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日事日清,今天的事今天做完(3) - 照着做,你就能战胜拖延 - 龙小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章日事日清,今天的事今天做完(3)

第22章日事日清,今天的事今天做完(3)

请记住:这项整个工作的第一阶段即第一件可以立刻做好的小工作,就是用文字列出这件整个工作进行中的许多分步骤。“分阶段各个击破”的原则不只可以用在作战计划之中,也可以用于工作之中。只要你动动脑筋,任何事都可以迎刃而解。

2.平衡评估表使你战胜拖延症的另一个好办法,是用文字来分析你所要做的事情。在一张纸的左边,列出你拖延某一件工作的所有理由,在右边则列出你着手完成这件工作可能得到的所有好处。这样对比后的效果会极为惊人。在左边你通常只能有一两个情感上的借口,诸如“这会遇到尴尬的场面”或“我会觉得很无聊”等。但是在右边,你会列出许多可能的收获,其中第一个收获常是完成一件工作后的那种喜悦感。

这种效果非常明显,你会从怠惰中清醒过来,并开始工作,获得你表中所列的许多收获。

3.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最基本的方法,是基于你认识到不能立刻采取行动,并不是因为这件工作有什么特别的困难,而是你已经养成了拖延的习惯。拖延很少是因为某些特定事项,通常是由一种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所导致。如果你能够改变思考习惯,前面的两个方法就不是很重要了。

那些办事效率高和效率低的人的最大差别往往在于,办事效率低的人习惯于这样想,这件工作虽然必须做,却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工作,因此尽量把它搁着。而效率高的人则习惯于这样想,这项工作办起来虽然会令人不愉快,却必须做,因此现在就要把它办好,好早一点把它结束掉。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想到要改变某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他们就感到不自在。他们已经努力过好多次,单纯以意志力量来改变习惯,结果都失败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困难,只要你采用合适的方法。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有一篇谈习惯的著名论文,他讨论过一种办法,曾刊登在《大众科学》杂志上。后来的行为学家经过研究,也确认这个办法有效。如果将它应用到改变拖延习惯上,这个办法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当你受到以上所说的这些观点的激励时,就立刻决定改变旧习惯。第二,不要试图一次做太多的事情。不要想一下子完全改变自己,现在只要强迫你自己去做你所拖延的事情之一就行了。第三,你要接受一项忠告,在你的新习惯逐渐固定形成的这段时间里,尤其是在前3个星期,你必须要特别小心,不容有任何例外。

分清轻重缓急,工作举重若轻

每天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如果你不分主次地进行工作,那么到头来不仅“丢了西瓜”,很有可能连“芝麻”也没有捡到,使一些本来可以“生出效益的时间”白白地浪费掉。聪明的人,知道如何分清轻重缓急,如何提高自己办事的效率。要想掌控你的工作,就要分清轻重缓急,这样工作才能举重若轻。

·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和它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

“怎么,”鼬鼠说,“你害怕吗?”“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和鼬鼠比赛的麻烦在于即使赢了,狮子仍然等同于一只鼬鼠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与低层次人的交往和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顾的。如果你与一个不是同一层次的人争执不休,就会浪费掉自己的很多资源,降低人们对你的期望,并无意中提升了对方的层次。同样的,一个人对琐事的兴趣越大,对大事的兴趣就会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遇到真正问题,人们就越关心琐事。这就如同下棋一样,和不如自己的人下棋会很轻松,你也很容易获胜,但棋艺永远长进不了,而且这样的棋下多了,棋艺反而会越来越差,所以好棋手宁可少下棋,也尽量不和不如自己的人较量。

本尼斯说过:“纯管理人也许能把事情做对,但是真正的领导人重视的是做正确的事情。”现代人的一大问题是太随意,注意力分散,分不清轻重缓急。如果碰巧能力强,即使错误的事情也能做得很好,不利的局面也都能扭转,但这样就会无谓地耗费很多的时间和感情。

“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的人,但他们对那些较重要的事务却总是做不到无动于衷。那些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抓住大事,你自然能解决小事。一流人物大都具备无视小事的能力。在你往前奔跑时,你不可以对路边的蚂蚁、水边的青蛙太在意,当然有毒蛇拦路是不行的。“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碍才行动,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许多人整天忙着处理琐碎的小事,总是抱怨腾不出时间做大事。其实他们的潜意识在逃避做大事。因为做大事是需要想象力、判断力、勇气和自信。

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第一流的人不会像凡夫俗子一样浪费时间,他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许多事。如果一个人过于努力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那么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

威廉·詹姆士说过:“明智的艺术就是清醒地知道该忽略什么的艺术。”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扰,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

温瑞安说过:“真正的聪明人会把精、气、神集中于一处。”而在生活中,集中精力更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的资源和能量是有限的,你无法同时做好数件同等重要、难度又都很大的事情。而琐事也同样会占据你的时间,消磨你的意志。

信息量的倍增给集体的选择和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也让人们精神涣散和疲劳。选择像一条河流,它变得越宽人们就需要更好的游泳技巧,游向正确的方向,因为你不可能永远游下去。

不值得做的事,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完成了某些事情。你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丝自我安慰和虚幻的满足感。当梦醒后,你会发现该做的事一件都没有做,而自己却已疲惫不堪。

“一项活动的单纯规律性会逐渐演变成为必然性”。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会说:“我们不应该让它消失,我们已经做了这么久。”这就像有的人明明不喜欢自己的恋人,却还是要在一起,因为在一起很久了,习惯让人不愿意再作别的选择。但最终,一个人要为自己做了不值得做的事付出代价,这件事情越大,代价就越大。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的观念非常重要,但它常常容易被人们忽略。一般而言,你每天都必须处理许多事务,但是大多数人的习惯都是,先通过处理好最次要的事情来实现自我激励,然后用饱满的热情再去解决最重要的事情。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你经过一天大量的工作后,大都已经筋疲力尽、疲惫不堪,几乎没有更多的精力来考虑最重要的事情,并且所剩的时间也不会很多,因此,想要把它做好,真的很难。如果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分析,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都有严重的畏难情绪,会无意识地回避最重要的工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