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赏月
转眼间已到了八月十四,二人收拾停当结伴下山。赤霞山地处中洲的中部,颇为入世,周边山村民居很多,这样的好处是祠堂香火旺盛,而且地理位置方便,离州府仅有一日夜的路程。在齐师兄的建议下,二人这次不穿道服改穿便装。小楼穿上一套寻常的文士服,羽扇纶巾,宽袍大袖相当儒雅;而师姐则拗不过小楼,换上那套云英紫裙,一改之前的出尘气息,更加的妩媚性感,精致的脸上不施粉黛,一点红唇却比那舞女更艳丽三分,身材更是衬得窈窕多姿,看得小楼啧啧赞叹造物之神奇。
二人下山后星夜兼程,第二天上午已经来到了州府的外城城门。
叶小楼这是第一次看到古代城市景象,不禁叹为观止。
只见一座高大雄伟的城楼矗立在前方,左右城墙绵延十几里,拱卫着州府。城墙由厚重的大块青石堆砌,极其坚固,易守难攻,单单望上去就给人森严肃穆之感。城下有护城河,与汾河主河道相连。州府被汾河穿城而过,将主城区分为东城和西城。因此进城的道路除了车水马龙的官道之外,还有一条水道,河面上大小船只来往穿行,拉货载客,非常繁忙;官道上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赶着毛驴拉车的,有驻足观赏河景的。
两人通了关,通过三丈高的城门进入内城。只见以气派的内城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当铺、作坊、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宽阔的主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连贯东西城区,两旁的空地上有许多张着大伞的小商贩,有卖丝绸衣物、古玩书画、草药药材的,有算卦的、剃头的、说书唱曲的,更有那数不尽的小吃摊位,也不知吃的都是什么,总之看上去不十分高级。
城内外丝毫看不出当年的战乱痕迹,端得是一派繁荣气象!
叶小楼说:“师姐,这州府的繁华程度比我老家的大城市也差不到哪里去,热闹程度却远远超过。我初来乍到,离夜间花灯赏月的时间还早,可得抓住机会好好逛逛。”
师姐常年修道甚少游玩,仍然保留少女心性,欣然同意。两人租了一艘乌篷船沿河观景,小船沿着狭长的河道缓缓前行。河边有桂花树临水而载,袅娜的垂下细长的花枝,白色的花瓣开满枝条,随着微风拂过轻微晃动,宛如少女对镜自赏,搔首弄姿。明媚的阳光透过盛开的桂花树,洒下碎金般的亲吻,斑驳的树影荡漾在河面上,一缕淡淡的春风带起似雪的花瓣,飘飞旋转,轻轻落在河面,若有若无的香气浮动在空气中,引人遐思;婉转清凉的鸟鸣声掩在影影绰绰的树丛花间,剔透欢快;船尾,艄公轻摇船橹,吱吱呀呀地从桥下飘然而过。
师姐袅娜的侧影立在身旁,淡淡的幽香传到鼻端,美景美人,令人陶醉,叶小楼情不自禁向师姐那边靠了靠,突然脚下传出一声低吼。
靠,这狗东西还是那么警惕。
你这不知趣的金宝,早晚得把你给炖了。叶小楼心想。
可又不敢真的对它怎么样。
过了一个大桥洞,突然眼前景色一换,进入了一片宽阔的水域,周边的船只一下多了起来,大部分是和他俩一样的乌篷船,也有不少装饰华丽的游船穿插其中,堤岸两边和桥头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商铺林立客来商往,一派繁华热闹。
晌午阳光强烈,两人来到棚内坐下,吃些干粮,喂了金宝,坐在船舱中休息。
师姐说:“师弟,你可能不记得,当年咱们来过州府一趟,是为了给山上采购药材。这州府汇聚天下客商,商品是最全的,这里买不到的,去别的地方也很难买得到。不过那时也不及今日之繁华。那时的我,还是个小姑娘。”
小楼说:“是么,可惜我想不起来。不过师姐你现在依然是小姑娘啊,这张脸比十八九的闺女也差不多。”
师姐嗔道:“小楼,你这嘴,可比清秋要贫得多。”
师姐说完,便转脸看向外面的景色,美丽的侧脸看得小楼却是有些痴了。
不知道那时的两人是个什么情景,是否也是这样的二人世界?是携手并肩,还是相敬如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