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人生巅峰(4)
第24章人生巅峰(4)
【注释】[1]人谋:人的谋略。[2]稳慎:稳妥和慎重。
【精彩点评】
“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颇像现代人经常会说到的“赚钱的不干活,干活的不赚钱”。信中曾国藩还谈到,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无意恒居十分之七。若积劳以后即可成名,已经是老天爷摆正了天平,所以不可居功。成名、享福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所以根本不要去想它,不要去问是否可以实现,只要埋下头来完成应当做的事情。做完以后,结果是什么,不用去管,只要不断地向着目标前进即可。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埋头苦干的人,他们不辞辛劳,勤勉负责。对工作的重视促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做得更多,超越职责;埋头苦干的他们还善于学习,从而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和改变。
【经典格言】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无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
择交须选志趣远大者
(1864年8月25日与二儿子曾纪鸿书)
字谕纪鸿:
人之性格品质形成,有先天因素,更在于后天培养。通过不懈努力,便可以养成真金美玉般的人品。修身正心者需要勤谨,懒惰与浮躁是修身大忌,务必要剔除。修身要正心明义,要旨在一去一存。去的是心中杂念欲念邪念,驱除心中尘垢,保持心地干净,不被世俗尘垢污染。存的是素心、真心、本心、慈悲心,扫除尘垢,还我本来面目。心正理明,君子修身要持之以恒,一念错不得,时刻提醒自己,谨言慎行。修身不仅要在一个人静处中修德修行,更要经过现实锤炼与考验。在动中悟静道,在静中观动理。见乱不移心,遇浮华纷杂不迷心。在虚荣浮华之境,能保持真实自我。我身心自有原则,可超脱物累,身心操纵在自己手中,收放自如。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精彩点评】
【精彩点评】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注释】
古语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熏陶和浸润,那么他比起普通人自然会多出一些灵气。曾国藩也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所以只有不断地读书、积累和历练,才能拥有丰富的内涵,呈现出一种非凡的气质和魅力。反之,一个人相貌再俊俏,衣着再华丽,如果胸无半点墨,内心空虚贫乏,就只能给人肤浅、粗俗的感觉。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能造就一种文气,这种文气是靠平时读书滋润出来的。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自会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来。
今日专人送家信,甫经成行,又接王辉四等带来四月初十之信(尔与澄叔各一件),藉悉一切。
【经典格言】
涤生示
[1]挐(ná):韩愈的小女儿名“挐”。
读书可变化气质
尔所作《雪赋》,词意颇古雅,惟气势不畅,对仗不工。两汉不尚对仗,潘、陆则对矣,江、鲍、庚、徐则工对矣。尔宜从对仗上用工夫。此嘱。
【经典格言】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俚语也有“跟着好人做好事,跟着坏人学做贼”的说法。这完全是因为“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而“与之俱化”的缘故。所以择交可以影响一个人声誉的好坏和他在社会上的交往。在择交方面,曾国藩非常审慎。当他发现自己所交往的人是个品行低劣者时,随即就“与之决裂”,决不来往。他经常在家书中谆谆告诫其子弟:“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由于曾国藩及其子弟善择交,所择的都是些“志趣远大者”,故而其在事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吾于训诂、词章二端颇尝尽心。尔看书若能通训诂,则于古人之故训大义、引申假借渐渐开悟,而后人承讹袭误之习可改。若能通词章,则于古人之文格文气、开合转折渐渐开悟,而后人硬腔滑调之习可改。
吾于训诂、词章二端颇尝尽心。尔看书若能通训诂,则于古人之故训大义、引申假借渐渐开悟,而后人承讹袭误之习可改。若能通词章,则于古人之文格文气、开合转折渐渐开悟,而后人硬腔滑调之习可改。是余之所厚望也。
(1862年5月22日与儿子曾纪泽、曾纪鸿书)
字谕纪泽、纪鸿儿:
文章雄奇之道
(1861年2月13日与大儿子曾纪泽书)
字谕纪泽儿:
十二月廿九日接尔一禀,系十一月十四日送家信之人带回,又由沅叔处送到尔初归时二信,慰悉。尔以十四日到家,而鸿儿十八日禀中言尔总在日内可到,何也?岂鸿信十三四写就而朱金权于十八日始署封面耶?
霞仙先生之令弟仙逝,余于近日当写唁信,并寄奠仪。尔当先去吊唁。
咸丰十年四月初四
【注释】
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尔问文中雄奇之道。雄奇以行气为上,造句次之,选字又次之。然未有字不古雅而句能古雅,句不古雅而气能古雅者;亦未有字不雄奇而句能雄奇,句不雄奇而气能雄奇者。是文章之雄奇,其精处在行气,其粗处全在造句选字也。余好古人雄奇之文,以昌黎为第一,扬子云次之。二公之行气,本之天授。至于人事之精能,昌黎则造句之工夫居多,子云则选字之工夫居多。尔问叙事志传之文难于行气,是殊不然。如昌黎《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固属千奇万变,不可方物,即卢夫人之铭、女挐[1]之志,寥寥短篇,亦复雄奇崛强。尔试将此四篇熟看,则知二大二小,各极其妙矣。
尔近来写字,总失之薄弱,骨力不坚劲,墨气不丰腴,与尔身体向来轻字之弊正是一路毛病。尔当用油纸摹颜字之《郭家庙》,柳字之《琅琊碑》《玄秘塔》,以药其病。日日留心,专从厚重二字上用工。否则字质太薄,即体质亦因之更轻矣。
【经典格言】
【精彩点评】
【精彩点评】自尔还湘启行后,久未接尔来禀,殊不放心。今日天气奇热,尔在途次平安否?
余在金陵与阮叔相聚廿五日,二十日等舟还皖,体中尚适。
尔在省以谦敬二字为主,事事请问意臣、芝生两姻叔,断不可送条子,致腾物议。十六日出闱,十七八拜客,十九日即可回家。九月初在家听榜信后,再启程来署可也。
吾于尔有不放心者二事:一则举止不甚重厚,二则文气不甚圆适。以后举止留心一重字,行文留心一圆字,至嘱。
涤生手示(旧县舟次)
同治三年七月廿四日
【精彩点评】
涤生手示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