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高宗易后
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就是隋朝忠臣许善心的儿子。许善心被宇文化及杀死后,许敬宗辗转投靠了大唐。因为许敬宗文章写得好,当了个文学馆学士,后来一路迁升到礼部尚书。武昭仪得宠后,许敬宗乘机巴结她,成了武昭仪的心腹。李义府是个见风使舵,笑里藏刀的人,他从不得罪人。李义府本是东宫幕僚,高宗继位后,他才当上中书舍人。长孙无忌恨他奸佞,曾上奏弹劾他,请求高宗把他贬为壁州司马。李义府得到消息后,连忙找许敬宗求救。许敬宗的外甥王德俭向来有点小智慧,就教他连夜上奏,请高宗改立皇后。高宗看了奏折,非常高兴,赐给李义府很多珠宝,并升任他为中书侍郎。高宗贬褚遂良为潭州都督,来警示朝中的大臣们。侍中韩瑗极力反对,替褚遂良打抱不平,说他忠心为朝廷,是国家的栋梁,不应该被贬。高宗不听他的劝解,韩瑗又接连上奏,苦口婆心地用妲己、褒姒来形容武昭仪,用微子、张华来形容褚遂良,说得非常痛切,但是高宗一句都听不进去。
永徽六年十月,高宗下诏废王皇后为庶人,立武昭仪为皇后。武昭仪的阴谋得逞后,许敬宗就在朝廷扬言道:“田地里的农民多收了十斛麦子,就想着换妻子。我们的天子整个国家都是他的,那么天子想要废一后,立一后,也是人之常情,有什么大惊小怪,议论纷纷的呢?”李义府等人也来附和,跟他们一个鼻孔出气,都赞同易后。武昭仪当上了皇后,索性再用一计,把萧淑妃也拉下了马。从此,萧淑妃和王皇后一同被打入冷宫。
李勣、于志宁奉诏成为册封皇后的礼官,两人恭恭敬敬地捧着金玺绶带,呈献给武昭仪。武昭仪头戴金冠,身着盛装,美得像天仙一样,她由侍女们簇拥着,缓缓登上金殿,行受册大礼。行过了受册大礼后,高宗欣喜若狂,又为武则天开了一个特例,允许她乘车直达肃仪门。
高宗的内外政事,多与皇后商议。武氏没有被封为皇后时,就一意地揣摩皇上的意思,多方迎合,即使有意想要进谗言,那也都是非常地委婉。现在后位已经到了手,每次跟高宗商议的时候,就非常强势,渐渐地有些骄傲和野心。高宗慢慢地有所察觉,有时想起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好处,但因为武氏防得非常严,高宗不便亲自去探望,所以一直拖着。
一天,皇后回娘家了,高宗就趁这个机会,跑到冷宫,探视王皇后和萧淑妃。高宗来到冷宫门前,只见双门紧闭,用一大锁钳住兽环,密不透风,旁边开了一个小槅门,用来送食物的,空间非常狭小。高宗看到这种情形,不禁很有感触,眼泪快要流下来了。过了好久,高宗才喊道:“王后良娣,你们还好吗?朕来看你们两人了。”说完,就听到有二人凄惨地回道:“臣妾等人被废,怎么还有尊称呢?”高宗又道:“你们虽然已经被废,但是朕还是记着你们。”说到这里,冷宫里又传来哭泣声:“陛下若是念及旧情,就让臣妾等人重见天日,请求皇上把这里封为回心院,我们感激不尽。”高宗回答道:“朕自有办法,你们不必过于悲伤。”说完,就回宫了。
武氏回宫后,马上就有人告知她这件事。这可把武氏气得要死,立即向高宗责问。高宗害怕武氏,不敢承认。武氏心有不甘,竟然假传圣旨,将王皇后、萧淑妃两人各打一百大板,并且把她们的手脚砍断,投进酒缸里。就这样,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活活地折磨死了。萧淑妃临死时,骂武氏道:“你这个心狠手辣的妖妇,我死后变成利猫,你就是老鼠,我一定时时咬着你的喉咙,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武氏把两人害死后,又逼高宗下旨,将她们的家人全都流放,戍守边境。后来,武氏又要高宗改年号,把永徽改为显庆。
许敬宗又来讨好武氏,他上奏高宗道:“太子李忠出身低微,本来就不是嫡传的皇子,现在皇上已经有了嫡传的皇子,就应该修正名分才好。”太子李忠听到许敬宗的话,就知道自己的太子之位保不住,于是主动辞去太子之位。高宗就降李忠为梁王,立武氏的儿子李弘为太子,追封武氏的父亲武士彟为司徒,赐爵周国公,谥号忠孝公,加封武氏的母亲杨氏为代国夫人。
当时,褚遂良被贬到潭州,正准备上任,又奉诏调迁桂州,等到了桂州,又被贬为爱州刺史。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也一同被贬。韩瑗被贬为振州刺史,来济被贬为台州刺史。这都是许敬宗、李义府两人的杰作,诬陷他们图谋不轨,所以一再被贬。
武氏还不满足,又指使许敬宗、李义府两人诬陷长孙无忌等人,想要把他们全都害死。许敬宗、李义府两人当然照办,只是长孙无忌是高宗的亲舅舅,而且又是先帝的重臣,所以一直没有成功扳倒他,没办法,只有等待时机。
李义府这个人又贪财又好色,洛州有个妇女淳于氏犯了通奸罪,被押在大理狱中。李义府听说她长得很漂亮,就暗中吩咐大理丞毕正义,偷偷地把她放出来,准备收来做自己的小妾。正卿段宝玄知道后,心有不平,就秘密上奏高宗。高宗就派人去查,李义府担心毕正义说出了实情,就逼迫毕正义自杀了。高宗知道是李义府做的手脚,想要继续追查,却被武氏阻拦,就这样不了了之。
这件事激怒了侍御史王义方,他实在看不下去,想要揭发,但是因为家里有老母要养,一直犹豫不决。后来,他进屋对母亲说:“儿子官居御史,却眼睁睁地看着奸臣害人。如果不揭发,就是不忠;如果揭发无效,对儿子不利,惹得母亲担心,又是不孝。我该怎么办呢?”母亲正色道:“我听说汉朝王陵的母亲,为了儿子的名声,自杀身亡。你如果是为国尽忠,我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了。”
王义方听了母亲的话,就坦然入朝,在朝堂上面奏高宗,道:“李义府迫害六品寺丞,是否应该问罪?”高宗还没来得及说话,李义府就出来反驳。王义方道:“这件事情证据确凿,李义府想要为自己辩解,就到大理寺当堂对质,不应该在朝堂上争辩。”李义府仍不肯退下,后来被王义方三次呵斥,这才退下。王义方接着大声拿着奏章朗读。高宗听完后,只说了句:“你这是在侮辱大臣。”没过多久,高宗贬王义方为莱州司户,李义府仍然逍遥法外,还被晋封为中书令,兼检校御史大夫,高宗让他跟长孙无忌、许敬宗等一起修订礼仪,威风依旧。
先前,因为行军总管梁建方,奉诏班师,西突厥尚未平定。到了显庆元二三年,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去世,他的儿子颉苾达度设,自号真珠叶护,与贺鲁有仇,俩人互相攻击。真珠派使臣到大唐,表示愿意讨伐贺鲁,并且希望大唐给予援助。
于是,朝廷撤销瑶池都督府,封右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让他率军西征贺鲁,并派丰州都督元礼臣,册封真珠叶护为可汗。元礼臣来到碎叶城,被贺鲁阻拦,不能继续前进,只好带着册封的礼册回来。程知节带兵杀入西突厥境内,遇到歌逻禄、处月二部落的军兵来迎战。程知节把敌军杀得片甲不留,接着继续带兵杀到鹰沙川,又被西突厥两万骑兵和其他部落的两万多军兵拦住去路。唐军先锋总管苏定方,非常英勇,带着五百骑兵冲进敌阵,杀了个十进十出,杀得番兵丢盔弃甲,四处逃散。苏定方得胜收兵,报告程知节,程知节对他赞不绝口。副总管王文度暗中妒忌,反而在程知节面前诬陷苏定方,说道:“冒险进兵,只能侥幸一时,只有以守为攻才是上策。”程知节半信半疑,王文度看他有所怀疑,于是,王文度又谎称自己接到高宗的密旨,让他指挥大军,不得轻易进兵。
程知节信以为真,一切都听他的指挥。王文度下令收兵扎营,一直按兵不动。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军兵的士气也一天天地衰弱了,好多战马都瘦的瘦,死的死了。苏定方感到很郁闷,于是对程知节说道:“我军奉命出征,不就是为了讨伐逆贼吗?而且,皇上既然任命您为行军总管,怎么会让副总管指挥大军呢?这件事很奇怪,不合常理,不如您抓住王文度,报告皇上,看皇上怎么解决!”程知节摇头道:“圣旨怎么能随便传的?我如果违抗圣旨,那不是要遭天谴么?”苏定方知道劝了没用,就闷闷不乐地离开了。
大军驻扎了一个多月后,才开始进兵到怛笃城,番兵头目出城投降。王文度对程知节道:“这些番兵等我们走了,他们又会反叛,不如把他们都杀了,抢了钱财再回去。”苏定方反对道:“杀投降的军兵,抢劫钱财,都是不义的行为。这样做就等于自己就是贼人,怎么称得上讨伐叛贼呢?”王文度不听他的劝解,命令唐军杀人抢夺财物,程知节无法阻止他,只得让他妄为。大家都满载而归,只有苏定方没有取任何东西。等到大军回长安,王文度的阴谋败露,按照假传圣旨判死刑。他慌忙贿赂主审官,这才减轻罪行,免除死罪。程知节也被罢了官。只有苏定方有功无过,被封为伊丽道行军总管。高宗命他率领燕然都护任雅相,和副都护萧嗣业,一同率领回纥各部落的番兵,从北路再次讨伐西突厥。另外,高宗又派前朝降酋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两人,作为流沙道安抚大使,从南部招降西突厥部落,一剿一抚,分两路出发。
西突厥贺鲁集中全国兵力,带领十万大军前来应战,在曳咥河西岸列阵,阵长有十多里。苏定方亲自担当先锋,只率领步兵一万人,加上回纥骑兵一万人跟敌军对垒。他命令步兵在南面据守,自己率领骑兵在北原列阵,严阵以待。贺鲁见唐军不多,抢先攻打步兵,攻了三次都没有成功。苏定方见他士气渐渐地衰落,马上带领骑兵出击。唐军个个奋勇杀敌,很快把敌军的阵势打乱,追杀敌军三十多里,杀了敌军几万人,一直到晚上才收兵。
第二天早上,两军再战,西突厥部众大多数投降,贺鲁带着残兵向西逃去。这时,天降大雪,平地积雪两尺多深,唐军有人请求等雪晴后再追敌。苏定方道:“敌军以为积雪太深,我军不会进攻,从而松懈下来,这时候率军追击,敌军肯定没有防备,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我军一定会大获全胜的。不然等他们跑远了,再追就来不及了。”于是,苏定方下令继续前进,沿途收降番兵。
唐军来到双河堡,碰到一支自己的队伍,大将正是南道大使阿史那步真。阿史那步真从南路进兵,所到之处,敌军都投降了,几乎是兵不血刃,长驱直入,很快就和北路大军相会了。
苏定方非常高兴,两军日夜兼行,径直来到一座深谷前。苏定方登上山遥望,看到前面有一处猎场,番兵正在驱赶野兽,首领正是沙钵罗可汗贺鲁。苏定方笑着说:“这回一定要抓住他。”随即指挥唐军,翻越山岭杀过去。
贺鲁听到唐军的杀喊声,吓得骑马就逃。番兵被唐军杀得四处逃散,大部分都被唐军杀死了。唐军夺得鼓纛,却找不到贺鲁,苏定方不觉叹息道:“又让那贼人逃跑了,恐怕以后很难抓到他了。”突然,旁边闪出一名将士道:“就让我去追吧,不管结果如何,总要把逆虏抓住,大总管不妨先回京。”苏定方一看是萧嗣业,便道:“副都护既然愿意效劳,还有什么可说的?”当下拨兵万人,跟着他一起去,自己从容班师。后来,萧嗣业传来捷报,说是已经抓住了贺鲁,苏定方感到很欣慰。
边塞平定后,苏定方率领大军回朝,把俘虏贺鲁献给了高宗。贺鲁在囚车中曾对萧嗣业道:“我本来是个亡奴,被先帝所救。先帝待我很好,我却辜负了他,应该遭报应。我听说中国杀犯人都在闹市,我对不起先帝,应该在先帝陵前伏法,还请将军代我奏明!”萧嗣业回京后,把贺鲁的话转述给高宗听。高宗觉得贺鲁很可怜,没有杀他,不久,贺鲁就病死了,草草葬在颉利墓的旁边。
苏定方请求在西突厥设置濛池、昆陵二都护府,封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管领西突厥五咄陆部落,封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管领西突厥五弩失毕部落,朝廷同意。只有真珠叶护,因为没有得到唐朝的册封,心里很不满,于是兴兵作乱。高宗派兴昔亡可汗率兵出击,与真珠叶护在双河激战,最终真珠叶护战死,从此西域安定。
原文在六#9@书/吧看!
龟兹国被征服后,国王布失毕等人被俘入京,留官京师。高宗初年,龟兹国发生变乱,酋长争立,唐廷于是遣还布失毕,仍然立他为王,免得纷争。谁知,布失毕不久又被部将那利杀死,唐廷派兵杀死那利后,立布失毕的儿子素稽为王。
高宗又将设在高昌境内的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让安西都护麹智湛驻扎龟兹,加封左骁卫大将军,统辖龟兹、于阗、碎叶、疏勒四镇,及吐火罗、嚈哒、罽宾、波斯等十六国,设置府州八十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