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六合诸侯
第62章六合诸侯
临淄城西北角的城墙有一片平民区,以出城门的大道为界,大道以南住的是小商小贩,以北住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在农夫居住区,有一栋简陋的小平房,从外面看,同平民住房并没有什么区别,但里面住的却是齐国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大司田宁戚。齐桓公与仲父率兵伐楚,朝政事务,都交给他处理。宁戚正在院子里同几个赤膊庄稼汉围坐在一张小木桌旁推爵换盏。宁戚放下酒爵,对身边的一位大汉道:“祖幸,粮食进仓了,收成如何?”
“今年可是丰收年,除去租赋和食用粮,还绰绰有余。”祖幸高兴地说。
宁戚问道:“丰收了,有了余粮,有何打算?”
“准备再买条牛。”祖幸笑了笑,“再给婆媳、伢们置点衣裳,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嗯!”宁戚微笑着赞同地说,“农具该添的要添,老婆孩子的衣裳也有置一点,像个做家的样子。”
“宁大夫身为大司田,上求乞于天地风雨诸神,下体察于黎民百姓之间,不住豪华府第,甘住简陋茅屋,田头地边,总见你的身影,你可真是俺庄稼人的大司农呀!”另一位大汉端起酒爵说,“来,小的敬你一爵!”
“来!”其他几位也端起酒爵道,“我们共同敬宁大人。”
宁戚端起酒爵,同大家一饮而尽。正在这时,一名衙役前来禀报:“前方传来军报,主公已经得胜凯旋。”
“好!”宁戚大叫一声,接着关心地问,“吃饭了吗?”
“小的接到军报,怕耽误时间,火速赶来报与宁大夫,尚未吃饭。宁大夫还有何吩咐?”衙役问道。
宁戚很随和地将送信的衙役按坐在旁边的凳子上道:“没事了,坐下来吃了饭再走,准备迎接主公凯旋。”
齐桓公伐楚凯旋,高兴异常,下令大宴群臣,以示庆祝。
酒宴间,酒至半酣,齐桓公站起来说:“各位卿家,此次伐楚凯旋,有两个人的功劳最大。”他扫视群臣一眼:“你们说,谁为首功?”
群臣不约而同地说:“仲父!”
“对!”齐桓公道,“就是仲父,先是定大计明蔡暗楚、声东击西,后又舌战屈完,兵不血刃而使楚国屈服。仲父立下不世之功。寡人决定,将夺大夫伯氏的骈邑三百户封赏给仲父,以示对仲父的嘉奖。”
管仲立即跪拜道:“谢主公赏赐!”
“快平身!”齐桓公微笑着说,“寡人曾有言,仲父见寡人不必行跪拜之礼。”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不可废也!”管仲站起来说。
群臣看着这位古稀老人,无不投来敬佩的眼光。唯有一人的神态却是不同,只见他眼光放绿,一眨不眨地盯着齐桓公,等待着他说出第二个奖赏之人。这个人就是竖刁。竖刁心里想,此次出征,除管仲之外,功劳最大的应该是他,是他率军攻破蔡国,为此次征战立下头功,谁的功劳能超过这个头功?……正当他想入非非的时候,齐桓公说话了。
“寡人要赏赐的第二个人是……”他用眼扫视了一下现场,发现大家的眼光、心态都很平和,唯竖刁的眼睛瞪得最大,他见竖刁的神色有些怪异,下意识地冲着竖刁笑了笑,竖刁见齐桓公冲着自己笑,以为这第二个受赏赐的人是非已莫属,情不自禁地站起来,不想齐桓公此时将目光移向全场,大声说:“宁戚大夫!”
齐桓公的话音刚落,群臣报以热烈的掌声,竖刁却重重地跌坐在凳子上,瞬间失去了知觉。他不明白,这到手的功劳,怎么又鸡飞蛋打了呢?……此后,齐桓公到底说了些什么,他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三军未到,粮草先行。寡人与仲父北上救燕,南下伐楚,每次都将朝政事务交给宁戚大夫。将士们能安心地在前方打仗,后勤供给功不可没。这些都是宁戚大夫的功劳,因此,寡人要奖赏他。”齐桓公大手一挥,“寡人赏他骈邑一百户,美女十名。”
“主公!”宁戚忙跪下说道,“臣不愿领赏,给这么多美女,臣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宁戚的话刚说完,引来一阵哄堂大笑。管仲知道,宁戚说的是实话。宁戚封为大司田,管仲令隰朋为宁戚建造一座豪华府第,宁戚没有搬进去,而是栖身于百姓中间,住着和周围百姓一样简陋的茅屋。
管仲待笑声过后,说道:“大家不要笑,宁大夫说的是实话,他虽为大司田,住的却是和普通百姓一样简陋的茅舍,一下子赏他十名美女,恐怕真的装不下。”
“有这种事?”齐桓公惊异地问。
隰朋站起来说:“臣也能证明,仲父说的是实情。”
“宁大夫平身!”齐桓公道,“那就再赏一座府第。寡人不能亏待对朝廷有功的人。”
宁戚站起来,向管仲投去求救的眼光,管仲故意将脸转向一边,装作没有看见。宁戚无奈,只好谢恩。
隰朋到洛邑朝拜周惠王回临淄,向齐桓公和管仲报告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周室有可能要发生内乱。
管仲忙问道:“隰朋大夫为何有这种感觉?”
“我朝拜周惠王之后,请求拜见太子。周惠王似乎很不乐意。”隰朋道,“惠王让次子带与太子郑一同出见。世子郑神色仓皇,精神萎靡,似有难言之隐。”
“那又怎么样?”管仲问。
“背地里我打听过,若料得不错的话”,隰朋道,“惠王已起了废嫡立庶之念。”
周惠王长子名郑(即后来的周襄王),是先皇后姜氏所生,已经立为太子。姜后去世后,次妃陈妫得宠,立为继后。陈后也生有一子,名带。母宠子贵,加上公子带又善于奉迎,深得周惠王之欢心。于是,周惠王就起了废嫡立庶之念。太子郑知书达理,深得人心,而公子带却专横跋扈,年纪不大,却荒淫无度,周朝大臣皆畏而远之。
废嫡立庶,有悖于周理。但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这样的事情在诸侯国却常有发生。但是,以恢复周代传统礼制为己任的管仲却是不愿意看到这类事情发生,更不能容忍这类事情发生在他要让诸侯所“尊”的周王室之中。因此,当他听到隰朋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要制止这件事情的发生。他果断地说:“主公,废嫡立庶,有悖于周礼,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周王室。”
“他是天子,废嫡立庶是天子的事,管得了吗?”齐桓公道,“即使想干涉,恐也没有这个能力呀!”
“臣有办法。”管仲道,“就看主公有没有这个胆量。”管仲用起了激将法。
“有什么不敢?”齐桓公果然中计,大声说,“只要仲父有善策,寡人就敢出头。”
“好!”管仲道,“主公以霸主的身份,出面干涉此事,一定能成。”
“霸主怎么样?霸主也不能凌驾于周天子之上啊?”齐桓公不解地说。
“只要臣略施小计,周天子废嫡立庶的歪主意定难得逞,也能使周室稳而不乱。”管仲自信地说。
齐桓公也来了兴趣,好奇地问:“仲父有何妙策?”
管仲胸有成竹地说:“主公可致书周天子,言各路诸侯欲拜见太子。有主公出面,周天子断难拒绝。只要太子郑一出面,主公与各路诸侯以王者礼推崇。这样,君臣名分即定,天子再欲行废嫡立庶之事,恐怕就难了。”
“好!”齐桓公说道,“就依仲父之策。”
齐桓公再次派遣隰朋到洛邑拜见周天子,奏言:“各路诸侯拟在首止开会,欲拜见太子郑,以申尊王室之情。恭请太子郑参加首止之会。”
齐桓公再发檄文给宋、鲁、陈、卫、郑、许、曹七国诸侯,定于次年五月会盟于卫国之首止(今河南睢县东)会盟,拜见太子郑。
周惠王本不想让太子郑出席首止之会,由于齐国势力强盛,且与会的目的是申尊王室,名正言顺,来势不小,没有理由拒绝,只好答应让太子郑参加首止大会。
齐桓公又派人到卫国的首止建筑宫殿和馆舍,以待会盟时太子郑落驾和诸侯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