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偷听
第204章偷听
眠玥看得无聊,正想趴在梁上打个盹,却听小皇帝突然换了副神秘的口气道:“甄嫔娘娘,你知道么,朕今天在宫外见到一个很特别的人呢!” 这小皇帝大概很闲,时不时都能跑出宫去。
那甄嫔想是十分了解他,只见怪不怪地道:“陛下又遇到什么样的美人了?”
她这样直言不讳,小皇帝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美人是真的美人,这回却不是什么女子,是个很好很好看的哥哥噢!”
话匣子一旦打开,他便激动不已地道:“朕以为王妃姐姐已经是最好看的了,想不到,男子也会长成那般模样,你都没见过……”
他那边尚自滔滔不绝,甄嫔却似乎开始走神,只脸上继续维持着淡淡的笑意。
懵然不觉的少年还在搜肠刮肚地描绘那人的惊艳与完美。
可诚如小皇帝所说,他功课不好,肚里更是没什么墨水,说来说去,也不过就是反复感叹着好看而已。
不知甄嫔听进去了多少,眠玥却是实实在在地打出一个呵欠来。
许是因缘际会,眠玥自觉并不偏重男子的外貌,尽管如此,她也不得不承认,身边便是随便拎一个出来,都称得上是“风华绝代”的人物。
要知道,兰泽那个“第一贵公子”的名号,指的可不仅仅是家世,还有他那承自天下第一美人的摄人容貌。
而与他们生出嫌隙的司连熠,却是公认要比他的表弟兰泽略胜一筹。
子先气质独绝,配上他那副清俊文雅的好相貌,是任谁都无法忽视的存在。
便是她从来不曾喜欢过的司南翊,单凭长相而论,可谓是无人能及。
当然,楚方也有风流俊雅的公子,可在她看来,却是没有任何能够比得上那四位。
她在上面一任思绪天马行空地游弋,底下的小皇帝则还在继续念叨:“……你说这世上怎么能有这样的人呢?见了王妃姐姐,朕想快快长大,早日成为可以让她依靠的男人,可一遇到那位,朕又觉得,若是身为女子,能得他疼爱怜惜,又是多么的幸福!”
听到这里,眠玥大约有些明白小皇帝为何会同这郁郁寡欢的甄嫔走得颇近了。
人皆有爱美之心,可这小皇帝却尤为狂热,大有无论男女,只要对方是顶尖美人,就会生出据为已有的心思。
看来他先前说喜欢眠玥,要娶她作自己的皇后,便是纯属看中女子的天人之姿。
而甄嫔虽不得先皇欢心,倒也是一众宫妃中十分出挑的美人。小皇帝喜欢这里的清静自在,她也乐得打发寂寞,如此才有了这番往来。
只是,眠玥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振振有词的的少年,嘴角勾起玩味的笑意。
不就是性喜渔色嘛?对于皇帝而言,这可说不上多大的缺点。
只不过,对于英明睿智的君王,人们往往会赞他风流多情,至于那些昏庸无能的,不仅被指做荒淫无度,更难逃后世史官的种种口诛笔伐。
这样的道理,不知道那些个太傅太师们,敢不敢向小皇帝直言。
好不容易将人送走,底下才又归于宁静。
天色已然不早,甄嫔由栖云轩里唯一的宫女伺候着梳洗。
本来还道今天怕是要无功而返,下面的女子却在打散箍紧的长发时,颇为自怜地道:“小恵,我是不是老啦?你瞧,这都有白头发了。”
唤作小惠的宫婢立即道:“娘娘眼花了吧,什么白头发不白头发的,依奴婢看哪,您还是宫里头最美的娘娘!”
“长得美又如何,整日里关在这个不见天日的地方,连个欣赏的人都没有。”甄嫔无不哀怨地道。
“谁说没人欣赏呀?等他们将制草乌送来,娘娘再次炼出……”小惠见她自伤,无不着急地道。
正听到紧要关头,却叫甄嫔打断道:“他现在大好啦,也不晓得,那东西会不会管用……”
“肯定能!”小惠斩钉截铁地道:“若是娘娘炼香的本事称第二,那便无人敢称第一!只要到时候,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加了药的香用到王爷身上……”
用制草乌炼制香料?再用到所谓的“王爷”身上?
回想当日她看子先的眼神,眠玥有足够理由怀疑,这对主仆谈论的人便是自个儿的夫君。
甄嫔啊甄嫔,背信弃义的是你,悔恨妒忌的亦是你。这一回,只要你胆敢暗施毒手,便莫怪本姑娘无情!
值得注意的是,她们提到的“香料”并非现在才有,这一切是否与奚孟原的死因有关系?
眠玥屏住呼吸,专注地听取主仆二人对答。
只可惜,小惠说着说着,就突然噤了声。甄嫔亦是沉默了半天才又道:“好久没去玄真寺啦。”
她这话说得没头没脑,小惠却能心领神会:“奴婢上次到玄真寺上香,净音师傅还问起娘娘呢。再过两日便是初一,娘娘去寺里为先皇祈福,想来太后也不会阻拦。”
玄真寺乃楚方国寺,相传寺院后山住着潜心向佛的贵族女子。她们有的出家为尼,有的则只是带发清修。
“是啊,”听完小惠的话,甄嫔幽幽叹道:“该去瞧瞧干娘了,随便也请教她老人家,这制草乌如何才能将药效提炼得更好。”
不多时,房里按熄烛火,眠玥跃下房梁,悄悄返回太和宫。
往日里早就歇下的上官碧霄还在焦急地等待着女子的回音,眠玥先到她跟前告了安,又将这几日的见闻简略讲述一遍,两人都觉得这甄嫔实在大大地可疑。
至于孟原的病例记录有何异常之处,则要等到明日周文泰前来请脉,才能交由他仔细验查。
最近忙得晨昏颠倒,看到柔软的床铺,即便这里不是藏钟院的家,眠玥也觉得无比可亲。
等温暖的阳光泼洒进来,已然是翌日清晨。
这几年里,太皇太后为专心催熟“独生”,免去各宫晨昏定省的规矩,如此一来,眠玥住在太和宫里的事,外界自是无从得知。
辰时一过,老医官便提着箱笼跨入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