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张巡、许远双忠死义
河南节度使张镐,曾经奉旨前去增援睢阳,因为要调集各军,结果拖延了一些时间。当时,他曾传信给谯郡太守闾邱晓等人,让他们星夜前去救援,没想到闾邱晓等人竟然不听命令,坐视睢阳失守,守将张巡和许远先后英勇就义。等到张镐率军来到睢阳城下,城已经被攻陷三天了。张镐把闾邱晓招来询问,严词责问,然后将他乱棒打死,并派使者到凤翔报信。肃宗听了非常悲痛,因为要起程回京,一切抚恤只有等到了京城后再议,只是让张镐查明张巡和许远的家属情况,迅速上报。张巡是南阳人,自幼精通武略,曾经考中进士,封为县令。安禄山叛乱的时候,反贼攻陷河南,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降贼寇,胁迫张巡做长史,并让他到西边去迎接贼军。张巡来到真源,率手下官吏在玄元皇帝庙中痛哭不止,然后起兵讨伐叛逆,招到壮士一千人,向西来到雍邱。正好碰上雍邱县县令令狐潮出去迎接贼兵进城,张巡便先进城防守。
令狐潮带着四万贼兵来夺雍邱,张巡孤军出战,居然杀退了贼兵。令狐潮和张巡过去有交情,就多次引诱张巡投降,张巡用国家大义责备他,始终不从。令狐潮连番进攻,结果城中箭用完了,张巡做了一千多个草人,并给他们穿上黑衣,夜晚用绳子放到城下。令狐潮因为天色昏暗,不方便出战,就命令士兵放箭,张巡将草人拉上来,因此得到了十几万支弓箭,又用来射击贼兵。
不久,张巡又让一些精兵穿上草人的衣服出城,贼兵讥笑他又故技重施,毫不防备,没想到被这些壮士突然杀入,结果大破贼兵。令狐潮多次进攻,张巡派郎将雷万春登城守御,贼兵用飞箭连射,雷万春的脸颊共中了六支箭,雷万春仍然站立不倒,贼兵怀疑是木头人,只听见城上大喊道:“狡猾的奸贼,认得我雷将军吗?”贼兵大惊,张巡趁势杀出,捉住贼将十四人,杀敌一百多人,令狐潮这才逃走。
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出兵驻守彭城,任命张巡为先锋官。张巡听说宁陵被围,情况紧急,主动率兵前去救援,和睢阳太守许远见面。许远是许敬宗的曾孙,天性忠厚,精通用人之道,颇有祖上的风采。许远和张巡一见如故,二人一论年龄,发现是同年所生,许远大几个月,张巡于是称呼许远为大哥,并发誓拼死相助。城父令姚誾也和他们联合,共同抗击贼寇。贼将杨朝宗率两万兵马袭击宁陵,张巡、许远合军迎战,杀贼一万多人,朝廷下诏提升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
至德二年,安禄山被刺死,安庆绪派部将尹子奇带领蕃胡各部落骑兵猛扑睢阳。张巡率军援救许远,与贼兵血战二十多天锐气不衰。许远因为自己的军事才能比不上张巡,就专门掌管军粮、战具,一切攻守事宜都由张巡定夺。
张巡连连击败尹子奇,所缴获的车马牛羊,全部分给士兵,自己丝毫不贪。肃宗下诏加封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侍御史,姚誾为吏部郎中。
尹子奇三战三败,于是增兵进攻。张巡不拘泥于现成的兵法,而是随机应变,奇兵层出不穷。张巡曾想射死尹子奇,苦于不认识,于是削蒿草为箭,射进贼营。贼兵以为城中的弓箭用完了,连忙报告尹子奇。尹子奇亲自带兵攻城,张巡的部将南霁云发现了尹子奇,抽弓搭箭射了过去,正中尹子奇左眼。尹子奇疼痛难忍,落荒而逃。张巡从城中杀出,歼敌无数。
张巡因为将士有功,便派人上报嗣虢王李巨,请求发给赏赐。李巨只给了三十个空头衔,还都是军营中的小官,并且命令将睢阳城中的军粮运走了三万斛,转给濮阳的济阴。许远派人据理力争,始终没争下来,李巨反说许远不听管束,要到皇上那里参他一本。许远拗不过他,只好眼睁睁地看他把军粮运走。
济阴得到军粮后立即叛变,并接应尹子奇,这时的尹子奇眼伤已经痊愈,于是又在附近征兵数万人,再次进攻睢阳。尹子奇此次专为报仇而来,因此百般进攻,连用云梯、钩车、木驴等器械,都被张巡击毁,毫不见效。尹子奇不敢再攻,只是深挖战壕,困住孤城。城中的守军本来只有几千人,经过尹子奇的连番进攻,死的死伤的伤,只剩下六百人还能防御,再加上军粮被李巨运走,无粮可吃,起初每人每天能给一勺米,后来军米吃光,只能吃茶纸和树皮了。张巡不得已,只好派南霁云等人突围而出,打算飞报肃宗,或到邻郡去搬救兵。当时许叔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御史大夫贺兰进明在临淮,却都袖手旁观,不肯出兵救援。
南霁云回到宁陵,和守将廉坦率领三千人马,冒死突围冲进睢阳城中,再一看自己的手下,只剩下一千人了。张巡见到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等人都不肯发兵,不免着急,手下将官无不痛哭,都说要突围逃走。张巡对许远道:“睢阳是江淮的保障,如果弃城而去,贼兵必然乘胜南下,到那时江淮就全落进贼人手里了。况且我们饥饿不堪,也走不了多远。在城中固守是死,出城也是死,我想行宫虽远,派去的人也差不多到了,将来总会有援兵,不如坚守待命吧。”许远也赞成张巡的主张。怎奈满城无粮,米吃光了吃茶纸,茶纸吃光了吃战马,战马吃光了吃鸟雀、老鼠,鸟雀、老鼠又吃光了,只得煮皮革吃。张巡的妾霍氏情愿自杀给士兵吃,张巡也只好让她自刎,煮尸体给属下吃。张巡向西下拜道:“臣已经尽力了,活着不能报答陛下,死了也要变成厉鬼杀贼。”
贼兵见城上的守军寥寥无几,就从四面攻城,最后攻进城内,张巡、许远以及姚誾、南霁云、雷万春等人都陆续被擒,被推到尹子奇面前。尹子奇想招降他们,张巡等人大骂贼寇,英勇就义。睢阳人后来称张巡、许远为“双忠”,建庙祭祀,称为“双忠庙”。
肃宗从凤翔回归西京长安,百姓欢呼万岁。御史中丞崔器命令先前投降叛贼的一帮官员,全都摘掉官帽,光着脚来到含元殿前磕头请罪。那些在东都洛阳投降叛贼的官员,像陈希烈、张均、张垍、达奚珣等人,也都由广平王押送回西京,来到朝堂前听候惩处,肃宗下令将此人押进狱中。汲郡人甄济、武功人苏源明,虽经安禄山多次胁迫,始终不肯投降,朝廷下诏特别提升甄济为秘书郎,提升苏源明为考功郎中兼知制诰。
回纥太子叶护,也从东京洛阳回师,前来觐见肃宗,说自己军中马少,说要回去取马,然后再来帮助朝廷讨伐范阳,扫清余孽。肃宗大喜,当即封他为忠义王,所有回纥的士兵,都有厚赐,叶护拜谢告辞离开了。
不久,广平王李俶和郭子仪得胜回到长安。肃宗封郭子仪为代国公,派他再次出兵北伐,平定残敌。张镐和鲁炅、来瑱、嗣吴王李祇、李嗣业、李奂等五位节度使出兵河东、河南各郡县,势如破竹,沿途各地大半平定。贼将严庄见大势已去,背叛了安庆绪来降,肃宗封他为司农卿。尹子奇被张镐打败,逃到陈留,陈留人杀死尹子奇,全城投降官军。肃宗非常高兴,修复宗庙,修整宫殿,专等太上皇回京。
十二月间,太上皇回到长安。父子相对,黯然泪下。肃宗请太上皇登上金殿,接受百官朝贺,太上皇看着左右道:“我当天子五十年,还不算尊贵,如今身为天子之父,才算是真富贵了。”太上皇又到含元殿抚慰官民,接着到长乐殿谒见九庙神主,痛哭了好半天,然后回到兴庆宫,就此住下。肃宗请求避位,退居东宫。太上皇不同意,把传国玉玺传给肃宗。肃宗哭泣着接受,这才来到丹凤楼,下诏大赦天下,只有和安禄山一起谋反的同党,以及李林甫、王鉷、杨国忠的子孙不在赦免行列。
然后,肃宗封广平王李俶为楚王,加封郭子仪为司徒,李光弼为司空,其余护驾立功的大臣全都论功行赏,加官晋爵。追赠死节的大臣,如李憕、卢弈、蒋清、张介然、颜杲卿、袁履谦、张巡、许远、姚誾、南霁云、雷万春等人,各自加官,子孙赐给世袭爵位。
肃宗把各个郡县下一年的租庸减去三分之一,新近所改的郡名、官名,一律复原,改称蜀郡为南京,凤翔为西京,西京为中京,册封张良娣为淑妃,皇子南阳王李系以下全都加封爵位,又封李辅国为殿中监,晋爵为成国公。当时,韦见素、裴冕、房琯等人都已被罢免宰相之职,肃宗改用苗晋卿为侍中,王屿为中书侍郎,李麟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内外官员全部安排妥当。
御史中丞崔器、礼部尚书李岘、兵部侍郎吕諲,奉旨查办先前在两京投降叛贼的官员。崔器和吕諲都主张严办,上奏主张所有投降贼人的大臣应当一律处死。只有李岘用侍御史李栖筠为详理判官,打算根据情节轻重治罪。三个人争议了好几天也没能达成一致,最后请求肃宗定夺。肃宗采纳了李岘的建议,于是把罪名定为六等,最重的处斩,其次赐自尽,再次杖打一百,后面三等流放贬官。张均、张垍兄弟都被列在处死条内,肃宗有意想赦免这两个人,转奏太上皇。
太上皇道:“张氏兄弟世代享受国恩,竟然甘心从贼,而且为贼人尽力,罪大恶极,怎么能不杀?”肃宗叩头再拜说:“如果没有张说父子,儿臣哪能有今天?我如果不能保全张均兄弟,死后有何脸面去见张说?”说完痛哭流涕。太上皇命左右扶起肃宗,又对肃宗道:“我看你的面子,饶了张垍的死罪,流放岭外。张均逆贼,大逆不道,罪不可赦,你就不必再为他求情了。”
肃宗为什么要赦免这两个人呢?原来,肃宗是杨良媛所生,杨氏开始怀孕时,正赶上太平公主掌权,专门和玄宗作对。当时,张说正在东宫陪读,可以进出东宫,玄宗私底下对张说道:“杨良媛怀孕,恐怕太平公主听说后又要当作一个话柄,说我宠幸妃子,在父皇面前搬弄是非,不如用药堕胎,免得她来找碴儿。”张说道:“龙种怎么能轻易堕掉呢?”玄宗道:“为了保全一个没出生的孩子而危害自身,太不值得,我意已决,你去帮我找一服堕胎药,千万要保密。”张说觉得很为难,堕了胎有损母子,不堕胎,太子那里不好交差,只好找了两剂药,一剂安胎,一剂堕胎,送了进去,由杨良娣取用,听凭天命。也是肃宗命不该绝,杨良娣先吃了保胎药,第二剂堕胎药竟然不小心洒掉了。肃宗出生后,太平公主因为谋反被赐死,玄宗才得以继位,杨良娣晋升为贵嫔,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宁亲公主,长大后下嫁给张说的儿子张垍,这就是肃宗母子暗中报恩的原因。
肃宗生平所最恨的是李林甫,最宠爱的是张均兄弟。肃宗继位后曾想掘开李林甫的坟墓,锉骨扬灰,还是李泌极力谏阻,说恐怕太上皇反对,肃宗才作罢。现在肃宗想找太上皇为张均兄弟求情,偏偏太上皇不许,只赦免了张垍一个,肃宗也只能付之一叹了。后来,张垍死在流放地,宁亲公主竟然改嫁给了裴颍。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当时投降叛贼的官员罪名已定,斩了达奚珣等十八人,赐陈希烈等七人自尽,张均也在其中。此外的人或杖打或流放,分别处置,一班寡廉鲜耻的官员,到这时才知道懊悔,但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