要的饷银达25万之巨,当时朝廷财政支出,用兵打仗采取的是“协饷”的办法,也就是由各省拿出钱来做军队粮饷之用,实际上是各支部队自己想办法筹饷。胡雪岩听到左宗棠谈起筹饷的事,毫不犹豫就表示自己愿意为此尽一分心力,而且当即就为筹集军饷想出了几条很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胡雪岩做的这两件事,的确做到了对“症”下“药”,因而也是一下子就“药”到“病”除。所谓对症,是因为粮食、军饷,都是左宗棠此时最着急也最难办的事。杭州刚刚收复,善后是一件大事,而善后工作要取得成效,第一位的是要有粮食,另外,当时镇压太平军实际是左宗棠与李鸿章协同进行,太平军败局已定,左宗棠当然想争头功,这个时候,粮草军饷也是当务之急。没有粮饷就无法进一步展开攻势,而且一旦“闹饷”,部队无法约束,也就势成乌合之众,还会酿出乱子。胡雪岩的到来,使左宗棠这两件让他头痛的事情一下子迎刃而解,哪里还有不得他赏识的道理!用左宗棠的话说,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不但杭州得救,肃清浙江全境他也有把握了。难怪胡雪岩去拜见他,开始连座都不让,到听说运来了粮食,不仅让座而且是升炕,而到了谈及筹饷,他马上吩咐留饭了。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生意真可谓做的是天下人无不佩服。
心理要诀:
胡雪岩说:“送礼总要送人家求之不得的东西。”
胡雪岩正是因为抓住了对方的心理弱势,进而采取投其所好的心计和手腕,因此,他的生意才能做得如鱼得水。可见他是深谙此道的。
而要对方喜欢,常常也就是送给对方急需的,又一时没有的。比如左宗棠喜奉承,求事功,胡雪岩正好给他送去了能使他成就事功所必需的东西,一送之下,也就送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投其所好,就能在心理上取悦他人,而只有你真正的使他人的身心感到愉悦了,他人才能为你所动。
声声泪下夺得同情
据动物专家介绍:凶残的鳄鱼在吞噬猎物时,总要流下一串串“伤心”的眼泪。不知这种说法是真是假,但从另外一点折射出了鳄鱼的狡诈之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成就某事,竟然也用哭来达到目的。翻开历史,会哭的人的确不少,哭得妙的人哭出了天下,次一点的也哭出个财运亨通。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是精于哭道的高手。说得夸张些,刘备能当上蜀国皇帝,与他爱哭会哭,是分不开的。李宗吾在《厚黑学》中称刘备的特长“全在脸皮厚,依曹操,依吕布,依刘表,依孙权,依袁绍,东窜西走,寄人篱下,恬不知耻,而且生平善哭。写《三国演义》的人,更把他写得惟妙惟肖,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对人痛哭一场,立即转败为胜。”俗话也有“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说法。哭的确是办事时的“秘密武器”。
亚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而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第。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林肯看看他,没有表现出愤怒的样子,而是深沉地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
听了林肯这一席话,参议院陷入一阵沉默里,林肯又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
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都化成了真诚的掌声。为后来林肯当上美国总统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人,林肯没有任何贵族社会的硬件。他惟一可以倚仗的只是自己出类拔萃的扭转不利局面的才华,这是一个总统必备的素质。正是关键时的一次心灵燃烧使他赢得了别人包括那位傲慢的参议员的尊重,抵达了生命的辉煌。林肯在关键时刻的眼泪,让人们看到了他的铁汉柔情,赢得了最后的成功。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对于一位情感丰富的男子汉来说,哭未必就是罪过。只要巧于用哭,善于用哭,用“哭”办成了事情,就是值得高兴的事。
鲍尔温交通公司总裁福克兰,在年轻的时候因巧妙处理了一项公司的业务而青云而上。他当时是一个机车工厂的普通职员,由于他的建议,公司买下了一块地皮,准备建造一座办公大楼。在这块土地上的100户居民,都得因此而迁移地方。但是居民中有一位爱尔兰的老妇人,却首先跳出来与机车工厂作对。在她的带领下,许多人都拒绝搬走,而且这些人抱成一团,决心与机车工厂一拼到底。
福克兰对工厂领导说:“如果我们建议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就费时费钱。我们更不能采用其他强硬的办法,以硬对硬,驱逐他们,这样我们将会增加更多仇人,即使建成大楼,我们也将不得安宁。这件事还是交给我来处理吧!”
这一天,他来到了老妇人家门前,坐在石阶上独自地流起了眼泪。这种行为自然引起了老妇人的注意。良久,她开口发问:“年轻人,有什么伤心事吗?说出来,我一定能帮助你。”
福克兰趁机走上前去,他擦擦眼泪,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却说:“您在这时无事可做,真是天大的浪费呀!我知道您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实在是应该抓紧时间干成一番大事业的。听说这里要建造新大楼,您是不是准备发挥超人才能,做一件连法官、总统都难以做成的事:劝您的邻居们,让他们找一个快乐的地方永久居住下去。这样,大家一定会记得您的好处的呀!”
从第二天开始,这个强硬顽固的爱尔兰老妇人便成了全费城最忙碌的妇人了。她到处寻觅房屋,指挥她的邻人搬走,并把一切办得稳稳妥妥。办公大楼很快便开始破土动工了。而工厂在住房搬迁过程中,不仅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所付的代价竟只有预算的一半。
福克兰装出委屈的样子,用哭声打动了老妇人的心,使她心甘情愿地为福克兰办成一件大事。
心理要诀:
无论是林肯还是福克兰,都在身处关键时刻,用哭让人动容并取得成功,这实在应让我们认真总结和学习。
某种情况下,哭是办事的好方法,那些自认为是强者的人为显示“强大”,就自然而然会帮助“弱者”,打抱不平。
哭的方法千奇百怪,哭的效果奇妙无穷。眼泪是流给别人看的,不要不好意思,要以哭为荣,要哭出感情,要哭出特色,要哭出风度,要让人们为你的哭而倾倒。办事时,成功和眼泪是不可分离的,抓住人性的弱点,就能为自己打开成功之门。
善用虚荣不败之师
人生在世,除了对物质有所需求之外,对精神上的需求也是很大的,而且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对精神享受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人需要在精神上获得享受,需要别人的认可、尊重、钦佩、膜拜等,为了这种享受,人们甘愿付出许多乃至生命。
或者说,人自出世以来所做的事情,归根结底是都是为了寻求一种享受——胜利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