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窘困的团练大臣(8)
第20章窘困的团练大臣(8)
弟此刻到营,宜专意整顿营务,毋求近功速效。弟信中以各郡往事推度,尚有欲速之念。此时自治毫无把握,遽求成效,则气浮而乏,内心不可不察。进兵须由自己做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非特进兵为然,即寻常出队开仗,亦不可受人牵制。应战时,虽他营不愿,而我营亦必接战;不应战时,虽他营催促,我亦且持重不进。若彼此皆牵率出队,视用兵为应酬之文,则不复能出奇制胜矣。五年吴城水师,六年抚州瑞州陆军,皆有牵率出队之弊,无一人肯坚持定见,余屡诫而不改。弟识解高出辈流,当知此事之关系最重也。
宝勇本属劲旅,普副将所统太多,于大事恐无主张,宜细察之。黄南坡太守有功于湖南,有功于水师,今被劾之后继以疾病,弟宜维持保护,不可遽以饷事烦之。逸斋知人之明特具只眼,豪侠之骨,莹澈之识,于弟必相契合。但军事以得之阅历者为贵,如其能来,亦不宜遽主战事。
各处写信自不可少,辞气须不亢不卑,平稳惬适。余生平以懒于写信,开罪于人,故愿弟稍变途辙。在长沙时,官场中待弟之意态,士绅中夺情之议论,下次信回,望略书一二,以备乡校之采。
吉安在宋明两朝,名贤接踵,如欧阳永叔、文信国、罗一峰、整庵诸公。若有乡绅以遗集见赠者,或近处可以购觅,望付数种寄家。余俟续布,即候近好。
兄国藩手草
咸丰七年十月初十日
【精彩点评】
沅甫九弟左右: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报销奏稿及户部复奏,即日当缄致诸公。依弟来书之意,将来开局时,拟即在湖口水次盖银钱所。张小山、魏召亭、李复生诸公多年亲依该所,现存银万余两,即可为开局诸公用费及部中使费。六君子不必皆到,此局但得伯符、小泉二人入场,即可了办。若六弟在浔较久,则可至局中照护周旋;若六弟不在浔阳,则弟克吉后回家一行,仍须往该局为我照护周旋也。至户部承书说定费资,目下筠仙在京似可料理,将来胡莲舫进京亦可帮助。
沅甫九弟左右:
【经典格言】
兄国藩具
咸丰八年四月十七日(第十六号)
初五日城贼猛扑,凭壕对击,坚忍不出,最为合法。凡扑人之墙,扑人之壕,扑者,客也,应者,主也。我若越壕而应之,则是反主为客,所谓致于人者也;我不越壕,则我常为主,所谓致人而不至于人也。稳守稳打,彼自意兴索然。峙衡好越壕击贼,吾常不以为然。凡此等处,悉心推求,皆有一定之理。迪安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弟以类求之可也。
廿九日祖母大人九十晋一冥寿,内外眷口皆去拜寿,惟九弟妇、季弟妇不能去。前廿日大伯祖母九十一冥寿,本房亦均赴木兜冲助祭,上下七席,廿九日当倍之也。
沅甫九弟左右:
须详察地势,随时制宜
(1858年1月9日与九弟曾国荃书)
【经典格言】
重九所发之折,十二日奉到朱批,兹抄付一览。圣意虽许暂守礼庐,而仍不免有后命。进退之际,权衡实难。王得二十六日赴吉,先书数行,以达左右。俊四等十八日赴吉,再行详布一切。顺候近佳。
汪先生[1]于初七日专人来订今冬上学,因迎其十五入馆。甲三于十八开课,廿三第二课,改文甚细心。甲五眼睛近日已好十分之七八,右目能认寸大字,左目则能读小注,每日静坐二次,以助药力之不及。邓先生向来亦多病,得力于静坐者深也。科一每日仍读三百字。山十六日回家住六天,恰易芝生来此代馆。科四《离娄》将读毕,科六读至《卫灵公》。日内因萧组田刻字,同在一间屋内,心气未免稍浮。而科四仁厚,科六警敏,将来均可望有成,弟可放心。
(1857年11月30日与九弟曾国荃书)
兄国藩手草
曾国藩每年和家人的书信往来据统计有三四百封,在那个信息、交通都闭塞落后的时代,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来传递的呢?本文这封信中提到是靠家人送信,之前的很多书信中也都有提到是靠“折弁”。曾国藩的家信大部分是由折弁代递,折弁即专为地方大员送奏折到京城的邮差。他们在办公差的时候,顺便为在京城做官的人传递家信。这种方式,既稳妥又快,应为当时京官所普遍采取的方式。这种假公济私的行为,很可能出自于地方政府主动对本省籍京官的讨好。此外,托回省的朋友、熟人捎带,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1]汪先生:即邓汪琼,号瀛皆。[2]圫(yu):古同“墺”,水边。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十月十五日申刻(第三号)
【精彩点评】
先大父、先太夫人尚未有祭祀之费,温弟临行捐银百两,余以刘国斌之赠亦捐银百两,弟可设法捐资否?四弟、季弟则以弟昨寄之银内提百金为二人捐款。合之当业二处,每年可得谷六七十石,起祠堂,树墓表,尚属易办。
前信言牵率出队之弊,关系至重。凡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兵勇以浪战而玩,玩则疲;贼匪以浪战而猾,猾则巧。以我之疲,敌贼之巧,终不免有受害之一日。故余昔在营中诫诸将曰:“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此刻吉安营头太多,余故再三谆嘱。
九月底,江西巡抚耆龄公奏请起复曾国荃治军吉安,总统吉安各军。曾国荃出行前,曾国藩反复训诫,并提出让曾国荃请辞总统的职位。十月,曾国荃抵达安福约会各军,并集吉安城外。十一月,曾国荃领军在吉水县三曲滩官军合力迎击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城围遂合取得胜利。这封信就写于此时。
【精彩点评】在军事战争中,牵制就是指为了使敌对力量不能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内相对集中,而积极采取的军事、政治手段。这里的区域,既指某个军事斗争点,也指整个战场;时间,既指为达到某个军事目的创造的时间差,也指整个战争时间;积极是指明确为达到牵制目的的主观行为;军事牵制既可以是军事行为,也可使用政治手段。孙武曾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就有“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军事家不是赌徒,如果想每仗都有胜利的把握,就需要在战场上对敌方有一个综合的优势。如果敌方很强大,那就需要将敌方的优势削弱到能战胜他为止,这就往往需要用到牵制的战法。
打仗之道,在围城之外,节太短,势太促,无埋伏,无变化,只有队伍整齐,站得坚稳而已。欲灵机应变,出奇制胜,必须离城甚远,乃可随时制宜。凡平原旷野开仗,与深山穷谷开仗,其道迥别。去吉城四十里,凡援贼可来之路,须令哨长、队长轮流前往该处看明地势,小径小溪,一丘一洼,细细看明,各令详述于弟之前,或令绘图呈上。万一有出队迎战之时,则各哨队皆已了然于心。古人忧“学之不讲”,又曰“明辨之”,余以为训练兵勇,亦须常讲常辨也。家中四宅平安,不必挂念,顺问近好。
弟所寄各件:代普将请饷,代黄太守上禀,均系顾全大局,即使上官未必批准,亦不失缓急相顾之道。请奖一禀,尚欠妥叶。湘后营一军,不知从何处筹饷?即宝营亦自难支持。弟辞总理之任,极是极是。带勇本系难事,弟但当约旨卑思,无好大,无欲速。管辖现有之两千人,宁可减少,不可加多。口粮业得一半,此外有可设法更好,即涓滴难求,亦自不至于脱巾溃散,但宜极力整顿,不必常以欠饷为虑也。
夷船至上海天津,亦系恫喝之常态。彼所长者,船炮也;其所短者,路极远人极少。若办理得宜,终不足患。
【注释】
(1858年5月29日与九弟曾国荃书)
凭壕对击应坚忍不出
十四日胡二等归,接弟初七夜信,具悉一切。
凡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兵勇以浪战而玩,玩则疲;贼匪以浪战而猾,猾则巧。以我之疲,敌贼之巧,终不免有受害之一日。故余昔在营中诫诸将曰:“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筠仙顷有书来,言弟名远震京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弟须慎之又慎。兹将原书抄送一阅。
咸丰七年十一月廿五日(第八号)
家中四宅大小平安。兄夜来渐能成寐。葛亦山先生病尚未愈,而教书工课如常。刘为章在白果看地,余与尧、霞不以为然。第二次往看岳龙,则飘然不反,回湘潭筱岑家去矣。顷有杜茂才者,丰城人,避难来住永丰,至我家投效,因留其看地。据刘与杜二人言,周璧冲有凶煞,是宜速改。余观杜之识似胜于刘,并胜于近处诸人,不知视东阳叔祖何如耳?余心时时未忘改葬一事,而苦自己不善看,又苦无最贴心之人。弟意以东阳叔祖为主,渠亦难于远出寻求,且上等者自须先自为谋。日夜念此,至焦灼耳。
兄国藩手草
今年本境买田者多,居然太平景象。余在家亦略读书。下手七宝庙下挑一土山,将下砂接长,以培坟山而遮洞风。邻近如训三、贤五、代三、金五、诗八、陈俊九、上兰叔家,均请吃便饭。猫面脑之地,余又请庚一、宽十(近亦好看地,据德六叔祖谓其颇好)去看一次,据称大局与皮公圫[2]相似,而当前一案系背面。质之东阳,则谓当月雨中忙看,或未审实云云。若果买之,余明正须自往一看耳。
进兵须由自己做主,不可因他人之言而受其牵制。非特进兵为然,即寻常出队开仗,亦不可受人牵制……若彼此皆牵率出队,视用兵为应酬之文,则不复能出奇制胜矣。
与贼相持日久,最戒浪战
吾精力日衰,心好古文,颇知其意而不能多作。日内思为三代考妣作三墓表,虑不克工,亦尚惮于动手也。先考妣祠宇若不能另起,或另买二宅作住屋,即以腰里新屋为祠亦无不可。其天家赐物及宗器、祭器等概藏于祠堂,庶有所归宿,将来京中运回之书籍及家中先后置书亦贮于此祠。吾生平坐不善收拾,为咎甚巨,所得诸物随手散去,至今追悔不已。然趁此收拾,亦尚有可为。弟收拾佳物较善于诸昆,从此益当细心检点,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