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仁重苍生(中) - 权握天下 - 易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权握天下 >

第36章仁重苍生(中)

第36章仁重苍生(中)“……这是什么?”一句低低地问话从内殿传来,梁应忙止住话头,快步走入正殿,见阳玄颢微微起身,看着床前的图,梁应也看清那图是什么,只是连忙扶着阳玄颢坐起,又唤人取了靠垫,才回答:“那图是齐相命人挂上的,齐相在外面等了许久了,陛下要不要宣?”

阳玄颢微微犹豫,梁应趁着安置靠垫的机会,看了一下那幅图,却是一幅《至略全地图鉴》,不禁又是一惊,笑道:“陛下不记得了吧?当年陛下抓周时,就取了这幅图鉴呢!”

阳玄颢却没理他,仿佛下了什么决心:“请齐太傅进来,你到殿外候着!”

“是!”梁应忙出去,请齐朗进去,又让所有人,包括自己,都到殿外候着。

天色已经有些暗了,宫人刚才便点上了灯,内殿亮得很,齐朗行礼之后,便站在一旁,阳玄颢却看着那幅图不作声,好一会儿,才开口道:“至略的版图曾这么大吗?”

“是的,陛下!”齐朗走到图前,为他解说:“至略东临海洋,有着最富庶的土地,而这幅图是圣清皇朝圣祖皇帝命人绘制的,元宁皇朝自太祖皇帝开始,都以收回至略全地为治国方略,直至明宗皇帝时,伏胜关一役,我朝精锐尽折,才不得不放弃此方略。”

“朕知道。”阳玄颢喃喃道。

将她的心性逼到如此本就是他们啊!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您可以的!”齐朗微笑,重新走到图前,指点着图上的一个个地名,“至略全地,北达胡兴岭,西到格桑高原,南抵夷山。伏胜关一役,虽是损兵折将,但是,古曼也未得一寸之地,整个格桑高原随时取得,去年与周扬一战,胡兴岭已是近在咫尺,最困难的是兆闽,但是,崇明元年,出兵西格,元宁除了得到优良的海港,也获得了对兆闽的优势。陛下,你看明白了吗?”

齐朗无语。事实便是如此,只要阳玄颢不置一辞,尽足孝道,那么也就不会有多事之人,而且,别人都可不管,对这个儿子,紫苏的在意有多少,齐朗不会不明白。

阳玄颢不可置信的看着齐朗,直到他说到最后一句,他才一愣,半晌,才低低地说道:“人心不是可以控制的?……”

“郑秋的事要看情况,倒是人心惶惶的问题,太后不知有何打算?”齐朗不想将问题纠缠到自己身上,便只能问题引出来商议,谢清也不想为难他,微微一笑,说出自己的看法:

“景瀚,我们的人能填满官职的空缺吗?如果可以,问题也就不会太大!”

齐家讲究食不语,品云也不敢说话,便只在一旁伺候,其实,她也颇为清丽,虽然不是出身大家,但到底也是书香门第,行事也很讨上下的欢心,当时,齐老夫人也是因为这点而应下郑家的亲事的,因为是妾室,也就没举行什么仪式,齐朗因为是恩师出面,又不好驳郑秋的面子,便就随母亲了,现在齐朗却是有些头痛。

“是的。臣教过您许多,臣也无法说这件事是正确的,但是,有些事不是能用对错来衡量的!您可以认为臣是在狡辩,但是,这就是事实,臣有负太后在先,是无法再拒绝太后的,而且,人心不是可以控制的。”齐朗平静地解释,就像早晨对阳玄颢说出那番“相信”的言辞一般。

谢清正开解着倩容,管家就一声通报进来,话音未落,齐朗就走了进来,身上还穿着朝服,显然是从宫中直接过来的。

“是的!”齐朗点头,“这件事只有臣与谢相知道,您是第四个知道的。”

齐朗在他面前跪下:“陛下无论听质王说了什么,臣都无法反驳,臣相信质王的人品,必不会恶意中伤任何人,太后想必也未曾对您否认过。”

齐朗明白阳玄颢肯定难以接受,但是,这件事必须对他说明白,无论他怎么想,至少不会从别人那里得到错误的讯息,这次是质王,下次又会是谁呢?那个人未必会像质王那样事实求是,而且,面对一个不解人事的孩子,总比面对一个皇帝要好些,因此他才硬是让阳玄颢听下去。

只因明白必要有人沾染血腥,就情愿一人全部担下,而不让身边的人沾上一丝,染上一分。

“可是,随阳他们就一定清楚吗?”夏承正笑说。

那么就只有沉默了!

“总能猜出一二的!”王妃坦言,“你先准备动身,若赶不上见他们,我问清再通知你!”

“朕是个好学生,太傅!”阳玄颢认真地盯着齐朗,一字一句地说,“母后的事情,朕怎么可以干涉,朕怎么会那么不孝呢?”

“太后没和我商量,也没你商量,原因只有两个——要么这次要对付的就是你我,你认为可能性有多少?要么就是不希望你我插手,不是吗?”齐朗轻笑着反问,但是心中却有丝隐忧划过。

“如果都不在府上,就留话请他们一回府就走一趟!”永宁王妃细心地交代。

“王妃娘娘,齐相到了!”

用完早膳,齐朗便要出门,品云想说什么却也不便说,倒是齐朗临走时说了一句:“你准备一下,请郑秋今晚来一趟!”

这点谢清还是可以肯定的,虽然不太明白太后想如何,但是无论如何,永宁王府应是不会有什么大碍,而且谢清也明白,太后恐怕是要有行动了。

“这个我明白,但是,这个时候,太后想做什么?”谢清认真地问,“什么事情非要军队的力量?”

“什么事这么急?家里人说王妃打发了五六趟人过去,母亲还以为有什么要紧事!”齐朗有些奇怪,但是也没太在意。

阳玄颢还是很矛盾的,元宁极重礼法,这种事情怎么都会一件丑闻,但是,那是他的母亲,无论如何都爱着他的母亲,就像齐朗说的,母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他怎么能为难母亲,那是大不孝啊!

齐朗这才发觉是品云,微一沉吟便知道是母亲的意思,便淡淡地应道:“也好!”

“当年太后就是看了这幅画一夜之后,作出决定的!”齐朗淡言。

齐朗依言起身,见阳玄颢的目光落在那幅图鉴上,心便略略放下,好一会儿,阳玄颢才看向齐朗:“因为母后的地位,所以不会有人敢说什么,只要朕不说话即可,是吗?”

“从接旨起,永宁王立刻掌管通化、宁越、台远三地军务,调遣自便!此谕!”

“太后娘娘!”离开昭信殿,赵全便向紫苏复命,紫苏听完之后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地交代:“去永宁王府宣这道谕旨。”

“王妃知道这位永宁王的事绩吗?”齐朗淡淡地问道。

而齐朗能说的也说完了,但同样无语地看着他,半晌,阳玄颢仿佛才回过神来,见齐朗还是跪着,忙道:“太傅先起身吧!”

夏祈年无嗣,其庶出长姐为世祖贵妃,育有一子一女,世祖命此子出继夏氏,为永宁王世子,史称“再无及此之宠”,永宁王府“元宁第一名门”的地位也是因此而来。

“朕可以吗?”阳玄颢同样认真地反问。

“随阳,什么样的事会让她只想一人完成?”转身看向谢清,齐朗的眼中一片清明,却已是至痛。

永宁王反复看了几遍旨意,还是没明白紫苏的意思,而且要立刻掌管军务,他也不能违旨入宫询问,永宁王妃略一思索,便吩咐下人去请谢清与齐朗。

谁都可能不知道,而齐朗是肯定是知道的,谢清根本不相信他的话。

永宁王妃摇头:“这些天你都没怎么出门,谁知道发生什么事?太后也不会随意调派你,还是问清楚得好!”

齐朗不知他是何意,但是,想了想还是继续说下去:“陛下,臣认识太后时,和您现在一般大,为家族,为理想,臣放手了,这一次臣不想再放手,除非太后先放手,也许您会很愤怒,即使日后您要将臣挫骨扬灰,臣也认了,但是,请您不要与太后反目,太后所做的一切绝对是为了您着想的,您的怨会毁了她的!”

阳玄颢是个仁厚的君主,陈观说是因为他一向顺利,又有仁宣太后的全心庇护,因此,在朝堂之外,他没有一般帝王的强硬,仁宣太后只此一子,母子间虽不亲厚,但也一向无嫌隙,崇明四年正月的这次冲突,可以说母子间的第一次冲突,“仿佛就此定下了模式,这对母子间不多的几次冲突,都是以崇明皇帝的退让而结束的。”——陈观在随笔中写道,后世史家对此的结论的是,在当时不孝这种重罪即使是皇帝也不敢轻触,而且,仁宣太后虽然宠爱着唯一的骨肉,但是,一旦坚持起来,任何人也无法让她让步,因此,最后退让的只能是仁厚的崇明皇帝了。

“无论付出多少代价,元宁的边境不能有失!”那个女孩就是在那一刻失落了全部的天真,那把代表永宁王府尊崇地位的金剑未出鞘便已将她伤得体无完肤,而她只能冷漠地看着那哀嚎的百姓,看着那一片汪洋的土地!

“……”谢清只能无语,一旁的永宁王妃则因这份沉重的压力而感到无法喘息的窒息。第五代永宁王夏祈年,自幼体弱多病,是第一位未曾立下战功的永宁王,却也是惊才绝艳的天下第一人,足不出户便为世祖皇帝定出“以制衡之术求强盛之机”、“北连周扬,先取伏胜关,南联普兰,图灵郡三城,定至略大图”的大略方针,章德皇后以亲生公主下嫁,但是世祖一朝众多莫名惨案也俱与其相关,其中包括祸及古曼明奚皇室全族的“渎圣事件”;回澜江决堤,百姓死伤逾百万,兆闽大军不得不退出西格境内;元宁皇朝内南方世族的当权人的接连去世和世祖三位皇后的离奇死亡,但是,无人敢向长年卧榻的永宁王求证,章德皇后与世祖对其都是全力回护,因此只能被史书记为迷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