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日事日清,今天的事今天做完(4) - 照着做,你就能战胜拖延 - 龙小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3章日事日清,今天的事今天做完(4)

第23章日事日清,今天的事今天做完(4)

一家公司在举行管理人才招聘会时,他们给应聘者出了一道题: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开着一辆车,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十分的可怜;一个是曾救过你命的医生,是大恩人,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种你做梦都想娶/嫁的人,也许错过,今生就没有了。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并用最充分的理由,将主考官说服。参加应聘的人们提出了各不相同的答案,因为每一个回答都有他自己的道理。

有人说:老人快要死了,应该先救他。然而,主考官会反驳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为他们人生的终点站。

有人说:先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这是个好机会报答他。同样,主考官反驳你可以在将来任何时候去报答他。

也有人说:我要把握机会,接近我心爱的人,因为一旦错过,可能永远不会再遇到一个让我这么心动的人了。主考官更加激烈地反驳人要相信缘分,是你的永远是你的……大厅里,前来应聘的两百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被雇佣了,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生命更重要的了。他说了以下的话:“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共汽车!”

这道考题,把大多数应聘者推向了一个进退两难的绝境。其实,我们的工作环境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在一系列以实现目标为依据的待办事情之中,有几个人能清楚地知道到底哪些事情应先着手处理,哪些事情应延后处理,甚至不处理呢?

会做事的人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会一针见血地指出:应按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行事,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应该根据“现在做的,是否有利于更接近目标”这一原则来进行。这里所说的重要程度,是指一件事情对实现目标的贡献大小。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如果它对实现目标的贡献越大,那么这件事情就越是重要,它越是应该拥有优先处理的特权;如果一件事情,对实现目标毫无意义时,那么它就是一件极不重要的事情,理智的人只会将它延后处理。

·把第一位的事放在第一位

2.应该明白什么能给你带来最高的回报

应该用80%的精力来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精力做其他事情。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要想成为一名高效率的人,就必须克服自己以往的习惯,在开始每一项工作时,都必须首先让自己明白哪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哪件事情是最应该也是最值得花费精力去重点完成的,培养自己每天首先处理最重要工作的良好习惯。

如何分清轻重缓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比尔·盖茨归纳了三个判断标准:

这有两层意思:是否必须做,是否必须由你自己做。非做不可,但并非一定要你亲自做的事情,可以委派别人去做,自己只负责督促。

比尔·盖茨认为:那些高效率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时,都要分清轻重缓急来统筹做事。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曾会见效率专家艾维·利。见面时,艾维·利说自己完全有能力帮助查理斯·舒瓦普把他的钢铁公司管理得更好。

5年之后,这个当年鲜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在艾维·利的帮助下,查理斯·舒瓦普赚得了整整1亿美元。

几个星期之后,查理斯·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封信,同时寄来了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他在信中说,和艾维·利的会谈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所谓最高回报的事情,即是符合目标要求或自己会比别人做得效率更高的事情。

3.应该清楚什么能给你带来最大的满足感

人们做事的时候,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用各种重要性依次递减的方法,把一天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以至于根本不可能抽出一点“机动时间”去处理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如果一旦有始料不及的意外出现,你就不得不放弃计划中的重要工作,来应付处理这些突发事件,那么,理所当然今天没来得及完成的工作,就势必加进明天的工作表中。事实上,工作不是一次性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比赛,给自己如此不断地加压,你一定坚持不了多久。因此,即使是没有突发事件的发生,你每天也应当留些灵活的“机动时间”,因为你也可利用这些时间去很好地处理一些较次要的问题;或与下属沟通、联络一下感情;也可休息一会,回想一下一天工作中的得失等。这样,你不仅可以从容地完成既定的工作,而且可以从容地面对明天的挑战。

花点心思去确定事情的重要程度,有助于你养成良好的办事习惯。

艾维·利说他可以在10分钟内,将一样能使对方钢铁公司业绩提高至少50%的东西交给查理斯·舒瓦普。接着他递给查理斯·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在这张纸上依次按重要性写下你明天要做的六件大事。”大约5分钟后,艾维·利说:“现在你需要做的只是把这张纸放进口袋直到明天早上,明天你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张纸条拿出来,不要看其他的,只做第一件事,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做第二件事、第三件事……直到你下班为止。即使你可能用一天的时间只做完了第一件事情,那么也不要紧。因为你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前些年,日本大多数企业家还把下班后加班加点的人视为最好的员工,如今却不一定了。他们认为一个员工靠加班加点来完成工作,说明他很可能不具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能力,工作效率低下。

战拖有术:工作分清主次,设定优先顺序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被习惯束缚着,在处理问题时总是根据事情的紧迫性,而不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安排先后顺序,这样的做法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成功人士不可能会这样工作。时间管理的精髓在于:有主次之分,设定优先顺序。即把要做的事情分成等级和类别,先做最重要的事,再做次要的事。优先保证最重要的事情的时间,就能优先保证做好最重要的工作,从而能够从大局上掌控自己的工作完成时间。

1.应该明白你必须做什么

最高回报的事情,并非都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满足感,均衡才能带来满足感。因此,无论你多忙,都需要分配时间做令你满足和快乐的事情,只有这样,工作才是有趣的,并较容易保持工作的热情。通过以上“三层过滤”,事情的轻重缓急就很清楚了,然后,以重要性优先排序(注意,人们总有不按重要性顺序办事的倾向),并坚持按这个原则去做,你将会发现,再没有其他办法比按重要性办事更能有效利用时间了。

在分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事之后,如何“把第一位的事放在第一位”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虽然有些都不是眼前最急迫的事情,但是对于长远、大局来说却有着重大的意义。例如,锻炼身体,锻不锻炼眼前看不出多大差别,但是对于长远来说却极为重要,有极深远的意义。有些人不舍得在这类事情上花费时间,实在很不明智。

在效率的管理上,要兼顾长远性与急迫性,要高度重视对眼前虽不紧急但有深远影响的事情的处理。这要求把效率管理上升到了战略高度。

要成为高效率的人,不仅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效率管理的法则、技巧,而且还需要克服懒惰的习惯。效率管理与情绪管理是彼此制约、相辅相成、同步发展的关系。

如果没有积极的情绪,哪怕掌握了很多效率管理的法则、技巧也无济于事。那些对工作、对生活充满了消极情绪的人,那些懒于奋斗、不求上进的人,又怎么能够提高效率,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