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附(2) - 照着做,你就能战胜拖延 - 龙小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5章附(2)

第35章附(2)

《玩具总动员》公映一周后,pixar就举行了首次ipo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功。pixar超过网景成为1995年最大的ipo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pixar不再需要依赖迪斯尼的资助就可自己拍摄电影。突然,迪斯尼的动画部门变得摇摇欲坠,反而更需要pixar的帮助。迪斯尼随后意识到这个事实,以74亿美元价格收购pixar,这让乔布斯成为迪尼斯的最大股东,pixar继续保持独立,同时迪斯尼的动画部也被挽救。本杰明·富兰克林:教你5招克服拖延

在看完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以下简称富兰克林)的一生后,人们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人没有一天是用来浪费的。富兰克林84岁的时候,他已经当过作家、画家、政治家、邮政局局长、发明家、音乐家、外交官了。

你可以从富兰克林身上学到一些好的工作习惯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下面就总结出他关于克服懒惰、避免浪费时间的5个技巧。

1.成立一个组织分享知识

当富兰克林21岁的时候,他是一个很勤奋的费城作家和画家。为了扩大人脉和学习更多与工作有关的事,他创建了一个组织,把那些想要提高写作和画画及增进人际关系的人联系起来。这个团体对书籍需求很大,然而当时的书籍都很贵。所以富兰克林就开了个图书馆,出售和借阅给这个组织的人。这一段时间的经历使得富兰克林成为费城有名望的作家和画家。

2.抓住机会

“为了成功,”富兰克林写道,“应该快速抓住机会。”你肯定同意这种说法,但是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经常会抓不住。这不是因为你忽视了预兆,而是因为机会不是你所想到的那样。你经常认为机会是百万元彩票或新的工作机会。但是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的。

每次有人请你去聚会或给你介绍他的朋友时,或许你并不愿意,但这确确实实就是机会,让你结识新朋友。

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用于真正去创造的时间不多,假设以80岁的年纪来计划一个人的一生的话,那么大概就有70万个小时。一个人可以精力充沛地进行工作的时间只有40年,大概相当于1.5万个工作日,36万个小时,减去吃饭睡觉的时间,大约还能够有20万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你在这些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能体现生命的有效价值,最大限度地增加这段时间里的工作效率就等于延长了你的寿命。你想想,自己有多长的生命去浪费?显而易见,你要成为优秀的企业家,继承和发扬我们家族的事业,你就必须知道“效率就是生命”这个道理。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5.勇于面对失败当富兰克林开始发明东西的时候,你可以猜想到他经常失败。富兰克林说:“不要害怕错误。你会遇到失败且持续接触失败。”拖延者经常对失败不知所措。他们希望他们第一次就成功,一旦失败之后就缺少勇气面对失败,面对事情就会变得爱拖延。失败并不可怕,只要你勇于面对失败,并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

这两种时间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必需的。一旦没有“自由时间”,你就会完完全全处于被动。不会自己支配时间,就不是一名有效的领导者。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写给儿子的一封信:有效利用时间美国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写过一封家书。小摩根要继承家族的事业,老摩根希望他有效利用时间,培养企业家的能力和精神,所以从生活、工作、处世、为人、管理、经营等多方面对儿子进行循循善诱的教导。

一切节约最终都是时间的节约。时间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不能挽回、不可逆转、也不可能贮存。它是一种永远不会再生的,与众不同的资源。

亲爱的小约翰:今天我写信想和你讨论的是时间问题。我知道,最近你为了自己的个人问题花了很多时间,却好像并没有达到什么目的,我为你浪费的时间感到很可惜。我相信,其实你是对时间缺乏某种计划,你的本意并不想浪费时间。

富兰克林说:“浪费的时间再也找不回来了。”这句话听起来像是诗句,但它确确实实是个行动的激励句。富兰克林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知道时间是很宝贵的。他从来没有将任务拖延的习惯。富兰克林多次提到这个,他说:“你可以拖延,但是时间不会。”4.做个计划表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也可以说是他的计划表帮助了他实现发明。富兰克林每次都把要做的事情分为“要做”和“做完”,然后他会写下这些事情带来的好处和坏处,确定哪些要去做。

其次,要善于把握时间。每一个机会都可能是引起事情转折的关键时刻。有效地抓住时机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促使事物的转变,推动事情向前发展。如果没有抓住时机,常常会使已经到手的结果付诸东流,导致“一着不慎,全局皆输”的严重后果。所以,想取得成功的人必须要擅长审时度势,捕捉时机,把握关键,做到恰到好处,赢得机会。

你的父亲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以下简称洛克菲勒)是美国商业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却雄心勃勃,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这个极易聚集财富的组织使标准石油公司2年内成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洛克菲勒本人也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

时间是企业家赖以成功的筹码,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珍惜时间应该像珍惜生命一样,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累积起来的,所以我希望你在成为企业家的路上从珍惜时间开始。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首先,要善于集中时间,不要用平均法去分配。应该把你的有限的时间集中到处理最重要的事情上,不可以每一件事情都去做,要机智而勇敢地拒绝不必要的事和次要的事。每当一件事情发生了,你就应该起初就思考:“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千万不能碰到什么事都做,更不可以因为反正我没闲着,没有偷懒,就心安理得。

时间相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都是毫不留情的,你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法留住它。时间可以被肆无忌惮地浪费掉,当然也一定可以被很好地利用起来。很好地运用时间,也就是一个效率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单位时间里对时间的利用价值就是效率,有限的时间一点一滴地累积成人的生命。

我们其实有各种各样度过“空闲”时间的方式,有人利用“空闲”时间博览群书,汲取知识的营养;有人利用“空闲”时间结交朋友;有人利用“空闲”时间做艺术创作;也有人利用“空闲”时间思考问题……在这里,我不只是要你珍惜时间,最重要的是要告诉你珍惜时间的方法。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要想绝对控制自己的时间在客观上也是不可能的。没有“应对时间”,都想变为“自由时间”,事实上也就侵犯了别人的时间,这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完全自由必然会造成他人的不自由。

年轻时你更容易抓住机会。

对于一个人、一个公司,能好好地利用时间是非常关键的,一天24小时如果不能好好计划一下,就会无缘无故地浪费掉,时间会“跑”得不见踪影,你将会什么也得不到。

时间是你自己可以握在手中的最宝贵的“财富”,千万别忘了,不珍惜时间就相当于不珍惜生命。成功的企业家都掌握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变“空闲”为“没闲”,也就是珍惜工作和生活中的分分秒秒,绝不好逸恶劳,而且是勤勤恳恳地工作。你要认认真真地、合理地安排时间,不平白无故浪费一分钟在无聊的事上。

怎样分配时间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有人往往这样认为,在这浪费几分钟,拖延几小时没什么关系,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这种差异对于时间来说显得很微妙,要经过很多年才能让人们觉察出来,可是有的时候,这种不同也是很明显的,我不希望你有这样的想法。

老洛克菲勒生前曾给他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写过许多家书,时至今日,这些私人信札已经成为贵重的藏品。由于信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绝对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最后,你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时间虽然可以集中,但仍会出现许多零碎的时间,要珍惜并且充分利用大大小小的零碎时间,把零碎时间用来去做零碎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善于运用会议时间。我们召开会议是为了沟通信息、讨论问题、安排工作、协调意见、作出决定。很好地运用会议时间,你就能够使工作效率提高,节约大家的时间;运用得不好,则会降低工作效率,浪费大家的时间。

再次,要善于协调两类时间。对于一个取得成功的人来说,存在着两种时间:一种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时间,我把它叫做“自由时间”;另外一种是属于对他人他事的反应的时间,不由自己支配,叫做“应对时间”。

3.时间是短缺的“产品”

下面这封信是老洛克菲勒提醒儿子别浪费学习时间的信件。

亲爱的小约翰:最近,你姐姐来信说你和她一起办了一个俄亥俄州大学管理学讲座的听课手续,打算利用业余时间继续深造。我很高兴,因为你们俩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不知你对这次课程的设置有什么感觉?一般来说,讲座的时效性很强,也很有意义。由于是针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所以在那里能够学到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我在这方面就走了一些弯路。我当年从学校毕业以后,也就失去了专门学习的机会,加之当时为了谋生,工作十分繁忙,整天与一大堆数字打交道。而且我当时自以为所学的东西已经差不多,我需要的就是挣钱。可是我还是被自己愚弄了,当我介入石油产业时,我发现自己是那么无知。我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孩子,鉴于我的人生经验,对于你愿意继续深造真的让我十分高兴。你的好学精神是极其可贵的。你的许多朋友从学校毕业后,认为学到现在这种程度,对于确保将来的生活有饭吃已经足够了,以后可以安稳地度日了,其实这样想就完全错了。我认为,不管在家庭生活方面还是在工作事业方面,教育的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在人们发泄不满,说很难成功的时候,在人们说人生是地狱或者认为太无聊的时候,在人们早上连床都不想起的时候,他们都忽视了这一事实:为了成功,必须不断地学习,这是成功的第一原则。积累的知识越多,成功的希望才会越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